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深入解读精华汇总3
《天道》揭示的秘密,越努力你越焦虑。
必须是有见识、遵循事物规律、尊重客观条件与现实环境的努力才有价值,否则只是自我感动的瞎忙而已,结局与愿望更加背道而驰。
焦虑的本质是,把自己的幸福、快乐、命运寄托在他人他事他物上,自己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凡事取决于别人,进而产生焦虑、抑郁、没有安全感等心理,或者表现出抱怨、不满、指责、愤怒等负面情绪。
改变焦虑的唯一办法就是改变自己的弱势思维,改变自己的等、靠、要思维!凡事都要靠自己,凡事都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靠高人,靠机遇,靠父母,靠领导,靠朋友,靠吃斋念佛,靠神仙,都不如靠自己!
看完天道都会有的困惑:为什么芮小丹、刘冰、林雨峰会选择自杀?
人类行为的三个基本趋势:
一、人类会拼命维护自尊;
二、人类会强烈的维护自己所在群体的优越性;
三、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是其行动的根本驱动力。
1、刘冰之自杀。
利己型自杀,自卑绝望,为利而死,由于极端的个性造成的。
极端个性的其中一种表现,就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他事他物及客观规律,要么自卑绝望,要么偏执狂妄,完全的沉醉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
另一种表现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与社会结合紧密而失去自主性,高度清高脱俗,个人欲望极其简单化。
凡事都要中庸不偏激,极度私利与极度公义都是极端个性化的表现。
负能量的极端性格有:钻牛角尖型——偏执傲慢;脾气暴躁型——愤怒仇恨;多疑忌妒型——否定负向;焦虑紧张型——恐惧焦虑。
性格极端的人最终都逃不过毁灭性的人生结局:
清纯到极致的人是被别人毁灭:
脱俗到极致的人是被自己毁灭:
自私到极端的人是把他人毁灭,最终也将被自己内心的谴责、道德舆论的压力甚至法律的制裁而毁灭。
自卑绝望型的利己型自杀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他们感觉自己当下不幸福,厌倦生活,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自己追求的目标,有一种失落无助感。而这心理压力一直吞噬着他们。
刘冰的内心,剩下的只有孤独、恐惧和无所归依。
刘冰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敏感于周遭的评价、恬不知耻的贪念和富贵幻灭后的共同作用下,自杀成了他大脑空白时的本能选择。
刘冰选择了逃避,选择了死亡。
2、林雨峰之自杀。
也是利己型自杀,偏执狂妄,为名而死。
当一个人陷入到偏执狂妄的时候,就会目空一切,如果遇到障碍,他一定会愤怒,如果他认为是别人的原因,他就会先杀死这个人然后自杀。
林雨峰为名所累,但一旦杀死了丁元英,那他就只能被唾弃,自己所积累的名声就全毁了。他选择用疲劳驾驶意外事故来掩盖自己自杀的真相。
林雨峰的内心独白:人,原来是可以被憋死的。
03芮小丹之自杀
芮小丹选择了另一种自杀法,利他型自杀与利己型自杀混合
如果在与悍匪的对战中,不幸被迫牺牲,就是利他型自杀,为了信仰而死。为了心爱的崇拜对象(比如宗教)而作出的,就是快乐的;如果是平息敌对力量而作出的,就是悲伤的。这种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生命的行为,往往会让我们内心中肃然起敬。
利己型自杀,除了上面提到的刘冰和林雨峰那种,还有另外一种就是满足型自杀(需自我满足与利他结合)。
豆豆在书中却让情节急转直下,因为芮小丹的欲望极其简单化,除此之外别无所求,并且已经实现,而自己的活着又会拖累爱着的亲人,就会觉得活得没有意义,冷静决定自杀。
这也是为什么丁元英知道芮小丹选择自杀以后,评价是:“当生则生,当死则死”。
作为警察这个角色,需要承担风险,没有避险的权力可以理解。但是在风险解决以后,依然选择自杀,那一刻芮小丹已经不是警察的角色。
她变成了丁元英的爱人,父母的子女。只是那一刻涌上心头的依然是她对于丁元英的爱。
后来,肖亚文问丁元英芮小丹为什么要自杀时,丁元英的回答是芮小丹认为自己没有用了。
芮小丹那一刻不是想到的自己,想到的是当下自己状态会对未来身边的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由于她欲望极其简单,既然已实现,就冷静的选择了自杀。
如果只从芮小丹和丁元英的爱情来说,小说前面大量的铺垫都是,她想活在丁元英的心里,而不寄托于能长相厮守。小说的结局安排,起码这个心愿实现了。越是美好的东西就越是不可能长久的。
总结:
刘冰的死是利己型自杀(自卑绝望,为利而死),是极端个性化的一种。他只关心自己,以至于做出了敲诈之事,导致他与别人的联系进一步切断,剩下的只有孤独和绝望。为了逃避这一切,他选择了自杀。
林雨峰的自杀也是利己型自杀(偏执狂妄,愤怒而死)。林雨峰的性格过于极端,只有矛没有盾。当一个人在某个阶段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常常会变得狂妄自大,后来又突然遇到障碍,难以克服,尤其是这种障碍是他人引起的就会产生怒气,以至于要发泄怒气,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林雨峰是被憋死的。
芮小丹的死最复杂,混合了利他型自杀,以及满足型自杀。有作为一个警察除暴安良的信仰,所以才会采取在情势明显不利的情况下动手。又有着其极端个性的一面,欲望极其简单化,当来则来,当去则去,非常的反世俗化。
豆豆用打碎三个人的生命,缘起了一个关于救世主的文化讨论:这个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天道:刘冰相信丁元英,结果跳楼,肖亚文相信丁元英,结果总经理
为什么刘冰看不出这是谎言?或者说如何才能做到正确的信任?
一、 信任的两个维度
一个是信任习性:指信任别人的倾向。
不同的人对别人信任的倾向程度不同。往往经历事情比较少的人,信任习性会比较高,特别容易相信别人。被骗过,或者是经历人生百味的人,往往信任习性会很低,不会轻易相信别人。
一个是分析判断:分析是指理性的思考、判断,考虑事情的后果,计算风险能力。
分析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
你信任别人什么方面?
事情本身结果的可能性有哪些?
这个人的品性是否可以信任?
丁元英在做每件事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理性的计算过程,分析风险和概率。他做的都是大概率的事情,只是在书中大概率的事情每件都发生了。现实中肯定不会这么理想,小概率事件虽小,但黑天鹅事件是必然要发生的。
根据信任习性和分析判断两个维度,信任模型,分成了四种:
盲目信任:信任习性很高+分析能力很差。
盲信也分为两个层次:
①就是由于信任习性很高,但是自身的分析能力差,自然产生的轻信于人。
②是从正确的信任过渡过来的。(如:跟着毛主席,打胜仗。)
无信任:信任习性很低+分析能力很差
这种状态非常容易陷入到习得性无助。
曾经也不断尝试和努力,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一次次失败和打击。最终接受现状,而不再作出任何改变尝试。认为自己的努力是没用的。
比如,家暴事件中受害者,时间久了以后就会陷入这样的心理状态。
不信任:信任习性很低+分析能力很高
丁元英对待王庙村村民以及发烧友的态度就是不信任。
对待发烧友,就是在股权设计上,看似多此一举。找来欧阳雪做大股东,让欧阳雪先一步把资金注入进行运作等等。就是怕他们产生吃大户,以及发生观点冲突的时候,会以为丁元英有为自己私利做决策的情况。像丁元英这种对于人性洞察到如此境界的人,是很难轻易相信一个人的。这件扶贫的事情,如果没有芮小丹这个角色,也根本不可能缘起。
正确的信任:信任习性很高+分析能力也很高。
这里的信任习性很高是指看透人性的黑暗,依然对于人性的善抱有信心。对于一个人是否可以被信任,会基于其分析能力。
二、如何获得他人信任?
其实也是两个维度,一个是品质,一个是行为。
对于行为可能是更具有可操作性,就是多说多做,承诺了事情就做到。
如果只从信任维度来看,刘冰的心路历程是,基于物质符号判断是高人,这时是轻信。开始合作的时候,在方向上又开始怀疑,不信任。等到诉讼案件胜诉以后,又开始盲信。结果,终于盲信了,又被自己欲望驱使,少了虔诚。让他拿来保留职位的,却跑去搞勒索敲诈。
轻信易受伤,无信则无助,不信必多疑,正信需理性又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