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课丨新闻报道不能成为“武侠小说”
山东齐鲁晚报因下属聊城记者站个别新闻工作者背离新闻道德素养、刊发失实报道的行为,引发了网络公愤,受到了一致谴责,成为了这几日舆论讨论的热点。
就事件后续处置而言,@齐鲁晚报的事后回应应该还算及时,至少要比山东电视台《生活帮》栏目炮制“纱布门”闹剧之后的“拒不认错”好很多,还是应该值得肯定。
系统回顾分析该舆情始末,我们可以从舆论近乎一致的谴责声讨及该新闻报道犹如“小说”式的情节描写中发现,当前新闻舆论监督中可能存在着一些曾被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一些新闻单位去深入反思。
12月6日23时58分,@齐鲁晚报回应称,齐鲁晚报对聊城记者站个别员工涉医疗纠纷事件进行了认真调查。初步认定,相关报道没有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当事人张跃峰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存在违犯新闻纪律、有悖职业操守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经研究决定,对直接责任人张跃峰予以解聘,对其主管领导予以降级。对该医疗纠纷,齐鲁晚报将积极配合支持当地主管部门依法依规处理。
回应刊发后,虽然从舆论反馈来看,@齐鲁晚报 微博底下跟评依然负面一片,但进一步分析“请发盖章的红头文件”“什么叫没有做到全面公正”这类对峙性跟帖后不难发现,造成舆情反馈呈现一致负面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这篇《聊城市医院:医疗技术被质疑,护士猛踹老太太》报道实在太过恶劣,已严重背离新闻真实、导向正确等最基本的新闻要件。该报道除标题使用“猛踹”“护士与老太太”这类诱导性语言外,还大量使用“全武行”“抬脚猛踹”等极具煽动性描述,舆论炒作意图明显,裹挟舆论目的明确。我认为,这应该引起主管单位的注意和深入思考,是否在平时工作中忽略了对下属新闻单位从业人员的规范和约束。
当前,一些重点媒体都会设立地方子站,以方便及时采集新闻素材,以求更加准确地报道新闻,这本无非厚非。但因“入职门槛较低”“管理路径较长”“制度约束松散”等客观原因限制,对在新闻子站工作人员的管理往往不会像本部那样严格和规范,很容易给这些人“天高皇帝远”“拉虎皮扯大旗等可以肆意妄为的心态,有的用“标题党”来谋求流量利益,有的甚至进行新闻敲诈,严重败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前些年,我也曾碰到几位自称某通讯社的地方记者找上门,姿态之傲慢,语气之嚣张,令人叹为观止。后来经线下求证后才明白,原来所谓“该通讯社记者”实为其下属子集团的子集团。
我相信,这样的例子应该还有不少。纵观近年来多起类似失实报道引发舆论反感等情况分析,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下属子站单位“肆意妄为”“滥用舆论监督权”而起。以此事件为例,从稿件撰写到内容审核,再从视频把关到后续监督,这一连串本该制约监督的把控机制竟全部失灵,不得不让人感受到一股舆论权力被滥用的冷冷寒意。
正常的舆论监督,是帮助社会刮骨的有效途径;但这类将舆论权力占为私用,试图借助社会公众在信息“失真”情况下得出的错误判断来达到目的,必须得到应有的惩罚,尤其是个别混迹在新闻行业中的败类。
一杯咖啡 一堂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