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写作=学者型社工?(上)
这是原创专栏『社工说』
发布的第 17 篇文章
(往期精彩内容见文末)
出品 | 社工客
(ID:shegongke)
作者 | 李勇
『社工客』原创专栏特邀作者
李勇,社会工作师,浙江嘉兴市美学学会理事,新疆兵团作家协会会员。
研究方向:民族团结社会工作,公益原理。原创专栏主要分享民族社会工作方面实务及理论内容。
作者已发布文章:
1
在好友亚力坤·奥斯曼的怂恿下,今年4月,我给自己的写作计划冠名为“慈善写作工坊”,立志把一带一路上的慈善公益人士采访一遍。
其实,我的写作水平并不高。
若干年前,刚加入作协,我为学者型作家格非(现在是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茅盾文学奖得主)写过一篇访问记,发表在深圳的一家日报上,还得了稿费。有位学者批评我说:之所以能发表,那是因为人家有名。言外之意,你这个作协会员写的作品真不够格发表在那样的日报上。
后来,结识了两位《南方周末》的记者,看他们的作品,跟他们聊天、交游,还跑到《文汇报》要闻部(校友带着我)去感受过一次。费了好大劲,好像写作水平并没有提高。所以,好几次打消了申请加入中国作协的想法。
2
我2003年开始做义工,十年后后来做了社工,并考取了中级证。说实话,我比较看重这本社会工作师证,经常把它放在皮夹子里,和身份证、工资卡同等待遇。而我的文学学士学位证书,至今都不知道它在哪里“尘封”着。
今年6月20日,我的文章《“丝路精神”与“一带一路”社会工作》在公益慈善学园(创办人:中央民大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健博士)发布了。它的发布,是六月份慈善写作工坊的代表作。这篇文章写于2017年5月,我在新疆喀什市克孜勒都维路附近的一家宾馆里写成的。当时,一带一路峰会还没有召开。一个月后,它发布出来,“一带一路”这四个字已经炙手可热。文中,“丝路精神”的代表人物阿依努尔·哈力克,是一名维吾尔族律师兼公益人,采访她的时候,我不住地擦眼泪。我把文章的链接发给她的时候,她正在成都参加一个国际康复医学方面的会议。
文章发布以后,中山大学有读者提出:“一带一路”社会工作提法不当,容易引起误解(现在已经有残疾人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等等,你的文章会不会让人觉得还有一种新的社会工作领域?)
6月5日,我在公益慈善学园还发布过一篇文章:《世界环境日——自然保育:环保广播短剧的启发》,写得不满意,影响力也较小。
3
大家公认,现当代文学界有一些学者型作家:去世的,比如胡适、鲁迅、郭沫若;健在的,比如韩少功、王蒙、格非。
参照学者型作家的标准,结合我国新时期社会工作“教育先行”发展模式,我们已经有了学者型社工。不过,我肯定没有达到学者型社工的标准。
当代中国学者型社工的代表是谁呢?我觉得王思斌教授比较有代表性。我订阅了“中国社会工作”“南大社会工作”“社工客”等一批社会工作微信号,经常能够读到王教授的作品,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备。这些文章在学术性方面,几乎看不出王教授的哲学专业背景(他早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在可读性方面,文章不断重复我在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全国统考时,统编教材中也能看到的那些常识。也就是说,王教授在微信号上的文章普及性很强,并不刻意追求“学术的创获”。这是一条亲民的“向下进路”,让我看到:一位来自最高学府的学者型社工应该是什么样的。
北大中文系陈平原教授认为,演讲让白话文运动彻底成功。我认为,微信号发布让“学者型社工”由行业梦想走向社会现实。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社工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