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夷之辨最早出于春秋时期的孔子之口,为得就是区分中原的华夏种族群体和周边的少数民族,古代将这些少数民族按地区分成四类,称之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这些少数民族一直以来都对中原的发展有着极大影响力。
华夷之辨在魏晋南北朝分裂时期的声浪最高,诸多政权全都以华夏正统自居,而各家对如何区分华夷的标准也有着不同解释,不过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大类,第一类便是以血缘种族划分,不过这也是如今最不认可的一种看法。
第二类是按照不同地域,不同的经济生产方式来划分华夷,不少人对这种看法都表示认同,像中原华夏则多是以务农为主,而戎狄多以游牧为主,经济生产方式上的不同,造成了两者间不同的社会形态。第三类则是按照礼仪文化划分,如果蛮夷来到中原之后,就会慢慢的演变为华夏,而华夏学习蛮夷的生活方式,在丢失了自己原先的文化礼仪之后,就变成了蛮夷。简单来说,华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认可华夏的礼仪文化就能称之为华夏人,并不以人的血统种族为衡量标准。例如春秋楚国曾经就说自己是蛮夷,后来学习中原的文化礼仪,诸侯们也认可楚国是华夏的一员。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在五胡乱华之后,北魏政权就一直在努力汉化自身,而高齐则逐渐鲜卑化,这两者间谁才是真正的蛮夷或华夏显而易见。华夷之辨实际就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的问题,认可和遵从中国的文化礼仪即为华夏,这样一来便没有了血缘种族间无法僭越的隔阂,华夷之间也进入长时间的交错融合时期,一直到今天的中国大家族。
华夷之辨的本质是为了保护中原华夏的文化礼仪,是为了保证自己民族的先进文明,但是却很少有人能为之作出行动。五胡十六国时期,许多士族都出仕了胡人政权,华夷之辨在家族利益面前实在是一文不值,只不过是一种自我欺骗的手段罢了。
在满清统治中国的时候,这些统治阶级的人就是不肯穿汉人的服饰,而汉人也没办法,只能是留着像狗尾巴一样的辫子。如此一来就会出现一种十分尴尬的情况,也就是原有的华夷之辨没办法把满清看成是华夏之人。但是满清却继承了“华夷之辨”的思想,不过这个“华”不是汉人是满清,于是华夷之辨就有了一种新的解释,谁强谁就是华夏正统,并且称呼那些外国人为蛮夷。最后自誉为华夏的满清,被英国蛮夷用火枪和大炮敲开了大门。像满清这种完全是属于异族入侵,所谓的“满汉一家”只不过是用来欺骗汉人的谎言,实则处处打压汉人,好让他们坐实了统治阶层的位置,也不知道那些给满清朝廷效力办事的人算不算是汉奸。满清文字狱堪称是历代之最,其中康熙时期在清朝里排名也是数一数二的,无数高风亮节的知识分子遭到了血腥屠杀。看似满清皇帝嘴上说着融合汉人文化,依旧实行这“以满驱汉,以汉制汉”的政策。
而蒙元时期华夷之辨的观念就十分模糊了,从对待辽、金、宋三朝的态度上就能看出区别,因为中国一直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规定,那就是后来的王朝有义务为前一任王朝修撰史书,但这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却被拖延了六十年。
之所以会这么慢,是因为三朝虽然都灭亡了,但是总得选一家为正统,例如有一个叫修端的虽然是汉人,但是认为辽、金完全有资格单独写一本史书,而不是放在《宋史》的载记里。几十年过去了还在争论,蒙元统治者其实对谁家为正统其实并不敢兴趣,但也不能一直这么拖着不决定,于是就下诏说三家都是正统。如此一来,三史开始修撰,速度快到惊人,加起来也就耗时一年。至于汉人怎么看待元朝的统治,许多汉人高官和地方豪强都表示坚决维护元朝,元朝末期时主动出力抵抗农民起义军。至于原因是什么,实在是蒙元统治下这些人的日子过得太舒服了,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舒服。只要事先谈好分赃的比例,那就是一家人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像是地方上的土皇帝一样。这时突然有农民起义军来推翻这种生活,必然会遭到这些得益群体的极力反抗,在他们眼里有钱捞的朝代才是值得维护的朝代。若要说这些人是完全忠于自己也不尽然,正所谓千人千面,不是所有人都为了利益效忠,也有不少人是不得已之下才选择忠于元朝。不过在整个得益群体来看,基本上大部分都是为了“利益”而行动。华夷之辨脱离本意之后,在保护华夏文化上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实力证明,满清视英国为蛮夷,而在英国眼里,满清又何尝不是蛮夷。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重新恢复原貌,无论原先是什么人,只要真心认可中国文化遵守规则,那他就是华夏的一员。而一个中国人如果不认同中国本身的文化,每天只知道崇洋媚外,他也不算不上是华夏民族的一员。《少数民族统治者与"华夷之辨"观》齐春风
《政治文明与“华夷之辨”》李严冬
《元末的华夷之辩和王朝更替》赵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