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不一定是上火
牙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病症,病虽不大,却往往让人痛不欲生,故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对于这样一类病症,人们多认为是“上火”所致,于是乎“黄连解毒丸”“三黄片”等便成为人们自己为自己治疗牙痛的“必备良方”。然而临床效果却是有效有不效,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有人牙痛一吃下火药就好,我吃却不见好,反而加重了呢?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先来看看我在临床治疗的两个医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臧云彩
生麻黄6克 桂枝15克 生白芍15克 炙甘草10克 葛根30克
生姜15克 大枣6个(切)为引
三付,每日一付,分两次温服。后病人重因感冒来求诊,问及前病,告服药一剂而诸病皆愈,现仍有两付药置于宿舍。
案二:陈某,男,53岁,为郑州市人。前因左侧牙龈肿痛兼见左侧眉棱骨痛,腹部胀痛在某西医院治疗二十余天未见效,遂求治于中医。证见:左侧牙痛,眉棱骨痛,腹部胀满而痛,纳差,面色晄白,口不渴不喜饮,现其牙龈肿胀,但局部皮肤呈苍白色,兼见汗出恶风。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润,脉浮缓。余辨为太阳中风。予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15克 生白芍15克 炙甘草10克 葛根30克
生姜15克 大枣6个(切)为引
五付,日一付,分两次温服。一周后复诊,见牙痛,眉棱骨痛已痊愈,腹胀满亦消,腹部已不痛,纳增,汗出恢复正常,已不恶风,守上方继服三付以巩固疗效,后回访未复发。
以上两则病案从太阳病及太阳阳明合病论治而收效显著,所用之药一温热为主,由此可见,牙痛并非都是“上火”上面两位病人恰恰是“受寒”所致的牙痛。
“受寒”而引起的牙痛,乍一看让人很不容易接受,然而联系生活中得现象,我们便很容易理解了。现在正是(每当)冬季(的时候),大家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下班骑车回家,忘带手套了,迎着刺骨的寒风一路飞奔,进入家门时,会感觉手上脸上冻的火辣辣的疼痛。手指连筷子都握不住,休息一晚上,早上一看,手上肿几个疙瘩,生冻疮了!这样的疼痛和肿胀不正是因受寒引起的马?!同样的道理。肌体受寒之后,寒邪痹阻气血,血脉不通,则发为肿胀,中医讲:“不通则痛”,故而,便会在某一部位发为肿胀疼痛,而牙痛也不过是身体受寒在局部的一个反应罢了。所以,上两个病案,从整体入手进行辩证,而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当然,也有一部分病人的牙痛是由“上火”引起的。此时再用温热药去治疗,无疑只是火上浇油。那么,究竟该如何辨别是“上火”还是“受寒”引起的牙痛呢?抓住以下几点,辨别寒热便步是问题了:
一, 是否喜欢饮水。若为”上火”所致,则病人必口干舌燥,渴而喜饮大量凉水;若为”受寒”所致,则病人口必不渴,不喜饮水,即使略觉口渴,也不喜欢饮凉水而喜欢饮热水,且饮必不多。
二, 病人自觉症状。若是”上火”所致,病人必自觉身热燥烦,不怕冷,穿衣稍厚即觉热不能耐;若为”受寒”所致,则病人必自觉怕冷。手足发凉,不喜见凉风,厚加衣被始觉舒服。
三, 病变局部表现。若为”上火”所致,则局部必红肿热痛,其色鲜红;而若为”受寒”所致,则病变局部呈肿胀,其色却是苍白或为暗红色。
抓住以上点,谨察阴阳表里,明辨寒热虚实,结合中医特有的整体、六经辩证,则牙痛治疗,当不为难事。切勿惑于“上火”一说,而延误加重病情,致令病人多受无妄之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