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堂病例分享:千奇百怪的疑难病症
多年来,来至善堂治疗的疑难病症数不胜数,其中有一些病症复杂、奇怪、疑难道只能从中医经典中找到一丝丝端倪,我们把这些病症特点汇总,归为“奔豚气”。而这些病症经各大医院诊查后因为查不出器质病变,找不到病因,都划归到神经官能症,或者精神疾病里去了,致使很多痛苦的病人遭受遗祸。我列举一下近几年我们诊治的病症。 (一)不停放屁 08年的时候来诊的一个小姑娘,22岁,病症不重,述不停放屁。 小姑娘不停放屁近十年,缘起十年前上初中时腹泻,然后吃冰糕。从那开始放屁,**处不听支配,不停噼噼啪啪出气,后逐渐加重。十年来省吃俭用把上学的钱都用于治疗此病。当地和省城各大医院肛肠科都是常客。肠镜做过无数次,都诊断为神经官能症。 陈老大夫细细诊脉,结合病史,认为这属于“奔豚气”的一种不典型表现,实际上就是寒凉伤脾胃,伤肾,脾肾阳虚,元气不固,肾关不闭,气虚下陷,泄露而出。后期失治误治,又省吃俭用,养护不足,导致病情越来越重。 予以温补脾肾,益气敛阳的方子,小姑娘是我们目前治疗最快的一例奔豚气,仅仅2周就痊愈了。 (二)反复急症心脏窘迫 刻诊:患者面色黧黑,偏瘦,不发时如常人。来诊治期间我们见证了其一次发作,得以总括其整个发病过程。发时毫无预兆,突然感一团气从小腹冲越而起,当时我们紧急把患者扶到床上平卧,可见到气从肚脐下关元穴处发起,团如鸡蛋大,摸之如气鼓,按之坚硬如革,患者即感心慌,心前区即开始憋闷,逐渐气团越过肚脐,从胃部继续上行,上冲到剑突下,然后窜入胸口,整个心区憋闷如塞,心慌、频死感明显。脉弦细促如乱索。 因患者每次发作都是如此,所以未行西医检查。当时处理急症是用针灸内关、外关、关元、气海、百会,艾灸涌泉穴、关元、不停行针,大约一个小时,逐渐缓解。 陈老大夫诊断为典型奔豚气发作,认为患者体质偏弱,丹田之气不固,气冲犯心而发,按奔豚气治疗,约一个月病情稳定。服药期间,未再发作。嘱咐保证均衡营养,不可思虑劳心太过,不可过劳。一年后电话咨询其他问题,问及说未再发作。 (三)打嗝不停 以打嗝为奔豚气表现的患者在我们门诊上非常多见。很多同时伴有不停放屁。 某女,45岁,企业老总。以打嗝来治疗,不知发病原因,已经各处治疗2个多月,胃镜提示没有消化道器质病变。打嗝影响整晚不能睡觉。 经号脉,陈老大夫诊断为奔豚气,患者身居高位,整日忧思劳虑,暗耗心血,多思伤脾,脾虚气逆。 以奔豚气整体方案化裁配合针灸1个月治愈,至今4年未再发作。 某男,66岁,同小区邻居。打嗝、放屁半年。遍治不效。 来诊:奔豚气。中焦脾胃寒化无生发气机,关脉沉竭。嘱咐无食生冷。以奔豚气方案配合针灸治疗,1周止住。第二周复发加重,问及原因,与小孙子分享冰镇可乐所致。再治疗一个月,总算治愈。 (四)儿童抽动症 某男孩,12岁,口鼻抽动伴有咽喉怪声2年多。到处治疗不效。经人介绍以抽动症来诊。 看孩子表现,口撮、耸鼻伴有喉部痉挛性怪声无法控制不间断发作。之前所看各个医院均以抽动症治疗。无效。 陈老大夫诊脉后,认为符合奔豚气表现,并判断孩子应该还有放屁表现,其母恍然,孩子的确不停放屁,一直没拿着当病看待。分析认为,儿童,发育较快,先天不足, 肾元亏虚,元气不固,上散下泄。奔豚之气向上冲逆咽喉口鼻,出现上述抽动表现,下泄则不断放屁。且因长期耗散,孩子脉上诊出心、脑气血亏虚,应严重影响学习成绩,孩子认同,学习压力较重。 给予中药治疗,配合针灸,第一次孩子即明显减轻,发作频率减轻,一周后,孩子面色红润,开朗活泼,宛如换个人。共治疗3-4个周记不清了,孩子基本不发作。诸症停止。成绩大幅度提升。 (五)失眠、伴有打嗝、放屁 (六)大仙,认为自己体内藏有大仙,经常出来,能抓住。其发作时我们曾观测,实际就是奔豚气,团如乒乓球,只不过冲逆时痛苦少,经常冲逆到腋下、前臂内侧。偶尔到大腿根气冲穴附近。 (七)腹胀 腹胀无规律,下腹多见,无器质性病变。某男63岁,有下腹胀20年,周游全国查遍治边无效。目前正按奔豚气治疗10天。缓解部分。 (八)腹痛 一例患者30岁男,中上腹痛2年余,多在晚上发作,一周发作3-5次,腹部查遍无病变,基本每次发作痛极时打**,需要约2-3个小时可缓解。第一次诊治**内关、外关顿时缓解。以奔豚气治疗1月余偶尔一周发作1次。很快可自行缓解,不需止痛针。发作时曾看到整个中腹部板状腹,硬拒按。 (九)产后风各种神经官能症(另分章节讲述产后风诸症) ······· 附:奔豚气是个什么样的病? 定义:临床以自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为主要症状特征。 发作时,常伴见腹痛、胸闷气急、心悸、惊恐、烦躁不安,甚则抽搐、厥逆,或少腹有水气上冲至心下,或兼有乍寒乍热等。 奔豚气治疗的诊断要点 临床以自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为主要症状特征。 发作时,常伴见腹痛、胸闷气急、心悸、惊恐、烦躁不安,甚则抽搐、厥逆,或少腹有水气上冲至心下,或兼有乍寒乍热等。 中医典籍中有哪些记载? 《千金翼方卷二十七》:凡上气冷发,腹中雷鸣转叫,呕逆不食,灸太冲不限壮数,从痛至不痛止。炷如雀矢大。 《针灸资生经卷四》:奔豚,灸气海百壮。或期门、或关元百壮。《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腹有逆气上攻,心腹胀满上抢心,痛不得息,气冲腰痛,不得俯仰,灸足阳明经气冲二穴……可灸七壮,炷如大麦,禁针;次针三里二穴而愈 《针灸逢源卷五》:奔豚气,从少腹起,气上冲胸腹痛:肾俞、章门、气海、关元、中极 《神灸经纶卷三》:胁痛,奄奄欲绝,此为奔豚,急以热汤浸两手足,频频易之。气海、关元、期门、窍阴。 《千金翼方·卷二十七》:凡上气冷发,腹中雷鸣转叫,呕逆不食,灸太冲不限壮数,从痛至不痛止。炷如雀矢大 《针灸资生经·卷四》:奔豚,灸气海百壮。或期门、或关元百壮。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腹有逆气上攻,心腹胀满上抢心,痛不得息,气冲腰痛,不得俯仰,灸足阳明经气冲二穴……可灸七壮,炷如大麦,禁针;次针三里二穴而愈。 《针灸逢源·卷五》:奔豚气,从少腹起,气上冲胸腹痛:肾俞、章门、气海、关元、中极《神灸经纶·卷三》:胁痛,奄奄欲绝,此为奔豚,急以热汤浸两手足,频频易之。气海、关元、期门、窍阴。 病理病因 有因惊、恐、忧、思损伤肝肾,结甚之气冲逆而上;亦可下焦素有寒水,复因汗出过多,外寒侵袭,汗后心阳不足,肾脏阴寒之水气乘虚上逆,以致气从少腹上冲,直达心下。本证发病,多与心、肝、肾三脏有关,并与冲脉的关系尤为密切。 疾病诊断 本证主要是由于七情内伤,寒水上逆所致。其上冲之理与冲脉有联系,因冲脉起于下焦,循腹部至胸中。其病理是由下逆上,而有气、寒、水之别。气逆多由情志所引起,证候表现亦常有情志不能之状,寒水则由于阴盛或阳衰而引起。但气、寒、水三者又有密切的联系,水因寒凝,而寒水之逆又莫不因于气。故理气降逆为治疗本证的主要法则,可根据证候,结合使用。 检查方法 无专门针对性检查,需要有经验的全科中医大夫脉诊,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定夺检查。 并发症 涉及肝、肾、脾、胃等诸多脏器及冲脉。气冲逆而上;亦可下焦素有寒水,外寒侵袭,汗后心阳不足,肾脏阴寒之水气乘虚上逆,以致气从少腹上冲,直达心下,因此涉及身体各个器官的损害。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