冯小刚的《芳华》误导了芬芳的年华?
作者:屈明
一、《芳华》并不代表那个年代的真实
冯小刚的《芳华》一经播出,顿时遭到各方褒贬,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一时间各种评论充斥媒体,有的称颂,有的批驳。称颂者重申电影揭示了阶层无法逾越,善良不可泛滥,人性的弱点和丑陋;批驳者则强调电影抹黑了那个火热的年代,亵渎了那时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情谊,阴暗晦涩,没有歌颂正能量,没有反映真实。而新生代们则把这部电影当做了教育孩子的人生指南。
依我看,历史书写固然应该真实,但要做到却非易事。远的不说,就是近在咫尺的“文革”,至今也没有人呈现一部令人信服的客观记录其全过程的“正史”。
只因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立场,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取舍,自己的预设,取材不一,结论不一,怎样才算是真实?见证了文革整个过程的人大都还在,尚且如此,那还遑论什么过往历史的真实。
即使在中国被视为正史,有着无比崇高地位的《史记》、《资治通鉴》、《四库全书》等也都根据统治者的需要,对素材进行了大量的、有目的的取舍,甚至修正,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模样,何况其他?
二、《芳华》讲述的只是编剧心中的社会
《芳华》讲的是上世纪70年代,在某军区文工团发生的故事,通过对一群正值芬芳年华的文工团员们命运的描写,揭示了那个火热时代的荒唐与残酷。
主人公刘峰是团里公认的好人,乐于助人、质朴善良、吃苦耐劳,汇聚了那个时代好人所具备的一切优点,被大家称为“雷又锋”。
是团里的榜样和典型,他也得到了应有的荣誉和尊敬,甚至还给了他一个被推荐上大学的机会。这应该是组织上对这个“活雷锋”的奖励,本可以成为他改变人生最好的机会,可惜被他让给了更“需要这个机会”的别人。
但他哪里想得到,这其实就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失去他努力奋斗得来的可以改变命运的这唯一机会,接下来他将开始从巅峰跌落到谷底的旅程。起因是他像普通人一样,去向为了和她在一起而放弃了上大学机会的女团员林丁丁表达爱意,被人撞见后,反被林丁丁举报,结果成了他的“作风问题”,立刻遭到所有人的唾弃,被赶出了文工团,下放去了伐木连。
昔日的好战友们,纷纷与他划清界限,视同陌人。往日那些所有的友情、所有的夸赞、所有的好,统统都被清零。只有在团里一直被集体歧视和排斥的女团员林小萍一人为他送行。
刘峰从山峰跌倒谷地的历程,真切地让我们看清了那个时代虚假的火热,那个时代脆弱的友情乃至亲情,那个时代每时每刻都需要绷紧的弦,那个时代的势利和绝情。刘峰一个木匠的儿子,历经千辛万苦的努力,所有的奋斗,都因为一个不被认可的表达而被打上污点,立刻万劫不复。而身为高干子弟的陈灿与郝淑雯偷情(小说中这样描写,电影删了这个情节)也不会陷入绝境,毁了前程,就算在那个标榜公正的年代!
其实,这就是阶层等级的必然,任何时候都存在,歌颂那个时代而否认它的存在,必是自欺欺人,或者就是愚昧无知,抑或别有用心。
那是一个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时代,所有人都献出热情,一起迷信着那个不断被吹大的五光十色的气球。就如同一伙人点燃了一堆火,所有人都在不停地往里加柴,火越烧越大。但为了使火不熄灭,就得持续不断,因为一旦停下来,火就将熄灭。但还要一直加下去,理由是“气只能鼓,不能泄!”。有人问,这样不是很好吗?看这激情燃烧!
但为了这脱离了实际的激情,想象中的美好将来,牺牲所有人的热情、青春、财产,甚至子孙,短期看是激情燃烧,可是燃烧过后,什么都不会留下。
《芳华》也被许多人解读为丑化和抹黑了那个伟大火热的年代,污蔑了战友之间美好的友情,隐喻英雄都没有好下场等。但即使他们曾经有过难忘的温情,有过美好的记忆,但表象上的火热和激情却注定不可持续,最终依旧不能改变他们的人生走向和残酷的结局!
同样的这一段芬芳年华,对刘峰来说是“荣耀与毁灭”,对陈灿是“美好难忘”,对林丁丁是“快乐幸福”,对萧穗子是“苦涩”,对郝淑雯是“甜蜜”,对何小萍是“梦魇依旧”。每个人的角度、经历和家庭背景不同,感受也就大相径庭,少数人的幸福快乐不能强加给所有人。
三、《芳华》只是导演圆梦的一部电影
其实,《芳华》无所谓好坏,其寓意可以理解为,米饭面条是主食,但饺子、稀饭和馒头也是主食!还有红薯、土豆又何尝不是生活中从未缺席过的主食!那个只能一味赞美或者诅咒的时代应该成为过去式!
冯小刚拍《芳华》的主要目的在于,一是要告诉人们那个被一些人无比称颂、被粉饰过的时代的火热和美好,是多么的虚假,有多么的靠不住。对许多仍在迷恋过去的人们一个告诫,那个时代并不完美,同现在一样充斥着人性的丑恶和缺陷。虽然这丑恶和缺陷在任何时候都改变不了的,但绝对无须人为地加以美化和掩饰。另一个就是要为那些为祖国挺身而出的英雄们讨一个公道,还他们一个应有的尊重。
毋庸置疑,文工团里女舞蹈演员们姣好面容和曼妙的身材,给曾是文工团美工的青年冯小刚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他称之为他的“女兵情结”,否则冯小刚不会违背真实地让表演《草原女民兵》的女舞蹈演员们不穿蒙古长裙而漏出雪白的大长腿跳舞,还着重将镜头对准文工团浴室和游泳池边只穿了泳装的女兵们。当然这可以将大批对这段历史毫无兴趣的年轻的观众吸引进影院。
同样,冯小刚同志那时也是一个草根,颜值不济,才能一般,又不愿像刘峰那样吃苦耐劳、乐于助人,自然不会成为受人瞩目的焦点,也是那个狂热时代的一个失意者,以至于留下了不可释怀的阴影,使他一定要把这晦暗苦涩甚至幽怨强加给所有人。
【作者简介】屈明,喜爱写作摄影,有多篇文章发表于国内各种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