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还是现实点儿好。
老师习惯问学生,“你们的理想是什么?”
大人喜欢关心别人家的孩子,“你的梦想是什么?”
如果孩子们回答,成为科学家、老师、航天员或者医生,这时他们就会投来不一样的眼光,并不由自主地评论道:“这孩子,有前途。”
而那些什么都不回答,或者给了令他们不满意的回答,则习惯性地被晾在一边。贴上“没出息”这个标签。
然而,现实总是习惯打脸。那些信誓旦旦的梦想或者理想,最终大部分都成了理想化。
重要的是,没有人会问为什么?
更少有人会关心你干什么?
这就是现实。
人可以有理想,但是不能理想化。
毕竟,人是要生活的。
在火车上遇见一个去见男友的姑娘。两人异地,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听她说起这段经历,听着都有点难。
她原本以为只要两个人的爱情足够深,不管距离多远、分离多久,都抵挡不住他们的爱恋。
然而,现实却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分开的时间久了,感觉连说话都不在一个频道上。电话的频率也较开初少了许多。
或许他们这个只是异地恋艰难的一个代表吧。毕竟,在一起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而相聚则显得遥遥无期。
想一想,还是现实点好。
如许巍在《曾经的你》中所唱道的“曾梦想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你四海为家。曾让你心疼的姑娘,如今已悄然无踪影。”
一个人的人生中,总有这样一个经历。打破理想,重建认知的过程。
这也就是意味着,打破现实和理想之间的不平衡,重建新稳定的平衡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那些狂妄,总会褪去许多,学会了妥协。
有人说,这就是成长。
在作家余华的《活着》一书中,无不体现着与现实妥协这一主题。
在书中,余华写道“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我想,这可能就是这本书所要突出的主题吧。
人活着首先就要吃穿,要住行,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正如现在的相亲,首先就要问你有没有房,或者你能不能买得起房。
你不能说人家俗气。毕竟,女儿是自己的心头肉,担心她在居无定所的婚姻里会受委屈。
同样的,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的人,想必你也不会忍心让你爱的人担惊受怕,没有一种安全感吧。
这些都是一些很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需求。
如果连这些都解决不了,不能满足,那你的理想,完全就是理想化。
在白岩松先生的《白说》一书中,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给儿子10块钱,儿子看到路边有个乞丐,毫不犹豫地把这钱就“捐献”出去了。
为什么呀?因为爸妈还有很多,伸手要就可以得到,多么容易的事情。
但是,他继续说道,要是我们那会儿,可不会这么“豪爽”,因为自己都吃不饱。父母更是没有。
这就是现实。之所以喜欢他的文字,同样也是因为他在思考,思考一些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因此,永远不要用自己的视角,去评判别人的行为。换位思考一下,要是你处于对方那样的情景下,你还会做出和现在同样的行为吗?
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作者给了这么一个定义:
“差距就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结果之间的差值。”
根据这个定义的样式,我们可以定义很多。如问题是期望值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陈春花教授在她的书中写到,“理想和现实之间有一条纽带,那就是行。”
用行动去缩小这两者的距离。
用实力,让情怀落地。
也许,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By/小飞
2021年1月3日星期日 11:27于火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