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 | 双庆中学: 教师发展,成就了一所学校

近年来,东部发达地区优质学校不惜重金吸引高配师资已不是新闻。2019年,一份深圳中学教师招聘豪华名单刷屏网络:招聘28人,均为硕士或博士学历,其中一半来自清华北大。让优秀人才从事基础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共识。但是,对于更多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在没有嫁接品牌、硬件欠缺、没有享受特殊政策扶持的情况下,又如何培养教师队伍,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优质教育的均衡呢?成都市双庆中学给了我们一个答案:自力更生。“自培自用”,让双庆中学成为教师成长的沃土,成为通往“名师”的桥梁,让教师成为发展学校、成就学校的基石。从1997年一所城乡结合部学校,发展为现有两个校区的区域名校,双庆中学在23年间连续多年获得成华区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并跻身“成都市首批新优质学校”行列,成为成华区标杆品牌学校,成华区双庆教育联盟盟主学校。这些成绩的取得,教师们功不可没。23年,教师在成长,学校在发展,更是“双庆精神”的不断发扬光大。

飞速成长的双庆中学,图为双庆中学万年校区

01

双庆中学创立于1997年,原名九七中学,1999年正式更名双庆中学。双庆,这是纪念上世纪末关乎国运的两件大事:香港、澳门回归。

彼时,改革开放已过二十年,沿海经济建设突飞猛进。而对于深处内陆的成都来说,一切似乎才刚刚开始:一方面,作为“老工业基地”的成华区亟需改制,面临着“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传统工业区”向“现代化城区”的双转型;另一方面,广大的城郊农村地区,也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经济要快速发展,农民要转型为市民,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进城,子女要上学读书……社会的巨大变革,作为新型“新城圈学校”的双庆中学应运而生。

“舍得干”的双庆精神,

是教师成长的精神支柱

02

几位“老三届”(1997—1999入校)教师的口述,大致勾勒出双庆建校初期的艰辛:学校位于成都市东三环内侧,沙河畔,这里曾经让成都人引以为豪的无缝钢管厂、玻璃厂,均陆续转型搬迁,周边大片荒地,百废待兴。学校就坐落于原为成都市蔬菜基地的“联合村”,随后改名“长天路社区”。
时任成华区国企子弟校五冶中学的校长张易陶,受命担任首任校长。张校长回忆起当时的处境:两条铁路距学校仅几百米,校园占地面积狭小,三栋简装楼,小土操场尘土飞扬……而更困难的是教师少,且多为新教师。家长和社区都对这所新学校的前景持怀疑和观望态度。
现任教务主任的生物老师石红梅依然记得,当时的社会治安相当糟糕,晚上不时有小偷翻墙进校;周边的游戏厅和网吧,鱼龙混杂,学生放学路上,常被小混混拦路勒索;她甚至还经历过一次抢劫……
面对如此恶劣的教育环境,面对学生较差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怎么办?一个字——干!用“舍得干”的精神改变现状,一定要干出个名堂,干出双庆中学的精气神。这就有了“治安德育”的开始。
老教师们还对张易陶校长在的经典动作记忆犹新:一手拿扫帚,一手拿撮箕,假装打扫,实际在暗中观察。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放学后校长带着学校班子去网吧、游戏厅蹲点,老师们轮流去主要路口巡视、“站岗”……
环境逐步改善了,可教学质量的提升才是学校的立身之本,要靠教师,靠一批优秀的教师。在没法选择师资,无法引进优秀教师的情况下,摆在学校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通过校本师培、课堂改革,配合德育立校的措施,培养自己的教师,打造自己的名师。
最初,教师培养极其艰难。有经验的老师加校长一共就4人,校长带头搞科研,想方设法邀请市上区上专家进校讲座,一点一滴地培养新来的老师们。
由于经费所限,教师们几乎很难出外学习。石红梅刚毕业入职,根本不晓得自己课上得如何。她还记得那时,她和同事们干得最多的事就是骑着自行车去五冶中学“蹭课”听。当时,像这种“偷师学艺”的教师可不在少数。
建校之初,新教师太多,为了规范行为习惯,逐步树立“舍得干”的精神,学校施行了当时很多学校都还没有的坐班制。坐班,不打卡,也没坐班费,每月多给半天休假。老师们也清楚学校的良苦用心,因此毫无怨言,积极配合,甘于早来晚走,五点半放学,很多教师都会延迟到六七点,为学生辅导作业、答疑解惑,舍了命地干。
“教师是知识分子,教育是良心活,学校能走到今天,全靠教师们的无私付出,全靠舍得干的精神的传承和光大。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们在此过程中,自己成长了,发展了。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龙潭校区副校长彭晓琦对记者说。

宋濂校长(右四)接待韩国来访的教育同仁

“暖心”,是激励教师成长的良药

03

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成长,不能只靠制度、成绩来说话,教师的生活、情感等个人问题也要时刻挂在心上,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就会激发教师的热情,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进步。“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尽管经费不多,但对新教师,学校仍会提供两年免费住宿,这在成都市公办学校中是少有的。作为过来人,彭晓琦很有感触:“这几年招聘的年轻娃儿,很多是成都以外的。看到他们,我就想起当年的自己。教育局没有住宿专项经费,但学校仍会挤出一些钱,帮帮年轻人。”

2014年龙潭校区启用,两个校区的新教师都可选择住在三环外的龙潭校区,每人都会分配到一间拥有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的房间。

正是这样暖暖的举措,使双庆中学形成了一种重视情感纽带的文化。比如老师们的公开课,都是团队一条心,尽心尽力。“这背后潜在的意愿,是要把这所外人瞧不起的学校,办出成绩,大家都在为荣誉而拼命。”石红梅感慨道。

在评优评职称上,学校真正做到多元评价。不唯上,不唯成绩,不搞单一投票式的暗箱操作。双庆中学的评价系统都是教师自主报名,有一套详细的打分机制:教学成绩、班主任工作、教龄、德育工作、课题研究、论文、赛课、带徒弟、学生获奖等,加权计分,而师德、口碑一项,则由全校老师无记名投票。

教学标兵、课改标兵、科研明星、育人导师、感动双庆人物、优秀班主任、巾帼英雄……每一名教职工都能在多元的评价中找到自己的特长与位置。

这也形成了双庆中学教师成长的重要传统:实施科学民主的教育管理,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使全体双庆教师找到共同的行动指南和精神归宿。

“学校的每项规章制度,都是从建校时就根据需要开始建设,经过不断完善并固定下来,被双庆人接受和遵循。学校的重大制度改革,都是先征集教师意见。通过备课组、教研组、教代会反复讨论、修改,最后定稿,全校公布执行。”现任校长宋濂评价道。

“没有哪所学校可以完全靠政策拼凑起一支‘名师队伍’,一劳永逸并所向披靡。一所成熟的学校,不应四处拼名师、挖名师,而要不断用自己的文化塑造名师。因此,各校最该致力的还是教师队伍建设,这条路上没有取巧之法。”前任校长沈明德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如此写道。

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公开公平的评价机制,温暖了人心,成长了教师,发展了学校。

“不让一个教师掉队”,

是学校庄重的承诺

04

“2015年来双庆时,我已有三年教学经验,第一堂课讲完,自我感觉良好,结果被全盘否了,都说我是典型的‘填鸭式’教法,不符合双庆课堂文化。”龙潭校区物理老师王继瑞回忆道。

来双庆之前,王继瑞在广元某县城最好的中学教书。身处小天地,他对好课堂的理解是:老师讲得好、重难点把控好、课堂组织好;只要学生认真听,考试不错,就算好老师。

回顾在双庆的四年,他用一个词概括县城的教书岁月——有老教师,但没有师徒制度;学校教研极少,几乎没赛课,出外考察更少。

到双庆后,王继瑞和刚毕业的新老师,被无差别对待。对于学校探索数年的“精引活学有效练”课堂模式,他从怀疑到倾心接受,完成了一个蜕变。

“刚开始觉得,规定老师只讲15分钟,剩下时间交给学生,发问、讨论、练习,这合适吗?他们的效率有我高吗?这根本是经验和观念的颠覆。”一开始,孩子们提不出问题,他沮丧,懊恼。一学期过后,他突然发现,学生们的讨论开始热烈了,课堂活跃起来了。课堂带来的不仅是表面上的考试结果,让他更惊喜的还是学生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的飞跃。

实际上,令双庆老师引以为傲的这套课堂改革,目前已发展到3.0版本。从最初的“精引多练”,到“精引精练”,再到“精引活学有效练”,都是老师们不断实践总结的结果。

双庆中学探索出的“精引活学有效练”课堂,极大提升了教学质量

回忆这段课改历程,老师们更为学校的包容文化而自豪。最初的“精引多练”,是第二任校长沈明德带队去杜郎口中学考察引进的。一开始,还遭到一些教师的抵触。干部队伍中,也有对课改没多大信心的,甚至出现学校行政干部带头私下抵制的情况。

对此,沈明德没有用强制行政手段,而是让课改和原有课堂模式并存。最终,课改的成绩,逐渐超过了保守派的课堂,课改共识逐渐达成。

在双庆中学,要想成为一名合格教师,都要“过五关”——师德关、教材关、课堂关、管理关、科研关,新教师要经历“入格期”“成熟期”,再慢慢向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引领辐射期”前进。曾经的“老三届”们,绝大多数人现在都已独当一面,有的成为全市全区名师,有的去了其他学校担任中层或校长,更多的成了学校的骨干教师。

双庆学子风采背后,是全体教师的辛勤与汗水换来的

数学老师梁雄还记得10年前来到双庆时,被大家戏称为“三怕”教师:怕说普通话、怕上公开课、怕大小会发言。经过一段时间“入格”,他发现,每次教研活动,所有教师不分年龄、学科,人人上台“谈经说法”,毫无保留地分享。这种自觉自律的团队精神感染着他,使他“每天都在进步”,最终成长为骨干教师。

语文老师幸享婷,2018年9月毕业来到龙潭校区。她还记得自己第一节课,战战兢兢,上得太“满”了。常规培训结束后,鉴于她的情况,学校就从老校区给她选定了指导教师——谢佳。

双庆两校区间实行“融通教研”。每周一,她跟组内老师去老校区听“师傅”的课。其他时间,有空就过去。进课堂旁听其他老师的课,课后主动请教、交流。

师傅谢佳,非常认可幸享婷的勤奋,她认为新老师也有自己的优势,知识面广,阅读量大。在谢佳看来,技术层面上的指导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还是树立新教师的责任心、自信心。

不断的学习、借鉴,幸享婷逐步感悟到教学的真正内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如:作为年轻教师,更能理解这些互联网一代的孩子们。不少孩子喜欢打王者荣耀,她索性开起讨论会,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心中最喜欢的英雄,再结合语文课,讲英雄,学英雄。不仅较好地解决了教材问题,还帮孩子们逐步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根据年龄的不同,双庆中学的课堂类型也十分丰富,分成十类:“行政调研课”,学校领导、专家可随时听的“常态课”;新教师的“入格课”;青年教师的“成长课”,“创优课”“问题诊断课”“合作课”;指导教师的“展示课”;骨干教师的“风格课”“研讨课”;“名师示范课”等。

对于校内的公开赛课,一位老师要上够四五次,除了自己班,还要在两个校区借班上课;参加市区的公开课,学校更是以团队为单位,作为一场战役来应对,两个校区教研组合力磨课。

“我们的要求是老师必须写详案,每个环节、每句话、哪句话过渡,都要推敲……发挥得好,老师可树立自信心。对教研组的团结协作,也大有裨益。”彭晓琦说道。

这些,对新教师来说,磨课就是打磨自己,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脱胎换骨”的故事。

“三年,是一个老师的成长周期。缺少名师,双庆中学用自身的文化和制度来培养;缺少资源,双庆的老师们就用自己的经验积累不断总结和创新,真正做到了不让一个老师掉队。”彭晓琦说道。

新教师亮相课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是教师职业素养的必修课

05

双庆中学一直认为,德育不应该仅仅是德育处、班主任的事,更应该是全校德育、全民德育。只要是在学校工作,人人都应该是德育工作者。
就拿2014年新建的龙潭校区来说吧,虽然硬件设备一流,但面临的问题,像极了建校之初老校区的境况。
龙潭工业园,位于成都市东三环外侧,大多是拆迁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其中不乏单亲家庭。家庭教育,学生素养可想而知。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就成了当务之急。
老校区的德育工作,经过十多年发展,历经从“治安德育”“规范德育”“活动德育”“延伸德育”,到“自主德育”,早已形成成熟的机制,可供借鉴。
如何由农民娃转变为新市民,成为学校最重要的德育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入手。针对刚入学的新生,学校提出“行为路线图计划”。
从接到录取通知书那天起,学生就要提前熟知双庆中学的各项规章制度;利用开学第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强化训练。第一个月为“行为规范月”,重点规范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常规要求。这就是“规范德育”。
接着,“规范德育”又逐渐向社区和家庭延伸,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治理方法。“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已深入老师们的日常教学生活。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和德育有关,各种德育会议或活动,不仅班主任、各科老师都要参与,校长和行政干部更是必须参与。
英语老师胡甍还记得,自己带某届初二时接收了一位被其他名校开除的学生。这个孩子个子高大,态度不端正,甚至跟老师动手。副校长得知后,便和老师们联手,经常找该生聊天,持续追踪了一年多。学生才终于打开心结,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令胡甍没想到的,中考后,该生第一次做兼职,挣了50块钱,专门回到学校,请她吃了一碗豆汤饭,感激学校和老师没有放弃他。
“当时我很高兴,也很感慨。其实,对于问题家庭的孩子,有时甚至不敢去设想,比如:这个孩子,如果再被开除一次,会怎么样?”胡甍对记者说。
谢佳老师班上曾有一个男生,母亲生了二胎,他觉得被夺爱了,常常闹矛盾,曾“离家出走”两次。通过三方沟通,谢佳一方面跟孩子谈心,另一方面又跟父母谈心,有时感觉就和“磨芯”一样。
“其实老师要做的就是倾听,提供平等沟通的平台,最终还是要通过家庭教育解决问题。”谢佳说道。她现在还记得,毕业后孩子母亲打电话来感谢,孩子还写了封很长的感谢信。
采访前两天,龙潭校区就学生生病、如何跟家长沟通进行了班主任培训。
按国家规定,患流感的学生,一般要在家待7天,医院开具证明后才能返校复课。但家长对此意见很大,担心孩子学习被耽搁,又质疑学校把小病看得太重了。经过培训,学校和家长最终达成共识:按政策规定,孩子依然在家养病,但老师必须把每天的课件和作业都发给学生。学生返校后,各科老师要抽空给学生补课。
这样的具体案例,看起来很微小,却是德育工作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
那时,双庆学生的家长大多数是初中小学毕业,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不到6%。大多数家长平时主要关心孩子的吃穿,对孩子的心理不太重视。学校便对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帮助家长分析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每个学期,学校还会评选出“优秀家长”“学习型星级家庭”。此外,寒暑假时,学校还引导学生走进社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家长的支持下帮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结交一个城市“手拉手”小伙伴。
家校合作的德育、社区化的德育,最终成长了孩子,和谐了家庭。
“我们实现了农村教育向城市教育的转变,薄弱教育向优质教育的转变,而最终还要做的是,用学校文明带动社区文明,用教育文明提升家庭文明,回归一个家庭、社区、学校、社会融合的教育生态。”宋濂校长对记者说道。

特色发展,展示教师个性的平台

06

学校提供平台,教师努力奋进,“豆芽科”教师一样星光璀璨。

人人都知道双庆中学艺体科创有名,有几支梦之队,长期在成华区甚至成都市保持领军地位。

学校的合唱团、竖笛队是全区长期的一等奖得主,艺术体操是区内强队。

田径队自组建以来,十一次参加成华区中学生运动会,七次夺得第一名,三次夺得第二名,曾经三度代表成华区参加成都市中学生运动会,有的项目更是刷新了市纪录并保持至今。学校成为拥有田径、篮球、排球和模型体育四个项目的成都市体育传统名校。

2019年,成都市体育中考,双庆中学初三学子囊括了成华区冠亚军,万年校区继续稳居区榜首,龙潭校区以微弱分差位列第二。

但如果走进最初的双庆中学,可能很多人会瞠目结舌。老校区面积狭小,土操场一用就是十年,2007年才变成塑胶操场,面积仍然达不到一个标准足球场的规模,室内运动场地更是付诸阙如。这样的学校如何发展体育?

“关键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初中生是长身体的黄金期,如果不重视体育,或体育课常被挤占,学生没能掌握各项体育基本技能,高中时间又紧张,对体育就会陷入‘不会——不喜欢——没兴趣——不会’的恶性循环。教育的核心是保证学生的身心发展平衡,这一点必须坚持不动摇。”体育老师冉兵对记者说。

对于体育改革,双庆中学提出两个口号:“人人喜欢体育课”“人人参与运动会”。为了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学校推行“2+1”要求,即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体育技能,一项音乐或美术特长;不允许体育课被占用,每周二下午三四节的第二课堂上,学生可以选择艺体科创类选修课。

双庆中学的运动会,人人参与,分集体项目和个人赛事,一场运动会下来,每个学生平均参与四五项,一改运动会“看客”太多的现象。

其次,为了解决场地狭小的问题(通常大课间只能满足一个年级跑步或做操),学校便想方设法增加体育门类,将练习时间分配均匀。比如大课间,音乐控制流程,有几部分构成:跑步,做操,趣味体育项目(如开火车、跳绳等),篮球,手语操,太极等,不像以往,一套广播操就把大课间打发了。

下雨时,因为没室内运动场地。体育老师们便配合德育,开发了丰富的体育文化课程。比如文明观看比赛的注意事项;如何理性看待比赛的胜败;分析奥运比赛项目背后的科技元素;讨论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现象;融入红军长征的爱国教育,普及从军报国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思考药店遍地但市民体育锻炼场地不够的问题……

谈起云南最近推出的“中考体育与语文、数学、英语并列100分”的改革方案,冉老师笑着说,他要举双手赞成。尽管争议很大,但他觉得,反对者常常忽略了一个根本问题就是:现在的体育课和“文化课”完全割裂了。

“我们总是提倡德智体美劳一体,运动员为国争光时,大家也很高兴。但人们似乎很少把体育也作为文化来看待。其实体育跟文化是一样的。要培养身心健全的人,我们体育老师最期待的,是体育变得跟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冉兵说道。

体育受限于场地。而相比之下,科创课程的经费不足,更是无法跟很多名校拼高大上的教室或先进的设备。双庆中学的资本,唯有教师。

在科创方面,学校前瞻性地规划了发展路线:竞赛科技——普及科技——品质科技。开展科技教育二十多年以来,双庆中学累计近3000多人次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在地理科技、定向越野、无线电测向、车模、航海模型、航空模型、电子制作等领域遥遥领先,并连续七年被评为“四川省十佳机器人教育学校”。这支不断更替的机器人竞赛队伍,六度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中学生机器人大赛,四次获得一等奖,两次获得二等奖。

从建校之初到2008年,主导思想是“竞赛科技”,尽管连续获得了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金牌和总冠军等荣誉,但学校觉得太重视比赛,妨碍提升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于是转而提出“普及科技”。

2010年左右,科技作为选修课,学生依据兴趣走班。在“第二课堂”上,选择人工智能,机器人,定向越野,无线电测向,传统三模(车模海模空模),电子科技,趣味实验等科技课。

全面覆盖后,又面临质量问题,近几年又转变为“品质科技”。学校成立了专门的信息技术与科技教育中心,参与的学科有物理、生物、地理、美术、语文、信息技术等。团队中,国家级教练员5人,省优秀教师1人,区级学科带头人3人。

2017年,作为成华区唯一一个主研学校,双庆中学参与了省级课题《基于STEAM培养中小学生创造力的研究》,并承办了研讨会。

总结经验,双庆老师认为,最重要是三点:以科学精神鼓舞人,以科技活动培养人,以科技教育成果激励人。

“核心思想是,如何把科技教育跟学生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探索出适合本校学生和条件的科技课程或活动,这是个难题。学校的很多科技课题,都围绕一个思想,即通过活动,让学生发现制作和设计背后需要哪些初中知识,并灵活运用在实际的项目中。”陶勇老师对记者说道。

比如以《手机支架》《个性化台灯》《叶脉书签的制作》等项目式学习为主要内容的课题研究,不是“白富美”“高富帅”“假大空”,但很有生活气息,调动学生知识储备,师生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创造的乐趣。

另外,双庆中学多年来坚持“活动育人”的理念。包括科技活动,更是强调与德育活动结合,做人在前,做事在后。学校荣膺“首批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称号,首批名单中,四川省中学中只此一所。

双庆中学荣膺“首批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作为成都市科教先进工作者、四川省机器人优秀教练员,陶勇指导的学生参加世界、全国比赛都曾多次获奖。陶勇却谦逊地说,“这些荣誉都不是我个人的,而是在团队支持下获得,是学校这个大集体赋予我的。”

各种别出心裁的课题和活动,更在学生心中扎下了科学的种子。令陶勇感慨的是,跟他联系较多的毕业生中,其中很多都是科技迷,有6名考入重点大学后,选的是机械和电子类专业。

“他们说,这都是中学科技教育埋下的种子。不管他们以后发展如何,我想,这就是我们未来的科技之光吧。”

一件件举措成功的背后,是学校平台搭得足够广阔,是艺体科技教师不甘人后的决心足够强大,是教师们自我个性的充分展示,是教师们教育智慧的充分体现。

风雨兼程的23年,成都市双庆中学由社区配套初中蝶变为成都市首批新优质学校,双庆人用智慧和汗水,走出了一条校本特色之路——用教师成长成就学校发展。“慈、敏、博、雅”的师风,熏陶了“沉、毅、精、进”的学风,积淀了双庆“礼、智、勤、健”的校风。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批又一批双庆教师将迅速成长起来,为学生成材呕心沥血,为学校发展秣马厉兵,为区域教育腾飞添砖加瓦!

END

排 | 阎家珲

审 | 杨   军

图 | 双庆中学

2020年/第24期∣2020/03月刊

 

发现教育价值  记录教育改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