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会是短命的吗?
“短视频”与“网络直播”是最近两年的两个热词,去年这个时候我写了一篇《微视频会成为互联网的风口吗?》,作了一点预测。我是较早开始研究短视频的,那时候叫短片,后来叫微电影、微视频。在今天,有人预言短视频创业的黄金期已过,但仍有不少人对短视频热情不减。许多朋友问我对短视频怎么看,今天再来分析一下吧。
一、在风口上能飞多久?
去年今日头条宣称拿出至少10亿元补贴短视频创作者,微博宣布1亿美金支持短视频领域,“一条”融资估值已经达到13亿。在互联网巨头BAT中,百度视频成功融资将致力于打造短视频PGC内容生态,腾讯旗下也拥有微视等短视频平台,阿里巴巴旗下虽然并没有专门的短视频平台,但是参与了众多短视频的融资和合作,随着互联网巨头的入驻,大量热钱涌入短视频。其实,互联网虽然有海量的内容,但优质内容始终是稀缺的。观众需要新的阅读方式,平台需要新的流量入口,广告商需要新的植入模式,资本需要新风口,短视频满足了需求。微视频具有时长短、传播快、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参与性强等特点。
一时间“两微一端”变成了“三微一端”(即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客户端)。
我认为,微视频是一种移动社交形态的视频内容。在移动社交形态下会形成多个特点:易传播、连接快、互动多,还能产生传播裂变。但也有其弱点,微视频、微电影、随手拍,进入门槛低、投资少、易传播,从产业角度来看,商业模式并不清晰。有人认为短视频是内容创业的风口。我的研究生创业也在做短视频。但更多人或不看好或在观望。事实上从年初的火爆到年中的表现平平,许多微影视公司已经不运转了。微力量董事长肖建平认为:“微视频未确定性东西太多,虽然投资小、周转快,但是风险不可控。”广东南方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瑞军说:“微视频微电影,至少到目前直接介入看不到可以赚大钱的地方,最多做一些战略性的布局。”
短视频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深入普及和粉丝经济的兴起,借助网红效应是短视频迅速发展的一大原因。网红自身所带有的高转化率、低成本和强大的粉丝基数都助推微视频的内容传播。被称为“2016年中国第一网红”的papi酱就是视频内容创业起家,属于短视频创业的典型代表。papi酱凭借短视频的制作输出成功地吸引了1200万元的投资,其自身身价也上涨到3亿元。短视频的快速崛起让内容创业者再次看到了曙光。
二、需要什么样的内容
从成功的短视频项目来看,优质的内容都是其收获关注和利益的基本要求。但是现在市场内几乎所有的短视频创业者都是搞笑视频,虽然这种方式最为“简单粗暴”,在受众面前十分讨巧,但是随着短视频市场的持续扩大,市场成熟后同质化内容将成为最先被淘汰,最没有竞争力的内容。以papi酱为例,虽然其使用了变声器,动作夸张,语气浮夸,但是她每期节目几乎都是针对社会热点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力图寻找观众的共鸣获得认同,搞笑只是其表现形式而已,内容里最具有价值的还是思想和意义。
目前短视频有三大平台:秒拍、快手、头条视频。这三家各有所长:一下科技的秒拍依托微博这棵“大树”,为其带来巨大流量;快手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赢得二三线城市观众的青睐;头条视频是今日头条最大的流量源,超前的推荐引擎让今日头条成为资讯媒体的新领军者。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当前最热的游戏 IP,王者荣耀相关内容也是今日头条旗下孵化的短视频平台--西瓜视频上的热门之一。根据报告显示,与王者荣耀相关的视频播放量占到了游戏类视频的 32%。
去年以来,短视频内容创业的风向确实有所改变了。秒拍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16年之前,非娱乐明星、非新闻现场、非纯搞笑内容获得流量比例不足20%;2016年开始,各个垂直类内容的流量占比累计已经超过了60%。短视频和所有的内容创业一样,得抓先机,做别人没做过的事。“一条”没有跟风娱乐等内容,做了严肃报道,所以成了。去年,以papi酱为代表的吐槽、搞笑类视频当红,今年,美食美妆类的视频成了更有格调的选择。在微博7月份的视频自媒体榜单中,前5名有3家是属于美食类。制作精良的美食美妆视频被认为更加有商业价值。随着内容管控的加强,美食类也很快会成为一片红海。
三、需要什么样的运营
依托于网红经济,短视频给内容创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同时也能够满足中国投资人急功近利的需求。然而好景不长,时隔一年短视频创业黄金期已失。从平台公司到渠道公司,再到内容提供商,头部选手和腰部选手的差距越来越大。差距有多大呢,头部博主一年收入可能上千万,综艺节目邀约不断,但普通博主只能靠平台补贴维持基本的运作。内容的吸粉强弱加大了这种差距,但能吸粉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下的短视频创业不得不面临一个残酷的事实,个人的短视频创业窗口已经关闭了,除非你本人自带IP属性,或者愿意给MCN公司打工。当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时期,野蛮生长结束之后必定是大规模的洗牌、整合期到来。前几年的O2O是如此,现在的共享单车也是如此,文创领域也不会例外。一旦进入洗牌、整合阶段,个体创业的门槛就会大大提高,此时再进入,就是高成本低收益运作了,即使有好的IP也不一定行。
短视频的播放量高和商业价值高是两回事。因为短视频不同于影视剧、综艺,用户观看不是因为主动选择,而是被动接受。娱乐内容流量高不代表能赚到钱。娱乐搞笑,甚至是打擦边球的内容,很难获得品牌广告主的青睐。但单纯靠平台的补贴,是很难维持团队运转的。以今日头条为例,视频千次有效传播能获得的分成在5~10元。这样算来,一个播放量100万的视频只能获得不到1万元的分成,而制作这一个视频需要3个人花费一周左右的工夫。如果每个视频都达到这个播放量,也只能勉强够制作团队的人力成本。对于短视频创作团队来说,变现的渠道主要有三种,一是靠播放量获取平台补贴(平台购买),二是靠品牌广告植入,三是用户付费模式。前二者的前提是播放量得大。但娱乐、猎奇的内容播放量大也难以大规模变现。这类内容虽然带来很多人气,但商业价值低。最后一种对于短视频来说比较难实现。
四、单打独斗还是接入MCN
做短视频的内容创业者越来越多,竞争更加激烈,投资人对短视频内容创业者的投资却更加谨慎。中小短视频内容创业团队只能争分多秒,不停试探,以最快速度找到合适的内容。如果干十个月依然只在投入看不到任何回报,没有资本进入真的是撑不下去。即使拿到融资,但这些打擦边球的内容正在遭受严格的管控。在各个短视频平台,这些内容越来越难发布出来,即使此前合作过的广告客户也不敢贸然投广告。
拉大的差距让行业竞争格局基本已定,风投此时能够介入的机会就非常少了。从上到下来看,最上面一层的平台方,供养得起短视频创作的还是那些平台。对于这些平台,一般风投的钱已经很难进入。最下面一层的是内容供应商,对于风投来说,单个的运营团队风险太大,收益单薄,内容爆红的偶然性太大,这也不是一个好生意。如今只有中间环节是现阶段最适合风投进入的:内容聚合、渠道营销公司(MCN)。这些公司形成覆盖各个领域的内容矩阵,并且着力培养1~3个大IP。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MCN,即多频道网络播放平台(Multi-Channel Network),它是在YouTube上衍生出来的行业模式。作为网红经济公司,为单一的视频创作者(网红)提供策划、定位、包装推广、内容分发、招商引资等一条龙服务。随着近一两年短视频的爆火,越来越多的MCN开始浮出水面,走向更多人视野、今日排行榜、新片场、门牙里的超级味、NALA、美空、papitube、火星文化等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各自跑马圈地抢签IP。
和单打独斗生产内容相比,这些短视频转型MCN之后,不仅实现了内容的工业化生产,还实现了创始人的一次性套现。依然坚持单打独斗的“个体户”,如咪蒙之类正在遭受MCN的强烈挤压,会越来越难胜出。要么抱住MCN的大腿,要么死磕创作剑走偏锋,视频创作者从文字创作者手里抢过的不只有眼球、流量和关注,还有同样的焦虑:自己创业还是给MCN打工?
本文只是做了一些粗略的描述,如何需要进一步分析,看用户反应(意见、问题、打赏)再决定是否续写。
本号其他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