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亚东海拔4800米上“群兵常舞”的云端哨所!!!!
海拔4800米,一群兵常年坚守云端哨所
2018-10-11
央广网官方账号
央广网2018年10月11日消息(晏良 罗凯 宋小理)今年6月,一组“最不想让妈妈看到的照片”成为微博热搜上千万次的内容,瞬间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他们都来自西藏边防部队,是一群90后的军人,他们的眼神清澈如高原蓝天,脸庞如皲裂大地般一块块脱皮,他们是父母的心头肉,更是祖国的护身符。他们在平均海拔4800米雪域高原,用青春和热血,筑起共和国坚如钢铁的边关屏障。
西藏亚东有着“云中哨所”之称的詹娘舍哨所官兵,坚守在悬崖之颠,守卫着祖国的边防线。王乾 摄
詹娘舍,藏语的意思是“雪山孤岛”,藏族群众称之为“鹰都飞不去的地方”。詹娘舍哨所海拔4620米,因独兀山尖、云遮雾绕,被官兵们浪漫地称作“云中哨所”,鸟不敢来,哨兵常在。从1967年进点设哨时起,一茬茬共和国“天兵”,把根深扎在这雪山顶上,用赤诚骁勇,擦亮“云中哨所”这张戍边名片。
哨所官兵正在执行巡逻任务。宋小理 摄
哨所官兵迎着晨光升起国旗。王乾 摄
组织放在心头,忠诚高过山头。历代哨兵传承听党指挥的红色基因,兵驻万里远,时时交答卷——
精神高地盛开“信仰之花”
关于詹娘舍的前世今生,最早的表述是“一群勇士奉命登顶设哨”,“奉命”二字见证着赤胆忠诚。
我党在詹娘舍设立前沿哨卡,扎下一枚永不生锈的国门钢钉。从此,一群群刚毅坚韧的军人,将拓荒足迹刻在生死雄关,向党组织交出了扎根云端、安家天边的合格答卷。
哨所官兵巡逻在边境线上。 罗凯 摄
又是一年换防季,一批“新鲜血液”闻令上哨。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大雪淹没征程,班长詹华前出开路,走着走着陷入山坡上的雪坑,人越使劲身子越往下沉。维吾尔族列兵阿不将裤带变成救命绳助他脱险,可詹华右脚的鞋子被雪扒落。
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换防任务,詹华在右脚套上塑料袋,竟然要和战友比试看谁走得快。
穿行在冰刀雪剑铺成的天路上,詹华每走一步右脚都疼痛剜心,起初塑料袋还起到一点保护作用,可很快就被划出道道口子,右脚只剩下一只血袜,身后留下斑斑血迹。
跌跌撞撞来到哨所,詹华的右脚彻底失去知觉,在向连队汇报完毕,詹华晕倒在电话旁。
那只带血的袜子,被战友们悄悄打包珍藏。大家都说,这是哨所的宝物,上面有真正共产党员的印迹。
哨所官兵巡逻途中相互照顾。 罗凯 摄
“誓死也要完成任务”,成了詹娘舍代代哨兵的坚定追求。
2007年3月6日22时30分,哨兵陈健永生难忘。那天,他与时任副指导员的谭华、排长宋亚民、班长宋诗建组成“4人敢死队”。乘着夜色摸黑从营部,向詹娘舍哨所进发,他们的任务是抓紧上哨执勤,填补战友集体出事后留下的戍边空白。因为,3名失踪战友1人确定遇难。
4人强忍泪水紧急出征。他们自觉按“政治面貌”排序:“前两名”探路的是共产党员,预备党员宋诗建紧随其后,团员陈健置于队尾。
走了不到10分钟,他们手里的木棍已成“冰棍”,握着冰冷刺骨,扔了又无法探出雪坑。再加上身体热量流失很快,感到耳朵如同风刀切割难以忍受。
天将拂晓时他们靠近哨楼,此时已经接近体能极限。
可是最难的考验却在眼前,近85度的陡坡,上面覆盖着一米多厚的积雪,稍有不慎就会坠入谷底深渊。
谭华用攀登绳将4人连成一体,表明“4个人,1条命”,最终平安进点,迅速在哨楼上升起五星红旗。
当晚陈健作出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写下入党申请书,争当戍边排头兵。
哨所官兵通过危险巡逻路段。宋小理 摄
使命扛在肩头,乐吃任何苦头。历代哨兵坚持精益求精的建设标准,离天三尺三,个个是标杆——
袖珍寒哨树起“戍边样板”
从海拔4655米的哨楼冲下85度的陡坡进入500米长的室内通道占领海拔4700米阵地用时不到5分钟……这段绕口令式的数据,是詹娘舍哨兵一口气完成的演练内容,为了还原真相、情景再现,我们没打标点符号。
一口气完成的演练内容,练兵抓建一刻不松,正是历代哨兵的戍边节奏。
哨所官兵苦练本领。 王乾 摄
子夜,哨所负责人、军医李仁均抬腕看表时,发现手表出现高原反应,竟然停止运转。只见他仰望夜空,判读“月亮刻度”。
李仁均自言自语:“等月亮爬到山顶,差不多就是换岗时间。”
真的很准——李仁均回到宿舍叫醒战友,时间误差不超过5分钟。
年年岁岁,暮暮朝朝,詹娘舍哨兵时刻瞪大眼睛,保持高度警惕。
有一天晚上,黑云压哨,伸手不见五指。时任哨长普琼次仁将每岗时间从2小时调整为1小时,通过增加换岗频率,确保哨兵时刻清醒。
入夜,轮值士官马关敬发现一个黑影朝哨所方向慢慢移动。从高处撒下“天网”,如愿擒“敌”……原来,是一只野狗闯关觅食。
哨所官兵开展军事训练。罗凯 摄
在詹娘舍,每段堑壕,每个射击孔,先由党员带队构筑,然后责任到人,每个程序都精益求精。
那年中秋,秋老虎高调来袭,詹娘舍一天冷过一天,哨兵们抓紧下山背运过冬物资。马关敬率先到点,专挑个头大的圆木上肩扛送。
由于詹娘舍冬季冰封期长、施工期短,战场建设必须紧前落实,“快”字当先。构筑工事,需要劈开木头做梁。偏巧,电锯链断了一时难以修好,只得人工作业。这时,大家都为由谁掌斧争执开来。“党员优先!”马关敬上前一步,挥斧砍木,把工事所需木料全部“咔嚓”到位。
官兵们雪中背菜上哨所。牌杰 摄
给我一分关爱,还你十分精彩。
在西藏军区某边防团,一提起詹娘舍哨所,官兵们都会说那里藏龙卧虎。
茶水电站、通信机房等重要岗位值班人选,多在哨所历练后输出。
为什么詹娘舍哨兵这么牛?该团政委占荣华娓娓道来:“能够被挑到詹娘舍守防的,都是团里拔尖的骨干人才;他们上哨后在恶劣环境中苦练精兵,个个都是好样的!”
哨所官兵读报学理论。 宋小理 摄
严寒风化石头,难撼男儿骨头。历代哨兵激荡一往无前的战斗豪情,履职勇争先,处处讲奉献——
生死征程矗立“献身雕像”
詹娘舍哨所,位于北印度洋暖湿气流与喜马拉雅山交汇处,是世界闻名的雷区,这里的山石含铁量高,每年雷电期近9个月,雷电击在山崖上像滚火球……为躲避雷击,战士们每见乌云袭来,就立即坐到木板床上。
2015年3月,时任班长陈健正与家人通电话,窗外突然飘过乌云。
“快上床!”大家迅速取捷径坐到木床上。陈健立即将正在通话的手机扔到地上,前一秒话机里还传出“喂喂”的电话声,后一秒火球就将手机烧成残骸。
据统计,仅雷电就将军线电话击坏过近百次。
哨所官兵手拉手通过危险路段。罗凯 摄
共和国的史册上记载着这样悲壮一页。
2007年3月2日,这个时间本该散发新春韵味,但詹娘舍哨兵却面临生离死别。
这天早上,值班员于辉屋外铲雪时脚下一滑,连人带锹滚下300米深的悬崖。班长靖磊磊赶快组织救援。下山通道被积雪覆盖,他们索性坐着铲雪用的铁锹迅速滑了下去。靖磊磊将于辉抱在怀里,一边呼唤他的名字,一边掐他的人中。于辉醒了过来,围在他身边的战友都破涕为笑。
靖磊磊将背包绳系在自己腰间,背起于辉,带队返哨。哨所近在咫尺,队伍头顶上方的积雪突然裂开一条巨大的弧线。
“雪崩”——还没听出是谁发出的预警,7名哨兵霎时就被雪崩席卷而下……“有谁还能走?”靖磊磊爬起身来,大声询问。5个“雪人”回应“我能”。于辉用抱歉的语气说,他的手脚可能断了。经过短暂商量,大家决定一起走。
走着走着,队伍拉开了距离。只见靖磊磊和于辉疲惫地坐在雪地上。靖磊磊意识到潜在危险,瞪大眼睛,蓄足力气下达最后命令:“你们快走!”
詹娘舍发生雪崩了!
团首长领导立即组织数十名官兵搜寻,终于第5次搜救行动中,看到一个雪塑的人——因遗体长时间冻结,无法辨识确认身份。
两天后,战友们在悬崖下找到另外两具遗体。同样,面目全非,难以辨认。
不久后,上级给詹娘舍哨所安装了钢管护栏,并在最危险的登顶区域建立台阶。地方施工队把美好寓意融入666级上哨台阶,希望拿生命保家卫国的年轻战士出行都能“顺顺顺”。
再后来,上级将公路修到离哨所较近的平台,并将上哨所的最后里程打造成室内通道。
哨所战士正在雪中系着背包绳站岗,背包绳系在身后的钢管上。牌杰 摄
詹娘舍只有两个季节,冬季或大约在冬季;这里的天气五五开,一半是风雨,一半是冰雪。
去年3月12日,暴风雪把哨所的通信线路压坏了,无法与上级联系。
吃过早饭,时任哨长李玉成便带领班长马关敬、上等兵黄伟轩和王鹤宇,下山检修通信线路。
当天13时,4人找到线路断点,迅速排除故障,却被来势汹汹的狂风暴雪堵在归途。
凛冽的寒风夹杂着冰碴子,打在防寒面罩上发出“噼啪”连响,他们呼出的热气与雪花相融,旋即在面具上凝结成冰霜,一层层加厚,逐渐形成白色铠甲……途中的艰辛,4人不知如何讲述,他们的相同感受是,呼吸都带着血腥味,口水吐到地上,积雪很快就变红。
事后,李玉成在朋友圈展示了随手拍摄的涉险组图,让上等兵黄伟轩意外“走红”——这位广东籍战士头戴冰甲,睁不开眼睛但咬紧牙关的照片,经过N次转发,在亿万人民心中留下永久记忆。
广东籍战士头戴冰甲被冻成冰铠甲。李玉成 摄
孤独没有尽头,乡愁藏进枕头。历代哨兵恒唱人月难圆的异样乐章,亲情是个圈,人人在其间——
云中舞台演绎“家国风采”
别看黄伟轩平时大大咧咧,可他有很强的“防范意识”。成为网红一年后,母亲才知道真相。他很好地拿捏了报喜藏忧的分寸,只对家人晒出“可以接受”的图文。至今,慈母都心痛不已。
班长马关敬也一起“走红”,他的保密措施同样得力。母亲知情后心疼地说:“儿啊,你可是老马家的独苗,我和你爸还指望着再抱个孙子呢,你可不能弄出个啥好歹来!”
哨所官兵外出执行巡逻任务时吃雪解渴。罗凯 摄
代替尽孝,是詹娘舍哨兵的自愿选择,3位烈士走了11年,“代理儿子”们一直将大爱延续下来。
作为雪崩事件的幸存者、云南籍哨兵杜江南经常自责:“要是我也选择留下,没准就能增加生还的希望。”为此,他把烈士遗属当亲人,连续6年休假都去看望他们。
2011年秋,哨兵们挂断亲情电话后,脸上陡增了愁容。原来,烈士靖磊磊的父母因年迈体弱,生活困难。
“绝不能让烈士父母孤苦无依!”他们逐级报告情况,团党委立即让正在内陆休假的常委前去看望慰问,并协调当地民政部门为二老办理了医疗保险和低保补助。
2014年春,哨所官兵与烈士于辉的母亲丁会英通话,电话那端传来一阵咳嗽声。
当得知丁会英身体多病、医疗开销大时,哨兵们自发带头捐款,全团积极响应,很快,他们将3万多元慰问金托人交到烈士母亲手中。
执行任务的哨所官兵在雪地艰难跋涉。李玉成摄
走访詹娘舍,总会被哨所蕴藏的军民大爱感动得潸然泪下。
65岁的次仁曲珍、62岁的德吉和57岁的普次,在上世纪80年代就与詹娘舍哨兵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2年的一天,次仁曲珍与同村的德吉和普次结伴到山里采药。
藏族老阿妈为哨所官兵背运物资。牌杰 摄
山高路滑,德吉不慎摔下山崖,左腿受伤。3人在雪地里哭作一团,祈求神灵保佑。
正在附近巡逻的詹娘舍哨兵发现后,及时帮助她们脱离险境。回家后,3位藏族姑娘商议,一定要报答詹娘舍哨兵的救命之恩。
当年3月8日,她们第一次踏上为哨所官兵送菜的山路。从此,家门与国门紧紧相连,3人沿着2800米至4600米崎岖山路,走过日月轮回,走过秋冬更替,走过无悔青春,走过壮美人生。
为哨所义务送新鲜蔬菜上百吨、往返里程超过6万公里。德吉家成了哨兵与家人书信(包裹)往来的收发室、次仁曲珍与普次家是哨兵休假的中转站……这些数据和故事,成为藏汉一体、家国相连的生动写照。
在詹娘舍哨兵及其亲属看来,他们虽与3位背菜阿妈没有血缘关系,但早已亲密无间、互通有无。
去年,3位阿妈被评为“感动日喀则市人物”。
喜讯传来,她们第一时间与詹娘舍的“兵儿子”们分享。
祖国就在身后,亲人就在身边。3位阿妈的质朴举动,也影响着她们的下一代。
哨所退伍老兵用军礼告别老阿妈。王乾 摄
3位阿妈养育了7个孩子,先后有5人考上大学,都在外地工作。然而,只要回到村里,时间不紧,他们都会帮着往哨所送菜。
今年中秋节前,年仅8岁的嘎丹增给詹娘舍哨兵写了封信:“奶奶说,金珠玛米(藏语,意为解放军)叔叔是亲人,以后我一定要经常上哨所看亲人……我会好好学习,长大了也要当金珠玛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