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主席真冤,米芾才是“描字”先驱!
ZAKER娱乐2020-12-19 22:15大图模式
《苕溪诗卷》米芾书,澄心堂纸本墨迹卷。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全卷35行,共394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米芾《苕溪诗》补笔浅析文/顾巧年《苕溪诗》全称《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卷》,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于元祐三年(1088)38岁时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全卷35行,共294字。开首有句“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故知所书为自撰诗,共6首。此卷末有其子米友仁跋:“右呈诸友等诗,先臣芾真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后纸另有明李东阳跋。据鉴藏印记,知此卷曾藏入南宋绍兴内府,明杨士奇、陆水村、项元汴诸家,后入清乾隆内府,并刻入《三希堂法帖》。《苕溪诗》用笔遒劲,浓纤兼出笔丝连贯,纵横恣逸。前贤对此卷多有褒议,是行书经典法帖,此处不再赘述。笔者平时的书法研习中,偏重于行书,行书中又以米芾行书用功最勤。《苕溪诗》曾临习过多遍,教学时也常有示范,故比较熟悉。记得第一次临《苕溪诗》时,便发现有多处补笔。后也常有书友和学生问起。笔者不才,这里就《苕溪诗》中补笔,做个小小的解析,望能解书友心中疑惑。细数了一下,米芾在《苕溪诗》中补笔大约有“友”“载”(載)“游”(逰)“尽”(盡)“不”“亲”(親)“拆”“无”(無)等字(见图),除“友”字补了撇画,其它都是补的横画。另有几处不是很明显的补笔,这里就忽略不论了。
首先我们要问,米芾为何要补笔?从他写《海岱诗》时,自言“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可以看出,米芾是个即讲究,求完美的人。而此卷创作于米芾38岁时,属于米芾行书风格还未完全成熟时。当时的他已见过苏轼六七年了,大量收罗晋人法帖,眼界大开,书艺大进,但显然,“受教”于苏轼的他正处于“眼高手低”阶段,还不能完全做到笔笔精到。而《苕溪诗》应该属于即兴创作(从作品中有涂改痕迹可以看出),故对自己觉得未能完全到位,或者是还不尽美的笔画进行补笔,对于当时的米芾而言,就是很顺理成章的了。类似补笔在同时期的作品《蜀素帖》当中也存在,只是更隐蔽更自然些。那么,米芾补笔补的什么?笔者分析后认为,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补形。拿“尽”(盡)字来举例,显然,在补笔之前,此字的上面的四个横画形状雷同,都是尖起笔,入纸后向右逐渐下按。米芾书求多变,这显然不符合他的要求。所以他选择在中间的长横起笔处补上一笔,仅此一笔便打破了雷同,使笔画之形得以丰富,同时打破字形的平正,重心左移,偏于崎侧,造成了字形的险绝,使之更丰富耐看了。
二是补空间。以“游”(逰)字来举例,在补笔前,“子”字中间那一横显然较短,使得其左下角形成的空间与“扌”左侧空间相似。书法中是比较忌讳空间平均分割的,米芾自然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在“子”的横上补上一笔,就解决了这个矛盾。
大图模式三是补势。我们以“亲”(親)字来说,此字的第一点写的很厚重,紧接着的横画突然变得尖细,使点的厚重变成突兀。从笔力运动轨迹来看,显然不符合其运动的势,不符合自然书写的规律和结果。所以,米芾在第一横的起笔处补上一笔,这样一来,使得此横画更好地承应上面那一点,而使第一点与下面的笔画过渡更自然。
四是补节奏。这里用“友”字来举例,很明显,此字第一撇被补了一笔,既延长了笔画,也使原本枯笔飞白变得“润”起来。在未补笔之前,那一撇是枯笔,与其它笔画的“润”对比过于强烈,在一字之内从枯到润,过于突然,不符合书写的节奏。虽然书法要有对比,但对比得有度,超过了这个度,就显得突兀和不合理。所以米芾在此补上一笔,但没有完全补实,只是让它不过于突然,让它们的节奏趋于融合。
当然了,米芾补笔有时候是一箭双雕,甚至是三雕,四雕,形、空间、势、节奏等兼顾,总之是为了让字更为完美。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米芾补笔,不是我们常说的“描”,“描”字是万万不可的。补笔在米芾四十岁往后的作品中也极为少见,晚年所作大字《虹县诗卷》亦偶有所见,但其手札作品中,补笔几乎绝迹。本文作者:顾巧年原载:《青少年书法》杂志2020年第十期转自:书法秘笈特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