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学为什么不能打动学生
杨林柯
有一句话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我认为:在确定的历史条件下,文化理念才真正决定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命运。我是这么推出来的:文化理念决定人的思维方向及其价值观,思维方向及其价值观决定人的行动,长期的行动形成习惯,习惯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性格最终决定人的命运。所以,与其说性格决定命运,不如说文化理念决定人的命运。理念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各种人生事务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正确的理念可以使我们的行动按照正确的轨道运转。
我的语文教育理念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震撼心灵 开启智慧 健全人格
先说震撼心灵。
很多情况下,我们的灵魂是不在场的,在现实中,由于外在环境对我们心灵的限制或者压抑,我们说话作文的时候总是不能按照我们内心所想的去真实地表达自己,我们总是按照外在环境对我们的要求和限制去塑造一个虚假的自己,我们听不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满眼看到的是世界的幻影,我们把自己融入世界的同时,也把真正的自己丢失了,我们被这个世界操控着,像一个没有思想的小丑。
我们的教学为什么不能打动学生,因为我们只满足于往学生的脑子里灌知识,而没有使情感和智慧进入学生的心田,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没有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快感。对学生的浇灌是心灵的浇灌,心灵是高于大脑的,大脑管认知与判断,而心灵管精神与追求。大脑的容量有限,而心灵的空间无边。学生的大脑不是容器,更不是垃圾场,我们所说所讲的应该是心灵的直通车,是点燃心灵的火把。
学生的作文为什么没有分量?主要是因为思想的缺席、灵魂的缺席。灵魂在场,才能真正做一个有心人。灵魂的干渴就是精神的饥饿,有了这种饥饿感,我们就会在人类的精神家园中寻找饱腹的粮食,学习就会有一种自觉的行动,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终身学习就不会落空。
再说开启智慧。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人生智慧。智慧不是知识,但是离不开知识,它是对知识的提升,是在知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能够指导自己人生实践的思想。其实,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知识算不了什么,掌握多少知识并不重要,人生有涯知无涯,如果拿无限的知识往有限的人生中灌装,那是很危险的。关键是知识的发展方向,因为知识有正向价值和负向价值,正向价值引导积极向上的人生,负向价值引导消极颓废甚至毁灭的人生。
自然,智慧要引导学生走向正价值,也就是给学生一种灵活的思维,培养学生有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格,让学生形成一种人生的智慧,一种能够穿透人生、在任何事情上找到快乐的智慧。同样,智慧也不是小聪明,更不是狡猾和计谋,因为这些东西在表面上是以正向价值的形式出现的,而实际上,它是一种更有害的东西,它们蚕食的是人心,瓦解的是智慧。智慧是一种人生的觉悟,有了这种人生的觉悟,就会有一个放大的自我,人生就会豁然开朗。
最后说健全人格。
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考试机器,而是培养人,培养合格的公民,我们的教育不是要培养孩子成为第一流的考生,而是要使孩子成为第一流的学生。考生是已知世界的操控者,而学生是未知世界的探求者。考试有答案,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是没有答案的。
教育就是使人成为人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教育的关键是对人灵魂的影响,能不能发展人的思想,而语文教育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责任。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身心健康发展的人,而不是仅仅要求学生成为听话的“顺民”。立人是教育的根本,也是语文教育的根本。中西方的传统教育都强调立人为先,可我们的教育是“考试第一”“分数第一”,学习好一切都好,虽然我们高喊“素质教育”多年,但这口号只成为我们大搞“应试教育”的一个冠冕堂皇的掩护,事实情况是: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而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这样,我们培养出的化学博士造摇头丸、法学高材生杀人也就不足为怪了。
教育要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整体和谐的人,其根本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良知的人,但道德良知不是培养出来的,它源自于一种人生的觉悟,而这种觉悟需要一种信仰性质的东西来支撑,教育应该培养出一种信仰性质的东西。信仰能够使一个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正确把握自己的行动,不违心做事和说话,听从良知的声音。从大的方面来说,信仰也能够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起来,因为共同的信仰才会有共同的思想和行动。如果只用分数评价学生和老师,就像社会用权和钱评价人一样,信仰无法建立起来,理性也就无从谈起。
道德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信仰的社会容易成为一个没有底线的社会,因为没有道德良知的内在约束;只重视知识传授而不重视立人的教育自然是没有良知的教育,它只能培养出一大堆机器人,更可怕的是我们正在培养一大堆病态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