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的人
小时候,嘴巴笨不说,脑子还反映不过来,和小伙伴吵架,基本上都是败北的一方,气哼哼回家,躺在被窝里,就回忆每一段对话,然后左思右想应该如何回应才对,才可以显得自己据理力争,煞有气势。有时候,想到精彩的时候,到了后半夜,然后才睡着。第二天,见到小伙伴,准备好昨天的说辞,还没张口呢,小伙伴三两句话,就又败下阵来,完全就不是昨天自己思索的那种编排,怎么换了阵势呢?哦,忘了,现在嘴巴也不是太会说。
后来想想,是不是性格里天生懦弱,不善争辩,也不喜出头,以至于长大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遇到事情,总是很被动地当鸵鸟一样,把脑袋缩进沙子里,我谁也看不见,别人也看不见我。有人会说,你看,就是你好说话,所以,啥事别人都找你。听着有点生气,拐着弯说你老实,说你好欺负。
三十多岁了,性子里似乎总有一股倔强要挣脱出来,本就不是懦弱之人呀。表面依然还是有些隐隐怕事,内心却总是不服的。那时候还不知道那叫小气,狭隘,只是觉得人不能太善良了,所谓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如果不是有一段时间,有些人说到的路怒症,恐怕很多人行事风格依然是我行我素,怕惹事上身是主要原因。
善良,人都盼望,却不敢。
有一个朋友,有心脏病,应该是挺严重的。十几年前搭桥,前几年还进了ICU,不能生气,冲动,医生这么叮嘱的。终究是有脾性的人,前年一家子去会展中心参加展会,饿了去吃小吃,人群攒动的场子,好不容易找了两个座位,刚安顿下来,让丈母娘和孩子坐下,自己和媳妇去旁边买吃的,没想到回过头,发现两个座位被人占了,朋友着急了,说这有人。那坐下的两人说,这还是你们家的,朋友也不让,说我们先来的。那两人悻悻地起身走了,没过一会,不知道从哪里拽了两个凳子来,说了很难听的话,有点辱骂的意思。朋友当下就不愿意了,上次理论,没想到撕扯到了一起,后来警察就把他们给送进了派出所。当然,朋友有些不舒服,又赶紧送去了急救中心,两岁的儿子晚上不睡,就要找爸爸,媳妇哭的跟个泪人一样。这是个特例,毕竟这样的人是少数,或许,平时我们不太愿意让位,因为先来后到呗,现在有了这些的确是根本什么都不顾忌的人,你怎么说,咱不和他们一般见识,咱让给你还不行?真的,从内心深处让的人可能很少,尽量少惹祸上身的想法更多些。
想让人善良好难,但是可能会伤及到自己的时候,大家会让一让,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小时候总想吵赢别人,不和别人一般见识,再到看到身边的人,慢慢地没去总看别人的缺点和不足了,这算不算进步?
即便这个人有再多的缺点,想到他身上的某一处曾经打动过我,让我很感动的场景,我就会立刻放下对他的怨念和偏见,这也是我自己觉得挺难得的。有时候,小心眼上来时,努力地去想这个人他曾经那么专注投入地做过一件事;这个人他那么认真地执着于一件事,没有任何要求;这个人他已经把给他说的事情做到了,甚至他还会很有眼色的帮着做点别人,尽管他做不到主动去想一些事情(但也有可能想到了,怕说多了,觉得不好呢?),这么一想之后,就发现,周围的人都变得可亲可爱了,这个世界都温柔了许多。
就连小时候吵架吵不过别人笨嘴拙舌的自己,都变得可爱了,那些个因为各种小事争争吵吵的人,就像演戏的舞台小生,看着他们只是感叹生活的丰厚。会想到一个生命这么风风雨雨地经历这么些个念头,也曾迷茫过吧,甚至就不曾不迷茫吧。这么一个生命,有什么理由要去评价他,喜欢或者讨厌,似乎都不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