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开学啦,周六暑假“齐补课”值得商量

【平湖一柱 第11110期】

随着疫情形势向好,各地中小学不断传来开学的消息。与此同时,是否需要补课?如何补课成为不少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不少地方也都在积极地进行着论证和筹划,有的地方提出用每周双休休息一天、有的地方计划缩短暑期等方式来弥补延期开学带来的时间上的不足。
近日,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表示,本学期将会如期完成课标要求,不会简单舍弃,或者将课程内容推到下学期。非毕业年级,将不会占用周六日时间补课,课程安排到7月中旬,不会向7月中旬以后延续。这一决定向全国释放了积极信号。
而我以为,对于是否占用周六日、暑假,需要综合考量。
首先,中小学生学习不能看作是简单的在校时间集合。
倡导利用双休、暑假时间补课者,其指向非常明确:神课,就是补文化课或再明确点说,补语数外等考试的科目。在他们看来,这些科目要学好,首要的是要有时间保证。一个学期100天,晚开学40天,就要“堤内损失堤外补”,一天不能少,一个课时都不能少,要利用各种方法找回损失的时间。这种说法,迎合了不少人特别是家长的心理,觉得合理合情,非常应该。
而实际上,对中小学生来说,学习并非是简单的在校时间集合。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学校只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学生在什么地方,他们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的核心素养要素都在进步与提升。就算是在学校,也并非所有时间都是用在了文化课学习,而是要有体育锻炼、艺术活动、综合实践,要举行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歌咏比赛等活动。因此,如果就单纯的文化课学习来说,学生在校,也不是所有时间都在学这些课程。所以,如果非得计算这些课学习时间的话,那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补天数”了。
其次,就文化课学习来说,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课堂时间堆砌,唯有在课堂上呆够了时间才算学好了。
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课标要求并不高、课本内容并不多,如果单纯让学生只学习课本知识,如果一个学生果真要想学习,就课本上这些有限内容,用现在一半甚至更少的时间是完全可以学会、学好的,那些曾经跳级的孩子,就是很好的例子。
现在国家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这些课程内容的学习,是要有普适性的,是与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智力等发育相适应的。也就是说,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要学习这些内容,要有一定的“成长时间”来对应。例如小学数学,只有年龄到了,他们才会理解,才会掌握。最显著的例子,就是一个正常人即便不上学,到了一定年龄,也学会了计算,而且还可能算得很快,而我们有的一二年级小学生,你即便天天把他们泡在数学课堂里,计算起来仍会出错。
现在,学生虽然没有到学校学习,但他们的成长并没有停滞,他们的身心、智力、阅历都在成长,更何况,居家学习期间,“停课不停学”,他们都在进行着在线学习。
诚然,每个地区不一样,每个家庭不一样,每个孩子也不一样,居家学习的效果也不一样,因此,凡事不能一刀切,不统一补课,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对居家学习不理想的学生不管不问。因此,科学的应对策略,我以为应是开学以后,每个地区、每所学校、每位教师要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调研,摸清学生底子,对症施策,而非是想当然地让所有学校、所有学科、所有学生“一齐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