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传家好家风
书香传家好家风
景 湘
书香传家 英才辈出
西安商家,祖上河北广平,父辈早年离乡求学,父亲商剑青在南京以第一名考分录入国民政府军政部供职。母亲王彦青,上世纪三十年代毕业于国民政府教育部女子高级师范学校,留附小执教。所育一女三子,皆读书明理,学有所成。长女子渝、陕西师大中文系毕业,西安高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长子子雍,著名文化学者、作家,陕西省杂文学会会长、西安市文联副王席、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次子子周,肿瘤专家,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所长、省肿瘤医院院长;三子子秦,诗人,陕西省赋学学会会长、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姐弟虽术业专攻不同,然一门斯文,各有建树。
商剑青先生
商家父辈是民国末年接受教育的旧知识分子,传统文化教育在家庭根深蒂固,父母读书著文,躬先表率,言传身教。商剑青先生是一位有着阅读、思考、写作习惯的文化人,民国时期经常在多家报纸副刊发表文史、随笔之类的文章。之后,即使是命运把他抛到地处偏僻的铜川市黄堡镇,但丰富的阅读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的文化自觉,让他了然,自己脚下这片貌似荒凉、贫瘠的土地,深藏着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后人有责任将其永远记忆。尽管他并非文物考古领域的专业人士,尽管当年耀州窑“南北沿河十里,皆其陶冶之地”的辉煌盛景早已不复存在,但漆水河畔的瓷片日积月累带给他的震撼,形成他对耀州窑过往历史的思考。他撰写的论文《耀窑墌遗》,发表在五十年代,当时国内最权威的专业文物考古杂志《文物参考资料》上,专家评价:“商老先生是自宋代耀州窑衰落以后,第一位以专业的眼光和水准,对耀州窑的历史进行发掘、研究,并且有成果的文化人。他被誉为‘耀州窑遗址考古调查第一人’。
在他的精神、行为影响和启蒙下,铜川市陶瓷厂及黄堡地区许多人后来在耀州窑大规模挖掘整理时,或成为群众文物保护骨干,或成为耀瓷文化研究专家。
五十年代,在那个剧烈变革的动荡时期,商剑青先生在远非理想的生存环境中,不甘沉沦,以个人的微薄之力,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做了一点工作。不但使得自己的悲剧人生有了一抹亮色,也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有着深厚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读书人,是一个有文化良知的强者。
王彦青女士
正是商家父母的藏书和阅读习惯,让下一代从小养成了终身受用无穷的读书爱好。读书,成为商家的传统家风。解放初期,家中就有一大书架各式各样的书籍。姐弟四人很小时就跟着母亲学认字、背诵古典诗词。上学之前,他们已经能够背诵许多古诗词,认识很多字,可以说是提前从起跑线上起步。姐弟们的文学爱好和功底,都是那时打下的基础。子雍、子秦著作等身自不待言,子周从医,除发表五十余篇学术论文外,也有数十万字的散文、随笔见刊,儿时的“童子功”,让他们受益终生。
后来,商剑青先生被打成“右派分子”,家庭生活也变得非常困难,但父母依旧鼓励支持、坚持培养子女读书上进。在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恪守着“惟有读书高”的信念。坚持读书能够改变命运,能够增强才智,读书有益于终生的信条。这种坚持让商家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养成了自觉读书的好习惯,才有了书香传家的好家风。
书籍是商家几代人的传家宝。抗战时期,从北平到南京、武汉、重庆,最后到西安,一路走来,丢掉了多少东西,唯独书,一本都没有丢。“文化大革命”,造反派抄家,邮票、古钱币、拓片、书籍,抄走好几大箱。“文革”结束,还回来的只有几箱书。没有人去追究其它东西的下落,因为对商家子女而言,最珍贵的莫过于这些父母留下来的书。从小,就是这些各类书籍相伴他们成长。成家以后,书籍越来越多,子渝、子雍、子秦的书房都像是一个小小的图书库房,就是学医的子周,除过医学专业书刊外,也有许多文史类的书籍。大人坐在书堆中思考、写作、感受快乐,孩子们坐在书堆中阅读、玩耍、慢慢长大。无论去谁家,子女们总是宅在家里,在书架上翻书、看书,谁有一本好书就互相推荐、借阅,不管谁出了新书,都会分赠给全家每人一本。如今,有了互联网,自己写的文章,或者别人的好文章,都会在商家“长安大家”的微信群里发表、转发。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不仅可以增加知识,而且可以陶冶情操。
商剑青先生在铜川黄堡镇是名人,许多老一辈人回忆说:“商老先生是个大知识分子,学识渊博,谈吐儒雅,衣着整齐,干净利落,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令人敬重!”
尤其令人称道的是,商老先生在自己因右派身份被下放车间劳动的受难期间。仍因他有文化受到上下干部群众的尊重,让他给工人读报辅导,并管理厂里图书室。商老先生利用这块文化阵地,言传身教,周围总围着一批热爱学习文化的人。影响了厂里不少没多少文化的工人,形成了厂里爱读书的风气。
他工作严谨,条理清晰,计划性很强;他说话和气,与同事相处得十分融洽;他乐于助人,同事只要有求于他,都会尽力而为;他严谨自律,为人正派,一身正气;他身上有着文化人的知书达理、洒脱淡泊,流露着一份坚毅、自信,不卑不亢,凛然大气,让人感到既和蔼可亲,又心生敬意。
“文革”中,虽然被揪斗,工厂一些受他影响的老工人仍尽力保护他,批斗会上,挺身而出,上台阻止红卫兵动手打人,在那个极左疯狂的十年动乱中极为罕见。正是由于有这些正直、善良并对他心怀敬意的人们的保护,他的身体基本没有受什么折磨。“文革”后期,工人师傅又四处奔走,要求为他平反,和工人师傅的这份友情,都得益于他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
子渝、子雍、子周、子秦
父辈的优秀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商家子女的人生道路。尽管姐弟的少年和青年时期,皆处在比较压抑的环境。但他们不怨天尤人,完全依靠自己的刻苦勤学、睿智聪颖,以及读书上进的精神,靠着“个人奋斗”,改变了生存环境,改变了自己命运,创出了各自事业的一片天地。子渝在西安高级中学执教,是一个桃李满天下的优秀教师。子雍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写作,几十年笔耕不辍,成为著名的杂文家,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出版发表文章近五百余万字,评论界对他的评价是:“商子雍的作品深沉、泼辣、明快,常有风云之气,河汉之言,政论色彩和抒情气息较为浓烈,这些使他步入当代思想深刻个性鲜明的杂文家行列。”子周医学院毕业分配陕北,从公社医院干起,县级、地区级、省级医院,一步一个台阶,努力学习钻研,最后担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中国抗癌协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成为省级医院的院长。子秦年仅十八岁就上山下乡,简单的行囊中大部分是书,三年知青,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在小油灯下,读完了一大批中外名著,为日后从事文学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首“我是狼孩”, 中国伤痕文学时代的代表作品,让他一夜“诗红”。《西安赋》等百余篇赋文,咏真笔妙,采古老之文体,开现代之新用,得各界之称赞。
全家福
商家第三代子女全部都接受过高等教育,长外孙印钢,从事影院设计建设及院线运营,历任华纳兄弟国际影业中国区总监、中华影业总经理、上海比高影院、成龙耀莱影院、北京时代今典集团总裁、CEO等职,央视财经节目特约评论员。长孙女商臻,上小学时就整天抱着一本砖头厚的名著,长大继承父业,已出版多部诗集、散文集,出任西安市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在国内颇有影响。第四代子女亦不乏优秀之才,重外孙女穆雨萱去年考入英国剑桥大学数学专业读书,重孙女商思涵酷爱读书,聪慧睿智,初中期间作文便屡屡获奖,也是商家第四代中最有文学创作潜质的后继人才。
如今的商家,祖辈早已辞世,子渝、子雍、子周、子秦姐弟年逾杖国,虽已是长安文坛、医界知名人士,仍然笔耕不辍,参加各种文化公益活动。第三代、第四代人依然如其父辈,坚持“读书”的好习惯。读书学习,奋发上进,孺子可教。商家“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书香传家优良家风也定将代代相传,让他们终生受益。
【编辑】孙 阳
【主编】秦陇华
你右下角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