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园路750弄愚园新村
愚园路750弄愚园新村,1930年,浙江兴业银行购地在此建造了29幢假四层联立式洋房,总建筑面积约3190平方米,均有煤气、卫生设备。 这里原来是康有为“游存庐”原址,民国18年,浙江兴业银行从其后人处购得“游存庐”,后拆除建成愚园新村(今愚园路750弄),共建四层洋房29幢。 地址 里弄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愚园路750弄 愚园新村新式里弄 1930年 砖木三层 29幢民主革命时期“七君子”之一的民主斗士沈钧儒先生曾居住在愚园新村11号,这幢寓所也是其长子沈谦行医的诊所,现仍由其子孙居住。 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公示编 号原名称/原使用单位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地 址建造年代4M013愚园新村愚园新村愚园路750弄1930 民国3年(1914年),康有为57岁时,自京至沪居住,于民国10年在愚园路购地10亩,自建花园住宅“游存庐”,并居住度过6年晚年生活。从其“自有天游入非想,默存独乐始于今”的《游存庐》诗句中,可看出其晚年的心境和住处命名的由来。 “游存庐”当时为愚园路192号和194号,建两幢西式楼房。园内另有一幢五开间的中式二层楼房,名“延香堂”,楼上楼下均有走廊。后来在延香堂左边建筑一个大客厅,可以举行相当规模的舞会。庭院中间有一间平房叫“三本堂”,康家人称之为“神厅”,也就是一般人所谓的祖先堂。另有一间木结构的“竹屋”,因木型加工似竹而名,内陈设雅致,是康有为休息及招待门生、亲友之处。园有池塘,上有木桥,旁有假山,山有茅亭,植有花卉树木,还饲有金鱼、猴子等。 民国15年与民国16年之交,北伐军所向直指江浙。康有为知自己不能见容于南方,便匆匆离沪去尚在军阀势力下的青岛。在离开“游存庐”时,他巡视园中数遍,叹道:“我与上海缘尽矣!” 康有为五十七岁时,至沪居住,初到上海租住的是当时享有一定盛誉的辛家花园(新闸路今中华新村)。1921年,六十四岁高龄的康有为,在愚园路(当时为英租界越界筑路地段)自购地皮10亩,建造了一座中西合璧的花园住宅,取名“游存庐”。与他原来租住的盛公馆辛家花园遥相呼应,并在“游存庐”中度过六年晚年生活。后上海文化史遂以“康公馆”称之。无论在辛家花园的“游存楼”还是后来的“游存庐”,康氏一族俨然一派融融景象。康家人丁甚多,除了元配夫人张云珠于1922年去世外,他还有五位妻妾和六个未婚子女,有十个女仆、三十多个男仆、厨师等雇员日常侍候这些老爷太太、公子小姐们。看门的是两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印度阿三,白布包头,别有异域风情。家人之外尚有川流不息的门生故旧和食客,少则十余人,多则三十余人,因此也有了康公收一代巨匠刘海粟为弟子的佳话,一句“海粟,你就是中国的拉斐尔啊!”让海粟深感知遇之恩。至今日,徜徉这一片绿草如茵之地,依稀是当年络绎不绝的诸多人物—画坛巨子徐悲鸿也曾是康公家常客,康公玉成的这一对璧人在此也留下了一部传奇篇章。“康公馆”大院内以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为主要建筑,此楼号“延香堂”,楼上楼下共有10间房,便是康公及家人的主要居所。康公在书房读书写字的间隙,或倚栏远眺,或俯瞰庭前孩童嬉戏,或踱到室外,或登假山吟诗,或漫步庭院,抚弄花木,“默存独乐始于今”。兴之所至,康有为就常喜好在这游存庐书斋中挥毫。他的书法或俊逸潇洒,或浑圆遒劲,或拙巧相成,格调古朴高雅,各有奇趣。他在宣纸上书写各种墨迹,得心应手,游“笔”有余。当时的官僚、地主、军阀、富商,附庸风雅,趋之若鹜,均以拥有收藏康公墨宝为荣。“延香堂”底层有一个很大的客厅,厅里还供着慷慨就义的戊戌“六君子”之一康广仁的遗像。庭园中间,有一座传统形式的平房“三本堂”。康有为依《荀子·礼论》云:“天为生之本,祖为类本,圣为教之本”,所以把供奉上帝、孔子、祖宗的地方称为“三本堂”。风景佳处尚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竹屋”—外形用竹料搭盖,里面是木结构。这是仿新闸路康公友人简照南(上海南洋烟草公司的创办人)园中的竹屋兴建的。漫步此屋,外竹内木,清新典雅,充满自然情趣,是康有为招待朋友和休息的所在,品茗闲谈,有竹香隐隐,不亦乐乎。此外还有一些附属建筑,用作厨房、仓库和雇员的住所。“游存庐”园子与苏州园林相仿:人工开挖了一个曲折的池子,池内可以划船,大池中鱼戏莲叶,波光粼粼。上架两处木桥,走进朱漆大门,穿行于此座长约30米的木桥,沿走廊贯穿两只圆形凉亭,入亭俯视,一方清澈见底之塘,一塘可尽情垂钓之鱼。颇得“小桥流水人家”之趣。挖出来的泥土堆成一座假山,上有茅亭数座,错落点缀其间。院内种树一千两百多株,有从苏州买来的红梅,有日本买来的樱花,还有罕见的开绿色花的梨树;有桃林一片,更有玫瑰无数;池边舍旁搭有爬满葡萄和紫藤的棚架。如此佳境自少不了各色观赏动物:孔雀、猴子、麋鹿,甚至于“黔之驴”,都有一席之地。院内林木葱郁,奇花如海。每当晴天碧日,池塘里倒映着红墙绿树,微风袭来,涟漪阵阵,鸟语花香,一派怡静的田园风光。由康公的诗作:“白茅覆屋竹编墙,丈室三间小草堂。剪取吴淞作池饮,遥吞渤海看云翔。种菜闭门吾将老,倚槛听涛我坐忘。夜夜潮声惊拍岸,大堤起步月似霜”—一位垂暮老人欲作《庄子·逍遥游》的超脱感可见一斑。“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康公居此,豪迈不减当年,时常“通电”对国事表态。他曾致书北洋政府,请求他们在“巴黎和会”上废除不平等条约,力争国权。还曾愤而通电支持五四运动,致电谴责日本人的侵略行径。民国十五年与民国十六年之交,康有为离开上海去青岛,据康同璧的记载说:“先君离沪时,亲自检点遗稿,并将礼服携带,临行前,巡视园中殆遍,且曰:'我与上海缘尽矣。’以其相片分赠工友,以作纪念,若预知永别者焉。”果然此去渺渺,再无相见。时光荏苒,春藤春花谢了光华,这悠游之庐,写遍了悲欢离合,留后世之人,在亭榭之下,风声水影里,细听当年的歌。与你若只如初见,何须伤感离别?我的更多文章:愚园路749弄“神秘别墅”
(2014-05-21 17:01:32)愚园路718弄云寿坊
(2014-05-20 17:00:36)愚园路699号严家花园
(2014-05-19 16:21:32)愚园路684号法国外廊式风格建筑
(2014-05-18 18:16:19)愚园路611弄和村.641弄蝶村
(2014-05-17 17:57:59)愚园路608弄文元坊
(2014-05-16 17:44:00)愚园路579弄中实新村
(2014-05-15 16:31:21)愚园路576弄四明别墅
(2014-05-14 17:03:38)愚园路532弄柳林别业
(2014-05-13 17:41:35)愚园路520弄四明体育弄
(2014-05-12 18: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