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京剧】茶园楼上最消魂——清代的茶馆和戏园(上)

晚清官员看戏图(法国明信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代的茶馆,特色显扬,一方不大的区间,却包容吐纳着纷纶世界的万千之态。

清代的茶馆与戏场,好似一对牵手的恋人或金兰结义的兄弟,往往形影相倚,在社会文化娱乐的天地中,引领风气,推波助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方不大的空间,可以让人日复一日地消融悠悠的岁月和简单而又繁复的生命,掸拭人生的风尘,吐纳并包容世间的纷纭百态和万象风情——这,恐怕只有清代的茶馆可以做得到。

现当代作家老舍的话剧《茶馆》,表现了从清末到民国的社会巨变和跌宕的个人命运,其中曲折起伏的人物故事,全都聚合折射在了京城的一个小小的所在——裕泰大茶馆之中。老舍可谓匠心独运,以最简省的场景讲述当时最丰富的故事,其最佳的选择非茶馆莫属。

清代的茶馆和戏园,如影随形,比翼连枝,这是一个佳妙的组合,往往茶馆里面有戏场,戏园之中有茶肆。茶馆和戏曲作为开放性的公众空间和人们喜爱的舞台艺术,在清代同时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

茶馆也称茶肆、茶园、茶楼、茶坊、茶铺、茶室等等,戏园亦称戏馆、戏场、戏棚等等。进入清代,茶馆和戏园纵深地闯进了人们的生活,在社会的休闲娱乐中风云际会。

京城的茶馆戏园

北京的茶馆有不同的类型,以满足不同客人的偏好,其中有大茶馆、清茶馆、书茶馆、野茶馆等等之分。

大茶馆空间宽绰,一般有三五间门面,兼营小吃、点心、简单酒饭等,适宜客人长久逗留乃至竟日消磨。老舍话剧《茶馆》中的茶馆,就是这种大茶馆。

清茶馆以茶水为主,布设多精雅洁净,为文人雅客所钟爱,商人们也喜欢在此洽谈生意。也有些清茶馆偏向大众化,或成为某些行业的接谈聚友之处。有的清茶馆也引入某种娱乐,在其中设谜社、棋社等等,增加客人的乐趣。顾客的一些小众性的聚会,也会在这类茶馆中进行。

书茶馆专设有书场,以说评书为主。“评书抵掌而谈,别无帮衬”,讲说一些史事、豪侠故事等等,“跃跃如生”,听众缘颇佳。

野茶馆则多设于城郊野外,营造布设拙朴自然,恬静清幽,与四处的乡野环境相映成趣,是冶游消遣的好去处。

此外,还有季节性的茶肆等,适应了顾客的时令性需求。如京城正阳门外的窑台,是游人常去登临远眺的地方,“时至五月,则搭凉棚,设茶肆”。

茶馆作为开放性的公众场合,功能宽泛,诸多的大小公私事体,都可以纳入其间,如消歇、娱乐、饮食、商谈、会友、社交、闻听消息、满足爱好,乃至调节争纷等等。在当时消闲性公众场所不多的情形下,茶馆所包容的生活情态百绪千端、异常丰富。

当时大一些的茶馆大多搭有戏场戏台,扩展了茶馆的文娱功能,而这类茶馆也成为将戏曲与社会大众挽结起来的纽带。

京城的茶馆,人气很旺,盛装了人们的愉悦和欢惬。唱戏在茶馆中只是具有代表性的演艺类型,除此之外,茶馆也会兼有说书、唱曲、偶戏、杂艺等多种演出,内容丰庞,“有托偶、影戏、八角鼓、什不闲(一种民间曲艺)、子弟书、杂耍把式、相声、大鼓、评书之类”,而且具有较为稳定的顾客。比如北京的书茶馆中,常有一批资深的听客,口味绵厚,经验老到,耳朵极尖,他们对于说书人的鉴赏品评,不可等闲视之,艺人的声名毁誉,往往就在他们的口传风语之间。

清末旗人小说《小额》中,这样描绘了什刹海通河轩书场的情景:

那天书坐儿,上的还是真不少,天才一点多钟,人已经快满啦。可是生人很少,反正是那把书腻子占多数。内中废员也有,现任职官也有,汉财主也有,内府的老爷们也有......

当时显赫一时的大牌名角,也都是立足于茶馆说书,如满族艺人双厚坪,开场说讲诙谐慧巧,包袱迭出,名头颇响亮。《小额》中描写的通河轩书场,就是双厚坪都常去说评书的地方。他的弟子杨文清,亦是其身后一时之翘楚。

光绪年间茶园演剧图

清代北京的民间戏园,起初衍生于酒店之中。清人戴璐《藤阴杂记》记载:“《亚谷丛书》云:京师戏馆惟太平园、四宜园最久,其次则查家楼、月明楼,此康熙末年酒园也。”后来,戏园则多与茶馆兼营,茶园亦戏园,戏园亦茶园。如乾隆年间的前门一带,“又添茶园三处,而秦腔盛行”。

京城人钟情看戏,称之为“听戏”,从宫廷到民间,上上下下蔚然成风。清末人《国闻备乘》中说,当时的“正阳门外戏园七所,园各容千余人。以七园计,舍业以嬉者,日不下万人”。晚清时京城重要的戏园有三十余家,听戏之人每日当高达数万之众。当时有一首《竹枝词》这样吟咏:“正阳迤逦到天桥,剧座书场处处招。漫道平民娱乐地,个中粉黛也销魂。”从正阳门到天桥一带,是戏园书场较为集中的区域,全然一派欣荣景象。

对于京城听戏的踊跃,清人杨静亭《都门杂咏》中描绘:“捐班新到快嬉游,戏馆连宵醉不休。”某人刚出钱捐了个官职,便迫不及待地连宵累夜沉醉于戏馆之中。还有些清贫之家,为了请外地来的亲朋看戏,甚而典衣当物:“典衣看戏是京师,谊重亲朋莫可辞。”看戏是人们颇为看重的文娱行为。

戏园开场,总是观者济济,春风满堂,听戏的享受,令人如痴如醉,欲罢不能。嘉庆年间的《都门竹枝词》这样描绘:“坐时双脚一起盘,红纸开来窄戏单。”“帘子才掀未出台,齐声喝采震如雷。”看客双脚盘坐,展看红纸戏单,戏还没有开唱,满场已然欢声雷动。杨懋建《梦华琐簿》描述,戏园观戏时,台下看客踊动,台上艺人卖力,“钲鼓喧阗,叫好之声往往如万鸦竞噪矣”。台上钲鼓交鸣,观众热切,每至佳境,叫好之声鼎沸,一时之间,满场欢跃如狂。

清代文人所作的《竹枝词》诗中,对京城茶馆戏园之乐的述咏颇多,再举例如下二首:

相邀观剧甚欢娱,入座回头左右呼。

香片几包拿得去,斟来皮纸盖茶壶。

——醉春山房主人《都门蟲语·倒茶》

春台喜庆号徽班,脚色新添遍陕山。

怪道游人争贴坐,长庚明日演《昭关》。

——韩又黎《都门赘语·戏剧》

相约观戏,兴致倍添,入座后不断地四下招呼熟人,戏场中则有香片茶水。而当徽班“春台班”的名角程长庚出演《文昭关》时,更是众人追捧,争相观睹。

茶馆戏园的快意,魅力无穷。得硕亭《草珠一串》竹枝词称:“茶园楼上最消魂。”为何如此销魂,该诗句中对“茶园”一词作出的注解是:“演剧之所。”

(上)

(0)

相关推荐

  • 【陕西】景子轩《我的戏迷爷爷》指导教师:姜丹

    我的戏迷爷爷 宝鸡实验小学 景子轩 我爷爷今年七十多岁了,他既不抽烟,也不喝酒,唯一的爱好就是听戏.我们小区的人给爷爷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老戏迷." 爷爷特别爱听戏.只要他知道哪里 ...

  • 韩飞飞 | 看戏

    看戏 作者:韩飞飞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口唱大戏,搬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 一首老去的童谣,相伴老去的还有戏台.一幕幕活色生香美不胜收的老戏和那个时代唱戏. ...

  • 临涣沈家大院里听戏

    在临涣老教堂那边的破院子里平整出一个民俗集合体,搭建个戏台出来,逐步形成一个以听戏为特色的露天茶馆,总感觉这种创意和设计是不大靠谱的事情.依旧修旧整理那么大的院子,还要添个老戏台,投钱进去也不是个小数 ...

  • 梨园忆往 老北京茶园开门三件事——看座沏茶、卖吃食、扔手巾把儿  张永和

    北京晚报 | 2021年07月23日 . 相声大师侯宝林说的<关公战秦琼>,里面有一段说北京老茶园的情况: 里边有什么带座的,找人的,沏茶灌水的,卖饽饽点心.瓜果梨桃的,还有卖戏报的,最讨 ...

  • 【侃京剧】冯志孝:关于学习马派艺术

        马连良先生是一位勇于革新.兼收并蓄而又自辟蹊径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记得那是一九五三年, 当我第一次看马先生的演出时, 我获得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那时我在戏校学习, 经常出去看戏, 思想里自然 ...

  • 【侃京剧】谈张学津的“得与失”

    在马谭张裘那一代名伶之后,许多1960年代前已经崭露头角的老生在1976年后已经年过花甲,但更多的正值壮年,经过八十年代京剧的不景气,九十年代有了音配像,这些马谭张裘的学生辈重新焕发了神采.在这一批人 ...

  • 【侃京剧】刘长瑜:我与荀派艺术

    2015年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诞辰115周年,全国各地的纪念活动层出不穷.每到这种时间节点,人们总会借纪念的契机回望.总结.反思.曾请益于荀慧生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对荀派情有独钟,对于荀派艺术, ...

  • 【侃京剧】有感于“现代琴师”

    曾见网上一帖题为<专为张派青衣伴奏>,不免对时下的"琴师"有点感慨. 小时候请琴师吊嗓,如果是吊零碎段子,只要说"我吊一段二黄原板"或"西 ...

  • 【侃京剧】流派新说!

    鹧鸪声声,流派新说,说什么耶?笔者直言了:我们中京坛上的戏迷们,在"流派"的问题上,争争吵吵,气气恼恼,空熬了过多心血,不合算,亏损特甚!人生苦短,我们应该过一日开心一日.尽管&q ...

  • 关栋天、于魁智——南北对话侃京剧

    关栋天.于魁智 在老一辈京剧表演艺术家中,须生行当有"南麒北马"一说,这就是上海的周信芳,北京的马连良.如今,南北梨园的中青年须生演员中也出现了两位优秀人物:上海的关栋天(原名关怀 ...

  • 【侃京剧】新凤霞:程砚秋先生对我的教益

    一九五〇年底,我在北京三庆戏园演出.当时的剧目中现代剧目很多,如<刘巧儿><祥林嫂><艺海深仇><小女婿><兄妹开荒>等戏:也演评剧传统戏: ...

  • 【侃京剧】京剧的出路与未来

    毫无疑问,京剧已经无法赢得市场--在影像全面优胜于文学与戏曲之后,纵然将全中国最好的剧场都给它,它也无法复现昔日的荣光.原因无外乎众所周知的那几条: 戏曲作为一种农业.手工业时代的艺术,从生产方式上来 ...

  • 【侃京剧】不会唱戏?来看看戏曲演唱的十二条技巧,包你茅塞顿开!

    交易担保 视频供销社 怎样才能唱出京剧的味道 小程序 一."气粗" 是讲运用气息缺乏控制技巧,把吸入的气息合筒呼出,由此造成了声音的浮浅不实."气弱"即气息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