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关羽篇(中)
三国良将系列之关羽(中)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关羽重大事件之四——许田围猎的真相
据《三国志·关羽传》裴松之注引《蜀记》载,在刘备被吕布夺走荆州、投靠曹操时期,关羽曾劝刘备刺杀曹操。
《蜀记》原文:初,刘备在许,与曹公共猎。猎中,衆散,羽劝备杀公,备不从。…备曰:“是时亦为国家惜之耳;若天道辅正,安知此不为福邪!
在演义中这段故事细节很丰富,先是曹操计划请天子共同狩猎,借机观察群臣对自己的态度,狩猎场上曹操又大抢皇帝风头。关羽大怒,“剔起卧蚕眉,睁开丹凤眼”提刀拍马要斩曹操,被刘备慌忙拦住。
献帝感到备受屈辱,以血书作衣带诏赠与董承,由董承组织反曹力量引出马腾,又以马腾看到许田围猎关羽异动为由引出刘备加盟,层层递进,丝丝入扣,将认皇叔、许田围猎、衣带诏事件巧妙地串联在一起,史实与虚构结合的非常巧妙。最重要的是通过许田围猎事件,从正面及侧面都对关羽忠于大汉的正义形象进行了强调。
可惜,历史并没有这么多戏剧般的巧合。
首先小说里存在一个最致命的逻辑漏洞,即许田围猎的成因就是曹操借机观察群臣,找出那些人是反对派,按照演义情节关羽就在刘备身边。关羽怒目圆睁地拍马举刀,马腾都看见了曹操及其手下统统没看见,实在无法自圆其说。
其次,根据前述《蜀记》记载,这次围猎根本没提到皇帝。也就是说这只是一次平常的娱乐活动,活动结束其他人都已散去,关羽才对刘备提出可以刺杀曹操。刘备拒绝的理由非常冠冕堂皇,表示国家正需要曹操,如果曹操能匡扶汉室乃是天下之福,不能动手。至于衣带诏与本次围猎活动,并无联系。
这段《蜀记》史料的真伪性,笔者认为非常值得怀疑,非常有可能只是虚构。
从逻辑关系上讲,许田围猎的史料漏洞比演义还多,还严重。
首先,如果这段是真,关羽就成了智商为负的蠢货。当时虽然众人已经散去,可曹操是什么人,身边永远都会有警卫,前有典韦、后有许褚,士卒自然也不会少。这种情况下就算能刺杀曹操,刘关张三人怎么躲开追兵,怎么逃离许昌?别说关羽被刘备拦住,就是神色稍有异常恐怕都会被曹操察觉,所以这件事本身就不靠谱。此为第一点逻辑漏洞。
其次,刘备在许昌的短暂时间里可是加入了董承衣带诏团体的,摆明要干掉曹操,怎么会跟关羽说为国家安危放过曹操这种话?他跟关羽没必要讲这种虚言。此为第二点逻辑漏洞。
再次,《蜀记》中许田围猎事件是通过后来刘备逃往夏口的路上,关羽的一句抱怨所引出:“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似乎关羽确凿建议过刘备刺杀曹操。但史料在传播、抄写过程中很可能有变化。这句话很可能关羽围猎时并没说,只是在逃往夏口时发出的感慨而已,正如很多人后悔时会感叹:“我当初要是如何如何就好了!”之类,不能代表当时就是这么想。这是第三条逻辑漏洞。
这件事裴松之在作注时就已提出怀疑,认为是“故托为雅言耳”,笔者对此非常认同。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许田围猎风平浪静,什么都没发生,关羽也并没有异常举动;但多年后站在撤往夏口的船上,关羽忍不住设想了一下当时如果干掉曹操,会是什么后果,仅此而已。
关羽重大事件之五——下邳失陷,暂投曹操
建安四年(199),走投无路的袁术由寿春北上投奔袁绍之子,时任青州刺史的袁谭。刘备主动请求截击,曹操这次也许犯下了人生最重大的失误,竟然允许刘备与朱灵、路招一同领兵共计袁术。
袁术被灭后,刘备借机支开朱灵、路招后,一路奔回徐州,杀死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再次入主徐州。刘备派关羽守下邳,自己分兵进驻小沛。由于此时曹操与袁绍关系不断恶化,所以曹操没有亲自征讨刘备,只是派出刘岱、王忠进攻,在两人失败后暂时没有继续攻击。
建安五年(200)正月,衣带诏东窗事发,董承等人尽数被诛。曹操得知刘备也卷入其中怒不可遏,加上重返徐州期间刘备积极联络袁绍、扩军备战,曹操决定冒险出奇兵袭击刘备。
结果我们知道,因为曹操出兵迅速,打了刘备措手不及,加上袁绍并未积极支援,小沛很快失陷,刘备连家小都没顾上,只带着张飞等数人投奔袁绍,下邳的关羽也战败被擒,投降曹操。
《三国志·关羽传》载: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对比曹营五子良将中的三员降将:张辽最初仅为中郎将,白马一战后也仅被提拔为裨将军;徐晃在延津之战后被提拔为偏将军,此战中袁绍大将文丑阵亡;张郃在官渡战后投降,得到的职位也是偏将军。能够看出曹操对关羽确实非常喜爱。尽管跟从刘备的早期一直在吃败仗,但关羽的个人能力能够得到曹操如此认可,必然有其道理。
史料明确记载,曹操对关羽为人非常敬佩,但通过接触觉得关羽心不在焉,似乎没有久留之意,便让张辽去问问关羽到底什么想法。
《三国志·关羽传》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这段史料很直白,无需解释。关羽为人忠义、耿直,可把张辽着实为难了一把。张辽与关羽私交极好,如果直接如实向曹操汇报,恐怕曹老板一生气杀了关羽;可不说实话,又是对主公的不忠。张辽犹豫良久,感叹道:“公,君父也;羽,兄弟耳。”还是如实向曹操做了报告。
曹操问张辽:“依你看,关羽会何时离开?”张辽回答:“关羽极重恩情,要走也必定会为曹公立下大功后才会离去。”
要说曹操对关羽的欣赏真的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于一员降将,一员明确不忠于自己的降将,甚至是一员明确要回到死对头刘备身边的降将,曹操竟然还称赞其为天下义士,这已经远远超出笼络天下人心的必要了,不得不说曹操确实深深为关羽所折服。
关羽重大事件之六——斩颜良
“斩颜良,诛文丑”是《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段,也是关羽武力绝伦的最经典论据。当然,大家也都知道,正史中文丑是谁杀的不清楚,颜良可确确实实死于关羽之手。
建安五年(200)二月,袁绍派颜良、郭图向白马发起进攻,东郡太守刘延苦苦支撑。四月,曹操采纳荀攸声东击西之计,亲自率领军队向西行进,摆出准备在延津渡河的架势;待袁绍分兵迎战时,迅速掉头急行军赶到白马。
颜良对曹操援军突然出现很吃惊,连忙将围攻刘延的军队调整阵型迎战曹操。曹操则命张辽、关羽为先锋出击。关羽望见前方敌阵主帅的旌旗与车盖,一马当先冲入敌阵。
《三国志·关羽传》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衆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纵观整个三国时期,大将阵亡者并不少见,但多数只知道死于哪名对手指挥的部队,毕竟为将者最重要的是指挥军队作战,单挑非常少见。武将即便冲在前线,战场往往成千上万的人中遇到对方大将概率也非常小。关羽能万军从中直取对方主将性命,甚至还有时间斩下首级带回去,可见其从容不迫。
有些人对关羽斩颜良不以为然,认为是偶然因素导致。对此笔者想说,战争从来都是各种偶然因素的累加,历史长河的发展走向也许有其必然性,但具体一场战役中的偶然因素都非常大。如果曹操没有声东击西杀颜良一个措手不及,在两军严阵以待的情况下关羽纵有天大本事也做不到这种事。反过来讲,如果不是关羽,换成其他人也许这场仗还是曹操赢,但颜良能否被斩则无法知晓。
抛开对关羽过度拔高与贬低的偏见,仅就关羽万军从中斩杀上将全身而退这件事,就是一等一的猛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关羽疾驰到颜良麾盖之下,一枪刺入颜良胸口,接着拔刀砍下首级,不慌不忙地又把首级栓在马上,骑马扬长而去。袁绍军诸将个个呆若木鸡,无人能拦住关羽,顿作鸟兽散。
关羽所用兵器究竟是枪还是刀,用的刀是大刀还是环首刀,这件事对多许多人来说已经脱离史实范畴,达到信仰的高度,笔者在此就不展开讨论了。只说关羽如天神下凡般,凭一人之力主导了战斗的走向,这种武力、这种气魄即便在顶级猛将中也鲜有匹敌。
获胜的曹操非常高兴,上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对于关羽这个爵位,很多人看的非常重,认为是曹操为了挽留关羽而做的厚赏。公平地说,封为亭侯当然非常光荣,但也不必看得太重。参照同时期曹军将领,徐晃在延津击破文丑后被拜为都亭侯,乐进早在194年因击败袁术的战斗中立功而获封广昌亭侯。所以,关羽得到汉寿亭侯的封爵也是论功行赏,功劳完全匹配封赏,不存在特别照顾。
至于汉寿亭侯四个字的断句,千万不要读成“汉,寿亭侯”,因为汉寿是地名,亭侯是爵位,例如于禁为益寿亭侯、刘备为宜城亭侯一样,汉寿亭侯意思是封邑在汉寿的亭侯,并非其他含义。
本期主要述了关羽短暂在投在曹操麾下期间的历史事件,接下来还将继续介绍关羽的其他事迹。
感兴趣的朋友请点个关注吧,非常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