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启示录--中华文明起源21

  通篇仔细阅读后发现,文中观点新颖而激进,干净而利索,简明扼要切中实质,文章很犀利一点都不柔和,但怎么感觉比我们喊了无数年的口号,什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还有民族骄傲文化自信,来得真切而具体。
  文中毫不避讳的针砭其弊,也客观中立的做出评价,历史上发生过的好和不好都平铺直叙的指出来,不吵不闹,不争不抢,不带节奏,不搞植入,是非曲直留给读者品味,评断。
  • 展示考古发掘成果、积极对外交流合作,向国际社会展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通过深化理论研究,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让世界深入地了解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中国,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出理论贡献。!
  •   兄台过誉了,或许我完全没有兄台说的这么好,我这么做也有原因的,一来我觉得我的论述不是什么绝对正确,只是基于考古和文献做的个人论述;二来我认为我不善辩论,没有能力说服大家;三来很多事很多人并不是靠说服的,认真做事就好了。

  文中的许多论述这只是我个人的思路和见解,或有理,大家且为一参;或无理,大家微微一笑就好,若能指正不确之处,甚是感激,希望师友们切莫藏言!
  • 又切到点上,现在自成逻辑的人根本不可能说的服,但尽人事,无问西东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历史学理论和方法创新动力仍显不足,考古学对其他历史学科发展的辐射带动支撑作用还需加强,与文哲、经济、社会等其他学科的融合需要深化。
  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的运用还不够充分,国际化视野还不够广阔,现代科技对考古发现和分析能力的支撑作用还不够到位,专业化人才面临断层的风险,等等。
  当前需要做的是:认真研究制约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发展的瓶颈问题,完善相关学科规划与建设。加强田野考古工作,做好未知领域和重大历史问题研究,探索历史、文学、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创新,推动考古学与其他历史学科、人文社会科学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现代科技对考古发现和分析能力的支撑作用,加大考古成果的研究阐释力度,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
  究竟是理想式的上古史符合心里需求,还是真实的过去能满足当下的现实判断,这是一个很矛盾的事实。精神上需要美好支撑才能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到存在的勇气,正因为这样,才让今天的人一直活在矛盾的世界里,现实很残酷 需要美好的幻境支撑
  观方形式很到位,思想很先进,总结很具体,就是没有内容,听完之后你还得开动脑筋领会精神,何必这么绕,累不累
  交作业
  先看看颛顼集团有鲧氏入驻中原之前,发生了什么?
  前面详细解释了在石峁筑城的原因,及颛顼集团在朔方取得的成就和地位,达成了最初的结盟目标,同时也坐实了颛顼北方大帝的名号。西北势力不是铁板一块,众诸侯的根据地在陕甘地区不愿意进中原趟浑水。当有鲧东攻程榆后,很多势力已经不愿意再往南去河洛地区,很多想着要么打到回府,要么往西去太行,要么往北回红山......面临重要抉择最是考验领导人的担当,若该抉择取得良好效果那就名垂千古,若是抉择失意那就背上万古骂名,领导不好当啊!想着昔日颛顼集团在古河济地区的荣光及贯通西东(较为勉强)的辉煌,鲧氏力排众议决意南下拟让曾经的贯通西东成为事实。
  四千年前,西北势力既没有进入大一统的王权时代,也无法做到号令一出莫敢不从,颛顼的“绝地天通”只是完成了形式上的天下共主,对众诸侯的辖制大多是来自精神契约。此时的众多诸侯的根据地要么在北,要么在西,既然已经完成了既定结盟目标,干嘛还要去做其他的?
  • 大一统 是秦朝以后的事儿了
  •  其实影响其他众诸侯不愿南下还有一个更为客观而有说服力的原因,那就是东南势力的有虞氏(虞舜)已经基本整合了东南地区,实力强大威盛一时,有虞氏不是与颛顼有渊源吗?难道不可以去跟有虞氏走动走动?这不过是今人思维,且不说颛顼已离开古河济地区一两百年早已时过境迁,再说几千年前哪来什么“攀亲戚”的做法,后来帝舜的做法说明一切!

  另外,南阳江汉地区的炎帝系云梦泽势力树大根深盘根错节,似乎也不太好讲道理,“不能过黄河”成为此时众多诸侯的共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有鲧氏可能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也可能是想实现曾经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总之他决意经辽西走廊南下。
  既如此,曾经筑基以玉的“白马乌牛”之盟瓦解则成为必然,这便是有鲧“负命”之历史评价的由来,要留的赶不走,要走的也留不住,该走的终究还是走了。后世历史撰写对失败者的评价用词向来都不太友好,所以有鲧也便有了“一意孤行”、“刚愎自用”的标签,这种做法几乎贯穿了我们整个历史的书写,不管是信史还是别史,本文以为我们不能站在今天的角度过早的对历史上曾经的人和事做出评价,略过不表!
  • 要留的赶不走,要走的也留不住,该走的终究还是走了----名言警句
  毕竟黄帝系颛顼集团底子在那摆着,有鲧也不会因为有人离开了就成为光杆司令,既然有鲧氏能受玄宫之命领众诸侯扫清入侵势力称雄北方,显然不是无能之辈,这也可以从有鲧南下河洛地区做的一些决定看得出来,如盟有莘,居嵩山之北,联祝融,合苗民,一步步打开局面!先来看看“盟有莘”,有关“鲧娶于有莘氏”的传说:
  《大戴礼记·帝系》载:“鲧娶于有莘氏之子,谓之女志氏,产文命。”
  《世本·帝系篇》载:“鲧娶有辛氏女,谓之女志,是生高密。”东汉史学家宋衷云:“高密,禹所封国。”
  《汉书·古今人表》说:“鲧妃,有辛女。”有莘氏的名号,古史有不同的记录。因莘字,可通作辛。故有莘氏即有辛氏。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说:“鲧娶于有莘氏之女'而产高密,家于西羌’。”
  《潜夫论·五德志》也说:“修己见流星,意感生白帝文命戎禹。”
  …………

盟有莘,居嵩山之北,联祝融,合苗民-----看看怎么说
  • 颛顼在山海经中的存在感远比信史高,这个现象有点意思

  引用这些资料首先会让人疑惑的是大禹的母亲不是有莘氏脩己吗?这里先备注一下,首先大禹不是鲧的儿子但同属于颛顼集团,其次脩己是不是有莘氏,有待商榷,至于脩己是不是大禹的母亲已无法考据。不过给大禹的母亲取个名字也无不可,上古时期很多人不知其父,但知其母,所以给禹母取个名字也好理解,不影响历史的判断和分析,再说大禹可能不是一个人,是一个氏族可能性更大。
  前文有说到有莘氏是上古时期一个很重要的部落,虽少见于史料记载但不影响其历史地位,正如《庄子·胠箧》中记录的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 、中央氏 、栗陆氏 、骊畜氏、赫胥氏、尊卢氏等等等等,这些上古氏族极可能是历史中赫赫有名的存在,虽少见于历史资料,但不影响其对中华文明养成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此时的有莘氏便是活动于河洛地区与河济地区之间的上古大氏族,有鲧来及此处首先便是结盟了有莘氏,不排除有联姻的可能。并由此以进驻的方式入驻中原,活动于嵩山(崇山?)以北一带,考古上的体现便是对王湾三期文化王湾类型的发展做出过积极贡献。
  那伯鲧是因为居嵩山一带而有“崇伯”之称吗?非也,详见下文。
  • ,首先大禹不是鲧的儿子但同属于颛顼集团,其次脩己是不是有莘氏,有待商榷,至于脩己是不是大禹的母亲已无法考据。-----大禹不是鲧的血亲儿子是很有可能的,但二者应该存在关联
  很喜欢这种抽丝剥茧的推理式叙述!有理有据的阐述才最有意义。
  •   古蜀是传说,三星堆只是殷商从西亚经印度八迁徙路上之一站。他们战胜了蜀国本地族,使该群退守到了金莎。后也许本地族再反攻,殷商族匆匆烧了大殿,埋了金银财宝贵重物品而再次迁都后到的安阳耶!

  

  

  

  

  

 如果是三星堆几个坑是殷商的遗留,为什么后来的殷商祭祀形态与三星堆截然不同,4号坑的时间是3100年左右,跟殷墟如何拟合?

  • 历史上有许多大氏族未进入史册,也有很多事件在张冠李戴,历史上说不清,今天也说不清,咱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让叙述符合历史逻辑。历史对失败者的评价向来不太友好,所谓成者为王败者寇!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吴锐曾表示:历史是一门经验科学,不仅历史材料里掺杂了记述者的主观成分(未尝不可以称为“伪”),而且人们在解释历史的过程中又添加了主观成分,可以说伪上加伪。在科学的研究中,是不可能避开“伪”的,疑古的合理性在此。有意造假的当然要辨(姑且称之为第一层辨伪),不自觉的先入之见也要辨(姑且称之为第二层辨伪)。
  现在很多人对“伪”字很反感,其实正如杨倞注解《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所说:“凡非天性而人作为之者,皆谓之伪。”可见“伪”即人为,与“天然”相对。这是唐代人对“伪”字的正解,也可见唐代人对辨伪的态度。
  • 顾颉刚开创性地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基本观念是:中国传说的古史系统,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由不同的时代“层累式的造成的”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吴锐曾表示:历史是一门经验科学,不仅历史材料里掺杂了记述者的主观成分(未尝不可以称为“伪”),而且人们在解释历史的过程中又添加了主观成分,可以说伪上加伪。在科学的研究中,是不可能避开“伪”的,疑古的合理性在此。有意造假的当然要辨(姑且称之为第一层辨伪),不自觉的先入之见也要辨(姑且称之为第二层辨伪)。
  现在很多人对“伪”字很反感,其实正如杨倞注解《荀子·性恶》“人之......
  -----------------------------
  “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时期愈长”。例如,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圣贤是禹,到了孔子时代出现了尧舜,及至战国时代又出现了黄帝、神农,到了秦代又出现了“三皇”,到了汉代以后则出现了“盘古”。
  “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例如,舜在孔子时代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到了《尧典》就成了“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了孟子时代就成了一个孝子的模范了。
  我们对于古史,虽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例如,我们虽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也至少能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我们虽不能知道夏商时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
  “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的历史观的核心思想是:承认传说的古史并非自古皆然,而是由无到有,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演化而成,这既是伪造传说古史的过程,也是传说古史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进而,顾颉刚又提出推翻非信史必须打破民族出于一元、地域向来一统、古史人化、古代为黄金世界四个传统观念。
  他将传统的三皇五帝还原为神话传说,将历来人们所信仰的经书变为研究的资料,在当时的学术界激起巨大反响,引发一场古史大论战。
       把古代典籍和各现代学科获得的资料结合在一起,可能追踪到的古代圣贤最远就只能到大禹。
  • 顾颉刚 层累的历史,如果彻底推翻历史已有记载,我们将面临无史可看,很危险

  交点作业
  接上文
  本文一直以为(如前述),从洛阳到郑州这段南北交互地带的上古历史痕迹,不能动辄就算到五帝或者见诸于史料的人物或势力头上,比如筑城技术很可能来自炎帝系(城头山等),水利技术很大可能源自江淮地区和太湖流域(良渚)。这些上古遗迹(城池、器物)很多都是由不知名的上古势力留存,文献记载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势力)有可能是鸠占鹊巢、后来居上,并在原有基址上进行过拓展和重建。
  因此,西北势力代表有鲧在河洛地区仅仅是一个外来的入驻者,他(们)的存在还远不能影响东南文化的内涵,他(们)能做的就是对王湾三期文化王湾类型做出阶段性的历史贡献。在很大程度上说,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上(以外)的西北势力文化构成有很多是源自东南势力范围的养成,如果给中华文化养成做一个简单的区域划分,那么东南势力是中华文化的发起者和融合者,西北势力则是中华文化的催化者和传播者。
  不得不提到一点,有鲧氏能活动在河洛地区与此时东南势力大首领帝尧的默认有莫大的关系,帝尧之所以默认跟其政治理念和做法直接相关,详见后文叙述!盟有莘,驻嵩山,获默认,有鲧氏在河济地区算是有了安身立命之所,曾经的远大抱负和理想有希望了,接下来有鲧便采取措施着手南盟云梦。
  南盟云梦
  有鲧氏首先联合的是颛顼在古河济地区搞“绝地天通”时,活动于丹水一带的祝融氏,其次是云梦泽地区以西宜昌、常德、恩施一带的土著势力,后有苗民英雄驩头(驩兜)
  正如《大荒南经》载:“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琰融,生驩头。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维宜芑苣,穋是食。有驩头之国。”又如《大荒北经》载:“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厘姓,食肉。有山名曰章山”。
  “驩头”在史料中的出现频率很低,但在长江中游地区是非常有名的存在,驩头至今都是苗民崇拜的英雄偶像,不仅如此,本文认为驩头便是后来助大禹的人面鸟身的“羽人”,同时驩头后支也是百濮中的一支,略过不表!如此推论的依据是,这些可能的活动在考古上可以从王湾三期文化南下寻找到痕迹,其与后石家河文化发生过一些化学反应寻找的一些论据和支撑,具体可参考有关王湾三期文化及后石家河文化的考古发掘和相关论文论述,此处暂略过不表!!!
  因为伯鲧南联祝融及云梦泽以西的土著势力,有鲧(颛顼)在江汉地区的实力和影响力逐渐扩大,这才有了后世(非帝尧)尊其为“崇伯”的说法。故,“崇伯”鲧之“崇”并非指的是河南的嵩山,也不是张家界的崇山,而是指有鲧氏的势力从河南嵩山往南一直延伸到张家界,雄张这一带的崇山峻岭之间,是为众部落之长,由此而称“崇伯”。
  “南盟云梦”的成功仿佛给了有鲧与虞舜争雄的底气,但其更大的历史作用在于给后来大禹征伐云梦泽以东的樊城堆势力(有苗)打下了坚实基础,且看后文详表。
  此处不禁要发问,有鲧(颛顼)势力延伸到江汉地区,他是如何做到跟江汉地区的共工氏(之裔)和平共处的?难道共工氏开始讲道理了?别人闯进自己家,共工氏怎么没点反应?历史原因是多方面的,后文会做详细阐释,提示一下答案就在后石家河文化里。
  附注:文中一直有提到的个地理概念,即云梦泽,并坚持和阐释过炎帝系、九黎部落等云梦泽势力就在其周边,文及此处,便以个人理解再做一下云梦泽周边势力的简要区分。以古云梦泽区域为标的,云梦泽之北的江汉地区到南阳盆地为炎帝系(烈山氏)曾经的主要活动区域,云梦泽以西沿长江、清江流域是驩兜(苗民)的主要活动区域,云梦泽以东湘赣地区(樊城堆文化等)是有苗氏的主要活动区域,整个云梦泽地区(长江中游)的上古部落联盟便是九黎部落,其杰出代表就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享有极高历史地位的蚩尤(前文有述)。
  • 蚩尤治五刑,联九黎,需要重新定义和看待!
  楼主娓娓道来,其如亲历。是因为大量的考古证据支撑。还有就是亘古不变的人性。人性古今一也。大家不要信儒家思想的伪善面具。
      中国古代文献典籍绝大多数都是儒家思想编纂的,此为大憾,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来说,这样的发展路径才可能是事实,我们现有的历史有太多时代意志的加入,才弄得两千多年来的各种考,最后都烤糊了,反正弄不清了那就迷迷糊糊的默认。
  上古史是要发掘中华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本质。这确实说到了要点。这不仅仅是为了把握过去,也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正是因为这个目的,我要与楼主和一些楼友就现在楼中的某些观点商榷一下。
  从现在楼主发表的内容看,夏以前的历史几乎就是各大族群相互之间的征伐史。楼中流行的看法就是那时流行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甚至还有人认为华夏民族也是“战斗民族”。只是被懦弱的儒生扭曲了性格。
  然而历史的事实是这样的吗?从历史倒推回去,我曾经在楼中指出过,对现代中国版图贡献最大的蒙元和满清,其扩张行为基本上是在完全融入华夏文化之前。而且在两朝扩张的范围内并没有用武力推行汉文化。考察明宋唐各朝,也没有在辖域内推行以科举制为代表的汉文化的记录。甚至在中原政权达到大陆西面最远的汉朝,也没有在西域用武力推行汉文汉语等汉文化的历史。至少是没有来自中央政权的大规模行为。
  大家都知道在中华文化成型的百家争鸣过程中,脱颖而出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三家是儒道墨。这三家没有那一家不是厌恶打仗的。从华夏文化的核心中找不出一丁点好战喜武的内容。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文化现象绝不是一时一世形成的。在成千上万的商代以前的考古遗址中,有上规模武力冲突痕迹的大约就陶寺这么一两处。
  因此把上古史归结为帝王们的武德,把崇尚和平的华夏民族描写成战斗民族既无考古事实的支撑也无历史文化的支撑。
  当然这并不是说华夏人就没有战斗精神。上面说到的墨家,他们一个重要的主张就是反战,《非攻》就是证明。但是墨子和墨家子弟恰恰是最会打仗也最有献身的一群。儒生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那样不堪。王阳明曾剃头左宗棠这些不说了,就是北宋那些最为人鄙视的儒生,很多都是些射术精良的养由基。那个以惧内闻名的沈括,比箭就没输给辽人。对西夏连战连捷。别人大败他还能有所斩获。这种现象华夏文人早就总结为“自古知兵非好战”。

  有点奥运节目可看,有时间再说。还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在夏商周三代,也不是武德为上。

黄帝时期的涿鹿之戰
戰,單戈,單,嘼头十底,十,一,指自然属性,丨,指人为属性,十,自然属性与人为属性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含有斗争之意。單,与嘼类斗争之意。戰,指古代先民持戈与嘼类斗争。
涿鹿,涿,氵豕,氵,指多,绵绵不断,豕,豕者为豬。涿,指很多豬出没的地方为涿。涿鹿,指很多豬和鹿出没的地方,形声猪猡。
  • 《孙子兵法》开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有确切纪年的前841年算起,但凡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哪个时代不是烽烟四起,是完全没看过历史书吗?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是谈判谈出来的?
  • 上古五帝时期的战争,应该是古代先民与动物之间的战争,并不是古代先民部落与部落之间的戰争。黄帝时期是尚武精神。

  • 武,正弋,弋,是义的变体,武,指正“义”的模式,方式。含有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战胜敌人的思想武器。

  • 炎帝时期,蚩尤作乱,古代先民并不是没有反抗,而是,不能战胜蚩尤。蚩尤就是野猪灾害,不是指古代先民部落等称谓。尚武精神就是五帝时期指导思想,不断抗击野猪灾害。五帝时期主要是自然灾害盛行,不断有洪水、干旱、泥石流,这些均用“龙”来喻指。如龙卷风,毒龙,独眼龙,夏代夔龍,蒼龍等都是指自然界的灾害为主要因素。

  • 细看秦统一的过程,秦人的武技和武器都不是第一。而且尚武,崇尚武德,也是中华古代文化的象征。

  五帝是后世(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代)的时代,夏商周,最典型记载崇尚家文化,崇尚私有制文化。没有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春秋时期老子創立了道家思想,孔子创立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是消极的回避,遁世思想,儒家思想含有愚民、奴化思想,当时在东方六国具有一定欺骗性,愚民性质。秦国思想与儒家思想格格不入,并且不允许儒家门徒踏入秦国的地域。
        我们如果从漢字學,释读漢字的本义,就可以理解秦国的思想具有尚武思想,尚農思想,在商鞅变法,尊法思想在秦国得以延续和继承。五帝时期的抗击洪水、干旱的一些神话和传说,应该反映的是秦国的抗争精神历史。
       秦国使用的文字,在地域上可以溯源倉颉造字,东方六国使用的古文,就不能溯源。所以,秦国的思想一直受到漢字的影响。秦始皇统一中國以后,有些遗老,认为小篆就是倉颉創立的本字,这是有道理的。但是,并没有被许慎采纳,这个定论的事实,并没有被现代文字学界所关注。
     有位近代文字学大家章太炎注意到这一点,章太炎只是承认秦始皇统一小篆,并不承认考古发掘的甲骨文、金文、东方六国古文。
     秦国的历史,应该藏在秦国国家“图书馆”中,后来被项羽一把火全部烧毁了。秦始皇焚书坑儒,只是烧毁儒家的一些典籍。秦国的古史并没有烧毁,而是,被项羽烧毁的。
      将三皇和五帝时期应该分开来论述,三皇时期,也就是混沌时期,愚昧时期,蛮荒时期,只能依据考古发掘古代文化遗址中遗存,来判断文化状态。具有地域性,时代性。
      五帝时期应该通过漢字學,首先应该释读倉颉創字之初所表述的造义,因为倉颉所表述的造义,固化和内化在漢字的字形结构中,得到的信息是最真实、最可靠、最直接、最客观的史料。五帝时期的帝系并不是血缘的世系,应该具有抗灾除恶思想,受到倉颉創立漢字体系的教化,感悟,启蒙、启发的宗旨。金科玉律的血缘世系不破,不断抗灾除恶世系不立,破而后立!很多学者心里应该通过释读漢字的造义,建立可信,可分析,可推敲的中國古代史。
五帝时期,是不是五个人,如颛顼、帝喾,文献中记载并不清晰,但是,通过释读漢字的造义,可以确定黄帝战蚩尤涿鹿之戰的历史史实。
五帝时期中尧舜禹时期,一些神话如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等,与当时干旱灾害有关。洪水、干旱,又要追溯到炎帝时期世代火耕有关,这样古代史也就连续而成立的。
  • 五帝时期如刑天与帝喾争帝,共工与颛顼争帝,撞倒不周山,这些神话和传说,需要三思。合理以后方可填充古代史。

  • 天,大至极为天。俗语大肉指豬肉,大势已去指猪被去势,大,本义指豬。大至极为天,天,指整个自然界。大,指豬,指整个自然界的代表,所以,也称为天蓬元帅!

  • 刑天,也就是天,去掉上面一横为大,也就是被杀头的豬。

  • 夸父,夸,大亏,大,指豬,亏,指去势,被阉割的公猪。

  • 祝融,形声豬龍。也是指动物豬。称为火神。

  • 共工,撞倒不周山,造成洪水泛滥,也是指洪水猛兽。

  • 少昊,等称谓,我认为是河南、山东等地的传说中称谓,并不属于五帝之列。如果重塑中國古代史,也不应该作为重要角色,进入中國古代史。

  • 《史记》以黄帝时期作为中國通史的起源,并没有记载三皇时期。司马迁的史识是一般學者无法堪比的。孔子尊崇尧舜,有些學者尊崇大禹,只有司马迁以黄帝作为中國历史源头,这一点,鲁迅称《史记》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 在以后重塑中国通史中的编年史,不应该破坏《史记》的框架结构,除非拥有充分证据。仍然应该以黄帝作为中國通史的起源。肯定没有三皇的位置。

  • 黄帝时期的历史,只能通过漢字學释读漢字造义,全部都可以成为历史史料,而且,是最可靠、最真实、最直接、最客观的历史史料。

  • 龍的字义释读

  • 龙,尤匕为龙。尤,指蚩尤,涿鹿之戰,蚩尤被擒杀为龙。

  • 龍,立月,匕(首),己彡,月,指肉,动物身体部位均为月旁,立月,指长肉;匕(首),指杀(头),己,指身体部位,彡,通三,指多次,含有劈杀之意。龍,字义为长肉,杀头,碎尸的动物。显然,这个动物并不是指古代先民,也不是南越的动物象,也不是指动物蛇,而是,指动物豬。其实,龍的原型就是指动物豬!

  • 甲骨文龍,具有两颗獠牙的动物,头上架着一把“辛”字的匕首,正在承受宰杀。透露这样信息,具有獠牙动物,在中国只有动物象和豬。出土甲骨文的河南安阳这个地域,并不出产动物象,而是,盛产动物豬。甲骨文龍,不是指动物象,而是,指动物豬。

  • 毛主席诗词《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蒼龍,指凶神恶煞,太岁。喻指国民党反动派。万恶龙为首。

  • 蚩尤

  • 蚩:ㄓ虫,ㄓ:屮一,屮:杂草、毒草,ㄓ,与币互为倒置。指草丛。虫:动物总称,动物代表豬,并不是指爬爬虫。鸟虫书,虫:指嘼类,指阴性,鸟:指禽类,指阳性。蚩:出没草丛的嘼类,动物野猪群落。

    尤,形似犬字,解读先从“大”字说起,大肉指豬肉,大势已去指豬被去势。大:指自然界的动物代表豬,并不是指“人”。“犬”,属于大部,犬(犭)者为“猪”,豕者为豬,犬,本义指豕,并不是指狗。“尤”,形似“犬”字,也是指尤豬。

    蚩尤:指出没草丛的动物(疣豬)群落,并不是古代先民部落的称谓。文献记载:蚩尤在涿鹿之戰被擒杀,尸体被分解。龍,说明了蚩尤被擒杀,尸体被分解的结局。

    蚩尤,也称为九黎。

    九黎

    九:数量多,时间久,九:与“尢”相近。

    黎:黍ㄉ(饣),以黍为食的动物。

    九黎:指一直以黍为食的动物,指野豬群落。

    蚩尤的后裔称为三苗。

    三:很多,不断之意。并不是指实数三,如三皇五帝,三令五申。

    苗:艹由,艹:杂草、毒草,贬义,由:“田”里。苗:含有幼小。

    三苗:很多出没田里的苗猪。幼豬。

    从字义上分析:蚩尤是动物野猪群落称谓,不是古代先民部落的称谓。蚩尤之乱指动物野豬群落形成严重的动物灾害。这就是发生中國最早历史事件“黄帝戰蚩尤”的涿鹿之战历史事件真正缘由。

  • 中國历史并不是缺乏文字记录,倉颉造字,以字载史,这是人类的一大创举。漢字學成为绝學,我们不能释读倉颉造字所表述的字义,就认为没有文字记载,是我们当今學者没有学力释读漢字的造义。

  • 俗语,有了文字就有信史。显然,历史著作也真实的客观的反映历史,著作中的历史才成为信史。倉颉創立了漢字,说明了黄帝时期就是信史。漢字的造义,并不是不可以解读,而是,通过研究漢字學,是可以解读的。

  • 明显不符合自然科学的结论,上古传说,例如涿鹿大战,绝大部分都可以被证实。

  • 中國

  • 不能读懂漢字,就不能称为中国人,研究漢字學,首先明白何为中国人。

  • 中,与虫字比对,丨虫厶,丨,指人为属性,虫,动物总称,厶,虫厶,指动物本能和天性引起动物灾害。中,抗击动物本能引起的动物灾害。

  • 國,囗或,俗语天圆地方,天-〇,指阴性,地-囗,指阳性。或,通域,持戈守卫一方疆域。國,持戈守卫一方疆域,守卫古代先民生存、生产、生活的疆域,防止动物的侵害。

  • 如果想将被甲骨文证实的信史再向前推进一步,那就只能看能否用自然科学知识结合考古发现与古代典籍去证实大禹治水这样一个人与自然之间发生的历史事件。

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恰恰就是有黄帝时期历史可以被解读,也就理解中國的文明就是抗灾除恶。如果不能释读漢字的造义,历史永远停留在神话和传说。咱们中华文明怎么傲然世界?漢字成就人类社会最初概念系统,西方没有一种古文,可以追溯到其最初概念。
概念就是法则,就是标准。英国的哲学家培根,就曾经希望创立最最正确的概念系统,使用英文是不可能重新创立最最正确的概念系统。最终结果自然是不了了之,无果而终。
倉颉創立漢字体系成命的概念系统,是最客观,最真实,最可靠的概念系统,概念不清,也就没有比对的标准。古埃及的古谚语:要找智慧,就到中國去。中國的智慧,就蕴藏在漢字体系之中。这对概念而言,漢字所表述的概念,就是中國的宗教,法律,标准,可是中國文明的生死存亡的大事。
  • 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有良渚文化,红山文化,仰韶文化,贾湖文化,等。当然也包含三星堆文化,营盘山文化,齐家文化,等。我们应该知道文化主要表现为生活状态,喜好,并不是指导人类社会的进步的灯塔。中國文明是引导人类社会发展的灯塔。不断抗灾除恶就是中國的文明,也是全人类的文明。

也算理性争论。不过,题材过大,断然不会有结果。
  • 指望有结果是不现实的,不论哪个层面都不能接受,学术界的自尊,民间的神奇,历史的传统……

  此帖提供一种全新视角和思路,可为参考,远做不到一锤定音,大家讨论其合理性和逻辑性就好,再说不论我们怎么说,学术界的骄傲咱们体会不到,也用不着去体会。
  • 学术界所谓的骄傲也是自我编织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不过这样的状态已成为意识主流又能如何?
  •   不要陷入现在学术的圈子中!尽情发挥,抒发自己的思路和感想。

  不要有信心不足,没人说的清,做好自己!
  不要追求完美,方向和思路对了就难能可贵,大逻辑大视野上能流畅阐述已经几乎完美。
  
  古希腊神话与古两河流域的《吉尔咖美什史诗》有很多相似之处,说明古希腊受古巴比伦(两河流域)文化影响。古希腊故事说蛇衔有永生之草,而吉尔咖美什(古巴比伦传说人物)最终获得的永生之草被蛇偷走。是不是似曾相识?《白蛇传》白素贞盗取灵芝草的故事估计也是这个源头。
  • 圣经、古希腊传说中大洪水的记载也是源于古巴比伦的这个史诗。然后全世界有几十个上古神话故事都记载了大洪水,但是考古和地质学并不支持曾经有过这样的世界性的“大洪水”。
  • 两河流域的历史好多就是基于吉尔伽美什史诗来的,有理由怀疑楔形文字都是这么来的,传说的亚述帝国究竟是个所谓帝国还是强盗集团。

民族自信文化自信,都不知道自信在哪里,最高级的自信就是把自己的历史梳理清,把自己的故事讲好,把自己的是做好。
  • 真正的自信来自知道自己过去是怎样,现在该怎样,将来会怎样
  •   在贯通西东之前,伯鲧通过“南盟云梦”先是打通了南北通道,此举在后世典籍中留有更多印记的是“方城夏道”,此道本是炎帝系云梦势力北上河济和河洛地区的天然通道,不是因为有了夏之后才开通的,以“夏道”称之,是因为夏后成为天下共主的宗主后,自北南下的“官道”,由此而入史册典籍为后世所知。其实,“南盟云梦”更大的影响是发生在汉水和丹水流域,其通道便是自关中经商丹盆地到丹水地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秦四塞之一的“武关”,另三塞为函谷关、萧关、大散关。“武关”有据可查的资料可追溯到春秋时的“少习关”,战国是改名“武关”,它是春秋战国时期晋楚、秦楚国界的重要交界地。

  为什么特地把商丹盆地的“武关”拿出来叙述?
  因为此关虽说文字只能追溯到春秋时期,但其真正的使用历史不少于五千年,仰韶文化南下江汉走的是这条道,大溪屈家岭文化北上走的也是这条道,当然另外还有一条南北交互通道是汉水流域(汉中盆地),咱略过不表。这条道可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帝尧时的丹朱,夏之孟涂,详见后述,文字不可查的历史在考古层面,有如前文特别提出位于丹江一带的青龙泉文化,这是南北文化结合交互的重要地带,也是此道流传的考古力证!
  伯鲧“南盟云梦”打通商丹盆地的武关通道,这个做法有个比较有力的文献记载可为参考,即《世本·帝系篇》载:“颛顼娶于滕坟氏,谓之女禄,产伯称,伯称产老童。老童娶于根水氏,谓之骄福,生重黎上天,令黎邛下地(即祝融氏),及吴回(火神)。吴回氏产陆终。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隤。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啱(芈)姓,楚其后也。”
  为什么说这段话可为参考?咱们分为前后两部分来剖析下试试,或许隐藏的一些历史脉络会逐渐清晰。
  前半部分:颛顼娶于滕坟氏,谓之女禄,产伯称,伯称产老童。老童娶于根水氏,谓之骄福,生重黎上天,令黎邛下地(即祝融氏),及吴回。这部分在前文表述颛顼“绝地天通”一段已有了详细叙述,盖为龙山时代的春秋时期(约4500~4300年),此处略过不表。
  后半部分:吴回氏产陆终。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隤。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啱(芈)姓,楚其后也。这一段便是伯鲧(颛顼)打通南北后的历史表现,不论是楚国本身在追祖宗的时候一般都会追到吴回和陆终,后世考据和今人研究也基本承认这个事实。
  那看看为什么单单列出陆终娶鬼方氏之妹?鬼方有各种考据,比较公认的结论是王国维的,其在《鬼方昆夷玁狁考》中将“鬼方”(畏方)考据为:鬼方之地,实由宗周之西而包其东北,其活动范围:西自汧、陇,环中国而北,东及太行、常山间。王国维的考据得到了诸多学术大家的认同,如郭沫若、吕振羽、翦伯赞、谭其骧、尚钺等,皆认为鬼方在“今陕北、内蒙及其以北的广泛地区”。
  结合本文前面的推述,鬼方氏是谁?就是鬼方,其实就是颛顼集团的一支,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族群的融合慢慢有了不一样的表现,但其主体文化却是未变。陆终娶鬼方氏之妹,此举本身是上古时期联盟普遍适用的一种方式:联姻,这也可以合理解释六子(支系)能成为历史上流传的大势力代表,如昆吾、彭祖、季连(楚)等等。这种叙述手法也符合上古时期的认知、传说和记录的方式。
  本文认为,江汉地区与陕北地区的联合正是由于伯鲧打通南北通道而成的,伯鲧时期颛顼势力覆盖了自东北到西北再到汉水、丹水一带,与此时势力从东南往北再往西北到太行一带的以尧舜为代表的东南势力形成了比原来颛顼与共工形成的“小太极”更大的“大太极”模型。素有中州粮仓之称,南北兵家必争之地的南阳盆地便是阴阳结合处的关键区域所在,不论唐虞,还是夏商周,乃至更早时期,该地区一直在历史上表明着存在!
  案:龙山时代的战国时期(约4300~4100年),西北势力渗透进了长江中游,其代表为祝融氏、吴回、陆终、昆吾、季连、鬻熊等等,而东南势力也波及到了河东地区,太行一带,代表便是陶唐氏(尧王城)、帝尧(陶寺)、帝舜(饮马渭水)等。
  净瞎扯!
  鬼方,即鬼国,威姓,打仗时长戴独目头盔,西方传说为“一目人”,是少昊氏遗族。
  新仙女木事件后,位于黑龙江流域的颛顼南侵,挤压少昊氏生存空间,鬼方被迫由琉球西退至阿尔泰山。是时,9000年前。
  《山海经·海内北经》:“鬼國在貳負之尸北,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貳負神在其東,為物人面蛇身。 ”
  一目国,也见《海外北经》。《大荒北经》亦载:“有人一目,當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所以,鬼方、鬼国、一目国,皆为同一国、威姓、少昊氏遗族。
  商人祖源为东夷,故《伊尹四方令》云:“正西鬼親。”
  而《魏志東夷傳》则云:“女王國北有鬼國。”远隔千里,东夷、西戎却均有鬼国,上古华夏族群争斗之激烈、迁徙之艰辛,可见一斑。
  • 1983年5月,经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确认,清涧县李家崖古城遗址为商代鬼方都城遗址。李家崖古城址文化遗存被考古界命名为李家崖文化,或称鬼方文化。该遗址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层主能比考古研究院专业???
  继续来说说中华文化的历史内涵。上面有人提到华夏这块地盘上上古开始流行的就是丛林法则,谁拳头大谁就是大哥。这个说法初初一想好像不错。但是仔细查看已有典籍的记载和考古成就,发现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首先从生物界来说丛林法则就并不仅仅意味着弱肉强食。研究发现,不管是在植物界还是动物界,不同物种之间并不是只有你死我活的竞争。相互配合取长补短的现象普遍存在。动物界竞争中最终获胜的并不都是力量最强爪牙最利的大型生物。人类能从动物界脱颖成为万物之灵也不是因为体型体力的原因。
  再来看看典籍和考古发现中的中国。《左传》中有个滕薛争长的故事。滕薛两国国君去见鲁公,争着排上位。赢的是滕君。是因为滕君拳头大吗?否!根据考古发掘滕囯大约只有薛国的十分之一。是个标准的蕞尔小囯。滕君争长胜出唯一的原因是根红苗正。不仅是这一件事,考古发现滕囯作为一个谁都有能力把它吃得渣都不剩的小囯居然存续时间长达七百多年。
  再来看看商代夏的情况。史载商汤联合多个氏族势力战胜了夏桀。太乙是如何对待履癸的呢?流放南巢而已。而且据说还有妺喜继续陪伴。对夏朝遗民非但没斩尽杀绝反而助其建国立祀。这个记载也有考古证据一定的支持。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事实上,严格讲,在华夏范围内赢者通吃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前仅有秦朝的二十多年。
  因此个人认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不是弱肉强食而是融合共存。
  • 这个文化内涵核心就来自于大禹联合多部族治水。联合的象征就是大禹与涂山氏的联姻。
  • 文化内涵的考研中,要注意上古武斗的规模是被卫统者夸大了的。就是到了周代,据楼中有人引用过的多友鼎,很值得纪念的四场大战下来斩获仅几百人。陶寺遗址往往被用作黄帝系战胜炎帝系证据。但奇怪的是更值得打劫的属农耕文明的二里头在延续的几百年内却似乎并未受到属于游猎氏族的石茆人的大规模攻击。

  推崇仁义道德民族大义枉顾历史规律人之本性,那是避实就虚,务虚的做法尽管有利于精神麻痹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总归是要面对现实的,支持论述有据,有史实素地的言论!
  苏秉琦曾说:近代考古学的目标就是修国史,坚持历史唯物论就是强调从考古实践、考古发现、考古材料出发,建构不同地区具体的文化历史过程;秉持实事求是的实证传统,强调“让材料牵着鼻子走”,不断进行科研创新和理论创新。
  • 对,应该以考古为基础重现历史本来面目,对于考古发现,可以允许有一定倾向的解释,但是不能无视考古发现,更不能杜撰。
  净瞎扯!
  鬼方,即鬼国,威姓,打仗时长戴独目头盔,西方传说为“一目人”,是少昊氏遗族。
  新仙女木事件后,位于黑龙江流域的颛顼南侵,挤压少昊氏生存空间,鬼方被迫由琉球西退至阿尔泰山。是时,9000年前。
  《山海经·海内北经》:“鬼國在貳負之尸北,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貳負神在其東,為物人面蛇身。 ”
  一目国,也见《海外北经》。《大荒北经》亦载:“有人一目,當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
  -----------------------------
  谢谢这位朋友的点评,虽然不太了解万年前的新仙女木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究竟起到了多大影响,但鬼方要说到了9000年前,个人对此不敢苟同。至于《山海经》的内容,我个人也在引用并做了一些分析,我们大家都要谨慎考证和采用,不否认其中可能隐藏的历史真实,但需要更多的考古和文献资料做印证,个人觉得一味奉其为史实并不是理智的做法。关于《山海经》的由来我个人也有些见解,本来要在另外那古蜀史说帖中的 开明卷 论述的,但被这帖耽搁了。待这帖完毕后,会做相应的论述,届时请朋友多多指教。
  关于您提到的“一目国”,刚好我也对此有些见解,在后文我会做一些论述,届时也请朋友多多指教,一起来看看“一目国”可能应该是什么样。
  潇湘兄,首先要明确的是蜀 唐 虞 夏并不是一个朝代,而是一个时代的代表势力,在秦汉以前都很难说是朝代,但可以说是时代,每个时代的每个区域都有代表势力,蜀 唐 虞 夏不过是各时代里较为突出留下足够多的痕迹罢了,为后世记忆和推崇以致体现在了文献典籍里,没有留在文献典籍里的诸多大势力也是很多很多的,比如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盘龙城文化等等。
  传统记载的理解和记录有地域性,取向性等做法则是肯定的,周(郑)之书,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赵之世本,魏之竹书......后来的就更多了,上古的神话很模糊,传说很多,每个地方每个史官都有自己的解读,包括今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解读是一样的。因此要解开传统文献典籍中出现的自相抵牾、移花接木等做法,需要以考古为基础,文献为参考,一点点剖析。
  人类历史上,唯有中华历史记录是最久远的,最通畅的,最完整的,考古体现更是不用提,这个观点我有表达过,至于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可能存在的远古文化不能轻易否定,但有没有传说中的那个长度和高度是存疑的。不过我们觉得当下我们的重心应该是把自己的事做好,把自己的故事讲好!
  •   距今4100年左右,伯鲧南盟云梦的成功为颛顼集团再次回归河洛、河济地区攒下了雄厚的资本,有鲧自此打通东西通道并广泛活动于黄河中游一带,黄帝系颛顼集团与河洛之间的通行障碍被清除。此后,颛顼集团有鲧氏再次与活动在黄河中游地区的炎帝零散势力划地而治,与豫东的有虞集团分庭抗礼。
  龙山时代战国时期在《书》、《国语》、《左传》、《史记》等文献典籍里事件记录不少,大都是紧密围绕着尧舜进行的构建,并突出渲染尧舜的贤德之举。那有鲧、共工、驩头、三苗这“四罪”又是怎么回事?其实这所谓四罪跟尧舜本不是一个系统的,皆有后世“期许”的目光内涵。说有鲧一意孤行刚愎自用,说共工前倨后恭花言巧语,说驩头瞎出馊主意,说三苗???坏了!!!典籍上好像没怎么列举三苗罪行,那三苗是怎么评上光荣的“四罪”的?难道三苗的祭祀理念跟唐、虞不一样?又或者三苗思想开了小差倒向了缙云氏(良渚文化)?但这能成为理由吗???
  不管理由成不成立,总之三苗被迁了三危,也成了历史上的那个“豆豆”,这就是史实。“三苗”作为响当当的历史失败者,后人也便没有了给其正名的心思,这就是失败者的待遇,历史就这么骨感!文献典籍所载,云梦泽之北的炎帝之后共工被逐幽陵(辽西),云梦泽以东的难兄难弟“三苗”也被迁了三危(流沙),共工、三苗(中华正宗)由此被迫担负起为中华上古文化扩大影响力的历史使命,其中一个杰出代表就是共工之后的夸父(族)。
  关于夸父的神话传说很多,有正面评价说其有大志向,也有负面评价说其不自量力,这不是夸父一族的双面性格,而是后世认知的左右两端。
  先来看看“夸父逐日”的有关记载:
  《山海经·西山经》:“﹝崇吾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举父。” 郭璞 注:“或作夸父。” 袁珂 校注引 郝懿行 云:“﹝举﹞与夸声近,故或作夸父。”
  《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捋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 《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
  •   为何将传说人物“夸父”列出来单独叙述?

  因为“夸父”的传说折射出上古时期对模糊神话传说的传统做法,后世历史认知和文献编修存在意识取向的不确定和认识抵牾。“夸父逐日”的史实素地极可能是长江中游地区的炎帝族系和文化(共工、三苗等)被迫北迁,后又被黄帝系(应龙)驱赶的悲伤故事。明明是被流放、被驱赶的颠沛流离,但经过后世一番模糊和修饰后便有了诸多清新脱俗朗朗上口的解读和传变,如与日竞走,道渴而死,化为邓林,更由此成为中华文化的符号之一。
  正是:昔日芳华难寻迹,唯剩今人徒叹息!
  • 《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 这段看到“成都”二字,结合两黄蛇想到了大立人……夸父或是三星堆金沙人?逐日毫无疑义是太阳崇拜。
  • 与舜和古公亶父有关,大荒北经中的成都应该不是四川的成都;舜耕历山,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

  不管理由成不成立,总之三苗被迁了三危,也成了历史上的那个“豆豆”,这就是史实。“三苗”作为响当当的历史失败者,后人也便没有了给其正名的心思,这就是失败者的待遇,历史就这么骨感!文献典籍所载,云梦泽之北的炎帝之后共工被逐幽陵(辽西),云梦泽以东的难兄难弟“三苗”也被迁了三危(流沙),共工、三苗(中华正宗)由此被迫担负起为中华上古文化扩大影响力的历史使命,其中一个杰出代表就是共工之后的夸父(族)。
  ---------------------------------------------
  仔细想想,真想不到三苗哪里做的不对的,唯一可以想到的是说颛顼搞绝地天通的“祭祀公有制”,三苗之地搞人人可以通天的“祭祀私有制”,可颛顼距离帝舜差好些时间呢?典籍里记载其又被帝舜迁三危,又跟大禹打的不可开交,为啥呢?
  • 原因在于,我们不能把这些名字看成一事一人,比如炎帝系的蚩尤、共工,包括三危、三苗等,他们是一个大部族,也是一个大时代,存续时间长达几百上千年。
  •   我们看看夸父到底是什么东东?

  首先我们来类比一下:夸父属于操蛇之神。
  《山海经》记载了众多的操蛇、珥蛇、践蛇的神。《海外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北方禺疆,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大荒西经》:“西海诸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海外东经》:“雨师妾在其北。其为人黑,两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
  在愚公移山故事里,愚公在移山之前曾和智叟发生争论,操蛇之神听到了,担心愚公挖山不止,于是去向帝汇报,《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这和《山海经》内的神、帝之间的关系一致,这充分表明,神是某一族某一国的大祭司,帝是某一族某一国的最高领导。
  由此得出夸父是神(大祭司)的结论。
  我们还发现,商代甲骨文里的蜀字,与周甲骨金文石鼓文里的蜀字差异太大。前者是指某种大眼睛卷尾巴的动物,后者是某种人。这种人除大眼睛特征外,和蛇有关,字型是饲蛇操蛇。
  我们把商甲骨文里动物形态的蜀字暂时叫做动物蜀字,周金文以后的蜀字指人叫人蜀。这个动物蜀应该是夏人的原型,是没有被诬蔑的大眼睛饲蛇操蛇之蜀为夏人祭司。那么人蜀字正是夏字的本字,夏字是商代对这强大的交战的大眼睛国人(蜀)的诬蔑变体字。所以,周以后蜀、夏两字实际上是一个字,如果把周金文后的夏字读作蜀,那么夏商周就是蜀商周。
  由此我们再看看这个大祭司夸父逐日的故事,就好理解了。那就是大祭司夸父想与先夏(蜀)王争帝位,最后被处死,造成先夏部族南北分裂局面,为后来夏启西邑政权的建立埋下了伏笔。
  • 上古时期大祭司的地位可一点都不比首领低,甚至还要高,没有与王争帝位的必要
  •   说颛顼势力重回中原,“崇伯”鲧雄张嵩山到崇山,有没有什么考古体现呢?

  有的,就是阔叶铜矛,此物不仅可以作为西北势力重回中原的力证,还可以成为夏朝存在的铁证!当前对于该类器物学界研究初步结论认为:这类器物是甘青地区齐家文化人群在与更北的塞伊玛一图尔宾诺现象人群接触交流的结果,但并非异域器物的直接输入,而是制作技术的传入(铜矛形制和用途),即为齐家文化人群“仿制” 欧亚草原地区同类器的产物。
  迄今所知中国境内散见夹叶阔叶铜矛的数量不少于15 件,其基本形制为:棱脊,矛叶呈前窄后宽的阔叶形,边刃斜直微弧,叶肩圆收,叶底弧收与骹相接;骹管略呈圆筒形,骹口外壁有一环形纽,并附凸弦纹三周,分别是:
  1992年青海西宁沈那遗址晚期灰坑出土沈那矛1 件 A型 材质:红铜;
  2008 年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H 1 8 1下层坑底界面集中出土4件淅川矛,A型,材质:砷青铜,时间:二里头文化期;
  1979年河南南阳市博物馆收藏3 件 ,藏品编目号分别为B型 0232号、A型0233号和0234号,材质 红铜;
  20世纪50年代入藏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A型 1 件, 材质:红铜,藏品编目号为5328;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1 件,A型,材质不详;
  1993年青海大通县文物管理所征集A型1 件,材质:红铜;
  山西博物院收藏有B型3 件,1979年拣选,红铜;S3090号,材质不详,另一件:锡青铜;
  1989年征集于辽宁朝阳南双庙王八盖子地C型1件,材质不详,时间: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
  目前这些阔叶铜矛尚无准确的C14测年结果,据考古和学术界多方研究分析认为:这些器物的分布年代大致从前2200~前1500年,从齐家文化到二里头文化。
  再来看看崇伯鲧雄张嵩山到崇山,定九州(见《山海经》)后,黄河中游是个怎样的局面?
  先将时间退回至龙山时代春秋末期,即前2300年左右,颛顼搞“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共工因而怒触不周山,开启上古大战,双方实力皆大损。两大巨无霸退出中原地区,其余诸多势力和文化在河洛地区再次交汇交融,以王湾三期文化(又叫河南龙山文化)表现为最,考古界以嵩山为界分南北两种类型,嵩山以北以东的郑洛地区为王湾类型,嵩山以南的颍河、汝河流域为煤山类型,以及考古体现出来的多样性。根据陶器反映的文化因素,王湾三期早期文化是以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为主体,吸收少量庙底沟二期文化谷水河类型、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以及早期山东龙山文化等因素形成的融合性文化。此处有个很明确的考古体现,东夷势力大汶口文化尉迟寺文化打破与炎帝系的势力平衡后强势介入中原地区,其历史代表便是帝喾(俊)。自前2300年至前2100年近二百年间,在颛顼集团有鲧氏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的时候,东南地区也是没闲着,发生了许多大事,详见帝喾(俊)、帝尧、帝舜篇,此处略过不表。
  时间来到前2100年前后,在崇伯鲧打通南北贯穿西东后,黄帝系颛顼集团再次在黄河中游地区表明了存在,炎帝势力已经在南北和东西之争后,被流放、驱逐或外迁以致变得愈发孱弱和分散,早已无法与西来的颛顼势力及东边的有虞势力相抗衡。此时,中原地区及周边存在着不少大势力或大部落是肯定的,但表现最为突出的莫过于颛顼集团的有鲧氏和东夷集团的有虞氏。
  也许是有鲧氏过于执着昔日的光辉,或许是有虞氏善于经营力图西进,也不排除陶寺的帝尧与江淮的虞舜东西联合,夹击雄心勃勃的有鲧氏…………总之,崇伯鲧终究是与有虞氏火星撞了地球,过程不得而知,结局倒是明了,伯鲧“毁族”,被殛杀于羽山。有如,《国语·晋语八》载:“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能以入于羽渊。”《左传》昭公七年云:“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能以入于羽渊。”
  • 崇伯鲧终究是与有虞氏火星撞了地球,过程不得而知,结局倒是明了,伯鲧“毁族”,被殛杀于羽山。----鲧跟尧舜不是上下级关系
  伯鲧身死道陨,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东南地区:有虞氏如日中天,有虞时代到来,历史上称之为“虞朝”!在“虞朝”之前,还有个时代代表“唐朝”,暂略过不表,见后文叙述。
  西北地区:颛顼集团前期积累的优势在伯鲧身死后,形势变得愈发严峻,以老虎山文化为代表的草原游牧势力从未消停,陕晋之北、岱海地区时有争端。雪上加霜的是,因为伯鲧的一意孤行导致众多诸侯开始心生不满愈发离心离德,颛顼的权力中枢玄宫制定的精神契约所带来的约束力也愈发微弱。
  如果说颛顼筑城三仞于朔方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那此时的光景可谓是危机四伏四面楚歌。更为尴尬的是,颛顼旗未倒,玄宫祀犹在,牙璋也没丢,但能号令的对象要么不能用,要么不敢用。
  选来选去,最后选了谁?
  他就是藏、青、甘三地交界的泛宗日文化区(西羌),学于西王母(国)的大禹(族)。那大禹一来就被委以重任,接过伯鲧大旗了吗?完全没有,大禹是久经考验,一点点做大做强,才入主玄宫的。关于大禹的出身,与有鲧的关系前文已有交待,大禹不是鲧的儿子,他也不懂水利技术,但他机谋善断行事果敢,既能行军打仗也善思想工作。至于大禹“共主天下”后有没有主导过水利工程,或者发布这样的命令,我想应该是有的,详见后文叙述。
  选来选去,最后选了谁?
  他就是藏、青、甘三地交界的泛宗日文化区(西羌),学于西王母(国)的大禹(族)。那大禹一来就被委以重任,接过伯鲧大旗了吗?完全没有,大禹是久经考验,一点点做大做强,才入主玄宫的。关于大禹的出身,与有鲧的关系前文已有交待,大禹不是鲧的儿子,他也不懂水利技术,但他机谋善断行事果敢,既能行军打仗也善思想工作。至于大禹“共主天下”后有没有主导过水利工程,或者发布这样的命令,我想应该是有的
 
  • 大禹在传统文献里都是在忙着治水,在竹书里做了司空,在神话传说里就受天命到处乱跑
  大禹不是鲧的儿子,他也不懂水利技术,但他机谋善断行事果敢,既能行军打仗也善思想工作。至于大禹“共主天下”后有没有主导过水利工程,或者发布这样的命令
  静待大禹的论述
  这位兄台你好,这个问题前面有回答过的,夏朝可能没有,但夏时代是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有的,或许当下对夏的存在方式理解有偏差或不到位。
  历史上不仅有夏,还有颛顼、帝俊、陶唐,还有虞时代,我们的神话和传说也不全是编的,只是有片段丢失和后世史料编纂的局限,三皇不好说,五帝时代极大概率是有的。
  大禹跟夏的关系相当于努尔哈赤和清的关系,说有关系两个的国号都不一样,说没关系清它确确实实是由努尔哈赤来的,不过是皇太极把“后金”改为了“清”。
  所以大禹在中国历史上的定位一直摇摆不定,或许是神,或许是人,其实他是人(族群),只是在不同时代和集团的位置不一样,后世认知不全罢了。
  请看后文的详细论述!
  【摘】七十八年,帝陟。(《史记/ 五帝本纪》集解、《类聚》九、《御览》七十九引《帝王世纪》:「颛顼在位七十八年。」)
  【解】:七十八年,非实数,仅为参考,不表!帝陟,不是颛顼大帝羽化成仙,而是代指颛顼时代的结束。玄宫不是选了大禹(族)撑旗吗,怎么就结束了?如此便是上古史料记录难以克服的困难所在,因为以儒家思想(周公)编排的五帝是前后相续一脉相承的,颛顼必须得先崩帝喾才能续的上来,否则整个“帝系”就会罗列不清,也因为这样的做法导致后世出现“剪不断理还乱”式的各种考辨和考证,直至烤糊。
  殊不知,帝喾(俊)跟颛顼并不是一个系统,五帝也好,十帝也罢,彼此或有从属依附关系但难说有血亲关联。
  案:颛顼支系和颛顼做法一直都存在,但颛顼时代确实终止过一段时间,然而终止颛顼时代的不是帝喾、不是尧舜,也不是大禹,而是夏启,详见后文叙述!
  • 终止颛顼时代的不是帝喾、不是尧舜,也不是大禹,而是夏启------这是要炸!
  • 颛顼支系和颛顼做法一直都存在,但颛顼时代确实终止过一段时间,然而终止颛顼时代的不是帝喾、不是尧舜,也不是大禹,而是夏启??????

  【摘】术器作乱,辛侯灭之。(《海内经》:「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周语》注:「贾侍中云:『共工,诸侯,炎帝之后,姜姓也。颛顼氏衰,共工氏侵陵诸侯,与高辛氏争而王也。』或云:『共工,尧时诸侯,为高辛所灭。』昭谓言为高辛所灭,安得为尧诸侯,又尧时共工,与此异也。」(王国)维案:此条实据《海内经》与《周语》注为之。)
  【解】王国维在给该案做注解的时候发现了矛盾不合之处,但又无法合理解释其差异,找不到原因,只能提出问题以待后解。这就是古时梳理史料的思想和做法局限所在。首先炎帝共工、东夷帝尧、黄帝颛顼三者本身是并行存在的,分属不同地域集团。彼此关系可不是尊卑有序,其乐融融。那这一条应该怎么解释才更为合理呢?个人以为这一条放在“颛顼篇”里或许不合适,应该放在帝喾(俊)篇里。这项做一个彼时背景的介绍,“术器作乱,辛侯灭之”放在后面叙述。
  • 炎帝共工、东夷帝尧、黄帝颛顼三者本身是并行存在的,分属不同地域集团,彼此关系可不是尊卑有序,其乐融融。------帝系崩塌?
  • 炎帝共工、东夷帝尧、黄帝颛顼三者本身是并行存在的,同时存在吗?

  首先把时间退回到4300年前的颛顼集团和共工集团大战,这场战争是开启龙山世代战国时期的标志,颛顼退回陕甘之地,共工也是元气大伤,考古文化体现便是屈家岭文化败落,石家河文化慢慢崛起。炎帝系术器集团就是石家河文化的代表,石家河文化表现在4300年前后达到顶峰,这便是“术器首方颠”的原因。这里解释一下什么是“首方颠”?
  首,顾名思义是指头,方颠因其意指不明,有人将其解释为底部四方而顶端尖直的建筑物,也就是金字塔,西方文化植入之深可见一斑,同时也折射出我们传统文化的匮乏和缺失。方颠根本不是什么金字塔,而是指术器头带下方后直立的帽,具体可参考明朝的无翅官帽。退一步说,即便想不到官帽,至少可以想象一下黑白无常的造型嘛。就算想不到勾魂摄魄的黑白无常,也可以想一个俗语“戴高帽”,有这样久远的传统和习俗,怎么就跑去了埃及找金字塔?
  “方颠”后来演变为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在东晋时起慢慢变成官帽,即乌纱帽!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但作为正式“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到宋朝时加上了双翅,乌纱帽按照官阶在材质和式样上是有区别的。明朝以后,乌纱帽才正式成为做官为宦的代名词。
  由此可见,“方颠”本是长江中游地区典型的“神龛”分布式巫鬼文化体现,下方为地上颠为天,家为巫史以通民神,术器首方颠,是为众巫(如十巫)之长,有如《山海经·大荒西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 “方颠”本是长江中游地区典型的“神龛”分布式巫鬼文化体现,下方为地上颠为天,家为巫史以通民神,术器首方颠,是为众巫(如十巫)之长----记号
  • 术器首方颠,是为众巫(如十巫)之长-----这个理念怎么这么熟

  案:本文以为,《竹书》里的“术器”应该与《左传》中的“句龙”为同一存在: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共工氏 有子曰句龙,为后土。”
  《晋书·天文志上》:“弧南六星为天社,昔共工氏之子句龙 ,能平水土,故祀以配社,其精为星。”
  《国语 - 鲁语上》:“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
  前有共工霸九州,后有句龙平九土(术器首方颠),炎帝系再次崛起云梦雄伯九州,后世奉句龙(术器)为社神“后土”,合情合理!
  中国越古老的历史越是世界史,越近现代的历史越是现在的中国人的历史。想要真正搞懂中国的上古史,光看现代留存的中国的文献是搞不懂的,去看看圣经(或者说其他语言版本的尚书)还有古希腊神话故事,或者伊斯兰的古兰经,都能有点帮助。当然如果你不知道他们的历史和我们的历史的切口语,你看了也不会看出什么?
  按文中表达的意思来看,中华上古文化的对外宣传是内部斗争的产物,那是不是说从黄帝战蚩尤就开始了?龙山时代加剧了这种趋势?
  除了观点大胆见解有异之外并无不妥,能将考古和文献二重印证的做法最难得,不简单
(0)

相关推荐

  • 大禹治水找到了实证

    大禹治水是个家喻户晓的上古传说,关于它的故事,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但是,它只是个传说吗? 找到了洪水的证据? 2016年,一个中美科研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他们在黄河流 ...

  • 苏晓威:中国早期文献及考古材料中黄帝形象的研究

    道家典籍中,有一类以黄帝故事为形式的书--黄帝书,"黄帝书和<老子>不同,它不是一种书,而是一类书.这类书的共同点是以黄帝故事为形式.如道家书<管子>.<庄子& ...

  • 荐读|陈连山:从神话学立场论夏朝的存在

    摘要 神话就是古人心目中的历史.远古的神话和后世的历史叙事在社会功能上是一致的,都是用神圣叙事来证明当时的社会生活与制度.所以,我们不能根据神话情节的虚构性来否定神话所要证明的社会现实的真实性.在此, ...

  • 第1524篇  “探源工程”展示辽河流域考古成果中华文明起源呈多源性

    X5月18日,"辽河寻根文明溯源中华文明起源展"在辽宁省博物馆举行. 藏于鲁迅美术学院的C形玉龙. 兽面形玉佩. 作为世界六大文明之一,中华文明是其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绵至今的文明. ...

  • 考古启示录--中华文明峥嵘岁月5

    研究中國的古代史,研究中國古代的气候变迁和自然灾害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气候变迁上文简要说了一下,那自然灾害又有哪些呢? 气象灾害:干旱.火灾,洪涝.台风.龙卷风.寒潮等: 地质灾害:地震 ...

  • 海岱考古与中华文明起源

    海岱地区指的是以泰山为中心,有若干条发源泰沂山脉的河流及其冲积平原所组成.我指的是以山东为中心的这样一个区域,加上它的周边地区,象豫东.皖北.苏北. 海指的是东海,黄海,渤海. 岱指泰山.古代称岱宗.

  • 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的重要材料考古新发现带来新认识

    4月13日,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按照时代早晚排列,它们分别是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浙江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河南淮阳时庄遗址.河南伊川徐阳墓地.西藏札达桑达隆果 ...

  • 《考古公开课》  中华文明起源

    <考古公开课> 20200119 中华文明起源

  • 第1226篇  石器时代考古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X图1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玉器. 中国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中只有中国文明传承至今,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赋予了她强大的生命力.我们以长盛不衰的中华古 ...

  • 第1520篇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起源:世界最早水稻在哪

    编者按: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悠悠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但事实上,我们却只有商周以后4000年文明史的考古证明.如果没有考古遗存发现,没有当世的文献资料,后世著述中的记载只能是"传说" ...

  • 中华文明起源可追溯至距今8000年以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考古学家韩建业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学术论著<中华文明的起源>中提出,中华文明起源可追溯至距今8000年以前,大约5000年前中国已正式进入文明社会. 中 ...

  • 韩建业:中华文明起源可追溯至8000年前

    韩建业教授在办公室展示<中华文明的起源>新书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考古学家韩建业最新出版<中华文明的起源>学术论著提出,中华文明起源可追溯至距今8000年以前,大约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