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血是怎么回事
作者: 王彦平
出血部位包括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轻则引起小儿贫血,重则引发出血性休克,给患儿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影响,常见病因有以下几种:
这是一种由摄入外源性蛋白引起的、免疫介导反应导致的以直肠、结肠炎性改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多发生在l岁以内的婴幼儿,病程持续至3岁左右。主要的食物过敏原为牛奶、大豆、谷类等,轻者表现为便血、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少数发展为炎症性肠病、肠源性败血症。新生儿肠壁结构松弛,肠道黏膜细胞间渗透性高,容易漏过食物抗原,加之肠腔内无菌,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因此易发生大分子食物过敏。该病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食物回避及食物激发试验等确诊,而食物回避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患儿乳母需回避高风险食物,如牛奶、鸡蛋等。对于不能保证母乳者则用水解蛋白或氨基酸配方奶粉替代。如果补充益生菌,可以改变肠道优势菌群,加强对肠粘膜的屏障性保护。补锌能加速肠粘膜再生,提高肠道功能。
该病主要症状为腹胀、呕吐、便血,腹部 X 线平片以部分肠壁囊样积气为特征,病理有回肠远端和结肠近端的坏死。该病好发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已成为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早产儿易发病的原因可能是:抵抗力低,易发生肠道感染;肠蠕动差,食物停留时间长,造成细菌定植的适宜环境;出生时由于发生窒息造成肠壁缺氧损伤,使细菌有机会侵入。 该病的轻、中度患儿药物治疗有效,重度患儿需要手术治疗。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黏液性血便、腹痛、腹泻,便血严重者可发生贫血。黏液性血便的原因是息肉可分泌黏液,在受到粪块的摩擦后表面发生破溃引起出血。较大息肉可引起肠套叠,甚至导致急性肠梗阻。息肉可分布在患儿结、直肠全程,部分患儿的息肉可自行离断脱落,随大便排出。结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并对炎症性肠病等疾病起到协助诊断的作用。
肠套叠是指一部分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管腔内,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也是引起婴幼儿肠梗阻的常见病因,多发生在2岁以下,男孩多于女孩。其临床症状以腹痛、便血、呕吐、腹部包块为主。大部分肠套叠为回结型肠套叠,即回肠末端套入结肠,因连同附着的肠系膜一起套入,故易使回结肠动脉受压导致套入的肠管发生血运障碍,时间过长可发生肠坏死。在治疗方面,空气灌肠操作简便,复位率可达80%以上,如不能成功,则需要手术。
随着人们对消化性溃疡认识的不断提高及内镜在儿科的普及,其发病率不断上升,男孩多于女孩,但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儿童判断表述能力差等原因,漏诊、误诊时有发生,因此鉴别诊断尤其重要。该病多数以腹痛、呕吐、便血为主要表现,但腹痛部位不一,程度、发作方式、 规律性也无明显特征,压痛部位不固定或不明显,需与腹痛型过敏性紫癜、急性胃肠炎、肠结核、美克尔憩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肠息肉、食管下段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晚发性维生素K1依赖因子缺乏症等相鉴别。儿童发生原因不明的呕血或便血时需警惕消化性溃疡,及时行内镜检查,并注意结合临床表现与相似疾病鉴别。
小儿便血原因复杂,并且儿童组织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循环血量少,如果失血量大,对患儿健康的损害将远高于成人。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健康,及时纠正其不良饮食习惯,一旦发现孩子便血,最好注意大便特征,就诊时告知医生以利于早期诊断,因为大便的颜色、性状与病种有关:鲜红血便见于肛裂、直肠血管瘤、肠息肉等,暗红血便见于肠扭转、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肠套叠等,黑便见于应激性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炎、幽门狭窄等,粘液脓血便见于肠道炎症性疾病等。
本文为医家小二首发,作者:王彦平转载需获授权
本文对你有帮助
请给小二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