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枪手》:为什么你以为自己是天才,别人却只把你当枪使?
最近从泰国引进的一部小成本电影《天才枪手》成为一匹黑马杀出重围,获得业界一致好评,观众被其青春片外衣下的“谍战片”氛围所感染,很多那些年在考场作弊的学生感同身受。
《天才枪手》的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天才高中生小琳专出奇招帮同学在考试得高分来牟取利益,她接下天价新任务,要在国际会考 STIC 中传答案,于是找来另一名记忆力极佳的天才学生班克,策划一场跨国作弊。
影片披着青春片的外衣,却讲了一个价值观与阶层分化的故事,没有国产青春片里的三角恋、车祸、堕胎和撕逼。有的只是好好学习,透过令人窒息的考试氛围营造和故事背景交代,让观众看到了在等级森严的校园里如何才能活得更好,活得更能出人头地和加入最高阶层?
导演硬生生将一部青春片拍出了谍战片的既视感和紧迫感。而只有经历过这些考试作弊的学生才能被深深代入和感动。
但是,如果仅仅只是拍摄一部学生考试作弊花样百出的片子,未免太俗套了。于是,导演纳塔吾·彭皮里亚,打破了泰国校园青春片小清新卖萌的套路——不谈恋爱,只谈考试。通过一场比一场高难度的考试从而揭开一个人的成长与行动背后的动机。
其实,校园也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场所,虽然免不了谈情说爱和学习生活,但是每一个学生背后的家庭所折射的阶层分化,才是真正影响每一个学生是否能够成功成名,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真正原动力。
所以,剧本人物设计是一个天才学霸小琳和拥有美貌但是学渣的格蕾丝成为闺蜜,而拥有超强记忆力的天才学生班克和学习一塌糊涂的富二代、也是格蕾丝的男友小巴则成为了捆绑在一起为了出国考试而作弊的一对。
前者聪明、正直、年年考试第一,样样出色,但是唯一的致命点就是一个字——穷。小琳为了减免学费和出国并赚到留学费用,班克为了让母亲少受累、贴补一贫如洗的家庭,无奈中也受小琳之邀加入了作弊大战中。
于是,在一场重量级的STIC国际会考中(原型是SAT国际会考,用于申请美国留学的一项参考成绩),策划了一场跨时区的完美作弊,引出了本片最吸引人的国际作弊案。
影片源于一场考试作弊,但是又不止于此,片名中的“枪手”,就是考试作弊的人。这样的人很厉害,但是他们唯一的缺点和不幸又是穷,而穷就意味着没有资源、没有人脉、没有资本抓住放在眼前的机遇、没有更大的眼光和格局、没有野心和视野,所以即使他们最终真的成为了社会精英,他们自己以为就是天才,但其实别人却只把他当枪使。
不同人作弊背后折射的其实是阶级矛盾和贫富差距。
考试作弊当然是不对的,我们也不鼓励你去通过不正当手段赢得最终的胜利。但是,当所谓的天才意气风发地想要大展拳脚时,富二代阿派的观念却是因为“虽然人生分道扬镳,但富孩子以后,还会用得着穷孩子。”
所以他才会说:“既然你这么厉害,那就来给我爸爸的公司打工喽?”
影片在国内上映时用了一句宣传语:“考试变成交易,谁能笑到最后?!”
纵观影片,考试的确变成了一场交易,只不过这种交易以作弊的方式呈现,虽然充满了戏剧性,但是却用赤裸裸的现实告诉所有人:你踏踏实实不作弊取得的成绩最后被别人以作弊手段得到的更优成绩顶替,又或者在众多作弊者中就你被抓住受到处罚了,最后又或者就算别人作弊被抓但是没有受到处罚。
那你该怎么想?怎么办?
我不是教大家去以作弊的手段得到某种利益,也不是鼓励在学习和工作中去作弊,只是当影片最后,小琳用冷冰冰的话语戳破真相的时候,你的幻想也被一起淹没了。
小琳说:“就算你不作弊,生活照样欺骗你!”
是的,影片中的作弊,已经不是简单出于同学友情、闺蜜情谊或者财迷心窍的为了改善生活。
正如Sir电影在评价本片时指出的一样:
对小琳和班克这样的穷孩子来说:考过国际考试一点不难。但如果想获得出国深造的机会与成本,他们必须作弊。
毕业后找一个工作,一点不难。但只有出国深造,才是他们真正改变命运、改变社会阶层的通行证。
是的,他们也不甘于永远做一个平凡甚至平庸的人,他们也想认真学习、鄙视作弊、遵守纪律和规则,改变自己和家庭贫穷的命运,然而阶层分级已经固化到无可逆转。
为什么知识不能变现?还是觉得用知识去赢得回报就是羞耻的?亦或是我们仅仅只是在批判过程而总是愿意接纳无论好还是坏的结果?
你以为你凭借你的天才天赋可以通过国际考试进入美国一流学府,深造后可以进入上流社会,但是其实你根本无法进入。那两个一直以来都是模范生的穷学生去参加天才青年比赛,获得了冠军,但依然改变不了他们的现实。
网友“咣当”留言说:女学霸去洗衣店劝男学霸加入作弊时的一句话“他们天生就是赢家”,让我一下子眼睛湿了,瞬间感觉这部电影很深刻。在表演班里感觉就特别明显,有长相或者有天赋的已经走上成功之路,而我却是一个还在磨炼磨炼磨炼磨炼磨炼磨炼磨炼的“差生”。
你觉得世界不公平?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什么公平可言!
尽管没有人的生活是容易的,但是她还有一句:“我们必须付出更多,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