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一水一世安 :地坛 | 最好的阳光
满话难说,于是,生平第一次误机。上午八点的飞机改到下午四点,在机场铺排开电脑,用地坛来安定自己。
雍和宫对面,穿过一架高架桥,就是地坛的南门,候在路的尽头。
我总是在午饭后,到地坛消食,后来,就爱上了这里。
【天青地黄】
地坛,土地之神的庙堂。农业社会,土地是天大的根本,明清两代的皇帝们在此祭祀“皇地祇神”,也就是地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从南门看到皇祇室的背后
从南门进去,满眼黄瓦红墙的所在,就是“皇祇室”的后身。我通常会从右边绕到正门,殿前有两株玉兰,探出头来。这个时节,绿色的玉兰与红色的宫门彼此应和,给幽静的皇祇室添了生气。小小的一个殿里供奉着皇地祇神、五岳、五镇、五陵山与四海、四渎的神位。
土地的颜色是黄色,皇祇室屋顶覆瓦也是黄色琉璃,意为“天青地黄”。而且,土地上万物生长,象征母性的地坛,也即地坤,更是“坤卦黄中”。祭祀用玉为黄琮,礼器为黄釉,穿着祭服为明黄色,佩戴朝珠为琥珀或蜜蜡……全部是“黄中之色”。
皇祇室与门前的玉兰
黄色祭器
【天圆地方】
与皇祇室相对的,是著名的方泽坛,每年夏至的祭地仪式就是在这里举行。正因为这个,地坛,最早的时候也叫方泽坛。
“方”象征天圆地方,正像天坛是圆形,地坛整体是方的。坛台周边有一圈方形泽渠,方泽坛名字也由此而来。
大祀方泽的对象有皇地祇、五镇、五陵山、四海、四渎及本朝之神位
祭祀前三天,皇帝就会同陪祀官员开始斋戒,前一天皇帝会宿于地坛的斋宫。只是到了雍正,他出于安全考虑,在紫禁城中建造了斋宫,这样,在祭祀当日到达方泽坛即可。
地坛中的斋宫,一般是祭祀前两个月就开始整修
古人认为夏至“阳气至极,阴气始至”,故选这天进行祭地大典。明清两朝的祀典分为大祀、中祀、群祀三等,祭祀祇神属最高等级。
夏至凌晨,从东华门到地坛一线,布满了两千多人的仪仗队。五到七点,从皇祇室把各神请出,安于祭坛上,整个仪式有九个议程,极尽隆重严肃。
要完成整个过程,皇帝要跪拜七十多次,耗时两小时,这个活动量对帝王来说,也是蛮费体力的,更何况是老皇帝。于是,到了暮年,皇帝就派皇子或亲王代祭。我想,雍正也一定替康熙祭祀过地坛吧。
【精神家园】
地坛中有很多老树,各种油松和柏树发出淡淡的松香药味,让人安定。凌霄花老藤缠绕着侧柏,小鸟和鸽子在树间、草上,跳来蹦去,彼此逗引。
老树上的蚕茧
斋宫旁的紫薇花
老人在一棵树下健身,也许几分钟才变换一个姿势和动作;一个女人,带着黑色遮阳帽,黑色的塑胶片盖住了眼睛和大部分脸,打着如“树懒闪电”般异常缓慢的太极拳,远远看去,就像一个外星人在变慢的时间里和谁打着手语。
地坛不大,绕了一周后,最后我常坐在西门草坪边栾树下的一个长椅上,看书、放空,望着细细的水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墙外是滚滚红尘,墙内是精神家园。我把地坛排在京华揽胜第一位,没有之一,前提是,你要懂得慢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