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来,我国垃圾治理行业发生波澜壮阔变化,从垃圾处理、管理转变到垃圾治理,垃圾处理方式从简单粗放到综合处理,运行方式从政府经营到企业运营,组织方式从政府管理到政府、社会、市场协商共治,这些是垃圾治理思路变化的结果。以生活垃圾治理为例说明这些思路变化。从政府包揽到市场导向。这一思路调整发生在2005年前后。2005年之前,受计划经济及其惯性影响,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和垃圾管理合二为一,由政府大包大揽,垃圾处理表现为民生事业;2005年之后,垃圾处理逐渐企业化和市场化,早期主要是政府建设企业租赁经营,后来多采用BOT模式企业建设运营再移交,现在多采用公私合营的PPP模式;但因生活垃圾处理与生产生活休戚相关,事关生活环境、资源保护和社区治理,需要政府严格管理、指导和规范,生活垃圾处理是政府主导下市场导向经营模式。从提高处理能力到丰富处理方式。这一思路调整发生在2010年至2020年期间。2010年前,垃圾管理、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及时清运、消纳垃圾,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处置(和供销系统的废品回收利用),但伴随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垃圾产量和排放量快速增大(垃圾成分日益复杂),垃圾处理能力日益不足,填埋为主的弊端日益显现,提高垃圾处理能力和丰富垃圾处理方式逐渐引起重视;经过2010年至2020年长达十年的探索,形成“从垃圾及时清运、消纳到垃圾综合利用”“从垃圾末端处理到前、中、末协调发展”“从已排放垃圾处理到垃圾全流程综合治理”共识。在这种思路转变的基础上,固废法(2020年第二次修订)提出新的生活垃圾治理路线“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分类垃圾分类处理”“提高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水平”。从垃圾处理、管理到垃圾治理。伴随垃圾分类的不断推进,垃圾产生者(排放者)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推行源头分类的难度甚至超过垃圾处理和垃圾管理的难度,而解决源头分类困难需要政府、社会协商共治,“从垃圾处理、管理到垃圾治理”呼声应运而生。垃圾治理研究研究垃圾治理世人物事的运动变化规律及其相互作用,重点研究研究垃圾产生者、垃圾处理者、政府三者的行为、关系及其对社会的作用,研究政府、社会、市场之间等各种相关的关系,以便正确处理垃圾治理的公益与私利、供给与需求、效率与公平、政府主导与市场化、及时处理垃圾与可持续发展等主要矛盾,促进政府与社会协商共治和垃圾治理体系有序和谐。
从垃圾处理、管理到垃圾治理是垃圾治理行业下阶段思路调整的重点。此外,从地方自治到区域协同和一体化、从政府补贴到自负盈亏、从要我治理到我要治理也是垃圾治理行业下阶段需要重视的思路转变。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转变将为垃圾治理行业打开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