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侠:为郑熙亭之《汴京梦断》序

  

漆侠 
我与郑熙亭同志素未相识,经过友人的介绍,拜读了他的以北宋王安石变法前后为历史背景的《汴京梦断》这部小说后,才通信往来的。我从来不懂得文学艺术,由于爱读这部小说,当熙亭同志让我写篇序文时,就不惴谫陋、欣然应命了。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君臣们为扭转北宋百年来积贫积弱的局势,于熙 宁二年(1069年)发起的一个从上到下的改革运动。改革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理财(包括发展生产和解决国家财政问题两个方面)为中心,调整农业生产诸关系为急务,从而在政治、经济诸领域实施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变法的总方针、总政策是:以王安石为代表的变法派,站在地主阶级和专制主义统治的广泛利益的立场上,抑制豪强兼并势力(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和大高利贷者组成),稳定中间阶级(中下层地主阶级和上层农民), 缓和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以巩固宋封建统治。变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国家财政有了极大的改善,西北边防有了明显的好转,积贫积弱局势有所改观。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宋代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垦田面积大幅度增加,全国高达七亿亩,单位面积产量普遍提高,各种矿产品产量为宋初、唐中叶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城镇商品经济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如果说,宋代的社会生产,在整个封建时代属于两个马鞍形的最高峰,那就应当说,王安石 变法时期的社会生产,则居于这个最高峰的最高点。尽管变法在司马光反对派的复辟活动中以失败告终,但它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则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就是这个具有进步的变法改革,却受到历史的不公正待遇。它首先遭到司马光反对派的恶毒攻击,咒骂王安石“变乱旧章”,“光害除利”,“病民”“伤国”。继又遭到宋高宗赵构等的诬蔑,他们按照司马光们的老调, 胡说王安石“乱国”、“害民”,“天下之乱生于王安石”,妄图由此开脱宋徽宗的亡国罪责,并将这个罪责推卸给王安石。从此,王安石变法便成为历史的冤案。近十多年来,学术界又涌出一股:“抑王尊马”热。某些研究者们用无所区别于司马光、宋高宗的语言,全盘否定王安石;用从辞书中钩稽出来的绝妙好辞,编制成为一个又一个桂冠,诸如杰出的唯物论者啦, 富有改革精神的改革家啦,务实、为国为民众的政治家啦,等等,奉献给司马光。只要浏览一下司马光的《乞罢条例司常平使疏》等奏章,就会看出, 这个“杰出的唯物论者”,认为社会上的贫富,决定于人们的“才性愚智不同”,而人们的“才性愚智”则来于上天老爷的安排;这个“为民众”的政治家之所以反对青苗法,一怕“借贷贫民以自饶”后富者失去高利贷盘剥的机会,二怕在抑配青苗钱的情况下“富者”即要白付利息,三怕富者与贫者互相保任,而代替贫者“独偿数家所负”——这个“务实”的政治家是实实在在地维护放高利贷的富者们的利益!面对一顶顶桂冠,一生以诚字自许的司马光定当愧怍交加,如数璧还的。
王安石变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有关王安石司马光的评价又如此分歧,在此情况下,郑熙亭同志却毅然地选择了这个课题,作为自己探索的对象,并试图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再现九百多年以前这场改革运动,评论是非,一平历史的冤案,这精神,这胆识,实在令人赞佩、心折!
熙亭同志之所以选择这一烦难的课题,之所以具有这种精神和胆识, 是有其深厚的思想基础的。在长时期工作中,熙亭同志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尤为重要的是,经过这样或那样的磨练,形成一副坚强的高尚的品格, 不随波逐流,不应声附合,坚持真理,始终不渝,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正因为他具有这样的反对流俗的精神,他也就能对历史上的王安石和王安石变法,给以由衷的肯定和称赞。在他的诗集《耕读篇》中有一首纪念王安石变 法的诗:
变法又成镜中花,新法总被旧法压。
两番罢相终不悔,九百年前革命家。
称王安石为革命家,也许不如称为改革家更恰当些,但却充分地说明了熙亭同志对王安石变法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熙亭同志对王安石变法的肯定,不是来自于直觉的感受,而是通过对大量事实材料的研究得到的一个正确结论。熙亭同志曾经阅读和浏览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其中包括《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这类重要的大型史书,以及王安石、欧阳修、苏轼等名家的文集,此外还有许多小说笔记。为了追踪一些人物活动的情况,还查阅了《东明志》、《扬州志》、《杭州志》等许多种方志。加上今人的著作,不下百种,所抄录的材料也不下百万字。因此,熙亭同志对宋代的一些典制、宋代社会生活习俗,以及宋代特别是熙丰时代的政治经济情况,也都有了透彻的了解和认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广泛涉猎和深入探索的基础上,熙亭同志以其朴实而又动人的语言,以及作家们通常具有的这个思想的翅膀,在历史真实这一前提下,加上丰富的想象,写出了《汴京梦断》这部小说。我仅以这篇序文,祝贺这部小 说的成功。
1992年6月30日于河北大学历史研究所
注: 《黄河》连载《汴京梦断》毕,1992年夏与宋史专家漆侠先生交谈。
 作者简介
漆侠:原名漆仕荣,字剑萍, 笔名范今、张戈扬、万钧、泛金、季子涯。 中国历史学家。1923年生于山东省巨野县龙锢集。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大历史系。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入北大文科研究所史学部读研究生。1951年3月至1953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自1953年,任教于天津师范学院(后改称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后任河北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农民战争史学会顾问(原理事长)、河北省历史学会会长、河北省社科联副主席等职。2001年逝世于河北保定。漆侠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农民战争史和宋史的教学及研究工作,对中国封建社会分期、中国农民战争基本理论、宋代经济在封建经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等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尤其对于宋代政治、经济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在国内外史学界影响巨大。  曾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史学家”栏目中列有漆侠的专门词条。2001年11月2日在保定逝世。2008年出版《漆侠全集》12卷。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