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父亲公婆有儿子,我却没丈夫”:两难的婚姻该何去何从?

在跟读者朋友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已婚女性对婚姻的抱怨,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丈夫在家庭责任中的缺失。有很多女性说自己过着“丧偶式婚姻”,因此而离婚的家庭也不在少数,这真的很令人惋惜和心痛。

然而,最近有一位朋友琳儿却跟我说,在婚姻中她已经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没办法离婚也没办法坚持。

她是这样跟我描述自己的婚姻的:在这个家庭中,孩子有父亲公婆有儿子,我却没有丈夫。不离婚,我每天都在痛苦,如果离婚,我就成了全家的罪人,是我让他们眼中美满的家庭不再完整了。

事情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琳儿的丈夫邓严,是一个性格脾气都不错的男人。谈恋爱的时候,琳儿也是因为觉得他脾气好才决定要嫁给他。可是结了婚以后,邓严对琳儿就没有了原来的体贴和呵护,对她越来越淡漠,很少过问她的喜怒哀乐。

但是邓严又不像一些“丧偶式婚姻”中的丈夫那么不负责任,他每天下了班就回家,很少出去应酬,对父母对孩子也都特别好。孩子想要什么东西,邓严基本上都会给他买,孩子想要爸爸陪着玩耍,邓严基本上也能有求必应,在大家眼里,他无疑是一个好父亲,这一点,琳儿也是承认的。

对自己的父母,邓严就更好了。他原本也是一个很孝顺父母的人,自从他工作以后,父母的衣食住行基本上都是他一个人负责,结了婚之后也是如此。父母吩咐他做什么事,他不管多忙,哪怕请假都要去办妥。

他们婚后一直跟父母同住,像大多数家庭一样,琳儿跟公婆之间也难免有矛盾。可每一次闹了不愉快,邓严都不会认真地听她讲述事情的原委,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指责琳儿,要求琳儿跟父母道歉。他不允许自己的父母受半点儿委屈,但从不在意琳儿是否委屈。

有一些男人,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思路清晰,但一到了家庭里的鸡毛蒜皮他就糊涂了起来,尤其是牵扯到自己父母的鸡毛蒜皮,更是颠倒是非黑白。这虽然跟性格品行有一定的关系,但更关键的问题,其实终究是爱得不够。

琳儿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邓严就是没那么爱她了。他对孩子对父母都很大方,唯独对她,不舍得在她身上花一分钱,甚至连她花自己的钱买衣服他都会心疼。在家里更别提帮她做家务了,他会陪孩子做游戏,陪父母看电视,却绝不会陪她做家务,也很少跟她聊天谈心。她就跟没有丈夫一样,在一个热闹的家庭里过着孤独的生活。

琳儿提过离婚。但是话一出口她就成了全家人的公敌。丈夫嫌她不为孩子着想,离了婚孩子就没了完整的家。公婆说她太作,这么好的家庭不知道珍惜。

对,这个家庭里所有人都觉得是幸福的,除了她。离婚对孩子是一种伤害,对公婆也是一种打击,可是不离婚,她就要一直生活在痛苦和孤独里。

真的是两难的。

为此她纠结了两年,依然没有下定决心,每天上班都没有精神,晚上纠结到失眠,身心都备受煎熬,但始终无法决定该何去何从。

记得很多年前,在我还是青春年少的时候,特别喜欢一句话:“即使做错了,也比什么都不做好。”

当然,如今再以一种较成熟的思维来看待这句话,也不是完全正确。但对于一些无法抉择的两难之事,其实还是适用的。

就像琳儿这样,不知道何去何从,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纠结着,耗费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痛苦照样有增无减,问题照样越攒越多,有什么用呢?我也承认,这个选择的确不好做,但反过来想,那是不是意味着,无论怎么选,都有有利的一面呢?

如果离婚了,她会有一份好心情,会有重新追寻幸福的机会,至少不用再承受现在这份煎熬。如果不离婚,那孩子还是有完整的家庭,而她也可以放下纠结,静下心来投入到工作或者对孩子的照顾里,甚至可以试着重新修补跟丈夫的感情,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生活中,无论是婚姻还是感情抑或是事业,我们其实都很难避免遇到这种难以抉择的两难境地。每当这个时候,你不妨试着果断一些,即使做错了,也比什么都不做好。因为如果你一直不选择,那就会一直在这个两难之地上盘旋,无法前进。只有你跳出这个境地,你才能看清方向,继续前行。

人生很短,不要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样的纠结和煎熬上,换一种思路,你就会发现,这条路,并没有那么难选,也没有那么难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