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做到“三不、四事”,护住体内阳气,为冬季健康打地基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
“藏”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根基,此时,草木凋零、动物蛰伏,万物都趋于休止,开始养精蓄锐,为春季的勃发做储备。
对于人体来说和大自然一样,入冬后,人体也要是温补养生,为冬季打好基础,也有利于来年开春的健康。
冬季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而冬季寒冷,我们体内的阳气也会随之流失,阳气是人体的根部,阳气储存不住,身体难免会出现不适。
立冬,做到“三不、四事”,护住体内阳气,为冬季健康打基础!
【三不】
(1)熬夜
日出而落,日落而息,人体和天地一样的作息时间才能养精蓄锐,阴阳稳定。
中医讲,人长期的熬夜,身体得不到休息,使阳不归根,长此以往,容易造成阳气亏损。
中医认为最佳的睡眠时间为“亥子丑”三个时辰(晚上9:00—凌晨3:00),此时正是人体收藏的时候,“藏”对生命来说就是归根。
因此,想要补足阳气,一定不要熬夜,要及时休息。
(2)晚间运动
近些年广场舞的流行,让很多人爱上了运动,可是人们运动的时候都是在晚上,此外年轻人又流行夜跑、晚上去健身房。
从中医角度上讲,下午为阳中之阴,人体生物钟节律多处于下降期,夜晚属于阴中之阴,此时如果经常的运动,容易感受寒凉之气,反而会损伤阳气。
(3)穿得太少
虽然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但是很多年轻人却穿的越来越少,露脚脖,露肚子,不穿秋裤的人比比皆是,殊不知这样很容易着凉,伤及人体的阳气。
首先说脚,人们常讲:“寒从脚下起”,足踝部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温性差,心血运行不畅,很容易受寒邪侵袭。
而腰部为“带脉”所行之处,肚脐又称“神阙”,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一旦着凉就会引起腹泻,腰疼,损伤身体的肾气,阳气。
【四事】
(1)食补升阳
香菜,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c和a,还有包括钾磷镁等,也可帮助身体消化,出汗,有补充阳气的作用。
葱,有很好的通阳和解毒,尤其是平时感冒或身体较寒的人士,多吃小葱可以很好的帮助身体去掉寒气,有效的帮助通便。
韭菜,身体较寒或者少阳的人士还是适当地吃一些韭菜,可以起到一种驱寒的功效。
羊肉,是肉类中最好的补阳肉食,羊肉比较温和,不会让身体太燥,吃羊肉也可以起到补血益阳的效果,在做羊肉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生姜,效果更佳。
(2)自然升阳
阳光是人体阳气的来源。
晒太阳背光而坐最好,因为背部有人体的督脉,督脉有“阳脉之海”之称,总督一身之阳气。
一般晒太阳的时间最好选在上午10-11点之间,或者下午16~17点之间,此时阳光比较充足,光线也比较柔和。
中老年人晒30分钟左右即可,千万别隔着玻璃晒太阳,那样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3)养肾升阳
阳气就是真气,储藏在肾里,因此护阳气,就会补肾脏。
黄花苗棒子须茶,泡水喝,可保护肾脏,助力身体养护阳气。
用黄花苗、棒子须、玉竹、玫瑰花,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可利尿消炎,促进肾脏排毒,保护肾脏健康。
棒子须,入肾、膀胱经,可利尿、利胆,改善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减轻或消退浮肿,减低或消除尿蛋白等,有利于改善慢性肾炎,促进肾脏排毒。
黄花苗,有“尿床草”之美誉,利尿通淋,还有抗菌消炎之效,促进身体排毒,减轻肾脏负担的同时,还可消除炎症。
玉竹,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是一味养阴生津的良药,可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损,腰脚疼痛。
刺玫花,是一种野生小玫瑰,药性温和,可起到中和调节之用。
日常用其泡水喝,可促进肾脏排毒,有助肾脏健康,保护身体阳气。
(4)喜则升阳
古人说,喜则阳气生。
喜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能够保持一颗欢喜心,对身体的滋养是比吃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的。
保持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要有良好的情绪,不要随意动火,对于补充阳气也是有一些帮助的。
生活当中看一些欢快的娱乐节目,听自己喜欢的歌曲,读自己喜欢的书,业余时间多做自己喜欢的事,都可以使人的阳气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