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寻碑小记 禺草号汉阳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寻碑小记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寻碑小记

初冬的北京,保留着金秋时的茂盛和丰收喜悦,秋高气爽气侯怡人,暖融融太阳照在人们的身上十分舒适惬意。这里没南方那种满目翠绿残夏之感,但,黄灿灿银杏叶夹杂着火红的枫叶景致是另有一番,满心欢喜迈入皇城之人,感到气场如此大而增添几分敬畏和欢喜。

人逢喜事精神爽,驱散雾霾见太阳。

天人合一遂人愿,蓬生麻中好时光。

2014年11月28日我们一行一早从武汉出发,到“北京大学”去探望世英叔。一下飞机,正赶上入冬以来,北京难得的好天气。湛蓝色的天空上,漂浮着几朵白云,明媚阳光普照大地,金碧辉煌宫廷翘首绿荫中,微风轻拂淡薄浮云。此乃 “天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正逢一年中最好的日子(天气)。愉悦的心情,将媒体中所说的黄色雾霾驱散的无影无踪。

和煦阳光映衬下的紫禁城,俗以“礼义仁智信”为名的金水桥①,高大的红墙、金黄色的琉璃瓦,简直高高在上金壁辉煌。成老师介绍说:“二环外还有些奇奇怪怪的建筑,有空不妨上那里看看,领受一下时代的脉搏和步伐……”

坐落在北京东城区成贤街上的“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与街对面的雍和宫,红墙、金瓦,高大的牌楼、鎏金骚蓝色的匾额融为一体,特大的气场让人肃然起敬。外加路边那块“文官落轿,武官下马”警示碑,越显肃穆庄严。由武则天创制于神都紫微宫洛城殿的殿试(所以殿试是从唐开始的)。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自元朝以来就在泱泱学子中的佼佼者在“雅涵于乐”牌匾下②进行殿试,皇帝亲临出题和学子奋笔疾书的情景仿佛离得不是太远。一首唐·薛存诚《御题国子监门》生动描绘其盛况:

《御题国子监门》

碧瓦红墙元代殿,皇家祭典鼓钟阗。

圣人邻里同光耀,太学监中尽集贤。

岂止三千弟子院,分明万世国人椽。

先师仰止欣留照,何日再望风俗淳?

孔庙占地22000平方米,有三进院落。中轴线上得建筑依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前院东面有碑亭、神厨、省牲亭、井亭;西面有碑亭、致斋所,并有持敬门与国子监相通。耸立在前院东面有碑亭,那里有《进士题名碑》群。

二十年前送儿子赴日本留学,上北京日本驻华使馆签证时,曾带着儿子特地到“博物馆”来过,站在孔庙厚重的门廊前,有种时光倒流千年的错觉,庙里洋溢出让人为之敬仰的文化史诗。那浓厚蓊郁的文化底蕴使人心升生敬畏,感觉博大精深的汉文化深邃而厚重。

“博物馆”中文化的精髓不光用眼睛看,更要是去感觉去领悟,那些殿宇、碑林、院落、朱门、古树、青苔…… 寂言承载着千年来的文风武韵,叶落的宁缓和远古的回想铭刻了历史的脉动。我在古曲声里慢慢的走过回廊,缓缓走慢慢看所经过碑题,好像这些从孔庙的每处地基中,感受到一股源源渗出了圣贤之气,暗含着情感思想的交融,柔劲的书卷之气让人无力去思考或是赞叹,只有在交汇时刻产生的碰撞和震惊!“博物馆”是儒家自古传承文化底蕴中的坚韧和节义,而游客能带走的,只有肤浅的感悟或还不能属于自己的思想和静谧。人们所膜拜的是文化、思想、精神上的传承,这种传承只有在寂静殿堂里与前来敬仰的人们之间的交融,在社会的交流中慢慢弥漫而扩散展来……

“孔庙和国子监内博物馆”内存放的进士碑,一共198块,镌刻着五万一千六百二十四名进士的姓名、籍贯以及他们的名次。“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内的进士碑,始于元代皇庆二年(1313年)开科取士后,就将进士题名镌刻于碑上,借以显宗耀祖。而明朝又将碑上元代的刻名磨去,刻上明代进士的姓名,故现存元代进士碑仅有三块。即元朝3块;明清两朝共计195块。据说,当局准备将高考状元的姓名、籍贯镌刻上碑,存放于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内。

为寻觅老外公-范軾③奔仕途的足迹,勉励即将留学的儿子发奋努力,仿效先贤砥砺前行奔仕途。按照家母提供的线索,几乎没费什么劲,很顺利找到青石镌刻的第63号(进士)碑和镌刻的范轼湖北黄陂从上而下的六个字。这块《进士题名碑》(一块青石碑)如鹤立鸡群格外显眼。

因家母原告知:这是自元代科举考试设《进士题名碑》以来的最后一块,是进士们自筹资金所刻的《进士碑》,而且是青色的,大小也与众不同;家母的事先提醒,也就消除见后一连串产生的疑问。

看到镌刻名字及下粘连“湖北黄陂”四字,有股血脉上的冲动和自豪,更为老外公那种勤奋力争光宗耀祖,为家乡增光的精神所钦佩,对石碑所代表先贤的进取精神而肃然起敬,同样被老外公所取得的功名而倾倒。

说实话,当年我还不大了解柏泉三甲张氏家族的历史,仅知道八世祖禹木公④、十世祖画臣公也⑤获取功名,名镌刻于进士碑上。不知先祖们所创下辉煌细节,更不知道柏泉三甲张氏家族荣获御赐“五世乡贤,八省名宦”的盛誉褒奖。从张范两家现况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呀;还印证王永彬《围炉夜话》:“诗书传家久,孝悌立根基。”内含和真谛;

家母范氏家族的亲戚颇多,从小耳濡目染,满脑子都是范氏这边的家族故事,什么”四乳分蛋“、“父子同榜“、“黄陂范氏三杰”(即:范熙壬、范熙申、范熙绩)、“公车上书”、“金弗朗事件”、“天津张园迎孙中山”等……

这快与众截然不同的青色进士碑,除了颜色不同外,竟连碑石大小、高低、碑额上的图案,全都不一样。听家母等老人讲和史料中的记载,这块碑是清朝晚期,为最后一轮科举考试所立(不久科考制被废除),这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所立的最后一块《进士题名碑》。当年清廷经济拮据,已无力负担立碑所需的银两,由进士们自筹资金请人买碑镌刻而成,所以该碑自成一体,大小高低色泽与众不同。

前面说这块编号为63号的青石《进士题名碑》(红色油漆醒目写在碑石的左侧),碑前,现有矮矮的蓝色木制护栏保护,这在十四年前(2000年)这些护栏是没有看不到的,当年人们可以在碑间自由穿行,随意拍照、抚摸、查找、和观看(照片中能看到)。

自那年和儿子,在这块青石碑上找到老外公—湖北黄陂范轼(名字)后,这碑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相距十四年,当我再次迈进孔庙,进门第一眼,就从198块碑林中,直接将它指认出来。

当我再次看到这块(青石)碑,感到惊讶和痛心,短短十四年对这块碑石的损害,真的太大!太大!原本清晰可见的碑文,现已变得模糊不清字迹难辨,只能抹上水增加对比度,才能隐约分辨出字迹。难道空气污染使风化程度加剧?是人们频繁接触所至?还是其它物质对碑石的侵害?

自小我就听家母说:“在北京孔庙的碑林中,有块刻着老外公获取进士功名的纪录,那块青石碑字迹清晰容易找到……” 在历史长河中,十四年的光阴仅是白驹过隙,也就是一瞬间,可这十四年来岁月对这批珍贵的碑石损坏程度之大,实在让人吃惊!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有关部门对其保护置若罔闻,不采取建房或用玻璃隔罩隔离等保护措施?这样珍贵的历史文献,丢弃在简易棚内风化?

搁置孔庙西侧与国子监夹道中的,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动工乾隆五十九年刻成(历经三年)《石刻十三经》碑林,命运就大不一样。因为它们一直安置在四面不通风,两头遮挡的夹道内,风化程度相比就要小得多。几百年来,碑文清晰可辨,并没多大差异和变化。由此看来,人为的保护措施至关重要。据史料记载,原来《石刻十三经》保护得还要好点,搁置在国子监六堂中,1956年国子监辟为首都图书馆,《石刻十三经》碑群,这才迁出六堂,搁置到国子监与孔庙的夹道里,后盖上屋顶,两当头修上墙,如同在房间中一样。由于夹道有顶有墙,风化程度就好得多,碑文字迹清楚和初刻时没什么两样。

按有关专家所讲《进士题名碑》如果像《石刻十三经》盖顶围墙(还没考虑修玻璃罩隔离措施),费用需要八百万,就这区区八百万,审批之难,超乎人们的想象。以至等到所有《进士题名碑》成为《无字碑》,该八百万始终没能批下来。

寻找顺治六年,张三异获取进士题名的那块碑,难度就更大了,靠自己从198块“无字碑”中去一块一块查找,简直是天方夜谭。有位热心人看到我独自转去转来,隔着栏杆艰难的寻觅,就主动上前告诉我:“只要你知道先祖考取进士的时间,就能在管理人员的帮助下找到”。我跑到管理人员所工作的精致小亭,隔窗报上先祖获取进士功名的时间,管理人员根据她们手中的复印表格,很快查出该碑石的号码。给据管理人员所指:“顺治六年《进士题名碑》是160号”,根据红色油漆所编的号码,很快,我就找到刻有禹木公(八世祖张三异)名字所在的那块碑。根据63号碑的现状,直觉告诉我,160号碑的年代久远,自然要风化得更厉害些,可能早已成“无字碑”了,这样碑石上的姓名、籍贯横竖是看不见的!

为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考题。现收藏于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遗憾的是栏杆围住碑林无法靠近,160号石碑又位于碑林中间,相距甚远又隔着栏杆。远远望去和我预感一样,碑石额头上的图案已荡然无存,碑上的文字肯定也全部风化,成为名符其实的“无字碑”。我只有借助相机拉大焦距,拍下先祖踏实做人、勤奋读书奔仕途的足迹。

再找十世祖张坦麟,雍正元年获取进士的那块173号碑,自然就方便得多。前车之鉴照本宣科如法炮制,只是询问查找来回跑两趟。遗憾的是,和160号碑同样的位置,栏杆阻挡无法接近碑体,只有远远地艰难观看。心中一阵懊悔,为什么出门时没带上一个望远镜……仰望先祖获取的功绩,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一种崇敬的自豪感由衷升起。

这次北京之行,更说明柏泉政府和人民,对三甲张氏先祖作出贡献是认可肯定的,如政府部门在相关文件上所讲:“研究地方家族史是研究地方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明清东西湖历史上,在众多家族中,柏泉张三异家族是最显赫的家族之一。因祖居西湖老屋塆,俗称西湖张氏,又因其地当时属汉阳县丰乐里三甲,又称“三甲张”。考察其家族发展史,可以从一个侧面展示东西湖明清时期的历史面貌。值得特别说明的是,张三异家族几代人修桥铺路,修躲水墩,兴师重教办义学,家风严谨重孝悌,对柏泉地区做出了重大贡献。十五世行简在保存其先祖著述方面功不可没。他校刊书籍有《来青园诗文集》、《郪啸轩诗文集》(并编次年谱)、《张氏诒糓遗集》、《榘选公文集》、《张氏墨存》等。这真是:

眼看碑石思绪千,兴师重教孝悌严。

禹木开创通贤路,后辈努力齐争先。

注:

1)五座内金水桥之中,居中的桥最长最宽,为主桥,只有皇帝才能通过;左右四座为宾桥,供宗室王公和文武百官通行。

中间的桥是蟠龙雕花柱,桥面最宽,当皇权统治中国时期,此桥称为“御路桥”,只限天子行走。“御路桥”两旁的叫“王公桥”,只许宗室亲王行走。“王公桥”左右的叫“品级桥”,准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行走。在太庙门前的称为“众生桥”,则准许四品以下的官员行走。

2)雅涵于乐,雅就是正、高尚、不俗,涵,即潜入水中、包涵、包容,合称高尚包容在“乐”,乐就是音乐、快乐、喜爱的意思,“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雍也》:“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这里的真实含义可能还是一个“教育方针”问题,就是“寓教于乐”,也可以说,学习绝对不是我们这个时代孩子苦读“奥数”,学习应当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不是点灯熬油的苦差事。

3)范轼,字亦坡,号眉生,湖北黄陂人。范仲淹的31世孙。光绪二十三年(1897)与儿子范熙壬在秋闱中同科中举,获光绪皇帝御赐“父子同榜”匾额与鎏金长联,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进士,授兵部主事,历官抚州知府。范轼曾在范仲淹任知州的故地饶州担任过统税两年,以文正公之心为心,厘定税章,利民利国,有口皆碑。有《秀蕻园集》。

4)张三异(1609-1691),字鲁如,号禹木,湖北省汉阳县丰乐里(今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人。清顺五年治戊子年(1648),乡试名列榜首,顺治六年己丑年(1649)进士。初任陕西延长县令,正遇上旱灾和蝗灾。张三异夜露中求雨,组织百姓灭蝗,不辞劳苦,并捐资助赈,平价卖粮,救活不少灾民。县民因此为张三异建立生祠,列为当地名宦。不久,张三异升任南阳府丞。剿抚境内拐河响贼庾某等贼众,除首恶外,胁从者全部释放归农。此期政绩被收录在《南阳名宦录》中。嗣后,张三异转任福建邵武府丞,按例考核为上等,当地人在长虹桥建祠纪念他。后升任浙江绍兴府知府。

张三异在延长、南阳、邵武任职期间,凡前任断结不了的大案要案,他一接手即可断结,还平反了不少冤案、错案,有“片言断案”的美称。在绍兴任职期间,政绩更加卓著。

张三异家教严整,十分注意对后辈的教育培养。三个儿子伯琮、仲璜、叔珽都为官在外,他时常告诫他们:“汝辈第守祖父母'清白忠厚,不爱钱,做好官’之训,尤以活人为念。”“宜缄默,毋自矜侈,宜省刑,毋多事以扰民……惟谦惟和,以宽以恕。”三个儿子均能恪尽职守,政绩显著(另有传)。他有胞侄17人,他给他们每人良田30亩,供他们读书之用。

5)张坦麟(1677—1750)(按照三修张氏家谱记载:“康熙戊午年1678年生-乾隆乙亥1755年卒”)字画臣,北湖北省汉阳县丰乐里(今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人。仲璜三子。

清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雍正元年(1723)进士。初任户部主事,综合考核为“精勤”,故为赵恭毅、张清恪大司农所器重,推荐他任通州仓监督。雍正元年(1723),累升迁至鸿胪寺卿。

三年(1725)授两淮盐运使。

五年(1727)晋升江苏布政使。在江苏与巡抚陈时夏意见不合。

六年(1728)正月调山东时,陈指使江苏新任布政使赵向奎擅造伪证,勒赔巨额银两,以阻止其赴任。清世宗(雍正皇帝)震怒,将陈时夏贬任山东布政使,而让张坦麟任山东巡抚,在陈之上。七月补任内阁学士,仍留山东,八月移任江西。

七年(1729)闰七月应召回京,十一月奉命往南河,会同河道总督孙毓恂协办高堰工程。

八年(1730)母亲去世,奏请回籍奔丧,经讨论,令其在工守制(即在任上服丧),直至十年工程竣工,才回籍服丧。

十一年(1733)正月,浙江修筑海塘出现问题,张坦麟奉命前往襄办。海塘修筑会总理大臣程元章与副都统隆升意见分歧,不接受张坦麟的意见建议,致使塘工屡溃,经部讨论,拟将张坦麟降一级调用。世宗旨意:从宽免其调用,仍令其督修海塘工程。

乾隆元年(1736),程元章、隆升被解职,以大学士稽曾筠总理海塘工程,仍留张坦麟襄办。

二年(1737)正月回京城,不久任仓场侍郎,五月拔任江苏巡抚,八月,出任安徽按察使,因疾病去职还乡。

张坦麟生性严谨,勤于政事。在通州仓任职,廒座整齐坚固,粮食毫无亏损,已得清世宗欢心。及被破格提拔,委以财赋重任,剔除弊端,一尘不染,便引起庸官们的忌妒,引发赴山东时的勒赔事件。清世宗明察是非,再次破格提拔。旷遇殊恩,张坦麟忘身感奋,遇事不避嫌怨,最后遭到庸官们朋比排挤,孤立无援,年届花甲,忧愤成疾。张坦麟历官政绩以及奏议都随皇帝的朱批谕旨保存在皇家档案中。

退职后,张坦麟在汉阳县蔡甸镇租房居住,足迹不入府城,与身为布衣时的两三个旧友诗酒唱酬,不问政事,悠闲自得十余年而卒。他生平著作很多,但因为官清廉,无力刊行,现存者仅为传抄下来的散帙。

6)张行简(1835-1906),字敬亭,号儒三,湖北省汉阳县柏泉(今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人。张三异七代孙。

(0)

相关推荐

  • 碑林:艺术的盛筵

    西安碑林博物馆创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 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196 ...

  • 《国家宝藏》带火的这座西安博物馆,很多游客为何只逛完了一半?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明代的孔庙照壁 新一季<国家宝藏>的热播,让西安碑林博物馆又"网红"了一次.西安碑林博物馆是我国收藏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 ...

  • 全国最大的碑石博物馆和书法艺术圣地——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展示和研究古代碑石墓志及石刻艺术品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它的形成和发展跨越了900多年的历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成为全国最大的碑石博物馆和书法艺术圣地. 西安碑林博物馆占地面 ...

  •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我们来到北京孔庙与国子监博物馆参观,收获不小.因为是全国级重点文物,北京孔庙国子监始建于元代,随后明.清两朝延续,值得来一趟. 网查资料: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 ...

  • 初夏小聚 禺草号汉阳

    昨天(5月8日)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人们喜欢在这样的日子里外出游览,或在家恭候亲朋好友光临.随着时间推移,三峡工程短板效应越来越明显,当下武汉,除了冬季就是夏天,春秋两季仿佛没感觉,能看见的,也就 ...

  • 偶 遇 禺草号汉阳

    鸟瞰新成里,上方楼房是新城里小学的教学楼(现鄱阳街幼儿园). 偶遇 几年一面实不易,三载千秋老邻居. 偶遇惊喜千杯少,话匣一开万事齐. 说起偶遇这词,在百度中是这样解释道:偶遇是指不经意的相遇,未经安 ...

  • 《汉阳县志·烈女传》中的故事 禺草号汉阳

    <汉阳县志·烈女传>中的故事 因果教育,趋吉避祸,此话一点不假.居住在汉阳丰乐里(现汉阳柏泉农场)的三甲张氏家族,就流传着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奇事.老屋湾人起初说起此事,就连几步之遥嫘祖庙同宗 ...

  • 输记赵撝叔书“读书承志”横幅 禺草号汉阳

    记赵撝叔①书"读书承志"横幅 张范民著② 清朝二百六十七年间的学术界趋向,经过几次变化,入关后短期中,实际是晚明学风的承袭和反应.一方面是坚持或反对阳明学派性理学说的争论,另一方面 ...

  • 苏轼抬升了宋词的历史地位 禺草号汉阳

    要说苏轼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在文学上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还真的要重头说起.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有一个叫鲜于子骏的官员,收到了友人的来信.寄信人是当时如雷贯耳的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苏 ...

  • 汉桐柏淮源庙碑帖 禺草号汉阳

    <汉西岳华山庙碑帖>四明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老爷爷所珍藏<汉西岳华山庙碑帖>翻拍拓本,是老外公(亲家)请上海"苏三兴照相馆"翻拍后赠送给他的.在没胶 ...

  • 汉阳柏泉张三异家族渊源及发展 禺草号汉阳

    东西湖区地处江汉平原东端,上承涢汉,下接长江,素称古云梦泽东境,境内大部分地区原隶属汉阳县(府).境内既饶有水域,又不乏山岭,山明水丽,极宜人居.东部.北部丘岗连绵,是本地远古文明的发祥地.唐宋以降① ...

  • 音乐界又开宗立派啦! 禺草号汉阳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在元代的画派中,"拙稚派" 是别具一格的,它彻底打破了唐.宋以来已建立在透视学上,各画派于习惯上的规范:也就是说,自唐.宋代以来,人们所习惯的那种 ...

  • 诗禅酒画皆有意-记2021年首届诗友联谊会 禺草号汉阳

    "名山不乏侣,美景有好诗."可见诗词对当2021下的生活,是多么的需要.今天是"武汉老年大学研究会",自疫情以来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作为召集人我非常兴奋,早早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