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机十九条《黄帝内经》

病机十九条《黄帝内经》

“病机”二字,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该篇提到病机数次,并强调其重要性,如“谨候气宜,无失病机”;“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机的古字为“機”,《说文解字·木部》曰:“主发谓之机。”张介宾《类经·疾病类·病机》提出:“夫病机为入道之门,为跬步之法……机者,要也,变也,病变所由出也。”提示病机为疾病变化的规律,掌握病机是治病的关键。

       《素问·至真要大论》将临床常见的诸多症状分属于病机十九条:“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文中把疾病的病因病机概括归属于五脏、风、寒、湿、火、热,或是人体上部或下部,对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1.五脏病机

《内经》病机十九条中,关于五脏的病机为:

(1)肝: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2)心: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3)脾: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4)肺: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5)肾: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五脏病机也运用了“五行—五脏”理论。“掉眩”病因是“风”,病位在“肝”;肝属木,木生风,肝为风脏,肝病可以生风,证候以摇动动为特征,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类经·疾病类·病机》曰:“气虚于上而为眩,金邪乘木,肝之虚也。”指出肝病生风可能源自肺金乘木。此外,肝风生起也可能是肾病及肝,肾阴亏虚,水不涵木,木燥而生风,此时则是病在肾而症在肝;“水不涵木,木燥而生风”的中医理论显然是古人借用了自然界水涵养木的现象。

《素问》虽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多位医家却认为诸痛痒疮应该属于“火”,然而《素问吴注·卷二十二》做了辩护:“热甚则痛,热微则痒,疮则热灼之所致也。故火燔肌肉,近则痛,远则痒,灼于火则烂而疮也。心为火,故属焉。”说明疮疡初起病轻,病轻则热轻,热轻则痒,久则病重,病重则热盛,热盛则痛,热盛化火,火灼肉腐,腐而成疮。心属火,故诸痛痒疮可属于心。古代没有冰箱,生肉放于炎日下容易腐败生虫,古人借用此现象而有了“火灼肉腐”、“热胜肉腐”之热(火)邪病机说。

脾属太阴,为阴中之至阴,性喜燥而恶湿,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湿。脾气若虚弱,则旋运失职,不能运化水湿而生湿,故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中医把中焦比作锅,把下焦比作火,脾土有赖肾阳之温煦,如果肾阳不足,就像锅底下没有开火或火力不足,水煮不热、煮不开,于是脾阳亦虚,脾土不能生金,则气化不利,运化失建,肺失宣达、三焦失利,水道不通,水湿停滞,溢于外则浮肿,郁于内则中满。故水湿肿满,首责于脾土,但不限于脾。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类经·疾病类·病机》注:“膹,喘急也。郁,痞闷也。”出现胸部塞闷、呼吸急促的病症,首先责过于肺,因为肺主气,司呼吸,主肃降。当肺肃降无权时,肺气上逆,气结胸中,则诸气膹郁,故曰其病在肺。又肾为气之根,肾主纳气,肾气若虚则肺气亦虚;在下之肾摄纳无权,气不归根,那么在上之肺则肺气耗散,主气无力,以致气浮于上,胸闷喘息,这时病在肾,由肾及肺。尚有,其病在肝,由肝及肺,肝气迫肺而致胸闷喘息。所以人体出现膹郁时,关于肺脏以外,还可能涉及了肝肾。

肾主北,在天为寒,寒性收引。“寒性收引”是生活经验的隐喻映射,当人感觉寒凉时,会紧缩身体或拉拢衣服,另外,物体的热胀冷缩也是常见的物理现象。古人借此类比寒邪侵袭人体时,可使气机收引、腠理闭塞;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寒袭经络关节则经脉拘急,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2.六气病机

《内经》病机十九条中,关于六气的病机为:

(1)风: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2)寒: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3)湿: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4)火: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5)热: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六气病机也运用了“五行—五脏”理论。《内经知要·病能》云:“暴,猝也。强者,筋强。直者,体直而不能屈伸也。”说明暴是指突然发病,强直为身体僵硬。肝主筋,肝为风脏,肝病可化风。古人因有风吹水干的生活体验,从而认为风性多燥,类比于人体,风邪致病,身体之筋则干硬不柔和,故《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澄澈清冷”意谓着是一种观察后的结果,在这样的语境下,“水液”应该指向人体的排泄物或分泌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认为人体的阴阳就像水火一样,水谷运化与津液代谢都需要阳气的推行才能完成。试想,生活中将水或水中加入任何物质在火上一直烧着,水的澄清度会降低,而且温度会升高,类比于人体,经过机体生理运作后的排泄物或分泌物竟然还澄澈清冷,表示体内阳气不足,阳虚则寒,故曰:“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这完全是生活经验的隐喻映射。

《内经》云:“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内经知要·病能》认为膀胱隶属于水,故膀胱经之症候就是水湿所致:“项属足太阳寒水,水即湿也,故皆属于湿。”《类经·疾病类·病机》注:“湿兼风化而侵寒水之经,湿之极也。然太阳所至为屈伸不利。”主张病机中应还有风湿病邪,痉、项强是风湿侵扰太阳膀胱经所致,加上太阳膀胱经隶属水,才会湿盛,从而太阳经所循行之部位强直。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及滑寿《读素问钞·病能》均未提及湿从何来,仅指向湿盛反侮肝木,就像对自然界的木浇水过度,才会出现风木之象,事实却是湿所致:“亢则害,承乃制,故湿过极则反兼风化制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将“诸热瞀瘛”、“诸禁鼓慄,如丧神守”、“诸逆冲上”、“诸躁狂越”、“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等归属于火病机的症状。《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注:“瞀,昏也,如酒醉而心火热甚,神浊昧而瞀昏也。瘛,动也,惕跳动瘛,火之体也。”《素问吴注·卷二十二》云:“禁与噤同,咬牙也。鼓,鼓颔也。慄,战也。神能御形谓之神守。”《类经·疾病类·病机》述:“躁,烦躁不宁也。狂,狂乱也。越,失常度也。”《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卷之九》言:“凡诸病为胕肿,以热胜于内,而阳气郁滞也。为疼酸,以火实制金,不能平木,则木旺而为火化,故酸疼。”《读素问钞·病能》曰:“惊,心卒动而不宁,火主于动也;骇,惊愕也。”综上所述,即谓热之极便是火,火性炎上,热扰心神,轻者神情烦躁,炽盛者神识昏昧,甚者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热盛生风,风淫四末,四肢抽搐;热胜肉腐,肿势高突,疼痛剧烈;若为虚火,阴盛阳虚,寒战而战齿。《素问吴注·卷二十二》指出《内经》火病机这些症状的认识皆取象于火的特性:“火有内暗之象故令瞀,火有焰摇之象故令瘛……禁鼓慄则神不能御形,如丧其神守矣,乃烈焰鼓风之象,其属于火也明矣……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有炎上之性故也……盖动扰参差,火之象也……火在内则惊骇,火性卒动之象也。”

《素问》将“诸胀腹大”、“诸病有声,鼓之如鼓”、“诸转反戾,水液浑浊”、“诸呕吐酸,暴注下迫”归属于热病机的症状。《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卷之九》注:“阳热气盛,则为腹胀。火主长,而高茂,形貌彰显,升明舒荣,皆肿胀之象也。”《类经·疾病类·病机》曰:“鼓之如鼓,胀而有声也。为阳气所逆,故属于热。”可以看出之所以将“诸胀腹大”和“鼓之如鼓”等症归属于热病机是来自于生活中“热胀(冷缩)”的观察。再者,《读素问钞·病能》言:“反戾,筋转也,热气燥灼于筋,则挛瘛而痛,火主烦灼燥动故也;水液,小便也,天气热则水浑浊也。”显然此条病机也是生活经验的类比,物品经烧灼,失去水分而干缩;水经烧灼,澄清度降低。对于热病机的最后一条“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内经知要·病能》解说:“呕逆者,火炎之象。吐酸者。肝木之实,暴注者,火性疾速,下迫者,火能燥物。”揭示了火、热间的关联性。

3.部位病机

《内经》病机十九条中,关于部位的病机为:

(1)上: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2)下: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病机十九条中“上”、“下”二条并未说出明确的脏腑,思考的空间可更大。《内经知要·病能》云:“肺热叶焦,发为痿。气急曰喘,病在肺也。有声无物曰呕,肺胃司之,总属在上之症。”指出痿、喘、呕三症与肺的关系密切。另外,《类经·疾病类·病机》言:“厥,逆也。厥有阴阳二证∶阳衰于下则为寒厥,阴衰于下则为热厥。固,前后不通也。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清浊不化,寒闭也;火盛则水亏,水亏则精液干涸,热结也。泄,二阴不固也。命门火衰则阳虚失禁,寒泄也;命门水衰则火迫注遗,热泄也。”指出肾为水火阴阳之宅,开窍于二阴,由此可见厥证、二便不利(包括下利或不畅)与肾密切相关,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4.结语

梳理病机十九条时,应结合《内经》里的相关内容相互印证,并参考后世医家的注述,更要结合临床深入思考,如第十六条病机言:“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内经知要·病能》补充:“然肿酸疼,属于寒湿者不少,惊骇不宁,属于不足者常多也。”或许可以说《内经》成书时代久远,临床的经验还不够丰富;但或许也可以这样诠释,《内经》中内容多为取象比类的隐喻描述,隐喻映射难免无法顾及全面,十九条病机所言只是一种思维,仅是一种示例;通过示例,引领读者认识病机的分析,即临床进行病因病机分析时不受这十九条内容所限。《素问.至真要大论》才会于该段落末论道:“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强调要谨慎病机的归属,对于圣人说出的或未说出的须要加以推求,弄清楚疾病的盛虚,一定先从五脏分析起,疏通其血气,使其通畅平和,这就是所谓的病机之理了。

解读病机十九条


       首先要说明的是为什么要列十九条,中医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对“数”的认识东、西方有一致性。希腊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皆数”,万物的规律就是一个数的规律,由此而发展出了数学。数学也确实是所有科学的横断科学,既是基础科学,又是横断科学。中国的自然科学系统为:数、理、化、天、地、生。其中数学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门类,一切科学几乎都与之相关。
      在中国人眼中数就是规律,这是冯友兰先生在《中国科学简史》中提出的。因此,数也是宇宙的真理。中国人重视很多数,如一,认为万物起源于一,一后来又变成了元气,元气是一,一也是太极;二是阴阳;三生万物,因此三是复杂的事物的表现;四是四象;五是五行;六是六节、六合;魏晋南北朝时又重视七;八是八卦;大禹时代很重视九,禹铸造了九鼎来定天下。
       此外,古人非常重视十九,《周易》中就认为十九是天文历法中很重要的一个数,古代历法为十九年七闰法。好几本古书中都重视十九。如《尔雅》为十九章;中国五言古诗的统称为《古诗十九首》;围棋的棋盘有19道,这是认为十九可以把天机的数都能概括了。
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十九是一个重要的数。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的理论是以五运六气为基础的,其中原病之始引《内经》,也十九条。
       刘河间花了35年的时间,研究五运六气的理论,阐述了六气都从火化的病机,并将病机十九条增加为二十条,他提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把十九条变成了二十条。我认为这一增加不如不增加,因为其他的条文也能反映出他增加的这一条,即也有燥的内容。是蛇足,这也说明他对数术缺乏深刻的认识,把天机变成了一般的东西。十九是天机,是天数,不能随便改动。各朝各代对病机十九条都有解释,这使得病机成为了一门学问。

(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把这条作为第一条非常有意义,肝主木,主春生之气,主一切的开始。风又是百病之长始,“掉”就是指来回摇摆,“眩”就是头晕目眩,“风”性轻摇,善行数变。所有的风症、头晕目眩等都要考虑肝。但是这个病证的范围很大,我举两个代表性的例子:
1、面神经麻痹面瘫),即突然出现的口眼歪斜,就是一种风症,治疗用牵正散。
2、突然出现的偏瘫,也叫中风,代表方为补阳还五汤。此外,帕金森病也是风症,可以用一贯煎
(二)、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前面讲过,寒性收引;引是拘挛、引急;这些出现这些症状都属于肾。这一条我思考了很多年,只找到一个能对上号的疾病,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间歇性跛行。这种病人会在行走过程中突然出现由于疼痛引起的下肢抽筋,即收引。目前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很多。因此,老年人抽搐并不完全是缺钙。这些收引可以从肾论治,属于阳虚.html"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肾阳虚;代表方为当归四逆汤。此方可以用于一切疼痛,还可以用于治疗冻伤,以及防冻,很实用的一个方。
(三)、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各家的解释都不相同,多数把膹解释成满、胀,不太确切,还是张介宾在《类经》上解释得比较好,他认为膹为急喘。历代注家对这条解释得都不尽人意,我的解释就是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惜就是我还选不出一个中医治疗此证比较有效的方。
真的是太难了,因为这个是急症,是会迅速导致死亡的,所以现在还没有一个合适的方子。咱们之中有急诊科大夫,可以琢磨一下中医怎么解决这个证,如果能把这个解决,非常了不起。西医现在的处理要用吸氧、呼吸兴奋剂等治疗,应该探讨一下用中医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四)、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对于这一条,你们以前肯定也都听到过。脾主湿,故水肿腹胀满都与脾相关。遇见水湿,首先考虑利水,李东垣有句名言:“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其实,最早在王冰的《内经》注文中就说:“治湿不下小便,非其治也。”但后世都对李东垣这句话非常熟悉。其实,在西医中也是遇到水肿就利尿,在这点上东西方是一致的。治疗水肿的代表方:实脾饮,这是个病房的常用方。
(五)、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瞀是指头迷眼花,不清醒;瘛是指抽搐。我的体会这条说的就是温病学的热入心包,已经出现发热,并在发热的过程中出现昏迷,并伴有抽搐。把这三个症状作为一个整体症状来考虑,而不是独立的症状。就是在发热的同时出现了其他伴随症状。关于瘛的解释是宋代的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中解释得最好,说瘛有三种形式:癫痫破伤风、由热病引起的抽动。治疗可以用《温病条辨》的清营汤,再加大黄,可以泄热。
(六)、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西医把疼痛归于脑,而中医则归于心,如俗语说“十指连心”。疼痛、瘙痒、疮疡都从心来论治,代表方——泻心汤
需要提一下的是,我赞同清代张志聪的学生高世宗的说法,张志聪属于钱塘学派,他开办了一个侣山堂,进行教学,其教学方法为讨论式教学,同时还集体著书,如《集注内经》、《集注伤寒论》等等。其中高世宗除了参与集注外,还编著了《素问直解》。
开始读这本书时,并不觉得很好,只是觉得他胆量很大,敢于篡改经文。他对十九条提出了疑义,认为应该把五、六两条颠倒过来,即应该是“诸热瞀瘛,皆属于心;诸痛痒疮,皆属于火。”
我同意这一说法。因为,热与火难以做更深刻的区别,而且应该先上火,而后发热;而不应该热在前面,这是一个矛盾;而后面那条从编写的逻辑性上,应该先说完五脏再说别的,在五脏之前突然加入一条说火,不太合乎逻辑。
当然按照五行的理论,心也是属火,倒也能说得通。故改过来似乎更合理。中医有一个大家初学时都能感觉出来的问题,就是怎么讲都能讲得通,千方百计讲通了就对了,因为中国文字一字多义,所以很容易找到相关的解释词汇。给中医经典做注的关键就是合情合理,能够有实用性。但实际上这两条不变换也有实用性,泻心也是泻火,也很实用;如有的人根据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这条用天王补心丹治疗疖子、痈,效果很好,原本天文补心丹是治疗失眠等证的。
(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中医的厥最主要的就是指四肢凉,第二方面的意思是气逆,即气的运行方向相反,第三就是昏迷,也叫昏厥。固泄就是关格,即小便不利无尿,后来为了避讳又叫癃闭,指膀胱储留和尿毒症。这些都归于下焦,主要是肾。有报道可以用麻黄升麻汤治疗。
(八)、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痿一般指肺痿,中医有五痿,筋、骨、脉、肌、皮都有痿。中医认为痿都与肺热叶焦有关,即都来自于肺,肺气不足就造成痿。SARS时进行的病理解剖发现死亡的患者还真都是肺萎缩,即肺热叶焦。这其中还包括肺纤维化肺癌晚期时肺的病理改变等。王三虎所写的关于肿瘤的书和文章值得一读。他也认为肺痿是癌症晚期的恶液质。目前我还选不到太好的方子。
(九)、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禁通噤,口噤不开;鼓栗,鼓颌战栗,形容恶寒之状;如丧神守,是指神智不能控制,这些都归于火。这种病有多种情形,如外感病,以及大部分的热病的前驱期都有恶寒的症状。这种情形不是用退热的药,而是用桂枝汤之类解表的药。
(十)、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金匮要略》中有刚痉和柔痉,把这条所描述的情况称为刚痉,是颈项强直。多为暑温、湿温的时候,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其实,一般的体检也都包括颈部是否软,有无抵抗。代表方:羌活胜湿汤。
(十一)、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症状就是有一股气由下往上窜,即由腹部向上窜,称为奔豚。但从古至今,对此证也都没有很好的解读,都不很确切,我认为是阵发性心律紊乱,而且这种紊乱多为心房纤颤。代表方为奔豚汤。
(十二)、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这个临床上很常见,就是肝硬化腹水,中医认为这是属于热。代表方用中满分消汤。胀与满就是程度不同。这一条很好理解。
(十三)、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临床上讲就是精神病,包括癔病和精神分裂症,很多都有的有季节性,春天易发作。这都属于火,其中慢性的用《金匮要略》的甘麦大枣汤,急性发作的用礞石滚痰丸,有报道可用温胆汤加减。
(十四)、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突然发生的项背强直,临床上最典型的就是破伤风,现代都有疫苗了,发病的少了,会出现角弓反张。代表方为玉珍散。
(十五)、诸病有声,鼓之入鼓,皆属于热
这条说的就是心病.肺心病,中医称为肺胀。初期感冒咳嗽没治疗好,转成支气管炎,仍没有治好,以后每年冬季都发病,且连续发作3年,就迁延成慢性支气管炎,之后会出现肺气肿。肺气肿时叩诊就会出现鼓之如鼓;诸病有声是指急性发作期的声音,并伴有全身衰竭、喘憋不能平卧。
这两句话就把肺心病的症状都描述出来了。这也说明东汉以前中医就掌握了叩诊。《金匮要略》中治疗肺心病用的是越婢加半夏汤。《金匮要略》对这个病的描述非常细致,原文为“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喘的患者由于缺氧的刺激,会出现球后神经麻痹,眼球突出。现在这么重的患者少了,但在60、70年代非常多见。其实治疗的原则与西医的理论是一致的。西医治疗肺心病的原则为强心、利尿、抗感染、间断吸氧等。半夏有一点强心、利尿的作用,越婢汤也有利尿的作用。
(十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这种病大家都见过,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肿、疼痛,疼痛非常剧烈,可突然发作,并影响肢体活动。代表方用四秒勇安汤。现在也可以做介入治疗,植入支架。也有人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吉林的国医大师任继学用四妙勇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他的理论根据是《难经》中所说的:“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以及《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的:“营气不从,逆于肉理,而生痈肿”。营气不从就是指的心肌缺血,故用治疗脉管炎的四妙勇安汤来治疗心绞痛,也非常有效。
(十七)、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
对这一条注家解释的也都不能令人满意,我认为是流脑,即脑膜炎,呕吐物、排泄物都是混浊的。代表方用余师愚《疫诊一得》中的清瘟败毒饮。
温病有三个著名的方:除清瘟败毒饮外还有杨栗山的升降散、吴又可的达原饮。SARS时主要用达原饮为主治疗。
这三个方子非常实用。可以说所有的急性传染病用清瘟败毒饮原则上都不算错。升降散方中只有四味药——蝉蜕、僵蚕、姜黄、大黄,一升、一降、一舒、一散。每一味药并没有抗菌抗病毒的药,但配合在一起,通过一升、一降、一散、退热来治疗,降低了病原微生物的作用,非常实用、有效。
(十八)、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这条是指小便非常多,便中无浊物,我考虑为尿毒症;也包括伤寒外感的初期,清涕.流清涕的时候,比较难治。代表方可用肾气丸.济生肾气丸,既然是寒,是由于肾虚而来,故重点从补肾入手,而且还重用附子
山西有个大夫叫门纯德,在当地非常有名,治疗一例肾萎缩的病人,这个病人的症状就是多尿,他重用附子,几个月后萎缩的肾在X线下显影了。这说明中医的温法可以使肾内血管舒张,而使肾血流恢复,从而恢复肾脏功能。
岳美忠先生曾经给苏加诺治疗左肾结石肾功能衰竭症。当时法国医生建议做肾摘除,但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半年以后,肾脏的功能恢复了,故苏加诺授予了岳美忠先生勋章。
(十九)、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治疗用左金丸,就是吴茱萸黄连两味药,配比是6:1,凡是返酸的患者都可以用此方加减。暴注下迫为里急后重,代表方为治疗痢疾芍药汤。

以上是我个人对病机十九条的解读。
(0)

相关推荐

  • 关于《黄帝内经》中“病机十九条”的理解

    所谓病机就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也是最主要原因,我们都在说发生了疾病之后要先找到原因,然后就可以对因治疗,说的就是<黄帝内经>所阐述的"病机十九条"的内容了.找准疾病发 ...

  • 十九病机

    素问中提到的人体十九病机,在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篇中,黄帝和岐伯关于五运六气的论述,具体大致就是不同甲子干支纪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六气分治司天在泉时,天文地理与 ...

  • 孟庆云解读病机十九条

    首先要说明的是为什么要列十九条,中医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对"数"的认识东.西方有一致性.希腊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皆数",万物的 ...

  • 方药中论病机十九条及其运用规律

    笔者1989年12月在北京国防大学的一间教室里,亲聆了著名中医.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方药中的一堂演讲,感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晰,比喻精彩,受益匪浅.今将记录稿整理出来公之同道. 1 病机十九条的基本精神 ...

  • 如何理解《病机十九条》中关于五脏的病机论点?

    在<素问·病机十九条>中,论述了属于五脏病机的内容,包括"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

  •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病机十九条分为两类,一类是确定病位在何处,另一类是确定病性是什么.因为病位加病性等于证,所以掌握病机十九条,对辨证非常有用!第一 ...

  • 《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详讲!(深度好文,建议保存)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和机理.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并揭示其规律的基础理论,内容包括疾病发生的机理.病变的机理和疾病传变的机理. "病机"被前人释为 ...

  • 六经辩证归纳,病机十九条解读

     六经辩证归纳 作者:中医新技术 中医辨证方法之一.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划分疾病的深浅及邪正盛衰的辨证方法之一.汉代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 ...

  • 《病机十九条》中属“火、热”的病机和病症该如何理解?

    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论述属热的有四条,分别为"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 ...

  • 不知道什么原因得的病?看看病机十九条。

    很多人都听过:诸湿肿满,皆属於脾.且不知此为病机十九条之一. 病机十九条,源自<素问.至真要大论>.前人把疾病某些类同的症候,归纳於某一病因或某一肺的范围内,作为辨証求因依据,列为十九条, ...

  • 病机十九条,简单易懂!1 诸风掉䀭,皆属...

    病机十九条,简单易懂! 1 诸风掉䀭,皆属于肝: 2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3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4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5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6 诸瘘喘呕,皆属于上: 7 诸厥固泄,皆属于 ...

  • 病机十九条,原来是这么回事

    导读:<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是中医学治疗和诊断疾病的准绳.那么,病机十九条到底讲的是什么?如何理解其内涵呢?今天的文章将给出解答.病机临床表现病机分析病位肝诸风掉眩(肢体摇摆.震颤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