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科技发达的现在还是茹毛饮血的古人,人们对梦的好奇从未停止。古人认为很多时候,梦都是未来境物的变形,《汉书艺文志》中更是说,“众占非一,而梦为大”,占梦之术无论在民间还是庙堂之上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时至今日,周公解梦这样的书籍仍然经久不衰。
很多人并不相信风水、相术之类,但是他们对梦总有一种神秘感。当人们还不了解梦的本质和梦的原因的时候,会使人感觉到有一种说不清的力量在冥冥中支配着自己。
占梦在中国已有很长的历史了。最初,原始人只关心那些与自己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梦,只是后来随着人类活动愈来愈复杂,人们要预卜的事情也就愈来愈增加,这样被纳入预卜的梦也就愈来愈多。于是占卜由自发相信某些梦兆就转变成有意识去寻找各种梦兆,由对梦兆的习惯性解释转化成了对梦兆的复杂辨析。
在先秦时期,一些著名学者开始对梦进行理性的思考。而后,历代都有人分别从不同方面探讨梦,也正是由于这些人对梦的不断辩论,才促使我国对梦的研究在横向上逐渐扩大,纵向上逐渐加深并提出了一些理论。像《黄帝内经》的“淫邪发梦”说、《周礼》的“六梦”说、《列子》的“情化往复”说,以及王清任的“脑气阻滞”说等等。
根据现有文献记载,黄帝是最早提到占梦的人。
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上说:“黄帝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群。”醒后黄帝自我分析:“风为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土,后在也。天下岂有姓风名后者哉?夫钧弩,异力者也;驱羊万群,能牧民为善者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哉?”,于是“依二占求之”,得风后、力牧两位名臣。
关于黄帝和尧舜禹时代的占梦活动,只是远古的传说,而直到殷朝时,中国历史对梦和占梦才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甲骨卜辞中有关殷王占梦的记载很多。殷王总是问,其梦有没有祸,其梦有没有灾。这一方面说明,殷王对其梦的吉凶非常关心,另一方面也说明,占梦在殷王的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殷朝,占梦是观察国家吉凶、决定国家大事的一个主要工具,因而占梦也就成了官方宗教神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过,梦的传说和占梦活动极为频繁的时期是在周人灭殷之前。据说当时周文王和周武王做了不少好梦,预兆着周必定会取代殷。
《帝王世纪》上说:文王曾梦“日月着其身”。日月是帝王的象征,这显然是说文王受命于天。《逸周书·程寤解》上记载太姒的梦:“太姒(武王的母亲)梦商之庭产棘,太子发(武王)取周庭之梓,树之于阙间,梓化为松、柏、椹、柞。寐觉以告文王,文王乃与太子发占于明堂,王及太子发并拜吉梦,受商之大命于皇天上帝。”依照释梦师的说法,棘是灌木,此梦中代表的是殷商。梓是乔木,此梦中代表的是周人。梓在棘间化为松、柏、椹、柞之类的大树,此梦的意义很清楚,就是上天把“商之大命”给予周人。《尚书·太誓》中还记载着武王伐纣时的明誓之言:“朕梦协朕卜,袭于休祥、戍商必克。”武王到底做了一个什么梦,《太誓》里没有讲。在《墨子·非攻下》里是这样说的:“武王践阼,梦见三神曰:‘予既沉渍殷纣于酒德矣,谷攻之,予必使汝大戡之。’武王及攻。”《逸周书·武儆解》里还记载了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临死前做了一个噩梦,“惟十有四祀四月,王告梦,丙辰,出金枝《郊宝》《开和》细书,命诏周公旦立后嗣,属(告诫)小子(成王)诵文及宝典。”他告诉周公姬旦说,他梦到自己命令周公为其立后嗣姬诵(也就是武王的儿子成王)。可见占梦已经政治化,举凡国家大事都要进行占梦。《周礼·春官》对这一时期的占梦制度有了比较详备的记载。周王专门设有太卜一职,总管占卜事务,太卜即卜筮官,一般由两人担任,属“下大夫”之列,“掌三梦之法。一曰致梦,二曰觭梦,三曰咸陟”,即执掌如何致梦,如何占梦以及占梦的程序。太卜之下,设有卜师、上士四人,卜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这其中官员三十四人,胥徒四十四人,编制共七十八人。在当时,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机构。其中,该机构的“中士,史二人,徒四人”,具体职责就是为周天子占梦。周朝的占梦活动,在继承殷商占梦文化的基础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周人除了沿袭殷人直解梦象和占龟的占梦方式外,还引入了周易、阴阳五行。比如履卦就说:“履虎尾,不哑人,亨。”意思是说,梦见自己走在老虎的后面,老虎不伤人,就是大吉大利的征兆。姤卦说:“女壮,勿用取女。”意思是说,梦见女子受伤,不利于娶女,这是不吉利的征兆。这就使得其占梦方式由早期简单直接的解梦手段,发展成为复杂的带有玄理色彩的占梦理论。
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对梦的态度非常认真。《左传》昭公七年记载:卫卿孔成子梦见卫国的先祖康叔对他说:立元为国君。史朝也梦见康叔对他说:我将命令苟和圉来辅仁元。就因为两人的梦相合,卫襄公死后,孔成子就把元立为国君,他就是卫灵公。
昭公十七年还记载,韩宣子曾梦见晋文公拉着荀吴,而把陆浑交给他,所以他认定让荀吴领兵挂帅。荀吴灭了陆浑之后,他特地把俘掳奉献在晋文公的庙里。孔成子立国君和韩宣子之命统帅,他们都把梦作为根据,晋文公在梦中的活动,也就是祖先的旨意。当时人们对梦兆的深信不疑由此可见一斑。到了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所宣扬的天人感应的神学成为官方的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想,占梦则成为论证上天感人、帝王受命和汉得天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即使头脑比较清醒的司马迁也不能不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史记·高祖本纪》曰:“……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予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梦与神遇”也就是说梦中同神相接。什么神?即太公当时所看见的天龙。由于“梦与神遇”而怀孕,这说明刘邦是真正的“天子”、“龙种”。
一、庄周梦蝶
庄子的名篇《齐物论》的篇末记录了“庄周梦蝶”的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醒来后才知道是一场梦。于是思考起来:“不知(庄)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庄)周欤?”这则故事不到八十个字,却让人们千百年一直追寻着它的思想足迹。一年,他上京赶考,途中在邯郸的旅馆里投宿,遇到了一个叫吕翁的道士,并向他感慨人生的穷困潦倒。吕翁听后,从衣囊中取出一个枕头给卢生,说:“你晚上睡觉时就枕着这个枕头,保你做梦称心如意。”这时已晚,店主人开始煮黄米饭。卢生便按着道士的说法开始睡觉,他很快睡着了。在睡梦中,他回到家中,几个月后,还娶了一个清河的崔氏女子为妻,妻子十分漂亮,钱也多了起来。卢生感到十分喜悦。不久他又中了进士,多次层层提拔,做了节度使,大破戎虏之兵,又提升为宰相做了十余年。他先后生了5个儿子,个个都做了官,取得了功名,后又有了十几个孙子,成为天下一大家族,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然而到了80多岁时,他得了重病,十分痛苦,眼看就要死了,突然惊醒,才知是一场梦。这时,店主煮的黄米饭还未熟。卢生感到十分奇怪地说:“这难道是场梦?”吕翁听了便说:“人生的归向,不也是这样吗?”经过这次黄粱一梦,卢生大彻大悟,再不去想进京赶考了,反而进入深山修道去了。一天,一个名叫淳于棼的人过生日,他在门前的大槐树下摆宴和朋友饮酒作乐,结果喝得酩酊大醉,被朋友扶到廊下小睡。恍恍惚惚之中,仿佛有两个紫衣使者请他上了马车,马车朝大槐树下一个树洞奔驰而去。他来到了“大槐安国”。该国丞相亲自出门遮道相迎,国王还将公主许配于他,招淳于棼为驸马,并委任他为“南柯郡太守”。淳于棼到任后,果然不负重望,他勤政爱民,把南柯郡治理得政通人和。前后历经二十年,上得君王器重,下受百姓拥戴。没想到,邻国的檀萝国突然大兴兵戈,入侵大槐安国。淳于棼率兵奋力抗敌,可结果却是屡战屡败。真是祸不单行,爱妻又不幸病故……淳于棼从此失去国君宠信。他心中闷闷不乐,肯求君王准许他回故里探亲,君王应允了,并派原来的两名紫衣使者护送而回。淳于棼返回家中,只见自己身子睡在廊下,不由吓了一跳,惊醒过来。真是“世上只半日,梦中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