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山东淘宝村:全村2600人年销1.5亿,产全国80%布艺板凳

文/朱婷
编辑/斯问

编者按

对中国人来说,双11已从一人的光棍节换档到全民的狂欢节。在这场全球商业的大巡礼中,人们盼着通过快意舒适的姿势,放下平淡琐碎的日常,投身到一个千亿级别的大项目,去感受一种刺激和挑战。

今年是双11第11个年头。

我们购物车中的每一件宝贝、线下到店的每一次体验,在过去11年里,它们的温度、气味都正在发生着变化,或悄悄地,又或是翻天覆地。

变化发生在这一两年,魔幻时代的流量下沉,让“五环外”人群冲入视野,也让互联网巨头们重新审视这场互联网企业的上山下乡运动。

青岛平度的假睫毛产业带,供应着全国70%的假睫毛,带动了当地5万人就业;韩国首尔的东大门服装市场,在直播流量爆发的当下,一批热血青年,远赴那里淘金;山东菏泽淘宝村,生产了全国80%的创意小家具,并出口日本等海外地区;川渝两地的自热小火锅产业带,击中“一人食”餐饮新业态,催生了千亿市场经济……

今年天猫双11,我们寻找到四个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地点,让你从购物的狂欢中抽离出来,寻找流量下沉里商业中国的真实一面。

在地图上搜索“湾子张村”,搜索引擎立马弹出了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标点。

标点不太惹眼——如果从北京出发,至少要坐上6个小时的火车,然后还得再从菏泽转车一个小时才能到达这里。

作为一个小村,这可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距离,然而对于1000公里以外的互联网公司来说,这里却是下沉流量、收割红利的掘金之地。

双11前的这段时间,越来越多的人打开地图,然后驱车前往。奔现的有方圆几里的乡邻,有远至新疆的客户,也有来自日本的长途电话。村里通向乡镇的四车道水泥路,经常能瞧见来往的奔驰、宝马和各种规格的货运车。

人们鲜有知道,山东菏泽的这个叫湾子张的小村,生产了全国80%的布艺小板凳,甚至出口海外。

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程度的农民,在这里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布艺板凳生产商;曾经地处三县交界的“三不管”的偏僻角落,发展成了定陶区的首家中国淘宝村;电商产业的发展,让全村五百多户人家,实现了脱贫。

更让村民们着迷的是,村子里上到80岁的老人,下到16岁的自家年轻人,都能在电商生意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

走进全国最大的板凳生产村

用鸡鸣三县来形容这里,一点也不夸张。

张湾镇的镇长告诉我:“这里是三个县的交界偏远角,以前也叫三不管,翻修前的小公路,但凡下个雨就出不来。”

这个叫湾子张的村子,过去还是当地有名的穷村、乱村。“村上超过30岁还娶不上媳妇的,得有20多口人。”张湾镇镇长谷玉龙清楚地知道,这里过去的情况。

家家户户出门就是田地,外面的姑娘不愿意嫁进来,村里的姑娘都想着嫁出去。

如今,高铁站抹平了时空上的距离,从山东省菏泽市火车站到定陶区,再下到村子里,只需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

田间也筑起了一条条清晰的水泥路,村民来往不用靠脚力,家家户户都开上了汽车,每天下午前来村里拉货的快递车也都满载而去。

走进湾子张村,隔个几十米就是一家生产布艺小板凳的店面,几台机器,几名女工,这家生产木质的底柱,隔壁是提供海绵和制作布面,默契的配合下形成了完整的链条。这些机械加上手工的简单家居小凳子在网络上有着巨大的需求。

“自己用也有,外面的商场里,有的品牌还会配着家具当赠品。”湾子张村不少村民都接过家具品牌这样的订单。

除了给品牌做代工,村子里家家户户做电商的都还有专门一批货,供销海外。

“全国80%的换鞋凳都来自这里。”镇长谷玉龙说。

如同一颗“火种”,从黄土地里蹿起的这股布艺板凳风潮,迅速刮到了整个村子。

“去年年底,我们这个贫困村已经全面脱贫了。”镇长谷玉龙讲起村子的脱贫之路,满脸自豪。

从2009年开始,村子里办起了隔板加工厂,2011开始有村民瞄准电子商务,在网上销售起自己生产的木质家具,村里便换了一副模样。

原本靠种玉米、小麦过活的土地上,开始接连建起了工厂,甚至不少村民都把自家的房屋,改造成了厂房和居住两用。

“现在路也翻修了,过车没有问题,也不怕下雨了。”村里最有名的“板凳姐”杨俊红是周边村子嫁进来的,她最头疼的就是下雨天,来往做工的工人总会嫌蹚得一身泥,周边村子的工人也不好来回。

如今条件改善了,作为第一批做电商的人,她还带动了不少同乡。

就连在外地打工的“电商达人”,也被政府逐渐邀请回乡创业,还带动了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高潮。镇上光是返乡的大学生就多达86人,其中光湾子张一个村就占到49人。镇上做过统计,湾子张村不光自己发展态势良好,还带动了周边1200人的就业。

“现在全村实体加工厂有57家,128家网店,27家网络公司,光是今年的销售额就突破了1.5个亿。”镇长表示,全村才不过2600多人。2016年湾子张被评为淘宝村,周边不少村子开始模仿开网店,但湾子张最为典型,“它的店铺占户数比例,能达到30%。”

回乡创业,比深圳天津打工还好

83年的杨俊红就被这股风潮吸引了回来。

她曾在江苏、深圳和天津多地的电子厂打工。当地周边木材原料发达,回村后,她和爱人从2006年开始做简单的隔板加工,“两个人就可以做,投资小。”于是趁着孩子年幼,就开起了家庭作坊。

不巧赶上2008年的金融危机,很多做出来的加工隔板没人收,全砸在了手里。

一直在做线下供货的杨俊红,开始留心。因为路况不好,村里当时也没有快递站点,每次送货都只能自己开车送到菏泽市区。每次交接完货,她都会了解一下收货人的销路。慢慢地,她发现网络上对隔板有着巨大的需求。

“很稀奇,当时趴在人家屋里看(旺旺上)叮叮咚咚的。”因为对电脑不熟,杨俊红每次都趁着卸货,去学、去问。还专门把自己的侄女送到城里,给人免费干活,就为了让她学一学网络店铺怎么做,“交代她手快、眼快、留心一点,去偷师嘛。”

2011年杨俊红的店铺第一次参加双11。“特别忙,一天就要用摩托三轮往城里送3、4车货。”除了板材生意,她还关注到临近村子的小板凳生意尚未被开掘。

她创办了正信工艺品厂,生产的布艺板凳有20多个品种,年产量达50余万个。光是车间占地面积就有3亩,包含了板凳的打架子、套布、包装等一系列流程。四个工作台、四台缝纫机和四台气枪,带动了村里三十多号人的就业。

2016年她家的销售额达到了8000万元,也让她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女强人。

“新疆、云南、西藏这些地方,只要是淘宝能够送达的地方,都有我们的客户。”

甚至是日本市场不少家居品牌的代加工产品,都出自她的工厂。

因为杨俊红的板凳在全国销量最大,还上过山东卫视乡村季风栏目,她还收获了一个亲切的称呼——板凳姐。

“现在村里条件也都好起来了,光我们这条街的小轿车有上百辆。”板凳姐手指一指,她家对面的一条街上,家家户户都有好几辆车。田间地头的宝马、奔驰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跟杨俊红一样,在深圳打工返乡创业的张国亮今年已经46岁了。他在深圳已经有了自己的车子和两套房。听说家乡成了淘宝村,镇上招商还有政策扶持,干脆也回到湾子张村开始创业。

返乡后,他成了村子里为数不多习惯讲普通话的人。

为了配合村里的产业,张国亮先是建起了胶带厂,供全村的淘宝、天猫商户打包使用。刚开始一个月村里能用掉几十箱,可后面的消耗量相比囤货量,就有些勉强。

“转换了一下思路,改做纸箱厂了。”租用着村里的扶植厂房,他在住处同步加工生产起布艺小板凳。

作为村里唯一一家供应链环节上的生产厂,张国亮感到的,除了家家户户的车越买越多,最严重的还是地不够用了。“每家生意都在扩大,厂房不够用,鸡棚都挪出来做厂房了。”

他的纸箱厂差不多稳定在9个人,每天生产五千到一万个箱子。“五层、三层的材质不一样,每平方最低也在一块五左右,大多价格在两三块。”

临近双11,平时三五千一单的订货量,从十月中旬开始就突然涨到了四五万个每单。“加上每年双11的单子,一天两万多个生产出来,收款没问题的话,一年能有个五六百万。”

放下镰刀,拿起鼠标

在这条不断升腾的生产链条里,村里的商户默契配合着,村里每个人都能在电商生意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

十年前隔壁曹县就有80岁的老大爷做淘宝客服,靠“一指禅”式地打字,敲出一个“亲”字。现在湾子张村的老老少少,也都搭上了淘宝的顺风车。

70多岁的李来治、姜秀美夫妇都是湾子张村的村民。两位老人的三儿一女都以结婚另住。两人原先在拼板厂以拔钉为生,旺季两人一天一共也只能挣个20块钱。

直到2013年在进入了杨俊红的木艺加工厂,一个负责拉板凳腿,一个负责粘板凳腿,二老的每月平均收入达到了四千多元,在2016年成功脱贫。

跟杨俊红家同一条街的店铺“蓝仂居”,是村里唯一一家制作懒人沙发的店铺。租用的扶贫站点里,除了租金全都用来补贴分给村里的贫困户,厂里还雇用了大量需要照顾的村民。

“我们有四个厂,八九十人,里面贫困户占了20个。”天猫店蓝仂居的董事长还对厂里的员工情况非常了解。“像李明军他家,媳妇偏瘫十几年,儿子儿媳出去打工了,孩子在村里上学,他自己五十多岁是个贫困户。”现在他已经在厂子里靠缝懒人沙发,一天挣到150到200元。

“李战彪以前打工胳膊断了,现在他和他六十多的老爸都在厂里,负责打架子,一天一百多,也做了一年多了。”在蓝仂居,除了这样特殊的村民,有90%都是女工,“她们属于留守,村里找个活干着方便看孩子。”

而杨俊红的邻居家,还有个从16岁就开始做淘宝店的少年。

“他的学习能力强,电脑很快就会了,开店、运营也学得快,从小就开始帮着家里开店。”杨俊红口中的这个少年叫李亚迪,现在除了自己家的店铺,还帮村里的其他两家不太懂淘宝店的村民做代运营。

在杨俊红眼里,这就是互联网的魅力,“让世界都是平的。”

今年,已经是她第九次参加天猫双11了。

相比前几年的手忙脚乱,在备货方面早已经驾轻就熟。如今她更看重的,是运营上的各种玩法。“我们在尝试店铺内的直播,目前只是一些老客户,时不时会进来看看有没有优惠活动。”

杨俊红的侄女专门在菏泽市里和运营团队一起办公,看到了淘宝直播的风口,毫不犹豫地加入其中。“村子里对于运营、直播玩法都不精通,我们已经算是尝试比较早的。”相比80后这一代相继建厂开网店的村民,她将未来与流量接轨的希望,给予在村里的年轻人身上。

“叮咚”,11月份的湾子张村,村口巷尾家家户户都听得到这样的旺旺后台提示音。收完了的玉米整齐地摆在路边,村子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朝着“未来”走去:一边放下了镰刀,一边拿起鼠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