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洋地名”与彰显文化自信什么关系?

整治“洋地名”这事,网上闹了有一段时间了。公众围绕“是洋还是中”“改还是不改”的话题讨论得十分激烈,各大媒体官号、时评大号交错发声,相当热闹。

现在,各种“是非对错”争吵声音逐步散去,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提供各位重新审视和分析这个舆情的视角,便于准确透视这起舆论争议下的深层次民意,为今后处置类似舆情做好准备。

在我看来,此次整治“洋地名”之所以造成舆论这么大层面的分歧与争议,不是因为民众对“洋地名”整治究竟持有多么强烈的反对意见,也部是因为觉得对不规范地名整治毫无意义,而是源于“崇洋媚外”的依据及后续户口住址更改等延伸出的可能需要自己额外承担的工作量

以最典型“崇洋媚外”为例,众所周知,“崇洋媚外”带有极强的敌对定性,常常被视为对一个人不认同民族身份的标签,民政部门给出“崇洋媚外”的整治依据,势必让舆论产生“乱扣帽子”的本能观感,反向滋生出大量对峙对立的负面情绪。据我的观察和判断,网上持强烈反对观点网民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源于对官方定性“崇洋媚外”的不满,为了“怼”而怼。

另外,我认为这起舆论风波民意抵触情绪明显的另一个原因,是个别媒体时评在舆情引爆、话题争论关键节点进行的反向捣乱。比如,大河网6月20日刊发一篇题为《整治“洋地名”彰显文化自信》的评论文章曾引发较多吐槽,这种看似正面引导的文章,其实压根没有切中这起舆论风波真正的社会关注点和舆论话题点,还反向赔上了“文化自信”的公信力。深入分析这类文章都能发现,措辞充斥着“洋地名缺乏根植中国的土壤,给人留下崇洋媚外的笑柄”“对其进行整治,还中国地名本来面目,回归文化自信是正确的选择”这类逻辑混乱表述,将整治“洋地名”彰显文化自信毫无关系的硬扯上因果关系,这是引导舆论理性的大忌。

再多说一句。整治洋地名,事实上是一个长期且缓慢的思想层面工作,远不是现在使用这些行政强制手段“说改就能改”的。因为,改地名容易,但要将整个社会心态扭转过来却绝非易事。举个“精日”现象的例子,虽然现在出台了英烈保护法,确实能将那些“精日”分子绳之以法,但我认为要彻底将这些“精日”分子的思想扭转过来,仅仅依靠法律的震慑,效果微乎其微。这是摆在现在很多工作面前的现实难题。

以此次整治洋地名为例,正是因为前些年,整个社会的思想状态倾向于西方,这点我们从当前装修风格“洋化”、孩子取英文名、逢事都是国外好等社会现象可以清晰地看出。实事求是地将,现在很多人都对洋地名习以为常,有的甚至已经深入人心,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试图通过行政手段强行扭转的方式都存在舆论风险,要提前进行风险评估,心态引导要更有针对性,否则就会陷入被动。

因此,我认为此次不规范地名整治行动中“崇洋媚外”这类容易引发社会反感的依据表述可以规避,而使用“表述不规范”等其他更易被社会接受的词语替代。

另外,因为地名修改还涉及户口地址更改、导航更新等多个延伸问题,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在公开发布专项整治行动的同时,还应当同步加大这些配套引出问题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的宣传引导,有效化解因整治行动给民众带来不便而造成抵触性发帖,让整治行动能尽可能地获得舆论认同。

一杯咖啡  一堂舆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