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源流史》基督教经院哲学之一:厄里根纳

基督教经院哲学之一:厄里根纳

公元476 年,西部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开始了封建社会的历史,基督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但在封建社会初期的三、四百年的时间里,西欧社会战乱不断,灾祸连年,社会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自然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政治上分崩离析,文化上极度衰退和停滞。当时只有僧侣是受过教育有文化知识的人,但他们又往往满足于现有的教条,所以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几乎都没有什么哲学可言。8 世纪末和9 世纪初,法兰西国王查理征服了大部分欧洲大陆,于800 年建立查理大帝帝国。出于为帝国培养统治服务人才的需要,查理下令教会和寺院兴办学校,并在宫中成立学院,四处罗致僧侣学者,并派人搜集和抄写古代抄本,促进教育,史称" 加洛林朝文艺复兴"。从这些学校里,逐渐发展出基督教的经院哲学。  从时间上说,经院哲学的第一位重要哲学家是厄里根纳,他在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下,建立了中世纪第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该体系的泛神论色彩使他受到了正统神学的谴责。11世纪,安瑟伦提出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在信仰支配理性的前提下,肯定了理性对神学的作用,从而确立了经院哲学的基本立场。在唯名论和唯实论的争论方面,出现了以安瑟伦为代表的极端唯实论和以罗瑟林为代表的极端唯名论。罗瑟林的学生阿伯拉尔继承老师的唯名论传统,同时纠正了老师的极端倾向,发展成为一种温和的唯名论——概念论。  厄里根纳(约800-877 年)生于爱尔兰,约于843 年应法兰西皇帝秃头查理的召请到巴黎讲学,后被查理任命为宫廷学校的校长。厄里根纳通晓希腊文,曾将一本署名为" 狄奥尼修斯" 的论文集译成拉丁文,定名为《大法官书》。此书对西欧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发展影响颇深。厄里根纳的代表作是《论自然的区分》,此外,还有《论预定说》等。他把新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神学结合起来,建立了中世纪第一个完整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成为这一时期独具一格的哲学家,因而被称为" 中世纪哲学之父"。

1.理性与信仰  

在教父们使理性服从于信仰之后,厄里根纳第一个在基督教内部明确地提出信仰应该服从于理性。他写道:" 为了达到真正的、完善的知识,最勤奋、最可靠地探求万物的终极原因的途径就在于希腊人称为哲学的科学之中"。(厄里根纳:《论自然的区分》第1 卷第69章)厄里根纳并不否认圣经和教父们的权威,但他认为只有对圣经作讽喻的解释,例如我们把圣父理解为创造的实体,理解为一切事物的本质性,把圣子理解为上帝创造万物所遵从的神智,把圣灵理解为创造的生命或生命力,才能把上帝理解为三位一体。他认为,理性和启示都是真理的来源,具有同等的地位和权威,因而两者是不能互相矛盾的。

厄里根纳提出一种哲学与宗教的统一论,断言" 真正的哲学和真正的宗教是同一个东西。(厄里根纳:《论自然的区分》第1 卷第71章)真的哲学就是真的宗教,真的宗教就是真的哲学。但倘若二者出现了矛盾,我们就应该服从理性。他主张对圣经从哲学上加以研究和理解,把神学理性化。他认为,除了圣经之外,应当把理性作为最高权威。他写道:" 权威产生于真正的理性,而理性并不产生自权威。没有理性确证的权威是软弱的,而真正的理性依靠其内在的威力,不需要任何权威的支持。" (厄里根纳:《论自然的区分》第1 卷第71章)当然,厄里根纳的目的不在于否定信仰,而在于使信仰具有理性,与理性取得一致。但他推崇理性、推崇思维的精神,在整个基督教哲学中却是难能可贵的。

2.上帝与自然  

在《论自然的区分》一书中,厄里根纳系统地阐述了他的" 自然" 观。  
在他看来," 自然乃是一般名称,指的是全体存在的和不存在的" ,是" 心灵所能了解的或者超越心灵力量所能及的全部事物。" 显然,厄里根纳所说的自然,不仅是指自然界,而且是表示一切实在的总和,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最广泛的概念。厄里根纳进一步把自然区分为四种形式:①创造而非被创造的自然,它包括存在和不存在的一切原因,指的是上帝;

②被创造又能创造的自然,它是众多的创造的原因,指的是存在于上帝之中的诸理念,其统一就是逻各斯;

③被创造而不能创造的自然,这就是时空中全体个别事物,是上帝理念的表现。④不创造又不被创造的自然,这还是上帝,不过是作为万物的归宿和终极目的的上帝。这里明显可以看出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运动说和狄奥尼修斯一切复归于上帝的思想的影响。万物产生于上帝,又复归于上帝。上帝是万物的开端、中介和归宿。" 倘若我们了解到上帝创造了万物,我们不外是把这理解为上帝现存于外物之中,也就是说,上帝是一切存在的本质。" (厄里根纳:《论自然的区分》第1 卷第517 章)上帝是万物,万物皆是上帝,整个自然在上帝这里达到了统一。这种思想无疑为泛神论洞开了门户。

依据厄里根纳对自然的区分,上帝的存在与上帝存在的表现是同一的。一方面,上帝的理念是具体事物的范型或本质,是在具体事物产生之前创造的,普遍先于个别而存在,这成为唯实论的思想渊源。另一方面,上帝既然是万物的本质和原则,那么万物则是上帝的外部显现,普遍也存在于个别之中,并通过个别显现出来。" 上帝总是在一切之中" ," 一个上帝将显现自己于一切之中"。这样上帝就超越于万物又内在于万物之中。厄里根纳这一论断,又为后来的的唯名论对实在论的长期争论提供了思想材料。  

厄里根纳的一切来自上帝,体现上帝,又复归于上帝的原理,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基督教关于原罪、永罪和赎罪的说法。厄里根纳认为,善恶都是个人造成的,天堂和地狱并不是在人之外的存在,而是个人的心灵状态。地狱就是因所犯罪恶而产生的个人内心的痛苦,天堂则是因美德而得到的个人内心的快乐。既然善恶是个人造成的,人可以没有罪,如果有了罪,人也是可以改变的,所以罪和罚都不是永久的。他甚至认为,既然最终一切都将被吸收到上帝之中去,那么魔鬼最后也将得救,只不过比别的东西要晚一些而已。因此,厄里根纳反对基督教要求的人必须终生进行赎罪祈祷活动。

3.上帝和人

厄里根纳的泛神论思想,使他既肯定上帝又重视人,这是他的神学和哲学思想的一个特点。他从上帝创造万物的理念或本质这一观点出发,断言人也是一种永远在上帝中存在着的理念,并且指出,人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存在物的特殊存在物。在上帝创造的个别事物中,一种是纯精神性的存在,一种是纯物质性的存在,而人则是既有精神性又有物质性的存在。上帝对人是特别器重的,上帝不但把它自己的形象寄托在人中,而且把一切事物的观念也放在人之中,根据观念是万物的本质并且先于万物而存在的原理,厄里根纳又得出万物包括在人里面和人创造万物的原理,把人放在一神之下万有之上的地位,强调人的神圣性、丰富性和创造性,表达了一种人本主义思想。  

对于人能不能认识上帝的问题,厄里根纳采取了新柏拉图主义的" 否定神学" 的观点。他认为人们可以从上帝的创造物中推论出上帝的存在,即可以从上帝自身的展现和自身的复归的过程中去认识上帝。在这个意义上,上帝是可以认识的,这种认识只是推论性的认识。而作为超越于宇宙万物的上帝自身,或作为具体事物的共同本质的上帝,是不能加以具体规定的,因为超越于任何限制的上帝是不能加以限制的,上帝自身没有对立物。比如说上帝是至善、真理、永恒、生命、光明等都不对,因为这些都有它们的对立物,如善的对立物是恶,真理的对立物是谬误,等等。因此,脱离具体事物的上帝自身以及上帝创造一切的活动,是人无法理解的,是不可言说和不可认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上帝是没有限制的无,上帝是" 绝对的虚无" ,是一个" 永久的奥秘"。不但人不能认识上帝,甚至" 上帝自身也不知道他是什么,因为他不是一个什么;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他对于他自己和对于每一个智者都是不可理解的"。(转引自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95 页)

在厄里根纳看来,上帝永远不能被认识,这就是对上帝最好的认识。他强调脱离个别的一般是不可规定、不可理解的,这种观点被后来的唯名论向极端的方向发展了。  

在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年代里,厄里根纳哲学中的自由思想无疑洋溢着一股清新的气息,这也使它不容于正统派神学家。厄里根纳的著作曾受到公元855 年和859 年两次宗教会议的谴责。865 年,教皇尼古拉一世要求秃头查理或者将厄里根纳交付罗马接受审判,或者将他逐出宫廷学校。只是由于查理的庇护,厄里根纳才幸免于难。教皇霍诺留斯下令焚毁《论自然的区分》的全部抄本,但这个命令执行得不彻底,我们在今日仍可看到欧洲中世纪哲学史的这份资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