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2亿美金入股国美,“双黄连”来搅局
4月19日晚上,拼多多宣布认购国美零售发行的2亿美元可转债,初步转换价为每股1.215港元。截至 2020 年 4 月 17 日,国美股价为每股 0.73 港元,这意味着转换价比当前价格高 66.4%。
这更像一场联姻。拼多多挥舞着2亿美金支票,向国美倾注消费大数据、平台技术和流量,让引以为傲的“百亿补贴”延续至下半场。而国美以数码家电为核心的商品将上架拼多多,提供全国2600门店的门店效应,国美旗下的安迅物流也将接入平台。
又一场电商跨界的联合,这被专家和媒体解读为一次打破双方的增长瓶颈,发挥门店效应,实现线上线下的优势互补。
拼多多和国美联姻后,电商平台与零售企业纷纷拉来了小伙伴,此前,阿里携手苏宁易购、京东入股五星电器。“成对”作战的模式让未来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问题是,黄峥和黄光裕这对差了11岁的”双黄连”组合,到底谁站C位,又能否在国内电商红海中搅上一局?
电商平台“组队”厮杀
电商平台和零售巨头、尤其是家电行业的“组队”,要回溯到2015年。
这一年阿里巴巴成为了苏宁的第二大股东,苏宁也以140亿元认购了阿里的新发行股份。从金额规模来看,联盟十分紧密。
苏宁带来了在家电和3C数码行业中的积累和优势,其中还包括成熟的售后能力。这让阿里在相关类目上,大幅缩短了自身发展的历程。
阿里224亿港元收购高鑫零售,苏宁在大润发、欧尚超市门店负责经营家电部门,并完成了近500家门店的改造。
阿里也通过技术和流量,带领苏宁从线下走到了线上。如今苏宁GMV(平台交易总额)中,线上部分的占比能够达到63%,而2015年合作之前只有31%。
对于苏宁来说,经历过和国美的大战后,最大的威胁,来自于京东背后的线上消费市场。线下获客太过有限,阿里的平台流量才是苏宁弯道发力的动力来源。同时投资阿里带来的财务收益,也让苏宁完善了自己在新零售和物流平台方面的布局。
京东则拉来了五星电器,用12.7亿元占股46%,死磕线下,除了在重点城市开设体验门店,还让五星电器将自己的渠道属性,从区域性拓展到了全国性层面。在“线下再造一个京东”的目的明确。
此次,拼多多联手国美,选择的也是家电零售企业。国内电商平台集体偏爱家电零售企业,背后其实有着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
来自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2019年,国内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达到8910亿元,是继服饰、快消品、美妆之后,无限接近万亿市场规模的重要品类。
家电带给平台的是高客单价,能让平台GMV稳定增长,毕竟一台1000元的电视,是9.9包邮的100倍。并且家电的重模式生意,考验的是一个平台物流、售后、效率的整体协同作用,家电数字化跑通,可以复制到其他品类商品,一通百通。
无论是阿里还是京东,在组队合作的过程中,将数字化搬到了最前列,目的不仅仅是简单的1+1,而是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融合,搭建起新零售的不同场景,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体验。至少目前发展成果来看,合作不仅没有过时,还都实现了共赢。
珠玉在前,拼多多和国美的联手,看起来有了样本,照猫画虎,但面对的是更大的压力。
国美要站队了
国美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吸引年轻人的问题。当90后、00后们手机里装着淘宝、京东、苏宁、拼多多的购物APP,国美刷屏的机会并不多,名气可能还不如黄光裕个人。
《2019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2019年线上渠道对家电销售的贡献率达到41.17%,线上,是家电市场的重要增长渠道。
只不过在线上格局中,国美的市场份额极为尴尬。国美的线上市场份额仅为4.88%。
这家曾经和苏宁“美苏争霸”的零售企业,在2019年的财报里,收入595亿元,净亏损25.9亿元,而苏宁同期总营收为2703亿,净利润110亿元,二者已不可相提并论。
就连跟过去的国美自己比,也没有什么太大长进。2011年就突破的600亿元营收,到了2019年再看,数字依然踏步在原地。
虽然中间也有过大大小小的转型,国美如今的重点是社交电商“美店”、国美 App 和国美门店的三端融合,聚焦“家生活”战略转型,希望通过以实体店为中心拓展社群经营模式,提升用户粘性。但除了给予低基数的高增长率,并没有带来太多实际的营收,业务转型效果仍需要观察。
偶尔翻出话题,还是因为黄光裕不断“被”出狱。
回看2004、2005、2008年的国美,还曾把创始人黄光裕送上胡润百富榜大陆首富。但四月份国美发布的财报上,146.59亿港元的市值,相较2008年黄光裕入狱时的近1000亿港元,跌幅达到了85%。
其实在被拼多多入股之前,国美就在天猫、京东、拼多多三家平台上,都开设了旗舰店。但三家“通吃”的格式,明显要因为这场认购变成有立场的站队。
最后决定委身拼多多,主要因为国美自身家电销量的大幅下降。疫情期间的2月,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以及嵌入式家电的线下降幅,达到了30%-70%之间。
这样一来,国美对于获客的需求迫在眉睫,避开天猫、京东一二线的光芒,选择另辟蹊径,拼多多在下沉市场的覆盖面,自然就成了国美的所想所图。
拼多多被低消费扯住腿
全年GMV突破万亿、活跃买家数突破新高,拼多多的2019年财报中倒是有不少好消息。
仅经历了5年发展,拼多多已经成为了国内第三大电商平台,5.85亿年度活跃买家数量,仅次于阿里。
不过,客单价较低和人均购买能力不高,是拼多多在当下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截至2019年年底,拼多多的年度人均GMV只有1720元,比京东和阿里都要少上数千元人民币。
拼多多自己也深谙自己的短板。
在自己的GMV构成中,有50%都来自服装和快消产品,13.5%都来自于农产品上行。虽然增速数据好看,但客单价确实不太能打。
于是2019年推出的“百亿补贴”,目的就在于从一、二线城市获客,以及提高消费客单价。除了iPhone等电子产品,拼多多连年轻人喜欢的潮鞋生意也没放过,一度平台补贴后的价格,能大幅低于市场和得物、有货、识货等垂直类目的交易平台。
而国美所擅长的电器,无疑是战略中的重要类目。
在这次的认购合作中,协议明确国美会将“家·生活”供应链、中大件物流网络、服务解决方案等“零售基建”接入拼多多。意味着国美旗下安迅物流、国美管家两大服务平台,将同时为拼多多所用。
结果是,一直无法和阿里系电商、和京东物流网络抗衡的拼多多,终于有机会入局物流领域。
在与国美联手之前,面对这一短板,市场上就有消息称,拼多多在试图通过和极兔物流的合作,来构建类似阿里、京东的生态体系。
“双黄连“来搅局
只不过黄光裕和黄峥的搭配,多少有些魔幻。毕竟黄光裕成立国美时,黄峥才7岁,两人差了11岁。
拼多多刚在 3月完成了 11 亿美元的配股,联姻的2亿美金不过五分之一,后辈黄峥反过来向黄光裕伸出了援手。
而在公开认购之前,拼多多和国美就已经有过多轮合作。
早在2018年10月,国美在拼多多的旗舰店,就上线了127件包括松下、海尔等家电品牌在内的商品。今年3月,拼多多还刚刚结束了和国美一起打造的“超级品牌日”。
里面除了用到拼多多的商品采购、消费补贴玩法,也结合了国美的物流配送和客服售后能力。
这次公开的可转债认购,初步股份转换价在1.215港元,相比上周五收市数字,溢价达到了66.44%。既给足了对方面子,也成就了一笔赚钱的买卖。
而2亿美元的可转债如果全部行使转换权,差不多能占到国美发行转换股份扩大后股本的5.62%。虽然稀释了黄光裕夫妇和第二大股东方舟信托的股份,但从占比和体量来看,都只是“意思一下”。
更像是一场订婚,先付了彩礼,却没结实际的姻亲,目的还是更多在于联手入局,试图对抗阿里+苏宁,以及京东+五星电器的市场格局。
至于实际效果,在消息对外之后,今早国美零售的股价就高开33%,随后虽然回落,但截至发稿仍有17.81%的涨幅。涨幅直逼2019年黄光裕“被”出狱后给股价带来的上涨。
而距离黄光裕真正释放的日子,只剩下不到一年时间。这场拼多多和国美的”订婚“合作,让国美的投资者和广大网友,更加期待黄光裕的归来,以及”双黄连“真正联手后的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