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含胸拨背

含胸属收、属阴,概指每一拳式由无极态向内收,向下伏时,肩使臂、臂使腕、腕使手,通体回收下落、肩沉肘坠,自然而然形成含胸之势,为吸外势、蓄内劲之体用。拔背属开、属阳,概指每一拳式自含胸之末尾,自收敛势、含蓄式、阴势之极、之终端,开始向上、向外伸展,转腰松胯之势不变,全身脊柱逐渐节节放松,头顶如有绳索缚束向上提升,即所谓之'虚领'; 因'虚领'而有'顶劲'以此'顶劲',隐隐然如拉牵提伸背部脊骨及骨帝二指余位置之两排穴位,尽量向上伸展,这种感觉,相对于'松胯'而言,成为'拔背'。
虚实二足随全身松软单沉之劲,而粘于地面。如此拔背而至其极,直达无极态。所谓无极态,是双足双腿虚实已尽,得双沉之拳态,脊骨、肩胛骨、劲骨、肘腕骨节、膝、胯骨节等,节节拉伸、松开至极度,其中气内勤,则始终节节如珠,贯串于头顶与尾闾之间的背脊骨;其自我感觉,则全身如与天地相接,上顶天,下陷地,如打呵欠,如伸懒腰,如蛟龙出水,如大鹏展翅。求此状态,得此意境,'拔背'乃其中一个至关紧要的环节。
练太极拳者如能求'含胸拔背'之道并得其真,日积月累,历时既久,则在生活中,无论坐、立、起、行,其背脊当会笔直、柔韧而有弹性,弯腰驼背者无。形变、神亦变;内变、外亦变。反之亦然。形神兼具,内外合一,是练太极功夫的要点之一。
太极拳的每一式,都有一个瞬间的无极势,即阴阳平衡之'双沉'态。此时即'拔背'之最。与此同时,肩、肘、腕、指,均达到最松开、最伸展之位置,上有顶天之势,左右双臂,或平行,或一臂上伸、另一臂下坠,有伸展至远之概。头顶百会穴、中腹丹田穴与胯下会阴穴三穴联成的一条线,处于腰背脊颈伸展最长、最松之状态,并始终与地面相垂直。
练拳者自'无极态'变换为上下左右相应的一阴一阳,阴生而长,阳退而消,腰背脊椎骨自然放松,于腰、背、脊、躯旋转之过程中,自然回缩。所有'回缩',皆不用力,而任凭其各关节放松,则'拔背'退而'含胸'生,双肩胛、双肘、双腕自然放松,继续自然回缩,以其'沉肩'、'坠肘',而成其'含胸'之势。'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胯'、'虚领'、'顶劲',其实都是阴阳易变、浑然一体之进程。
'含胸'或'拔背'都是以自身之腰为轴之螺旋运动态。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含胸'依拳式之不同,有明显的上下左右前后之'收敛'性螺旋运动,'拔背'则是垂直于地面的上下方向螺旋运
动态,其前后左右之动,完全随身躯之动而动。虚领顶劲,须保持立身中正。切勿歪斜。头顶百会穴至胯间会阴穴之联线,即为人体中线,丹田为中线上之中。
'守中',至少有两个要点∶ 
气守丹田为其一,人体中线始终垂直地面,为其二。以会阴为其最下端的人体中线,始终有上下、前后、左右之整体、柔和、均匀之移动。此移动,则须始终在双足粘地、两足心虚联线的六分之五或五分之四的范围内,无论练拳盘架子还是推手,还是推手、实用,人体中线之下端会阴穴之地面投影点,切不可越出任何一足粘地处之外。只有在金鸡独立、左右踢脚、蹬脚等拳式中,人体中线与单足相重合。人体中线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均须垂直于地面,'守中用中',为太极拳之要诀之一。
无人体中线与地面相垂直之态势,决不可得其'中'。'守中用中',当然也就落空了。能'守中',才能有双沉的'桩'的感觉,有'桩'的感觉,才能使周身四肢之螺旋运动,始终围绕此'中'、此'桩',而起落放收,上下左右前后,无往而不柔,无往而不利也。无论内家、外家的中国功夫,均有站桩、骑马桩等式。练'桩',神应内敛于'中',气须下沉于'中',肢体似有似无,亦归守于'中',得其环中枢纽,此即'万法归—'。
有'守中',才有'用中',有'万法归一',才有'变化无穷'。于太极拳、剑、刀,'守中'之始,则是双沉之'无极势',是运动中的瞬间势,是'起势',亦是'收势'。太极之动,即经过种种'无极势',阴阳互易,源源不绝。
'含胸拔背'乃'阴阳互易'过程中相生相消之现象表现,得之于自然。以意带领'含胸'与'拔背',每一式均有内在之互动、之相生、之相长,练得久了,便得内劲,自腰脊发出之螺旋内劲,通过'周身一家'、'节节贯穿',形之于拳、掌、臂、足、腿、体,即不是单独上臂肌肉发力所能比拟者。
'站桩'为静,为'双沉',但一呼一吸,均可以有极微、极缓、极松、极自然的内在'拨背'与'含胸',背、脊、颈、躯、腿,均自然放松挺直,久而久之,不以为意,亦有内在之胸、脊之微动,于日常生活中,便可能经常有内息、内功之阴阳互易、互生的过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