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最硬”广告翻车:尴尬和沙雕的分界线在哪?
“硬要在一起~起~起~起~起~”
伴着“自带回声”的魔性台词,天猫“最硬”广告来了。
大师啥都不会,男子硬要拜他为师;公交满是空座,乘客硬要挤坐一起;应聘者毫无能力,面试官硬要录取;婆婆妈妈完全不和,硬要同住;演员演技蹩脚,导演硬要她出演自己的戏。
天猫想用以上五个“硬要在一起”的案例,推广“把喜爱的品牌印(硬)在一起”的跨界定制活动。反转、谐音文案、魔性台词,这支“最硬”广告沙雕元素聚集,却意外“翻车”了。
天猫微博广告下网友评论
沙雕文化深入人心,为了搭上这股东风,品牌纷纷“大展身手”。但微妙的是,沙雕和尴尬也许只有一线之隔。天猫这支广告让我们不禁思考:消费者喜欢的“沙雕”,到底是什么?尴尬和沙雕的分界线又在哪里?
逻辑之线:别以为沙雕不讲道理
逻辑是所有创意表达的核心。每个广告都有情节和主题,这要求广告具备两层逻辑:一是情节本身的逻辑,二是情节与主题之间的呼应。总是“反转”和“无厘头”的沙雕不是没有逻辑,而是常把某个点夸张化,营造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
以天猫去年的618广告《趁热美》为例,其情节设计非常夸张——炎炎夏日,女子疲惫地走在街上,不小心崴了一脚,包里的东西也甩了出来。这时汽车迎面开来,突发情况使车主和女子都非常惊恐,慢镜头使他们的面容越发扭曲。
这时,女子从空中散落的镜子中看到了自己,觉得太丑了,于是时空暂停,女子在街道中央开始补妆,甚至打开霸王,用不知哪里冒出来的水洗了个头……
这种“反转”令人啼笑皆非,不可能发生,但“女孩难以容忍自己夏天脱妆变丑”的内在逻辑完全成立,广告只是把它夸张化、奇幻化,同时融入品牌信息,与广告主题“趁热美”相呼应。
反观天猫这次的“最硬”广告,首先,情节本身毫无逻辑。为什么到处是空座还要和人挤着坐?为什么录取什么都不会的应聘者?没有原因,就是“硬要”,为反转而反转。
其次,情节与主题之间的逻辑值得商榷。这条广告最大的亮点就是以“硬(印)在一起”指代跨界定制,而无逻辑情节+硬反转结局,貌似完美呼应主题。但简单粗暴、毫无逻辑的情节真的能为主题服务吗?
“尴尬就是目的吧?”“这到底什么,我竟然看完了……”观众“难以言说”的矛盾感从何而来?从评论中可以看出,一方面,虽然广告情节与主题表面契合,但毫无逻辑的反转带来的莫名感远大于喜感,给人一种“强行挠痒逗你笑”的尴尬感觉。
另一方面,无逻辑的情节设置使主题传达方向出现偏差:“跨界定制”就是“硬要在一起”吗?“硬要在一起”表达的,究竟是“万事随心”的自由趣味,还是“我偏要勉强”的强迫?
现在看来,广告也许想表达前者,却传递了后者。
趣味之线:笑点是一种很玄的东西
“沙雕”为什么风行?因为有趣。趣味很难有明确标准,但可以通过不同的叙事节奏和表现形式调整。
以同样“简短情节+反转结局+产品植入”的京东电器广告为例,一方面,京东电器的每个短剧都有一个精准的趣味点。
——这个键盘好“跪(贵)”啊
——触感极好,让您“跪”得开心;一分钱一分货,让您“贵”得放心。
——“如果天空告诉我要原谅,我一定会选择坚强。”
——北俄罗斯+摩尔曼斯克8-10日游,带你看原谅色的天空极光。
另一方面,节奏流畅完整有重点,还有起伏和反转。男孩膝下不是瑜伽垫,而是微软键盘;男子当场“扑街”,却掏出智能枕头睡得香甜……
那天猫的“最硬”广告有趣吗?不太有趣。“硬(印)在一起”的谐音梗很普通,很难带来强烈的笑点。
广告叙事节奏偏平淡,虽然是单元短剧形式,却没有产生相应的接连刺激,特别是后几个对话体故事,镜头语言和台词都有拖沓之感。
对比“神反转合集”的日本乐透7广告,同样的对话体,但能明显看出镜头语言的丰富变化,同时用快速的镜头切换减轻单调感。
而最容易令人记住的魔性台词“硬要在一起~起~起~起~起~”,用了“自带回声”的方式,BGM微弱,没什么冲击力,给人一种“自说自话”“世界突然安静”的赶脚。
归根到底,“沙雕”、“反转”、“鬼畜”都是表现形式,广告的真正目的是拓展传播、吸引消费者关注、建立正面的品牌影响力。为“沙雕”而“沙雕”,为“反转”而“反转”,不会打动消费者,反而可能产生不好的观感。
综上,天猫这支“最硬”广告,你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