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寻找古诗词中的气韵

欢迎观临森林小屋~

这是篇旧文,三年前的宏村,第一次正儿八紧拿着单反拍照,邂逅了一个古诗词般的宏村,也知遇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好友,感谢他,让我见识与遇见了很多。

江城子*宏村

一池荷塘锁清香,青石板,岁月长,

粉黛青瓦,错落马头墙。

小楼细雨湿古巷,深井院,花格窗。

凭栏独立倚湖光,风微凉,水波荡,

乡间暮雨,烟隐绿垂杨。

月沼回温梦一场,与君唱,夜未央。

宏村回来后,试着用最喜欢的词牌名《江城子》填了首词,如题,以期可以描画出那个意舒淡缓宛若世外的宏村之颜,无奈才疏学浅,用什么词也无法穷尽宏村的隽永,似乎总差了那么半口气。

仅以下文,描述一个我眼中的古韵徽州。

南屏雅韵

路上,风景如画,抵达南屏景区,远看峰如黛,近是草青绿,白色的房子点缀其中,诚如那句对徽州的经典描述: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

穿过一座石桥,古树参天的池塘,白砖黑瓦的古村落即入眼帘。

纵横交错的古巷,迂回反复,错落有致的马头墙,深掩其中,走在长长的青石板上,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回响,说南屏已经有千年历史,这里交错着72条小巷,林立着八座古祠堂,300多座明清古建筑依然鲜活……

如今的南屏依然古朴典雅,一幢幢明清民居保存完好,那些端庄充满古韵的老房子,恍然间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年代,如果有一身着青衣的古时女子从高墙大院中走出,我并不惊讶,而她的眼神,想必含着一丝幽怨,雨落枝头年复一年等在外经商的丈夫回家,孤独的眼泪为谁流?徽商拼搏在外创造“无徽不成镇”的传奇之际,背后徽女的付出也功不可没。

住在老宅中的一家人,正在享用晚饭,明明是平常不过的场景,却让在场的每一个深感温馨,质朴自有一股打动人的力量。

南屏最具特色的应属祠堂群。

叶氏宗祠,距今已有530余年历史,因拍摄电影《菊豆》而名扬天下,被众多人熟悉,来南屏的游客,大都会来此,看看电影中的“老杨家染房”究竟是何般摸样,如今叶氏宗祠里依旧完全保存着当时电影拍摄时的道具,彩色的织布,于一口天井下艳丽,让我想起了电影中的菊豆,想在秩序堂这个祖训礼教中璀璨,是那么难,那么难。

叶氏支祠的历史也有近500年,五百年风风雨雨,祠堂仍不见一点破败,大门上的彩绘依然栩栩如生,它是电影《卧虎藏龙》中雄远镖局的取景地。

冒着风雨大家登上当地某户人家的阳台,可观南屏全景,山水徽墨的屋宇,似一副娴静画卷,并不浓妆艳抹,却自有一股浑然的气韵饱含其中,我想这样的气质,属于徽州。

如画宏村

宏村在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座奇特的“山为牛头、树为牛角、屋为牛身、桥为牛脚”的牛形古村落,被称为“画里乡村”。

进宏村,过检票口,才走几步,画卷般的景色在眼前铺陈开来,静溪幽桥,含情脉脉,灰白的房子翘起的屋檐倒映水中,岸上的树默默无语自是摇曳多姿,一方荷塘悠然于一角,粉色的荷花或怒放或含苞不露声色却似有万种风情,引得游客频频流连,处处可见写生的学生,手握画笔,落笔有神,看了他们的画作,不尽相同,但美的殊路同归,一千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宏村。

小小花骨朵,含苞待放时

南湖书院,徽商也是儒商,当他们经商发达之后,往往也非常热衷投资教育

村里的巷道曲径幽深,被喻为牛肠,清澈的水流沿着巷道旁的水渠汩汩流淌,走在巷中,总有水声作伴,抬头处绿藤曼妙,与大红灯笼交相辉映,葱翠嫣红。

一路沿水溯源,便寻到了月沼,是个半月形的水塘,据说是依据“花开则落,月盈则亏”的说法月沼才最终成了现在这般摸样,如今看,“半个月亮爬上来”的形状更有一股美学上的韵味,沿岸的老房子,层层叠叠映在水中,波澜不惊,站在月沼边,虽然游客一拨一拨,多的摩肩擦踵,却觉异常安静,只见天上浮云。

倒影,也泛着诗韵

众所周知,徽州人官贾四方,注重乡情,功成名就腰缠万贯后往往告老还乡,大兴土木以颐养天年,宏村的明清古建筑是一大亮点,享有“明清民居博物馆”之美誉,想讲述下其中代表性的两座。

一为月沼旁边的汪氏祠堂,又名叙乐堂,都说徽州人十分重视门楼修建,有“千金门楼,四两屋”之说,叙乐堂的门楼十分精美,上刻“恩荣”二字,堂内有一副“朱子训书”,巾帼丈夫的牌匾下挂有胡夫人的画像,实属罕见,这个家族当时的显赫地位可见一斑。

叙乐堂内,供奉着先祖们的画像

另一座则是清代盐商汪定贵的原来的私邸承志堂,占地2000多平米,里有大小房间60余间,甚至设有供吸食鸦片的“吞云轩”和供打麻将的“排山阁”,让人瞠目结舌,而那些雕刻繁复的横梁、斗拱、花门、窗棂,无不述说着当年这位富商的财气与豪富之后的附庸风雅,尤以木雕“百子闹元宵”为胜,一笔一刻,栩栩如生。

排山阁,昔日的麻将室,名字取得多好,形容洗牌声有排山倒海之势

次日清晨,赶早再次前往宏村,想一睹宏村初晨时分的容颜。

晨6时,游客不多,月沼旁当地妇人浣纱浆洗,这才恍然前一日我看到的是景点宏村,这一早看到的宏村生活。

日出缓缓升起,破云而出,与民居一起倒映在月沼之中,不知为何,这样的画面让我觉得感动。

恰有鸟儿飞过

月沼旁有许多老宅子改建的咖啡馆、茶馆,或是饮一口苦咖,或是泡一杯香茗,坐拥这半月形的一塘秀色,如梦倒影,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回眸处,宏村美若惊鸿,有三春之桃的俏丽,也有九秋之菊的清雅。

古风关麓

本以为刚目睹如繁花般惊艳的宏村,再阅关麓或许不会有多大感觉,没想到关麓,以它淡淡的古朴清雅的气质,让我为之一颤。

关麓,又名“关路”,因过去黟县通往祁门、江西等地主要官方驿道经过这里,所以别名“官路”,想必这里曾经也是车来人往,繁花富饶的,而今,在黟县城西七公里处,仿若遗世独立。

去的时候已是午后未时,阳光正浓,除我们之外,景区似乎未见其他游客,与上午游人摩肩接踵的宏村相比,这里清静的像幽居空谷的世外桃源,也得以,能够静静品味徽州古民居的建筑韵味。

关麓密集成群的古建筑当中,最有名的是汪氏后裔的八幢连体古宅,“春满庭”、“安雅书屋”、“吾爱吾庐”等宅名透着浓厚的书香气,徽商亦商亦儒的特色可见一斑。

想要说明的是八幢连体古宅是一整套布局精妙、设计精巧的徽州古民居建筑,每家各有风格不一的正屋、偏厅及庭院等自成一体不受干扰,却又相互连通便于联系,如此别致的建筑结构,不仅在徽州古民居中,想必之于全中国也是非常少见的。

也许骨子里我是个纯粹的江南人,自小的生活经历使我对那些深巷子,老房子充满了莫大的感情,古朴的小门,窄窗,屋檐总是能吸引我的视线。

木雕多是花鸟瑞兽,有的甚至是描金彩绘,历经百年那颜色依然清晰可睹,遗憾的是在早年那场革命动乱中,大多人像脸谱被人为粗鲁破坏,令人扼腕叹息。

不难发现,徽州古宅外墙很少开窗,多以天井采光通风,因此古宅内总给人一种清冷幽暗之感,据说这样的设计是源于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幼子,出于安全考虑而修建。    日本某建筑美学家曾对徽州民居中的天井做出如下这番见解“从上空射入明亮幽静的光线,洒满了整个空间,人似乎在这个空间里消失了”,在他看来,天井是徽州民居之眼,有着摄人心魄的魅力。

井下方多置放着一个水缸,遵循着“四水归堂”聚水聚财这一徽商特有的心理。

再看屋内的摆设,厅堂的长案桌上讲究“东瓶西镜”,即东边放一花瓶,西边放一面镜子,中放一时钟,寓意:终(钟)生(声)平(瓶)静(镜)。

100多年历史德国进口的镜子依然明亮可鉴,100多年“海底木”制成的烟榻触手之处通体生凉,100多年的地砖依然结实紧密不见缝隙……关于徽州的故事,那些隐藏于时光深处的繁华,一一拂掠而来。

看似简朴的易安书斋,激起了同行摄影师们的创作热情,当日恰好身着白衣红裙,颜色上的互补使我荣幸成为短戏主角,我在老宅等你,是不是可以作为民国短戏的台词?

不知道宅主,是不是李清照的粉丝呢?旁边的两个小门,一为画卷门,一为落叶门,风雅至极

眼中,阅不尽徽州的风景诗文

关麓,适合慢慢品味,悠然踱步,它尚不被世人广知,游客不多,甚至不见写生的学生,宛若桃源遗珠,现在的幽适合喜静的旅人,你会发现这里的每一条巷子,每一座老宅都有你想探寻的徽州味道。

三天,快且充实,南屏恰似山水画卷的娴静,宏村世人趋之若鹜的大美,关麓宛如养在深闺的静悠……定格成一段殷实的徽州回忆,足以回味良久。

关于作者:可怜的上班族,疯狂的旅行爱好者,有诸多网站旅行家的名号,其实最骄傲的身份是元宝妈妈,愿用文字与光影,记录自己,家庭与孩子的成长,给人生多一份宝贵回忆,喜欢,就扫我吧,欢迎分享和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