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面丙烯的线条
布面丙烯兼三种画的几何性而有之。这点我们做了多处阐述。
线条的使用,在国画和西洋油画中,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西洋画本着几何学的科学性,强调线条是不同面的交汇处。在几何上,两个面交一跟线。没有单独存在的线。
因此油画一般都是涂满了整个画面。国画由于起始于墨色,无法全部涂满画面,因此从根子上就采用线条刻画形象的办法。
也许最早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几千年的演变,中国国画的线条,却使得中国画具有一套独特的表达。
一个西洋绘画教育下的画家,要接受中国画法,是很难的。有多难?笔者妄加揣测,拿马蒂斯做例子。
马蒂斯在1906年前后,《生的喜悦》开始,越来越多地用线条填色的办法。这是违背了西洋绘画的科学基础的。但是一直到最后,马蒂斯的线条基本上就是一种等宽的线条,没有抑扬顿挫。比如我们随便拿一幅中国画家的用线条勾画的女体,比如钱绍武,或者李正天,或者吴长江,那种简练的速写,就可以看到线条的那种抑扬顿挫。这个可能跟中国画家受过的“画笔即书笔”的熏陶有关。
马蒂斯在西洋画家中无疑是大胆的一位,素有“野兽画派”之称。马蒂斯这种全然抛弃点线面法则的画法,是独树一帜的,也非常成功。但是我们单就马蒂斯的线条而论,平心而论,的确应了那句“笔墨等于零”。作为西洋画家,能够突破点线面法则,就是大师了。笔法是不是精到,在西方,在当时,是无从谈起的。
也许西洋画就是要“笔墨等于零”?自从当代现代主义风靡西方,的确已经无所谓哪一种画法是标准了。所以笔墨等于零也好,画笔即书笔也罢,都是各自自成一体。
既然这样,我们师承中国画的笔法,运用于布面丙烯画中,当然就顺理成章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