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书与画的关系问题
启功作品
书与画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大马蜂窝,不可随便乱捅。因为稍稍一捅,即会引起无穷的争论。但题目所逼,又不能避而不谈,只好说说纯粹属于我个人的私见,并不想'执途人以强同'。
启功作品
我个人认为'书画同源'这个成语最为'书画相关论'者所引据,但同'源'之后,当前的'流'还同不同呢?按神话说,人类同出于亚当、夏娃,源相同了。为什么后世还有国与国的争端,为什么还有种族的差别,为什么还要语言的翻译呢?可见'当流说流'是现实的态度,源不等于流,也无法代替流。
启功作品
我认为写出的好字,是一个个富有弹力、血脉灵活、寓变化于规范中的图案,一行一篇又是成倍数、方数增加的复杂图案。写字的工具是毛笔,与作画的工具相同,在某些点划效果上有其共同之处。最明显的例如元代柯九思、吴镇,明清之间的龚贤、渐江等等,他们画的竹叶、树枝、山石轮廓和皴法,都几乎完全与字迹的笔划调子相同,但这不等于书画本身的相同。
书与画,以艺术品种说,虽然殊途,但在人的生活上的作用,却有共同之处。一幅画供人欣赏,一幅字也无二致。我曾误认文化修养不深的人、不擅长写字的人必然只爱画不爱字,结果并不然。一幅好字吸引人,往往并不少于一幅好画。
启功作品
书法在一个国家民族中,既具有'上下千年、纵横万里'的经历,直到今天还在受人爱好,必有它的特殊因素。又不但在使用这种文字的国家民族中如此,而且越来越多地受到并不使用追种文字的兄弟国家民族的艺术家们注意。为什么?这是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启功作品
我认为如果能找到书法艺术所以能起如此作用,能有如此影响的原因,把这个'因'和画类同样的'因'相比才能得出它们的真正关系。这种'因'是两者关系的内核,它深于、广于工具、点划、形象、风格等等外露的因素。所以我想与其说'书画同源',不如说'书画同核',似乎更能概括它们的关系。
启功作品
有人说,这个'核'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它包括哪些内容?甚至应该探讨一下它是如何形成的。现在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索。
一
民族的习惯和工具:许多人长久共同生活在一块土地上,由于种种条件,使他们使用共同的工具;
启功作品
二
共同的好恶:无论是先天生理的或后天习染的,在交通不便时,久而蕴成共同心理、情调以至共同的好恶,进而成为共同的道德标准、教育内容;
启功作品
三
共同表现方法:用某种语辞表达某些事物、情感,成为共同语言。用共同办法来表现某些形象,成为共同的艺术手法;
启功作品
四
共同的传统:以上各种习惯,日久成为共同的各方面的传统;
启功作品
五
合成了'信号':以上这一切,合成了一种'信号',它足以使人看到甲联想乙,所谓'对竹思鹤'、'爱屋及乌',同时它又能支配生活和影响艺术创作。合乎这个信号的即被认为谐调,否则即被认为不谐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