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提高免疫力的中药香囊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能提高免疫力的中药香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提高免疫力、提神醒脑、抗菌、抗病毒、杀虫、驱蚊等作用的中药香囊。
【背景技术】
[0002]中药是指收载于中国历代本草典籍,用以养生及防治疾病的一部分天然药物及其炮制加工品。中药自东汉末期《神农本草经》所记载的365种开始,到明代医家李时珍所编辑的《神农本草经》增至1892种,至清乾隆三十年浙江医学家赵学敏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则扩增至2608种。中药材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一般是取药用植物的全草、枝叶、花朵、果实、种子、根茎、树皮等。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的“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其中除单行是指单味药治病外,其他都是药物的配伍关系;相须是指性能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明显地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增强清热泻火的作用;相使是指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药物主辅配合,辅药能助主药提高疗效。如黄芪配茯苓,可增强黄芪利水消肿的作用;相畏是指两药配合,一种药物的功能和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如生姜可以抑制生半夏或生南星的毒副作用;相杀是指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如防风能缓解消除砒霜的毒性;相恶是指两种药物配合能相互牵制或破坏而使作用降低,甚至丧失功效。如黄芩能削弱生姜的温中作用。相反是指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副作用。如甘草与甘遂配伍可产生副作用。在选用中药治疗时需按病人病情需要及药性特点选择使用。
[0003]香囊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装饰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将中药香囊随身佩带或休息时放置于枕边,通过持续吸入混合的中草药味,起到治疗保健的功效。
[0004]本发明将香囊和中药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具有特定功效及一定装饰作用的中药香囊。本发明香囊中的药物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严格按照中药的七情配伍进行组方,且配比也有一定讲宄。本香囊采取传统的鼻嗅给药方式,即《本草纲目》中所谓的“闻香治病”,药物中的挥发性组分可经口鼻、皮肤、穴位扩散至全身而发挥效用。本香囊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且兼具提神醒脑、抗菌、抗病毒、杀虫、驱蚊等功效,是平素免疫力低下、易反复感冒患者的必备品,同时也是夏日避免蚊虫叮咬的有效物件。孕妇慎用。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提高免疫力的中药香囊,含有一个中药药囊,其中中药按如下配方及质量配比:苍术10?15g、艾叶5?10g、蛇床子3?7g、石菖蒲5?10g、肉桂5?10g、甘蒋3?7g、丹皮3?7g、荜菝3?5g。
[000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中药药囊中的中药配方及质量配比如下:苍术10g、艾叶8g、蛇床子5g、石菖蒲8g、肉桂8g、甘蒋5g、丹皮5g、荜菝3g。
[0007]本发明同时提供上述能提高免疫力的中药香囊的制备方法,即将八味中药按权利要求I或2的质量配比后,混合均匀,粉碎并过100目筛得到中药细粉,装至无纺布袋中密封,得中药香囊。
[000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将制作好的中药香囊用塑料膜密封,使用前撕掉密封膜。
[0009]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香囊,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传统的鼻嗅方法给药,借药物芳香清正之气以鼓舞人体之正气、辟除秽浊邪气,进而起到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兼具提神醒脑、抗菌、抗病毒、杀虫、驱蚊等功效。具体来说本发明提供的中药香囊,利用中药药用挥发性成分在空气中挥发,清凉甘甜的中草药味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入体内,产生药物功效,具有提神醒脑、抗菌、抗病毒、杀虫、驱蚊等作用;临床研宄证实,本发明提供的中药香囊能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免疫功能,且具有防治感冒、杀虫、驱蚊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发明提供的中药香囊,由八味中药制成:苍术、艾叶、蛇床子、石菖蒲、肉桂、甘菘、丹皮、荜菝。
[0011]八味中药的成分分析:
苍术:味辛、苦,性温。燥湿健脾,明目,祛风湿。现代药理研宄具有抗实验性胃炎、胃溃疡,抗缺氧及降糖等作用。
[0012]石菖蒲:味辛、苦,性微温。化痰开窍,祛风利痹,化湿、消胀满、止痛等作用。现代药理研宄具有镇静、解痉、抗惊厥、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0013]肉桂:味甘,性热。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现代药理研宄具有促进唾液、胃液分泌,增进消化作用。
[0014]荜菝:味辛,性热。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现代药理研宄具有降脂、耐缺氧、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镇静、解热以及广谱抗菌作用。
[0015]甘菘:味辛、甘,性温。理气止痛,醒脾健胃。现代药理研宄具有抗结核杆菌、抗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作用。
[0016]艾叶:味辛、苦,性温。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风止痒。现代药理研宄具有抗过敏性休克、抗菌等作用。
[0017]丹皮:味苦、辛,性微寒。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现代药理研宄具有降温解热、镇静、降压等作用。
[0018]蛇床子:味辛、苦,性温。温肾壮阳,燥湿、杀虫、祛风止痒。现代药理研宄具有抗心律失常、抗真菌、抗病毒等作用。
[0019]实施例1 一种能提高免疫力的中药香囊
中药香囊中含有一个中药药囊,且药囊中的中药按如下配方及质量配比:苍术10?15g、艾叶5?10g、蛇床子3?7g、石菖蒲5?10g、肉桂5?10g、甘蒋3?7g、丹皮3?7g、荜菝3?5go
[0020]实施例2 —种能提高免疫力的中药香囊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囊中的中药按如下配方及质量配比:苍术10g、艾叶10g、蛇床子5g、石菖蒲10g、肉桂8g、甘蒋6g、丹皮6g、荜菝3g。
[0021]实施例3 —种能提高免疫力的中药香囊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囊中的中药按如下配方及质量配比:苍术10g、艾叶Sg、蛇床子5g、石菖蒲8g、肉桂8g、甘蒋5g、丹皮5g、荜菝3g。
[0022]实施例4中药香囊的制备方法
按照实施例1~3中任意一种中药配方及质量配比,分别称取八味中药,混合后粉碎并过100目筛,得到中药细粉,再将粉末状的中药混合物装入到透气的无纺布袋中,密封后得中药香囊。将制作好的中药香囊用塑料膜密封,使用前撕掉料袋外的密封膜,混合的中草药味即缓缓地散出。
[0023]实施例5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
患者50例,年龄在60~65周岁之间,平均62岁。患者均为轻度免疫力下降,呈现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消化不良、腰酸背痛、心慌气短等临床症状。经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0024]患者佩戴本发明的中药香囊,疗程为一个月,每周更换一次。佩戴过程中,跟踪发现75%的患者上述症状逐步好转。在治疗一个疗程后,80%的患者的症状明显好转,头晕耳鸣消失,失眠多梦好转,胃口明显好转,精神状态渐佳,说明本香囊能够增强老年人的免疫力。
[0025]实施例6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局部免疫功能
患儿60例,年龄在2~6岁,均呈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病症。经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患儿佩戴本发明的中药香囊,疗程为二个月,每周更换一次。对患儿使用香囊前后的唾液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 (SIgA)含量进行检测,同时对60名年龄在2?6岁健康儿童的唾液SIgA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患儿佩戴香囊前的SIgA为(97.01±72.23 μ g/ml)(范围值),佩戴香囊后的SIgA为(129.54±73.65 yg/ml)(范围值);健康儿童组唾液SIgA为127.19±79.89 μ8/πι1。即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其唾液中SIgA含量过低有关,经一疗程后,患儿唾液中SIgA含量明显升高,并与健康儿童无明显差异。且随访发现,之后半年仅有2名患儿再发I次呼吸道感染,其余儿童均无反复。说明佩戴本发明的中药香囊能有效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局部免疫功能。
[0026]实施例7防治感冒
患者60例,呈现出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肢体酸痛等症状,且平时均为易感冒人群。患者佩戴本中药香囊,疗程为3周,每5天更换一次。佩戴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追踪随访。结果显示,在一个疗程之后,35%的患者感冒症状完全消失,且未复发;40%的患者感冒症状基本消失,且未复发;5%的患者感冒的主要症状消失,稍有反复。即本香囊防治感冒的总有效率为80%。
[0027]实施例8杀虫、驱蚊
在对白纹伊蚊的驱避实验中,该香囊对大鼠裸露皮肤的有效保护时间长达6h,2、4、6h内的平均有效保护率分别为85%、83%、80%。提示该香囊有一定的驱蚊虫作用。夏日蚊虫较多,可将本香囊随身佩戴,能有效避免蚊虫叮咬。
【主权项】
1.一种能提高免疫力的中药香囊,含有一个中药药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囊中的中药按如下配方及质量配比:苍术10?15g、艾叶5?10g、蛇床子3?7g、石菖蒲5?10g、肉桂5?10g、甘蒋3?7g、丹皮3?7g、荜菝3?5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提高免疫力的中药香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药囊中的中药配方及质量配比如下:苍术10g、艾叶8g、蛇床子5g、石菖蒲8g、肉桂8g、甘蒋5g、丹皮5g、荜菝3g。
3.权利要求1或2中能提高免疫力的中药香囊的制备方法,将八味中药按权利要求1或2的质量配比后,混合均勾,粉碎并过100目筛得到中药细粉,装至无纺布袋中密封,得中药香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提高免疫力的中药香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制作好的中药香囊用塑料膜密封,使用前撕掉密封膜。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提高免疫力的中药香囊,其含有一个中药药囊,药囊中中药按如下配方及质量配比:苍术10~15g、艾叶5~10g、蛇床子3~7g、石菖蒲5~10g、肉桂5~10g、甘菘3~7g、丹皮3~7g、荜菝3~5g。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香囊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传统的鼻嗅方法给药,借药物芳香清正之气以鼓舞人体之正气、辟除秽浊邪气,进而起到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兼具提神醒脑、抗菌、抗病毒、杀虫、驱蚊等功效。
【IPC分类】A61K9-00, A61P31-04, A61P37-04, A61P33-02, A61P25-28, A61P31-12, A61K36-888
【公开号】CN104784394
【申请号】CN201510214171
【发明人】龚惠明, 吴德康, 刘圣金
【申请人】南京中医药大学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