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大人的问题,都要看清表面背后的实质

罗大伦博士 今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罗玲的空间,作者罗玲

罗玲的空间.分享罗玲的育儿理念,心灵成长的感悟!家长的心灵加油站!

面对困难、瓶颈,人们常常不是面对、承认、解决,而是否认和逃避。逃避的方式有各种:我不喜欢了,我不在乎这事了,我转移兴趣方向了现在忙别的,都是外界的问题,以后再说(拖延),这里面有不公正有很大的问题我太愤怒了(用对立情绪、道德指责等等做掩饰)……

所有这些转移、掩饰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否认困难和现状,因为承认遇到瓶颈,承认自己不能做好不能学会,就会显得自己很笨,人设崩塌。并且,逃避是更容易的,承认、面对、解决,是艰难的。

无论对自己还是孩子,不要只看到表面的反应,多想一步,事情的实质是什么。

有些孩子在六年级到初三期间,某科开始悄悄跟不上,落下,逐渐失去兴趣,成绩下滑然后对学校失去归属感,开始在游戏、追星、交友等其他事情上寻找同伴认同和成就感。这时大人往往只是简单粗暴地拿掉他的上瘾物,引起更剧烈对抗。问题的真正源头常是最初的一点点跟不上。

家长可能很忙,可能觉得孩子大了自己能管理,或者知识很难家长没有能力了解得很具体,总之是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帮他面对困难,找到解决办法。以后再回头来补,时间越长孩子越没有信心。

这种情况偶尔甚至会发生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成绩落差大,自尊被打击受不了就选择逃避放弃。

学业上的“脱轨”,最初就是某方面能力不足,没有及时补救,积累而成。

所以要让孩子从小就有正确的失败观——错误、失败,是常态有问题,就说明即将有大的进步了。面对问题,才能解决,然后继续向前!

我们常说成长型思维模式,就是,认为能力等是变量,可以提高的,所以关注点放在如何提高上。而不是认为这些不变,只在乎我在别人看起来怎样。

这事说起来简单,需要家长自己真的有这个认识,在生活里随时传达这种想法,给孩子正确的反馈,摆正关注点……

如果从孩子小时候就如此,他也会有这种思维模式的。

多少家长真正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