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潼是如何解决二胡音准问题的?
音乐评论家、上海文汇报资深记者施雪钧曾在《一个甲子的传承与传播》文章中写道:“令人最钦佩的是王国潼小提琴般的音准,众所周知,二胡音准问题是中国民族乐器中最令人头痛的一大难题,然而,王国潼却树立了一个标杆,音准成了他最靓的闪亮点之一。”
我对施先生上述评论颇有同感,在数十年随父亲王国潼教授习琴和演出中,从未见过他出现音不准的问题,正如香港中乐团举行两场“王国潼80大寿 志庆音乐会”演出后,乐团有的演奏家说:“王教授的音准技巧无懈可击,80岁的人能保持这样的水平,相信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做到。”父亲做到了,而且能够得心应手地做到,他的成功值得深入研究。
父亲数十年来一直从理论方面认真研究音准。早在1984年10月,他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术讲座和1995年香港沙田大会堂讲座中,曾向学习者介绍了解决二胡音准的三要素。
一、听觉是掌握音准的前提。他主张培养密切注视音准的“积极听觉”,即出现不准的音时有强烈不适感,消除对音不准习以为常的“消极听觉”。他根据二胡没有指板的特点,提出“同一音位能够奏出不同音高”的理论,为此不仅要具备“积极听觉”,还要培养“预先听觉”,即对将要演奏的音高有预先的想象,从而支配手指准确按弦,恰当地掌握按指力度的大小,以达到音准的要求。
二、严格要求是解决音准的关键。王国潼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能听得出别人演奏的音准,而不能发现自己演奏的音准问题。其原因是由于缺乏严格训练,养成了习惯性音不准的毛病和对音准缺乏足够的把握性,因此他提出: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有自我要求,通过教师的严格要求,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音准概念,养成严格自我要求的练琴习惯,在不断纠正音不准的过程中,逐渐达到音准的要求。
三、了解律学。父亲潜心研究律学,他在分析不同律制音高上的差异之后,发现目前常用的十二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音高和音程关系比较相近,演奏中需要将这两种律制结合使用。当与钢琴、扬琴等采用十二平均律调音的乐器合奏时,二胡需要采用十二平均律。当演奏小二度时,为了符合听觉心理的要求,往往需要采用比十二平均律小10个音分的五度相声律(小半音),甚至更窄小的单位听起来才觉得舒服。当演奏中国传统乐曲中的三级音和六级音时,又需要以纯律来达到音律上的和谐悦耳。此外,为了表现某些地方音乐风格,有时还需要采用上述三种律制之外的“中立音”,使音乐更富于浓厚的色彩。由于父亲在演奏中以这三种律制为基础,恰当地采用了具有变通性和可差性的音律,因此他的二胡演奏具有旋律优美风格鲜明的特色。
父亲的音准之所以无懈可击被众人称道,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从上世纪50年代学生时期,就开始借鉴小提琴的音阶练习曲,他把自己经常练习的内容编写成《二胡音阶练习》(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后于2005年出版修订版)。通过长期练习音阶,他体会到音阶练习对全面掌握二胡基本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他的二胡音准受益于音阶练习,他的艺术长青也与音阶练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