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不是自闭症?如何有效干预和脱帽?看完这些知识点再定论

✎【蜗牛快跑】问答平台正式上线

【蜗牛快跑】作为【蜗牛世界观】旗下全新线上服务平台,致力于打造连接自闭症患儿家庭及特教老师O2O资讯平台。

【蜗牛快跑】服务内容涵盖特殊教育政策法规解读、自闭症知识普及、前中后期自闭症康复技能培训信息咨询、星儿家长心理辅导及解压疏导、特教老师线上线下培训考证咨询及图书推荐、自闭症患儿康复训练机构推荐及训练解疑答惑。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表现为社会交往、交流障碍和行为异常。

自闭症患者“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违……”人们无从解释,只好把他们称作“星星的孩子”——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

据2016年12月发布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Ⅱ》中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自闭症人数超过1000万,并以每年十几万的速度递增,其中14岁以上人群约为800万。

自闭症在医学上也称孤独症,它不是心理问题,不是智力障碍,不是电影《雨人》里的天才人格,更不是简单的个性孤僻的意思,它属于儿童发育障碍的一种,具体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行为方式刻板等问题,终身无法治愈。

孤独症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迄今为止,孤独症尚无有针对性的治疗,以早期干预为主。如何尽早地对孤独症幼儿进行有效的干预,一直是儿童发育行为学科、特殊教育、康复等领域研究和讨论的热点问题。

在执行国家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儿童孤独症诊断与防治技术和标准研究工作中,在全球最大的孤独症组织——孤独症之声(Autism  Speaks)的资助下,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于2013年11月首次将早期干预丹佛模式(Eally Start Denver Model,ESDM)引入中国,其创始人萨利·罗杰斯教授及其团队,为国内培养了第一批ESDM的干预人员。

尽管每年的4月2日被定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但是,显然在现实社会中,来自社会各阶层对于自闭症的了解与认知依然停留在浅显的“道听途说”层面,本期,我们将再次整理干预自闭症的基础理论知识,普及自闭症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自闭症,关爱自闭症,包容自闭症群体。

那么,如何判断自闭症?自闭症最明显的症状有哪些?诊断自闭症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1、言语障碍突出:

大多数儿童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

2、不会模仿:

“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最重要工具,孩子就是通过模仿学习说话,学习运用无声的身体语言、手势和表情进行沟通的。但是自闭症患儿不懂得模仿。

3、语言迟钝:

大多数儿童语言发展迟缓,甚至严重者终身不语。即便有的患儿会说话,也宁愿用手势来代替语言,或者只会机械地模仿别人的语言,并且常常分不清你我。

4、交际困难:

缺乏与人交往、交流。孤独症儿童因其语言能力的限制,常常会“自创”一些非常规的或不符合年龄的沟通方式。比如,用一些怪异的声音来表达不舒服,重复说某些短语或句子来暗示焦虑。

5、社交障碍:

这是自闭症患儿面临的最大问题。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难以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感受,也无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自闭症患儿存在“思维盲区”(mind blind),他们似乎认为凡存在于他们自己脑子里的东西,也一样存在于别人脑子里,彼此没有什么区别。即他们通常认为自己的感觉就是别人的感觉,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感情。

6、兴趣狭窄:

自闭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 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 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7、行为刻板:

兴趣狭窄,对环境要求严格,不容许有丝毫改变。患儿通常会较长时间地专注于某种或某几种游戏,经常重复一些固定刻板的动作,甚至有自残行为。

8、智力障碍:

70%的患儿智力落后,但在某些方面可能有比较特殊的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表现为对音乐、美术等十分敏感或者记忆力超常等等。但是,令人费解的是,即便患儿能毫不费力地阅读或背诵,但他无法用他掌握的语言与人正常交流。

不少父母将自闭、孤独的表现与“自闭症”、“孤独症”划等号,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日常说的“自闭”、“孤独”是一种心理学概念,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心情和精神状态,是由于受到某些打击或者挫败而选择逃避现实,不愿意与外部世界或人群接触,把自己萎缩在个人空间,自我封闭起来的那种状态。

这样的感觉可能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比如一次考试不理想,导致自己很郁闷,心情很差,不愿意出门,也不愿意见到熟人等;或者是自己做了一件错事,内心很悔恨,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愿意被打扰。

然而,这并不是自闭症,“自闭”和“自闭症”虽然只差一个字,确实完全不同的概念。

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包括几个部分?

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包括基础学习技能、学习能力、自理能力、运动技能四个部分。

基础学习技能指的是孩子对于视觉方面的观察和手眼协调能力;语言的理解、表达和沟通能力;游戏技巧、社交技巧、小组活动的配合程度以及生活常规的执行能力。

学习能力指的是孩子认字、写字和数学这三方面的能力,一般针对实际发育年龄在四岁或以上的孩子。

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从孩子一开始接受训练就要贯穿在整个训练计划里,自理能力包含了穿衣、进食、梳洗和如厕的能力培养。

运动技能方面,我们要在康复训练中确保孩子的粗大运动(跑、跳、扔球等)和精细运动(串珠、搭积木、扣扣子等)都得到充分的练习。

广州市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医师、自闭症诊断专家邹小兵指出,自闭症孩子干预训练要把社交技能放在首位。

家长的干预训练要努力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比方分享能力、互动能力、模仿能力,直至炫耀、害羞、嫉妒等等,要让孩子形成荣辱感。一个自闭症孩子自己坐在地板上玩积木一个多小时,哪怕拼出一个非常棒的东西,这也只能说明孩子手眼协调不错,其他什么都不能证明。

电影《自闭历程》中有一句话送给所有自闭儿及大众——

他们只是“与众不同,而不是不如他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