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得到牌照是噱头,还是互联网造车迈出的一大步?
车企旗下的新能源汽车拿到新能源汽车专用牌对于老牌车企而言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对于国内互联网造车新势力而言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这几天,一则国内新势力造车首张牌照出炉的新闻又霸占不少汽车媒体的头条,那就是小鹏汽车对外宣布其1.0量产车型顺利通过广州市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芳村分所的审查,取得中国造车新势力量产车落地的首张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
高枕无忧?呵呵!
看起来这一切都相当的“美好”,因为包括乐视汽车、威马汽车、游侠汽车等一大波“PPT”造车企业还没个谱的时候,小鹏汽车不仅已经实现量产了,还获得国内首张牌照……听上去,小鹏好像给人已经“会当凌绝顶”的感觉,但如果了解其中规则,你就不会大惊小怪。其实这号牌的颁发跟品牌实力并没什么必然联系,因为更多是满足国家硬性规定就行。
一、产品必须先进入工信部的产品目录,然后才能走下一轮;
二、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签发的2015年第27号令《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规定,想获生产资质,必须试制不少于15辆样车,并进行3万公里实际路测,同时到检测部门试验,进行正撞、侧撞、后撞等测试,拿到合格的试验报告后,还得结合其他相关文件进行申报。
从以上规定中,要想取得牌照也不是特别难的事,不过是说谁率先完成国家的规定而已。尤其对被质疑“PPT造车”的小鹏汽车来说,也只是为了打消投资者、消费者对其的质疑。所以说获得牌照的小鹏汽车,也没有多少值得骄傲的资本。因为,牌照到手,并不意味着大规模量产与具体出货。初期,在实际的市占、营收、利润等方面,应该拉不开明显的差距。牌照也不意味着竞争格局已定,我们甚至可以说,至少在互联网造车新势力范围,还谈不上有什么真正的竞争。
产品是“扶不起的阿斗”?
虽然小鹏汽车做到闪电般的造车速度和融资速度,也成为首家拿到号牌的国内新势力造车车企,但没有完整的造车配套设施、没有掌握太多的核心和专利技术,究竟会推出一款怎样的产品?
小鹏汽车这款定位纯电动SUV的新车,除了看起来还算“炫酷”的外观内饰之外,在性能上面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其搭载了一台最大功率为140kW的电机。据小鹏汽车官方称,新车将提供两驱及四驱两种版本,0-100公里/时加速时间分别为7.9秒和5.8秒,最大续航里程为300公里……
功率和加速都不错,但作为当下电动汽车最重要的指标——续航里程,才300公里貌似有点少吧,要知道早在2012年上市的比亚迪e6,当时的续航就达到了300公里了(现在在售车型续航是400公里)!所以小鹏汽车在续航里程方面完全无竞争力,在加上其产品定位为SUV车型,用于长途自驾游场景居多,300公里续航无法满足车主自驾需求。
除了研发时间短暂、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之外,小鹏汽车还选择了郑州海马作为其代工工厂,这也让不少网友感到纳闷:本来郑州海马造车在工艺和质量上就一般般,小鹏汽车选择跟郑州海马合作,又怎能保证自己的质量呢?
成本难控却扬言“售价10万”
就算不说技术和产品,小鹏汽车还有更让人疑惑的点,在于其商业模式。
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之一夏珩,曾不止一次地表示,“希望工作3-5年的年轻人都能买得起小鹏汽车,因此产品最终价格会被控制在10万人民币左右。”
事实上,作为初创公司,在其达到一定规模之前,成本必然是高企的。而如果通过降低产品技术和性能指标等方式来降成本,必然会导致产品力达不到设计要求。而像蔚来等造车新势力企业选择高端车型作为首款产品,也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
但是,小鹏汽车,这样一个没有核心技术,更没有生产规模的的初创车企,降低成本方面的能力,几乎为零。它用何种方式来保证自己“售价10万元左右”的产品目标?
要知道,即便特斯拉,自2012年首款产品Model S上市以来,也是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连马斯克自己也承认,特斯拉目前也处于“烧钱阶段”。
所需资金极度依赖融资的小鹏汽车,指望其能找到稳定的商业模式,目前看来,难度不小。
轱辘哥说:
虽然小鹏汽车获得首张号牌,可是看着新车整体实力表现和新能源车高攀不下的技术成本,能否禁得起市场检验成为一个大问题。在品牌认知度面前,同等价位人们选宝马还是特斯拉?小鹏汽车也一样会遇到与传统汽车品牌的较量厮杀,比如比亚迪。
对于仅仅进场三年的新手而言,这样的定位要想获得足够市场青睐还是个未知之数,小鹏汽车的破局之路漫长。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戳“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