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雪清竹:评改诗之二十四 枕波眠月,品藻鉴诗

孤独之清烟氤氲,寂寞之虚舟徜徉,雨滴若打孤蓬,伏小屋之一叶荡然,枕波眠月,万千思绪渺入空际,此时品藻鉴诗正好。         ——题记

清平乐   庚子春日抒怀

作者  厚德载福

柳媚含露,紫燕轻飞渡。丽蕊琼花妆千树,日暖莺歌景著。

霞映捷报频书。解封忧梦正苏。指日研苗济世,东风埃荡眉舒。

一位诗友姐告诉我,这是她哥哥的作品,哥哥刚学写诗,几次请我看一看。好像医生被请看病,又像诸葛武侯在白帝城被托孤,自觉凛然起来。我自觉责任重大,无可推卸,赶紧拿来饱览一番。一览之余,果然不错。有两点想说,写诗词的确需要几次重生,这种重生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或者说,在某一个时刻,你皤然顿悟,诗词要怎样写,写什么?

柳媚含露,紫燕轻飞渡。丽蕊琼花妆千树,日暖莺歌景著。

这四个句子堆砌景物,没有主宾而且太繁多,这是之所以败笔的原因。实际上作者写句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了,只是在如何调动句子,构成篇章上面,还欠缺火候。只能靠多写多悟。写诗词其实不需要堆砌这么多的景物,稍微用几个就够了,重点是,在你精挑细选的这个景物上面,多多花费心思。比如只需要保留前面两个景,或者只需要保留一个就够了,先把这个景写好了再说别的。

柳媚含露。这四个字中藏着无限的情愫。像一个妩媚的,含情脉脉的女子满含柔情似水,盈盈欲滴的感觉。它其实是奠定了全首诗的一个基调。就像写小说,刚一出场的是主角,这四个字出来,就像一首音乐的前奏,大致可以知道这首曲子是欢快的,还是严肃的。所以我们要慎重笔下的每一个字。这四个字透露出来的感觉已经达到某个边缘,快要持不住了。因为柳叶是飘垂的,露珠是下坠的,这个景象已经娇媚多情到了危险的边缘了。接下来等你把燕子也写了,花也写了,那股感觉也早已经昨日黄花了,所以要趁热打铁。

每一个写景的短语里,包含着太多太丰富的感受,只怕写诗人铁石心肠,无法融入进去,就像找爱人,一个好好珍惜就足够了,弄得三千粉黛注定都是逢场作戏。

柳媚含露,紫燕轻飞渡。丽蕊琼花妆千树,日暖莺歌景著。

在这上阕中,人物迟迟不上场,真是急死人儿了。好像你请了客人来坐坐,主人却不见踪影,光是让客人看你家园子里的美景,即使再美,人家也要拂袖而去了。正常的待客之道是,你先给客人看看柳叶,看看露珠,客人的心和你一样吊到嗓子眼儿了,提心吊胆地担忧,这可如何是好?!把客人的情绪调节到和你一样的频率上来,然后你再和人家说事。人家有了前一番的感同身受,此时一定和你情同知己,对雨连床。

柳媚含露,后面接“谁更盈盈顾”,或者“谁却无心顾”。本来打算再接一句“燕渡樱花穿千树”,马上感觉到,这意境太明丽可人了,而下文要写的家国大难呢,于是改为:“暗草凄花风雨暮”,这场景来自于宋词“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古人诗句对我们创作的影响,通常只是一种意境上的隐约折射,不需要照搬人家的句子词语。最后一句,改为:“千里关山凝伫”。上联是写自身的心境。句句都为了衬托一种焦虑的心情。不过柳媚句是从反面写无心欣赏美景。后两句从正面刻画风雨如晦的意境,最后一句是为了引出下阙写时事的。

柳媚含露,谁却无心顾。暗草凄花风雨暮,千里关山凝伫。

霞映捷报频书。解封忧梦正苏。指日研苗济世,东风埃荡眉舒。

写词不要写成了疫情汇报,现在很多人都这样写,仿佛词并不是用来抒情的,而是作为记者的前沿最新报告的体裁。其实我也是读到这首作品的时候,突然灵光一现,想到这个问题。苏轼,王安石,辛弃疾等都是经历过很多当朝事件的人物,但是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难以发现具体事件的蛛丝马迹,虽然那些事件无一不对他们产生了深刻的命运浮沉,情绪的波澜起伏,但是当他们形诸笔墨的时刻,却只说云飞涛走,山醉水狂,把自己一腔愤慨,满腹悲辛,无边旷达,一世超脱都只寄托在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上,或者顾左右而言他,或者拿古人来说事。难道谁在他们的词里看到说“青苗”怎样怎样,或者“变法”如何如何了吗?

当然了,文学本身是没有任何束缚的,包括这首词的下阙,作者功力已见,炼字的水平不差,早已经远远超过很多用现代语写诗词的作者了。就这样写也是不错的。但是作为评诗人,我却必须要提出更高的一点的要求,因为这样写词,太浮光掠影了,笔触是远离作为诗人自己的内心的。你没有沉淀下来,仔细体会一下当下真正的感情,难道外界发生的这些事真的如此让你日夜悬念,让你寝食不安,让你徘徊无措,让你忧愁欢喜吗?如果不是,那么请你写自己最真实的感情,把这感情融入笔端。

柳媚含露,谁却无心顾。暗草凄花风雨暮,千里关山凝伫。

霞映捷报频书。解封忧梦正苏。指日研苗济世,东风埃荡眉舒。

修改下阙的时候,需要对照上阕来写,不能脱离前面的部分。这四个句子,各说各的,相互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组合不成意境。写诗词要注意,通篇是一个整体,不能写零散了。有句无篇就是这样造成的。看着头疼,不知道该怎么修改,硬骨头很难啃。写诗词有时候需要用隐语来说,不能直白表达。所谓隐语就是用意象作为基本单位,来象征、指代你所要说的,但是其中也要有诗眼,点出来。改为:俄见雨息风疏,蚩尤雾散云除。吾祖岐黄济世,赢来天下眉舒。前两句就是接续上阕意象的延续,后两句就是明确点出来。

岐黄指的是岐伯和黄帝,《黄帝内经》这本中医之祖里面通篇采用黄帝和岐伯对话的方式阐述病理,所以岐黄也代表了中医。用风雨指代、象征了瘟疫,用雨息风疏表示疫情得到缓解。因为蚩尤是轩辕黄帝的死对头,蚩尤最擅长的是变出迷雾,所以用蚩尤和云雾也是代表肆虐的瘟疫,并且正在慢慢解除。在诗词里我们要强调中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那是四两拨千斤,没有中医是万万不行的,光说指望着西医研究出疫苗济世,与其写这种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的事,为什么不写写到底是谁在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呢?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立足于民族的立场上,在文学中弘扬本民族的文化,则功利于千秋啊。

清平乐   庚子春日抒怀

作者  厚德载福

柳媚含露,紫燕轻飞渡。丽蕊琼花妆千树,日暖莺歌景著。

霞映捷报频书。解封忧梦正苏。指日研苗济世,东风埃荡眉舒。

清平乐   庚子春日抒怀(修改稿)

柳媚含露,谁却无心顾。暗草凄花风雨暮,千里关山凝伫。

俄见雨息风疏,蚩尤雾散云除。吾祖岐黄济世,赢来天下眉舒。

同山烧

作者   宣松岳(临江仙)

美人美酒吴王醉, 日日当歌对酒杯。

千载芳踪今可在?同山镇上醉不回。

这首诗可以说是怀古诗,但也是咏物诗。浙江诸暨,西施故里,我家里有兄弟媳妇是诸暨姑娘,参加婚礼的时候,去过一次。印象里青山绿水洗心浣尘,走在青苔古巷中每一步都回荡着吴越远古的迷幻回音,使人徜徉往返,不知今古何夕。同山镇是酿酒之乡,据说这里的美酒曾和美女西施一起进献给吴王,深得夫差迷恋。今天这里是浙江白酒之乡,想必那盛在哥窑汝窑冰裂瓷盏里漾动的清醑,该是何等攫人魂魄,搅人肚肠,醉人肺腑,却又敞人肝胆啊!

宣老师自述从小喜欢诗词,写到现在,自己也不清楚写到什么程度了,请我帮忙看一下。当然我的话也不代表什么,只作为朋友之间的尔汝之言吧。

美人美酒吴王醉, 日日当歌对酒杯。

遣词造句自然,没有雕凿痕迹,可以用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后一句来形容,但是却还没有达到“清水出芙蓉”的濯清莲而不妖的美感。

千载芳踪今可在?同山镇上醉不回。

写七绝,要有拿人的地方。正如蛇之七寸,找准了那七寸所在,方可手到擒来。那么这首诗的要害之处在哪里呢?整体来说,虽然起承转合自然,语言流畅,但是还是缺乏了韵味,失之于平淡。

如果打分,这首七绝可以打六七十分了。为什么呢?看起来是蛮好的。可能很多人会忽略了这首诗的题目是“同山烧”,同山镇的特产酒名,这是一首写酒的诗。但是内容却在怀古,追思往事了。关于酒的描写是诗人自己一醉不回,但原因却不是因为酒太美,而是因为。。。。找不到西施的芳踪,万般伤心之中,跑去一醉方休,疑心诗人就是越王勾践或者是范蠡穿越回来了呢!

同山烧

美人美酒吴王醉, 日日当歌对酒杯。

千载芳踪今可在?同山镇上醉不回。

其实这首诗作者前两句写得非常棒,第三句也很棒,问题是最后一句没有接好。其实很多诗前面貌似不惊人,实际上深藏不露,掩人耳目,只等着最后亮出杀手锏。有几个小故事可以说明一下。

相传,冬日的某一天,乾隆带着一众大臣在湖边游玩,雪花四起,诗兴大发:“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 ...”创作到这里乾隆思路仿佛短路一般再也创作不下去了,就在这时,大学士沈德潜急忙上前接了一句“飞入芦花都不见”,于是让乾隆高声称赞,缓解了大家的尴尬。

与此相类似的是朱元璋的《咏鸡诗》:相传朱元璋登基那天早晨,突然听到一声嘹亮的鸡鸣,他认为祥瑞,喜不自禁,诗兴大发,当即以《咏鸡鸣》为题赋诗,先吟出诗的第一句:“鸡叫一声撅一撅,”阶前众臣听了,觉得太俗,但一个个都不敢笑出声来,只好忍着往下听。又听得第二句:“鸡叫两声撅两撅”,有的大臣实在忍不住了,忙扭过脸去掩口偷笑。这一切都被朱元璋看在眼里,但他并不以为然,接着又念后面两句:“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大臣们听了这两句,惊得瞋目结舌,暗自叫好,再也不敢小觑这位出身贫寒的皇帝了。

我们还可以看杜甫的《绋鸡行》: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前面是一地鸡毛式的得失计较,到了最后一句,忽然解脱烦恼,注目寒江,身倚山阁,这境界一下子拔高了几千千米都不止了。

同山烧

美人美酒吴王醉, 日日当歌对酒杯。

千载芳踪今可在?同山镇上醉不回。

要修改的话,可以把着眼点放在“芳踪”这个词上。联系上下文,前面美人和美酒是并举的,第一句,都为吴王所陶醉,第二句,详解如何陶醉?即美人唱歌,酒入琼杯。第三句,千载芳踪指的是什么?后两句其实是一个设问句,也就是自问自答。但是最后一句作者没有给出详细的答案,只是很含糊地蒙混过关,这是造成这首诗艺术效果大打折扣,收效甚微的原因所在。本来前面一步步铺垫得都非常成功了,但是最后图穷匕见的时候,像荆轲一样没有击中。实际上这“芳踪”既是指西施,也是指美酒,要把两个都说清楚,当然了,美人早已经香消玉殒,紫玉成烟了,但是美酒还天天在喝呀。

李商隐有一首写吴宫醉酒的诗,可以欣赏借鉴一下,《吴宫》:“龙槛沉沉水殿清,禁门深掩断人声。吴王宴罢满宫醉,日暮水漂花出城。”不写美人歌舞,也不写宴乐喧天,只选取了满宫皆睡,烂醉如泥,悄无人声,唯见水漂落花,婉转出城这样一个幽微深渺的情景,却起到了相当震撼观者心灵的作用。咏史诗是为了借古讽今,谏诤弊政,提高当政者觉悟而写的,并不是真的欣赏这样荒淫无度,匪夷所思的场景。但是在字里行间却要用中立,冷静的笔调客观叙述,这样作者的立场也就不言自喻了。

宣松岳老师这首七绝,前面两句还是有嫌太直白了些。缺乏深刻细微的细节描写,往往这些细节才是艺术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比如在第二句里,歌是什么歌?杯是什么杯?假如把这些填充进去,胜过于说日日当歌这样平平的叙述。因为第一句已经是粗线条的写法了,第二句假如继续粗线条,那就太糟糕了。设想好莱坞大片的开头是远景,过了十分钟后,依旧在远景扫描,那电影院里一定走光光了。诗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导演,只不过是用文字和想象调动读者在自己的脑洞里过足瘾。

同山烧(宣松岳  临江仙)

美人美酒吴王醉, 日日当歌对酒杯。

千载芳踪今可在?同山镇上醉不回。

同山烧(修改稿)

美人美酒吴王醉,千载胭脂未作灰。

莫问西施何处去,香魂依旧捧瑶杯。

不知道宣老师是否酿酒卖酒,若卖酒可以报一个电话,让大家买你的西施酒,一定酒干倘卖无哦。

无题

作者   知止

丁香无味鸟空啼,红褪枝疏绿草萋。

碌碌忙忙旬日近,朝朝暮暮日投西。

丁香无味鸟空啼

丁香,是春风细雨中少女般的淡淡忧愁,深深浅浅摇曳的淡紫色像拂不去的忧郁,凝结在似水年华不曾远去的记忆梦底。李商隐的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的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是我最喜欢的关于丁香的诗。但这也只是我个人对丁香的一往深情罢了,不妨碍其他诗人们笔下的丁香是何等况味。知止妹妹的第一句是很不错的好句子。丁香本来是有味的,既有香味,也有风味,更有诗味,品味,但是诗人一反常态说它是无味,而且连鸟儿也变成空啼,“春山一路鸟空啼”,是唐代诗人李华记录安史之乱后的荒凉寂寞,那么本诗的作者,诗人又是遭遇了什么样的困惑或者烦恼呢?这出手的一笔实在不凡。从反面烘托情绪,把写景和情绪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不着痕迹。不会写景表达感情的朋友们可以借鉴学习这一句,非常好。只是“无味”毕竟“味”会产生味觉的歧义,不如改为“无语”。

红褪枝疏绿草萋

光是从字面来看,红配绿,大红大绿会引起极度刺激的视觉观感。虽然在《金瓶梅》中说,红配绿,看不足,晚明时代的人们认为红配绿好看得不得了,主要可能是因为明中期以前红色不是人人都能穿的,后来制度渐渐废弛,市井小民们都以穿红搭绿为时代风尚。但是在今天却被人们所诟病。而且前面已经讲过丁香了,丁香是紫色的,红配紫,更要不得。诗词创作是一种关乎精神审美的事情。而颜色字眼的选择与搭配里是有着出神入妙的通幽曲径的。改为:“暮雨愁烟绿草萋。”让一片萋萋绿草隔着水气氤氲的暮雨,是带着淡淡忧伤凄惶的迷惘。

因为第一句里表达的情绪是比较反常的,说明诗人已经处在某种思想或感情的困境之中,起句的起点是比较高的。承句诗人继续以景抒情,但是造的境无论从思想感情的浓度,深度上,和第一句还是有距离的。当人处在极度的感情中的时候,就像武则天写的一首关于相思的诗:“看朱成碧思纷纷,支离憔悴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已经是恍惚错乱,不分东西了,哪里还会这么逻辑清楚,所以写诗也是要一以贯之,开头错乱,接着装疯也要装下去。

无题

丁香无语鸟空啼,暮雨愁烟绿草萋。

碌碌忙忙旬日近,朝朝暮暮日投西。

看到了诗人原作的这两句,再结合上面修改过的,对于这首诗终于可以有一个整体的理解了。之所以惆怅,惘然,是来自于对生活忙碌的反观,对时间流逝的反思。当一个人能静默地审视,感悟,体验到空虚,体会到忙碌对于生命的意义,发出如此看似平静实则波涛汹涌,看似淡然却深蕴古往今来一切志士高人才能生发的感叹,你还能说这首诗只是莫不寻常的吗?

并非不热爱生活,也并非逃世避世,因为一味地沉溺于世俗的生活,注定无法使精神达到更高层级。贾谊《鵩鸟赋》说,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每一个投在天地洪炉中的人们,注定要来完成重铸自我的一生。如何铸造?必须以德进道。道有常道,有非常道之别,即“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每天在忙忙碌碌的常道生活中,不妨多做一些“反也者,道之动也”的非恒道的思考,可以做出更多减法,打通天人合一,上善治水,内圣外王之路。

碌碌忙忙旬日近,朝朝暮暮日投西。

日字重复了,需要修改一下。后一句很好,可以保留。前一句修改的时候,注重在全诗主旨的基础上进行构思。改为:成百岁。这首诗有着无言的苍凉。有点像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般的彻悟。悟与不悟,终究还是个人的事情。只有真的猛士,才能够感叹:不寻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一点点才华算得了什么?豪车华宅算得了什么?亿万存款算得了什么?在这样的一首诗面前,我们唯有沉默,反思。

无题

作者   知止

丁香无味鸟空啼,红褪枝疏绿草萋。

碌碌忙忙旬日近,朝朝暮暮日投西。

无题(修改稿)

丁香无语鸟空啼,暮雨愁烟绿草萋。

碌碌忙忙成百岁,朝朝暮暮日投西。

作者简介

苍雪清竹,   原名杨敏,号紫霄山人。大连人,现居台州。一弹流水一弹月,一袖飞云一袖风。文学和艺术是安放灵魂的所在。

(0)

相关推荐

  • 花田同题 ‖ 帖贺阿信生辰

    十二花田 贺生辰 SPRING 同题 贺阿信生辰,遵七律或词牌<鹧鸪天>,不限韵. 备注:留言处点赞前十位朋友,奖励专包6.66元,加油小伙伴们! 鹧鸪天·生辰有寄 文/阿信 已惯清寥不必 ...

  • 篁迳芳踪(二)

    篁迳芳踪(二)

  • 苍雪清竹:评改诗之十四 圣境清凉仍相待,红尘喧嚷成桑海

    添声杨柳枝    霜菊 作者   隋国林 万绿丛中独盼秋,展风流. 霜洗金叶卷如勾.艳娇柔. 仰面朝阳舒广秀,观音手. 苦甘入药解千愁,落英忧. "孤标傲世谐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

  • 苍雪清竹:评改诗之十五 吾坐幽篁里,思君绿绮斜

    春兰 作者  红枫 霜寒知劲翠,凝露润芳华. 叶刃穿天堑,馨香漫际涯. 云高仙骨毓,水远道风加. 鸟听幽篁里,邀来君子茶. 霜寒知劲翠,凝露润芳华.  好句!笔力奇崛而苍劲,使兰花傲然苍翠之状跃然纸上 ...

  • 苍雪清竹:评改诗之十六 不知心已共花痴

    无题 作者    自然的风 镜花空对谁人叹?水月徒伤幻影缘. 梦醒巫山魂不醒,夜眠寰宇烛无眠. 魏王泪洒多情枕,容若心殇殒命泉. 纵是流星飞逝去,也因爱恋泣沧田. <无题>诗滥觞于李商隐, ...

  • 苍雪清竹:评改诗之十七 风云皆有意,啸傲俯苍生

    做作业 作者   腾飞 夜半人声寂,时钟又打更. 沉思方下笔,久静尽心平. 自此吟诗句,从今作雅情. 风云皆有意,墨韵赋文明. 夜半人声寂.时值夜半,人声阒寂,写得很好,也可以同时交代出地点.改为:夜 ...

  • 苍雪清竹:评改诗之十八 青莲欲放琉璃朵,忽现瑶池玉女妆

    监考有感 作者  烟波钓徒 监考呆冥似坐禅,奈何身化辩才天. 神游千古飞云杳,思接八荒孤月悬. 过眼龙蛇轻胜马,入怀风雨老如烟. 年年桃汛起犹落,点额朱衣欣吐莲. 监考呆冥似坐禅,奈何身化辩才天.呆冥 ...

  • 苍雪清竹:评改诗之十九

    春愁 作者  方圆 阳春三月柳扶风,花自含情度日空. 瘟疫迷漫难举足,愁心遥寄迎桃红. 阳春三月柳扶风,花自含情度日空.阳春三月,细柳扶风,花自含情.写出柳态花情,的确字里行间流露出一派春愁.为什么呢 ...

  • 苍雪清竹:评改诗之二十一 潇潇暮雨情何限,报以东风一片烟

    青梅 作者  方远 园林春暮景澜漫,梅子黄香似玉丸. 临历雪霜寒苦尽,唯君最懂识甜酸. 澜漫,亦作" 澜熳 ".1.分散.杂乱貌.<淮南子·览冥训>:"主闇晦 ...

  • 苍雪清竹:评改诗之二十二 文字般若非实相

    文字般若非实相 作者  惠众建辉 文字般般通圣境,真如实际待身临. 青丝白发黎元计,铁马冰河风雨吟. 气贯长虹挥妙笔,义通碧汉谢瑶琴. 何期自性生全法,玉指冰轮差一寻. 文字般般通圣境,真如实际待身临 ...

  • 苍雪清竹:评改诗之二十三

    园丁 作者   严肃 诚心树木为何因?自信生机自有神. 地瘠施肥成沃土,花开点缀定长春. 芝兰气味能留客,桃李芬芳更醉人. 寄语东风常化雨,幼苗未许染微尘. 有一种诗是"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