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染栖霞 / 文:春水长天

枫染栖霞

文/春水长天

秋冬时节游金陵,最该去的地方,无疑非栖霞山莫属了。虽说栖霞景区也在主城之内,然栖霞山偏于石城东北角一隅,雄峙长江南岸,去一趟还是颇费周折的。

十日那天,周日,刚好是大雪节气过后的第三天。选这个日子游栖霞再合适不过了。自驾车前往,免了倒乘公交地铁之累,也节省了不少时间。

栖霞山门,古朴而肃穆。高高的牌坊上镌刻着笔力遒劲的「栖霞」二字。走进山门,便踏上了寻觅六朝胜迹的探幽之旅。

栖霞古刹,伫立于山峦环抱之中。其实栖霞山本名摄山,盖因名刹栖霞,寺特别有名而山亦随着相应易名,致山寺同名,享誉天下。

游栖霞为看红叶,然栖霞古寺切不可错过。栖霞寺可是天下四大丛林之一,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带着几分虔诚与敬畏之心,偕家人走进前后几进庙宇,拜过菩萨,再来寺门外广场上,祈福上香,共祝安康!

古刹旁边,是一汪清澈可鉴的湖水。湖名明镜,诚如其名。恰似一面明镜,任寺里进进出出的众生顾盼流连,洗濯凡尘。风雅乾隆对栖霞寺与明镜湖喜爱有加,不仅动用银两大建湖心亭与九曲桥,还御赐「彩虹明镜」绝妙景名。湖光山色,暮鼓晨钟,置身其中,几疑世外。

1500多年的栖霞寺,历代文人骚客留下了100多首诗词,唯独没有留赋。南京大学文学院的许结教授,有感于栖霞山的千年文化底蕰,撰写了传世之作「栖霞山赋」,填补了栖霞山诗、词、赋中赋的空白。该赋碑刻已成为大美栖霞的又一标志性景观,也必将在栖霞文化的发展史中增添浓墨重彩的一页。

游罢寺与湖, 作别千佛岩上千姿百态的尊尊佛像,沿进山的那条古道抬级而上,开始了我们的赏枫之旅。

栖霞山,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山峦叠嶂,遍布红叶。尤其栖霞山西侧的秋枫岭,枫树成片,树叶如火。其实山里的红叶不止红枫一种,还有枫香、三角枫、鹅掌楸与黄连木等好多品种。其中百年以上的老树有500余株,各色叶树50余万株。更兼山上地学内涵丰富,古生物化石众多。乃是天然的地质博物馆。赏叶观景之余,仿佛翻阅一本地学教科书。

红叶之所以经霜而红,在于色叶中的花青素。秋冬之际,气候使然,叶中的叶绿素渐渐变少,花青素慢慢占了上风,蓄势而发。似乎在一夜之间,几十万株的各种色树迅速涅槃,争妍斗艳,一展红颜。

我们来时,正是枫叶盛红期。而大批鹅掌楸已是红叶凋零,残叶满坡,令人唏嘘。其实,我更喜看鹅掌楸的红,来迟了,好遗憾。

再过不了几日,这满山的红枫也将褪尽铅华,回归原始的光枝造型,韬光养晦,再待来年。

相传古时山上盛产野参、当归等名贵药材。古人秋季登山与今不同,跋山涉水实为采挖野参等草药,带回家去服用,以求入冬滋养摄生。故栖霞原名「摄山」。

而山上之树,枯荣自知,宠辱不惊。满山来来往往之观者应作何想?

行至山顶,有长廊长椅。稍有疲惫的我们刚好坐下歇会。我家可爱苒宝虽才两周半,却也随奶奶一路走上来,没怎么要抱,不简单!

山上修有循环公路,路况极佳。如履平地,少了跋涉之累。行至陆羽试茶亭附近,竟惊动了栖霞盟主,二师兄的远亲,一头百十来斤的野猪。那厮在路下的山沟里东奔西窜,一副惶惶不安之色。

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看到野猪。知道那厮的厉害,不敢久留,辞过野猪先生「还是女士?」,抱着苒宝随众人顺道而去。

下山是新修的栈道,苒宝更不让抱了,手扶栏杆雀跃而下,速度可是快,我等需小跑来追。

沿途有大量的游客由栈道上来,走得久了,看来累得够呛。其实他们是走反了。栈道应该是往下的。我为自己走对了路线而感到有那么一点小骄傲。

枫染栖霞,风光旖旎。游金陵,来栖霞算是来对了。所谓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赏枫,令人留连忘返。有诗为证:

秋炫色彩望栖霞

晓日夕落显枫桦

红叶枫鲜伴秋韵

醉意忘归口衔茶

其实在我看来,秋冬之栖霞固然很美。然栖霞之景四时皆有,四季不同。游栖霞,不必非在秋冬。

九如写于2018到来前夕

【作者简介】

春水长天,

王九如,男,60后,江苏兴化人,公司职员。业余时间喜欢看书,有感而发时写些文字,以散文、纪事为主。

作者风采

《蘭亭文苑》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