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明祖师传丨修造著述功圆满之辛劳一生终羽化

刘一明祖师传丨修造著述功圆满之辛劳一生终羽化

作者:贾来生

每当一个人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常常会感叹一些偶然的事件或者因素有时在人生的某个特定时刻竟充当了神奇的角色。这些偶然的事件或者因素,世人常常称之为缘分。缘分缘分,因缘和合,共成某事,亦称宿命。刘一明成为清代道教宗师,正是这样由偶然而必然地由儒入道,并最终成为一代大家的。

缘分缘分,因缘和合,共成某事,亦称宿命

一个生命的来到人世,本身就是一件神异而奇妙之事。不论是出身于帝王将相之家,或者是布衣贫民之家,两个小小的细胞,其间经历多少悲欢离合和艰难险阻,最后幸运地成为一种现实的必然存在

随着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声,笼罩在这个外雄内秀的四合院中的紧张气氛顿时被欢乐代替了。此时正是清世宗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农历甲寅年的九月十九日。那正是一个收获莜麦和玉米的丰收时节。呱呱坠地的婴儿出生在山西平阳府曲沃县(今闻喜县东北)的刘姓大户人家,取名万周,字一之,号秀峰,不过,后世的人们只知道他皈依道门后的道号——刘一明。

刘一明(1734-1821年),号悟元子,又称悟缘老人、素朴子、素朴散人、披褐散人、南台子,山西曲沃(今闻喜)人,出生于富商之家。其生平汇集于其弟子张阳全撰述的《素朴师云游记》中。按其传记,刘一明本“自幼习儒,志图功名。尤好技艺、医卜、星象、地理、字画,俱能留心,百家之书,凡所见者,亦必略观大意。”而转向道教生涯,则受教于吕祖传:

年方一十七岁,一日闲看吕祖传,至黄粱故事,自叹曰:“人生在世,富贵荣华,百年岁月,瞬息间耳!古往今来,谁人打破?昔祖师因梦大觉,出尘炒饭,得证天仙,至今一千余年,普度群生,隐显莫测,不知熬煞多少世路英雄,真乃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我求功名,将欲何之?”遂有物外思焉。

其后,久病不愈,决计前往甘肃寻找在巩昌(今陇西)经商数年未归的父亲,顺道访求名医。遂于1753年(乾隆十八年)辞母西行,途经陕西泾阳时,在关帝庙前遇一道士,嘱其访求金丹大道,可延年益寿。又给灵应膏方剂,令其服用。至巩昌与父亲相会后,服用灵应膏月余,旧病痊愈,又染瘟疫。昏迷睡梦间,步入神仙洞府,与一老者相会,被赠“清静”画一轴。忽然惊醒,大汗淋漓,疾病全消。由此决心按泾阳道者所示,专心访求内丹经典,得《悟真篇》。又曾遇四川彭道人,授给静功口诀。翌年,从巩昌到会宁铁木山,脱去俗衣,改换道服,隐姓埋名,开始寻访高道的生涯。初挂单于靖远开龙山潮音寺,得“神提伴当”(代神传言者)借法王菩萨(孙悟空)口气指点,于此静修数月。继至兰州游历无所遇。后闻金县小龛谷峪峡有广东籍樊姓道土龛谷老人,遂皈依其门,听其教训。

龛谷老人精于内丹学术,嘱刘一明以薛道光注《周易参同契》,翁葆光、陆墅、陈致虚三子所注《悟真篇》和丘处机注《西游记》为“修真之指南”,谨防伪书所误。

其间,遵师嘱,往新营镇拜访田道人,无获。又云游至靖远搭那池龙凤山道观、海城(今宁夏海原)米粮川。因父亲寻找,暂回巩昌小住,将父母送回山西后,再度至金县龛谷寻师,被嘱须尽孝道,并受毒蛇引路之诀,“畅然归里,暂慰二亲。”时在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在归里尽孝其间,刘一明曾第三次拜访龛谷,被师逐回。

为防刘一明再度出家,其父为他“捐国学,使务毕业。”自1756-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他一面在家奉养母亲,一面游访北京、河南及山西太原、汾州、平阳各地,“明行医道,暗访高明。”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其父在巩昌病故,刘一明前往奔丧。丧毕拟再往龛谷,而其师则东游秦川。

于是,南下汉中,拜访龛谷老人同门徐丈人,未得谋面。路经仙留镇(一名黄沙镇)时,遇龛谷另一同门齐丈人。得齐丈人以《论语》入门,指点内丹要义。自是前疑俱解,

赋诗云:“一十三年未解愁,仙留镇上问根由。而今悟得身生处,非色非空养白牛。”

因父亲后事未了,刘一明再到巩昌,搬运父亲灵柩归晋。路过陕西凤翔太乙村,闻师龛谷老人羽化于此。将父亲安葬于故里后,装疯卖傻,潜逃离家,云游陕甘宁青各地访道行医,行经山西绛州、禹门,陕西蒲城、延安、定边、凤翔、邠州,甘肃庆阳、平凉,宁夏灵州(今灵武)、银川、固原等地。一度栖居银川三清台、观音堂。后南入栈道,至陕西凤县南台山,并带领门人在南台山垦荒自养,于秦岭麻峪河修桥补路。初欲于南台山建立丛林,接待十方常住,因人心不齐,遂西游甘肃,过两当、徽县、成县、西和、礼县,相继挂单于岷州(今岷县)二郎山菩萨洞和三足洞。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前往兰州,挂单于沈家坡五圣祠。1774年(乾隆三十九年)应银川道友阎绣庵邀请赴宁,翌年春再游开龙山,又迁靖远弘山寺、西闇寺,完成《西游原旨》初稿。夏五月携书稿返兰州,定居白塔山罗汉殿,以3年之期,对书稿进行订正修改定稿。

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四月西游平番(今永登)、凉州(今武威),转道青海西宁,复折返甘肃,经河州(今临洮),再度抵达金县,见兴隆山景色宜人,又有宋金时期秦李二仙遗迹,决计留居此山,并两度东游秦川,“下汉南,游湖北,朝武当”,访凤翔祭拜师墓,登龙门访丘祖仙迹,上崆峒瞻仰黄帝、广成遗迹。又过黄河三至宁夏,登贺兰山避暑,而后再至兰州,西游平番、西宁,折返兴隆山。时年64岁,即1797年(嘉庆二年)。一面督建山场,一面著书,有《三易注略》、《周易阐真》、《参悟直指》、《道德会要》、《指南针》、《会心集》、《指南三书》、《栖云笔记》等儒释道三教经书22种传世。其主要著作分为注释和著述两类,被时人辑为《道书十二种》结集刊印。其生前即有常郡护国庵刊本,民国年间有1913年上海江东书局石印本和1925年集成书局石印本等。1990年7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据护国庵本和上海翼化堂本校勘补缺,收书17种,予以影印出版;书目文献出版社又于1996年4月根据清刊本出版《刘一明道书十二种》;2006年1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再次出版。

另据《甘肃道教志》初稿,刘一明还时常前往兰州参访,常挂单于金天观和百道楼,在金天观开讲《周易》太极。其弟子张阳全在总结其师生平时说:“师初居栖云开山建庙,非仅修工而已,特借修工,苦炼身心耳。以故,日则打尘劳,监管修造;夜则注经书,阐扬道脉,日夜辛苦,无有宁时。然师乐在其中,苦不知也。”“师在栖云修造庙宇三十余年,注解经书三十余年。当两山神工告竣之时,即书刻刊方完之时,亦师寿八十有二之时。此时内外事毕,心无挂碍,身莫劳苦,安居自在窝,静养精神,一切外事,皆不应酬,与世无异矣。”为探寻道教真理和济世度人辛劳一生的刘一明,直到82岁高龄才静心修养,直到88岁坐化于友人提前为他建造的墓洞之中。

刘一明的师承关系略述

自刘一明弟子开始,宣称他属于龙门派第11代。但从其著述和传记中,难于明确其师承派系。在刘一明访求高道的过程中,先后有数人为其传授道要,其中明确为师者有两人。可惜这几人都不愿将真实名姓告诉世人。因此很难确定其来历和身份。

刘一明的第一位师父,是龛谷老人。龛谷老人姓樊,广东人,因隐居于金县龛谷,故号龛谷老人。《素朴师云游记》称其“时而儒服,时而道冠,行迹异常,人莫能测”。先居金县,后迁陕西凤翔太乙村,并羽化于此。其师梁仨人,来历亦不明。从刘一明归宗龙门派第11代上推,则梁仙人当为第10代“清”字辈。龛谷老人师从梁仙人,当在汉中一代,时间大约在康熙一雍正年间,当时龙门律宗穆清风、朱一和、袁清举等在秦蜀设坛传戒,梁仙人很可能与律宗有某种联系。

第二位是龛谷老人同门师弟齐丈人。齐“少读史书,秉性鲁纯,未得粱仙人实惠。因其老实志诚,梁仙人曾将丈人托于樊、徐二翁,令其指点。其后樊老人西游,丈人听徐公指教,同住汉南十余年。受尽无数苦楚,终无所得,知其法缘未至,遂离汉南,赴甘肃访人”。(张阳全:《素朴师云游记》)后在兰州阿干镇遇到一位姓余的喇嘛,改换俗衣,随其云游西宁、凉州、甘州,肃州,“二年而得事”,即明了生死之理。随即,余喇嘛隐居无闻,齐丈人独自云游宁夏、定边、庆阳、平凉、西安等处,南入栈道,定居褒城(今陕西勉县)仙留镇20余年,人呼“蓑里毛”。不知所终。

刘一明弟子众多,知名者有1811年(嘉庆十六年)主持刊印《象言破疑》的魏阳诚、为《悟道破疑集》作序的夏复恒、撰写《素朴师云游记》的张阳全,以及为《素朴师云游记》作序的唐琏、任阳固等5人。其后子弟繁衍于西北各地。

嘉庆二十年(1815年),刘一明这位八十二岁高龄的白发老人将《会心集》未收的自作诗词、歌谣、楹联和书信、传记、笔记、募疏序、墓志铭等汇编成《栖云笔记》,写了一首《绝言歌》书怀。诗中表示从此不再著述立言,诗称:

……

吾今老矣不耐烦,愿心已了欲绝言,

塞兑闭门毁智虑,敛华就实顾本源。

眼内不观尘世事,心中长挂混元幡,

如愚如讷无知识,阴阳造化一手掀。

元宵节来了,山上旗幡飘动,张灯结彩。刘一明登上西峰之巅,环顾二山,用他那传神之笔向我们描绘了兴隆山四季美景,一首写春:

春风解冻泽冰消,桃杏花开满树梢。

杨柳堤边垂嫩叶,山川草木尽抽条。

秋风吹动桂花香,鸿雁南飞字几行。

霜叶相攒如锦绣,蟾蜍风外有精光。

一首题夏:

夏日熏风热气涨,荷花开放满池塘。

游人避暑林间坐,据说田中麦豆香。

一首描绘秋季风光:

秋风吹动桂花香,鸿雁南飞字几行。

霜叶相攒如锦绣,蟾蜍风外有精光。

一首写尽冬日气魄:

冬岭苍松页转新,梅花瓣瓣似星辰。

琼楼玉阁云中现,半夜寒鄇叫梦人。

虽说刘一明以诗表示“绝言”,但是又怎能真地绝言呢?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刘一明又给弟子写信传授内丹功法的注意事项。嘉庆二十二年,他又整理了医书《经验杂方》、《经验奇方》和《眼科启蒙》。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八十五岁时,刘一明又写了《了愿歌》和《自题形乐》,回顾了自己平生的所做所为。诗中写道:

山右一鄙夫,新田都懒汉;不知争名利,但想登道岸。

龛谷指源流,仙留细分判;自立一门庭,衣怀金刚钻。

间或服儒服,有时戴道冠;居尘脱尘情,处世离世畔。

施药济困危,修桥度苦难;南台结善缘,栖云拣侣伴。

日则打尘劳,夜来办公案;阐真泄天机,参悟露一贯。

原旨可破疑,会心能延算;著集指南针,重兴朝元观。

非是图虚名,却有真实干;利已兼利人,脱灾并脱难。

八旬犹未闲,两脚还奔窜;虽未了真宗,倒也绝牵绊。

借此形乐图,行藏叙几段;无瑕难写真,示于门人看。

……

这位让人尊敬的“八旬犹未闲,两脚还奔窜”的高道,在他羽化前两年,还满怀热情地撰写了医学著作《瘟疫统治》、《杂疫症治》。他还为昆陵王养吾的著作《痧胀全书》采集众说,加上自注。

刘一明祖师的医书可以称得上立论精当、辩证明确、针药并施、治法简要。1987年,经甘肃省中医学院李子智教授审阅,认定刘一明这些医书“至今仍有重要价值”。

在踏勘兴隆山两峰、重建宫观期间,刘一明就曾自选东峰的东南部新庄沟之阳、灌木丛中的荒滩为其墓地。其地以“乙木行龙、坐艮向坤、辛戎水口”的方位划定墓的位置朝向。

嘉庆二十年(1815年)起,当地俗家弟子逐年在墓地以青砖箍成圆顶塔形墓室,立祭台、修围墙,并植泰山松两株、当地白杨两株,塔院周围植以云杉。

清宣宗道光元年(1821年),八十八岁高龄的高道刘一明,自知不久将升登天阙,归于大道。他一生无私,心地坦然。他建十方丛林,兴一方香火,著等身大作,授无数徒弟,结众多朋友,积无量功德。

正月初六傍晚,刘一明在众弟子扶助下,洁身梳洗,换上了新的蓝色道服和云履,戴上了一字巾,步出居住了三十多年的自在窝,下了栖云山,又缓缓的登上兴隆山。在三官殿处,回看暮色中两峰的殿宇,听着寒风中的松涛声,自叹道:“人生,瞬息间耳!”

刘一明站了很久,随行的弟子们侍立左右,恭敬地不敢说一句话。看着长庚星渐渐西斜,亥时(21-23时),刘一明穿过丛林,迈进墓室,端坐在正中木椅上,对随行的众弟子说:“你们要以性命为重,功行为先,固原谢祥一家在修山时,先后助银八百多两,要逐年偿还。”说罢,头靠在木椅上升仙而去。

刘一明羽化后,弟子们立即点燃香烛,跪拜恭送仙师升登仙界,然后用青砖胶泥封住墓室。守灵期间,刘一明的徒弟每人一天,轮流值守。

以性命为重,功行为先

兴隆山塔院内,有在山二十三名全真弟子和附近五十名俗家弟子树的碑,上书“恩师刘老夫子号悟元之墓”;另外有一百一十四名刘一明生前好友树墓碑一面,上书“悟元大炼师刘先生之塔”,由刘一明十五代再传俗家弟子梁本中书写。

两碑分别刻写了刘一明一生对道教和社会的重大贡献。碑志和塔铭,均出自刘一明的俗家弟子,清代兰州大书法家唐琏之手。

刘一明的一生,是勇猛精进、上下求索的一生,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一生。正如他的弟子张阳全在《悟元老师本末》一书中所写“(师)居栖云山开山建庙,非仅修工而已,特借修工,苦练身心耳。以故日则打尘劳,监管修造,夜则著经书,阐扬道脉,日夜辛苦,无有宁时,然师乐在其中,苦不知也。”

四十年功行满飞身上天

从刘一明奔波一生的事迹中,人们不难感觉,在刘一明的心中,为兴隆山吃苦就是乐,为弘扬大道忘我就是奉献。后来,榆中县峡口村有首歌谣对刘一明的一生事迹作了形象的概括:

刘一明去访道来在陕甘,

东西南北闯一十三年。

来到兴隆山才把身安,

朝修行暮著书蕴养金丹。

四十年功行满飞身上天。

一百八十年后,至今峡口一带的村民都说刘爷是功德圆满,飞身上天了。我们在暮色苍茫中,沿着刘一明当年攀登的羊肠小径,爬上自在窝的高地,俯视东西二山的时候,林海莽莽,松涛阵阵,清风徐来,峡水轰鸣。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想到二百年前奔波于山的刘爷,蓦然间,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回响耳畔: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