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啥是欧阳询被公认为古今楷法第一人?《九成宫醴泉铭》好在哪?

据宋代释适之《金壶记》说,某一日,唐初有一位书法家,偶然遇到一本王羲之教王献之的指归图,就以三百缣(缣:指多根丝线并在一起织成的丝织品)购回,并“赏玩经月,喜而不寐焉。”这位花三百缣买一本书的人,就是初唐大名鼎鼎的欧阳询。

欧阳询生平: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今湖南长沙)。唐朝大臣、书法家。欧阳纥之子。欧阳询一生经历陈、隋及初唐,其主要的政治与书法艺术活动的时间基本都在初唐。唐太宗时,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贞观十五年去世,时年八十五岁。编著有《艺文类聚》100卷。欧阳询书法艺术五体皆能,尤其以楷书为最精。其与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局部

如果说按照楷书“四大家”产生的时间顺序,欧阳询是史上最早以楷书出名的大书法家。他的楷书被后世尊称为“欧体”。其用笔峻峭险劲,法度森严,以平正中见险绝,风格独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人张怀瑾说欧阳询还能写隶书、飞白、大小篆书及章草诸体,只是作品今已没有真迹可遁。据说,欧阳询一生嗜书成癖,史称欧阳询“身矮貌寝”,意思是长得不好看,但聪明绝伦,博览经史,读书数行俱下。他酷爱书法,精研终生。

欧阳询书法特点:

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局部

欧阳询书法初学二王,据说他早年曾见到一本王羲之教王献之的指归图,就以三百缣购回,“赏玩经月,喜而不寐焉”(释适之《金壶记》)。又据《新唐书》记载,其早年学习书法极其勤奋,有一次偶遇虞世南一同外出,途中遇到索靖所书石碑,其观之入迷,竟然坐在石碑旁边,细心揣摩观赏三日才离去。由于欧阳询学习书法勤奋而又善于思考,从而使他的书法,兼有以二王书法为代表的南朝书法艺术的俊美,以及北朝碑刻的峻峭,创造出他自己所独有的书法风格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欧阳询精通书法,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善于书法,父子俩被合称为“大小欧”。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体方笔圆,号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虞恭公温彥博碑》《皇甫诞碑》等,行书有《行书千字文》《仲尼梦奠帖》。此外,还有一些草书和隶书作品等。《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其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习书法的八法,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均为他学书的经验总结,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形式技巧与美学要求,也是中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创作于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文以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涌泉之事。此碑大约为欧阳询七十五岁时所书,由于是受太宗皇帝之命而作,因而此碑写得端庄恭谨、法度严整、笔力刚劲,有“势如削玉”之称,笔法意趣寓于严整之中,堪称人书俱老、炉火纯青的境界。极尽隋碑刚健方正的笔势,又得王羲之俊朗之风神,历来被视为唐代楷书的冠冕,也是欧阳询的代表作,更是中国书法史上熠熠生辉的名作。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九成宫醴泉铭》原石在陕西麟游,因年久风化加之历代捶拓,碑刻已严重损蚀,后经多次修整,原石风貌几乎全失。此帖今有宋代拓本影印流传,是学习欧阳询书法的重要范本。

欧阳询历来被评书者公认为古今楷法第一,这是因为它点画精确,结构严谨,长短位置不能增减、移动一分,所谓“一画不可移”。细微之处见规矩,细小之处见匠心,点画极富变化,且精心设计、精心书写。欧体字富于变化还注意主笔,明显是继承了隶书的笔法。

宋《宣和书谱》赞誉欧阳询正楷为“翰墨之冠”,据史书记载,欧阳询的书法誉满天下,当时的人们都争着想得到他亲笔书写的尺牍文字,一旦得到,即视为至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