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线回了6小时+ 的留言,大概500条问题吧。回家陆陆续续回到半夜,今天上午继续又回了一些。晚上6点之后办公室就没空调了,热得我一头汗。坐久了又腰疼,干脆站着打字。因为信息流太快的缘故,中间好像miss掉一些提问,这里说声抱歉。
已经让阿九帮我标记了,写完这篇文章我就滚到后台继续回复。
如果到明天下午16:00还没有得到回复的,可以二次发给我。
我回复过的也可以继续追问,不要太矜持哦。
在线回答问题,其实非常考验被提问者对整个保险闭环系统的专业度和熟悉度。
这个对我来说其实不是问题。每天亲手回复留言这件事我本来就做了两年多,只不过太考验体力了。
但是大量集中的留言,还是能明显反映一些问题的。
不太可能这么快整理出来,先简单做个复盘吧,集中说一些规律和误区。具体的整理,我未来会放到知识星球。(是的筹备差不多了下周正式公布)
一、一半是非标准体核保问题
1、买不到的人最着急
当很多人还觉得保险「没用/骗人/不划算/不如投资」的时候,另一些人已经在愁「能不能买到/除责了咋办/拒保了咋办」。
传说中的「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大多数不那么严重的健康问题,都是有机会的。
但是有些情况真的没办法。年龄和健康状况,各是一道坎。
比如说,很多人替父母咨询,又有糖尿病、年龄又超过60岁。基本上只能买买意外险和防癌医疗险,顶多加一个鸡肋的给付型防癌险。
再比如,患慢性肝炎的,和重疾险、防癌险、医疗险都基本绝缘。
再比如,有抑郁症/焦虑症诊断史,想成功通过核保,也是很有困难的,没成功的前提下,也只能买买防癌险和意外险。
包括一些出生不久的小朋友,出生时不顺利,健康异常,有住院史,也会被保险公司延期。
提问的人怀着期待的心情,我也多么希望自己能回答「你可以」。如果有时光机就好了,可以穿越时光回到每个人都是标准体的时间点,在他耳边大吼一声:赶紧买保险呀亲!很多人的提问模版是:关哥,我体检出xxx问题/我得过xxx病,请问我该买什么保险/有哪个重疾是适合我的/请推荐一个产品。1)核保是一个综合了医学和保险的跨学科专业。不是靠一个疾病名称或者体检指标就能判断的。你得看具体的指标、严重程度、甚至相关的功能是否有异常。
比如说,很多人问「高血压怎么投保?」
那具体数值是多少呢?是1级还是2级?
如果是2级或以上,出门左转防癌险。
但如果是1级,我们有芯爱啊。(不过很可惜,芯爱的核保宽松只到这月底)
再比如「子宫肌瘤能买啥?」
请问手术切除了吗?是良性的吗?
如果没切除,那有半年内超声吗?大于5公分吗?边界清晰吗?贫血吗?
这两个例子都是标准比较清晰,智能核保试试就能得出结论的。相对复杂的,智能核保也搞不定,就要人工核保了。比如「乙肝小三阳,胆红素有升高历史但是近期正常」,就得提供资料让核保老师来判断了。所以,既然有健康问题,要么亲自去走一遍健康告知和智能核保,要么就老老实实递交详细的资料人工核保,自己如果都不清楚自己的健康问题到底有多严重,我也好,保险公司也好,怎么可能判断风险到底有多大?能不能保?2)有些人高估了健康问题对买保险的影响,自己默默愁得要死。比如有位父亲说儿子几个月大的时候做了隐睾手术,问我是不是儿子从此和重疾险绝缘了。我说当然不是啊,已手术治疗且痊愈三个月无后遗症,就可以标准体通过了。再比如,有小姐姐之前子宫肌瘤被除责过,想问是不是有了这个记录就没法再买别的保险了。「发现肌瘤超过半年,最大直径不超过5厘米,且边界清晰,无贫血或仅有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大于100g/L或10g/dL)」甚至像咽炎、鼻炎、阑尾炎这些问题,健康告知要么不问,要么能直接通过,连智能核保都不用进。有不少人还是不知道智能核保怎么用。我们特地录了一个小视频。
说实话,配置方案是我的强项。给我足够的信息和时间,都可以做。关键就是没时间。我光忙活这个公众号一干事宜,每天就工作超过12个小时了,用膝盖想想也不可能每个人一对一做方案的。所以这部分问题,我大多数给的是大致的思路、注意事项,然后发链接。之前写了很多思路、方法,也给了很多配置的方案模版,甚至喂饭文。有很多读者,通过看公众号,已经学会怎么给自己和家庭配置了。后台截表格发给我看,基本上都挺好,有问题我也可以马上指出来。或者在配置的过程中遇到一些纠结的点,比如「到底选多次还是单次啊?二次癌症加不加啊?先买终身还是先买70岁呀?」但我也充分理解很多人「没有时间」去看公众号、去学习、去自己做功课的现实。是的下班回家我也只想躺在床上刷手机看帅哥听德云社打消消乐。如果家里再有一两个娃,爹妈能睡个整觉都算烧高香了。买个保险没必要把自己整成专家,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就好。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默默的解决问题,既没有收费,也没有推广。8月初我们试着做了一下收费服务,同时也保留了免费咨询。中间解决了一些流程和技术问题,反响其实很不错,也感谢特别热心的朋友给我们指出了很多问题。要特别说明一点,我是一直尊称他们「顾问老师」的,他们的定位也绝对不是客服。任何一位顾问老师请出来,都是懂产品、懂核保、会配置方案,既能从保险公司的角度理解条款设置,又能从用户角度去想办法在规则之内找到更优解。我们也有一个共同的群,每天都会大量讨论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所以不用担心思路相左的问题。跟他们沟通,几乎等于跟我沟通一样。甚至,实际操作的一手经验,他们比我更丰富。还有个额外的福利,顾问老师的声音特别好听,声控不要错过。(给你个眼神体会下)
付费服务有两个版本,单人和家庭版。价格嘛,就是个意思。要说区别的话,免费咨询偏产品,简单,处理速度快;付费咨询偏方案,需要更深入的沟通和配置时间,工作量更大一些。2、为了让你成功投保,引导你「不如实告知」,或者虚假承诺你「这个我来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