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借鉴!一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改造历程(细节与要点)

原文《既有建筑适老化改造的社区实践——北京市大栅栏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营建启示》发表于《建筑学报》2018.08期,作者:程晓青(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华西(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尹思谨(中国老年宜居研究中心)。本文略有删减,全文约5300字,建议收藏阅读。

结合北京大栅栏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建设探索,深入解读城市既有社区建筑适老化改造的关键难点,并结合实践经验总结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进而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出发展建议。

2015年4月,受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办事处的委托,笔者承担了大栅栏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设计工作,其建设适逢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起步阶段,兼具项目定位、建设条件和建造方式的典型性。项目于2017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图1)。

-01-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1项目所在街道概况

大栅栏街道辖区面积1.26k㎡,2016年户籍人口数为56045人,其中户籍老年人口数为15177人,老年人口占比27.1%1),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同时,老年人普遍具有收入低、住房小、高龄化和空巢化的特点。

近年来,大栅栏街道根据自身的环境特点,提出“1512”的区域养老服务体系的工作目标,其中包含建设5个养老服务硬件设施,其小型化、分散化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在既有社区居家养老体系建设中具有代表性(图2)。

2015年以前,大栅栏相继建成了老年活动中心、爱心互助浴池、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服务专属医疗站等设施,而项目作为该体系中的最后一个硬件设施,属综合服务类设施,拟为老年人提供日托、餐饮、康复、家政、志愿、法律援助、心理辅导和文娱活动等服务。

1.2原有建筑基本概况

项目的选址位于延寿街87号,建设用地不规则,占地面积820㎡,原有建筑总面积1151㎡,共分4个部分:主体建筑建于1970年代,功能原是菜市场,后因功能改变而在室内做了轻钢结构夹层,一层改为超市,二层改为职工宿舍;其南侧建筑为平房,功能原是商铺;西侧建筑为后期加盖的二层临时建筑,功能原是职工宿舍;北侧建筑则为平房,功能原是储藏室(图3)。

1.3环境优势——选址位置便利

项目所在的延寿街位于大栅栏核心区域,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商业街,这里菜市场、超市、小吃、日杂、邮局等各类设施齐全,道路四通八达,生活氛围浓厚。建设用地东临延寿街,北侧与小胡同相接,对外交通方便。

由于用地内有两处小内院,且主体建筑空间高大,对室内外改造均较为有利。总体而言,项目选址的通达性较好,并拥有老年设施所需的室内外空间,具备一定环境优势(图4)。

1.4主要困难——建设条件苛刻

由于周边建筑密集,原有建筑近3/4的墙体与相邻建筑贴建,或只有1~2m的间距,对改善采光通风带来很大挑战。同时,原有建筑十分简陋,年久失修,且由于加建导致部分结构构件被破坏,安全度很低(图5)。

此外,大栅栏街道市政基础薄弱,辖区内至今未通天然气,未实现雨污分流,且仅在公共厕所设有化粪池,严重制约了项目所需的配套设施设计。总体而言,项目建设条件复杂,原有建筑破旧,基础设施薄弱,适老化改造难度很大。

1.5适老化改造原则

基于项目建设条件的特殊性,在实践中以保证老年人安全性和健康性为建设目标,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为改造原则,尝试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建造方法,其中部分适老化改造关键技术对同类项目的建设具有启发性(图6、7)。

-02-

适老化改造关键技术之一:合理安排空间布局

合理安排空间布局应对的主要难点是项目用地面积狭小,空间布局局促,功能要求复杂。

2.1整合多元功能需求,有效利用空间

项目之初,建设单位拟定的任务书要求功能类型众多,与有限的建筑面积形成很大矛盾。设计者在设计中经过认真分析和梳理,对任务书进行了大幅优化,将相关功能合并,空间分时利用,并调整了面积分配(表1)。

1)相关功能合并

将家政、法律和志愿服务等接待部分与门厅服务台合并,形成公共服务大厅,每日轮换使用;一楼的服务用房每周定期为老年人提供理发、维修和心理辅导等不同服务,有效地精简了管理团队,节省了运营成本。

2)空间分时利用

通过餐厅兼综合活动厅、楼梯间和电梯厅兼展厅、多功能厅与电梯厅开放连通等方法,使主要公共空间达到48%的复合利用率,大大提高了空间的有效利用。

以餐厅兼综合活动厅为例:在就餐高峰时,将空间内的桌椅相对独立地布置,作为就餐功能使用;在其他时间,可改变桌椅布置方式,兼做开会、讲座、会客、康复训练使用;因其空间开放,必要时还可以结合服务大厅和走廊使用,以增大后者的使用面积与服务人数。

超实用的《养老院筹备管理一本通》火热销售中!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2.2合理利用建设条件,挖掘空间潜力

大栅栏位列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根据相关规定街区内的建筑体量不可改变。

与之相对,项目需要提供多达十余项的服务功能,因此必须尽可能挖掘空间潜力。在设计中结合主体建筑梁下净高为5.1m的条件,于2.8m标高处设置夹层,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的面积指标,满足多样化的功能需求。

同时,在西侧一层建筑顶部设置温室,通体皆由通透的玻璃组成,既获得了有效面积,又避免了对相邻民居的日照遮挡。温室采光充分、通风良好、植被葱郁,适合进行景观康复治疗,四季常绿的景观也为周边民居带来冬季的一抹绿意(图8)。

此外,结合翻建工程,在两处一层建筑屋顶均设置室外活动场所,分别与日间照料中心、景观康复温室和多功能活动室等老年人活动密集处形成空间对应,易于通达使用(图9)。

-03-

适老化改造关键技术之二:改善既有建筑条件

改善既有建筑条件应对的主要难点是相邻建筑密集,结构安全度低,市政基础薄弱。

3.1巧用地段条件,加强安全疏散

项目位于老北京胡同内,用地单面朝街,是典型的“口袋型”布局,对外出口少,对组织安全疏散形成不利因素。

设计中严格遵守老年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结合用地条件保留了与周边胡同的3处接口,于东侧面向延寿街设置建筑主入口和内院次入口,于北侧设置内院主入口,形成多向疏散流线。

不仅设置了一处室内缓步楼梯,还在用地内部疏散条件最不利处利用一层屋顶平台设置了一处室外缓步楼梯,解决了尽端房间的疏散难题,有效保证了老年人的安全疏散。

3.2保改翻相结合,加强结构安全

用地内的原有建筑可分为4个结构分区:主体建筑为砖混排架结构,南侧建筑为砖混结构,西侧建筑为轻钢结构,北侧建筑则为砖木结构。各分区建设年代不同,整体结构安全堪忧。其中主体建筑建设年代较早,原始设计的抗震设防烈度标准为6度,改造后需提升至老年建筑所要求的高于8度的抗震设防烈度标准4),两者存在巨大差距。

实践中先于建筑设计进行了结构安全鉴定,评定结果为综合抗震能力不足,故建筑设计需与结构加固全程配合协作。

经过深入的勘察和测绘分析,结合各分区的特点与现状缺陷,分别给予了保留、改造和翻建等不同的应对措施,即:保留北侧砖木建筑,翻建结构安全度最低的南侧和西侧建筑,改造和加固主体砖混排架建筑。

鉴于原有建筑存在一系列结构问题,如各结构体系未形成有效的连系,用地内属于杂填土,地基深度大,基础埋深浅,多次砌筑的砖墙整体性差,多次加建过程中圈梁被切断,主体建筑墙体、排架梁掉皮起酥,屋面承载力薄弱等……均加剧了结构安全隐患。

设计中对各结构构件采用了适宜的加固措施,如浅埋深筏板基础抗沉降、基础两侧浇筑混凝土、砖墙锚喷加固、补浇圈梁、屋面叠合层补强、排架梁碳纤维网加固等(图10a)。

以主体建筑墙体加固为例:在原砖墙中进行钢筋拉结锚固后,在墙体内外各喷射80mm厚混凝土层,改善其结构性能。对外侧紧临周围建筑的部分墙体,由于其外侧不存在锚喷加固的操作空间,故通过单侧锚喷120mm厚混凝土层进行加固,有效提升了墙体的安全性(图10b)。

在原有结构体系中“植入”的新建部分采用钢结构,为了避免影响原有结构,二者在受力上保持了相互独立、互不作用,如新结构的边柱与原结构柱保留了2.4m的轴线距离,楼板边缘出挑至原有墙体;同时,新旧结构之间设置150mm的水平抗震缝或50mm的垂直板缝作为安全距离,并以抗震缝做法填塞缝隙(图10c)。

此外,施工中亦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便捷有效的邻建支护和地基护坡等手段,避免对周围建筑产生影响(图10d)。

3.3引入内院中庭,改善通风采光

由于用地周边建筑密集,严重影响建筑采光。在设计中结合场地条件,巧妙调整了原有的内院空间,通过拆除加建的封闭外挂走廊、内缩部分墙体、清除缝隙夹道内的杂物和私搭乱建等方法,大大拓展了外墙长度,增加了开窗机会,有效改善了室内采光效果。与此同时,还形成3处阳光充足、整洁明快的室外活动空间,方便老年人使用。

主体建筑因与相邻建筑贴建,南侧立面一层无法开设窗户,仅设有几个小高窗,光线严重不足。针对于此,设计中在主体建筑南部布置了一处通高中庭,并在屋顶增设天窗,充分利用其采光率高、开启限制少的优势,为采光通风最不利点带来日照,并大幅优化了室内通风环境。

原有的屋面结构为预制槽型混凝土板,具备开洞的可行性,经过与结构和施工方的共同协商,在分析其结构受力特点的基础上,间隔选取4块1.5m见方的槽型板轮廓内开设了天窗。各天窗上反0.8m高的竖向井壁,可有效避免眩光,并利于屋面防水,竖向井壁分别粉刷橘黄、浅黄、黄绿、浅绿等4种颜色,丰富了中庭的色彩效果,成为室内核心空间(图1)。

3.4注重节能环保,完善设施设备

大栅栏地区胡同空间狭窄,延寿街虽然是主要街道,但其最窄处不足4m,用地北侧的小胡同最窄处则仅1m,为消防安全带来很大挑战。设计中采用了综合的适应性消防手段,在有限的条件内设置了消防水箱、消防喷淋、消火栓等;同时,扩大北侧通往内院的入口宽度,满足大栅栏特有的小型消防车辆通行。

一般情况下,胡同内的建筑向临近公厕的化粪池排放污水,由于周边公厕的化粪池已几至满载,故设计中采用“双路”污水系统,即普通情况下污水排入自设的独立式小型微生物降解化粪池,峰值情况下则排入附近的公厕化粪池,以减小公厕化粪池的负荷压力。

考虑到未来该地区市政条件的改善,项目将近期设计与长远规划相结合,采用雨污分流排放的方式,为未来改善后的市政管网预留接口,避免二次改造造成浪费。

-04-

适老化改造关键技术之三:营造适老生活环境

营造适老生活环境应对的主要难点是老年人身心机能减退,安全性要求高,综合需求多。

4.1形成无障碍交通流线

项目中通过多种手段设计了完整安全的无障碍交通流线,包括设置电梯,方便垂直交通;各空间尽可能形成多元路径,避免单向人流拥挤,方便灵活使用和安全疏散;设置多条回游动线,将局部交通节点空间放大,保证轮椅自由通行;避免室内外通道上的高差,降低出入口处室内外高差,设置缓坡以便通行等(图11)。

4.2注重适老化细部设计

细部设计是营造适老化生活环境的重点之一,项目在设计选材、装饰装修和设备部品等方方面面均贯彻适老化理念,采取了诸如防滑地胶和地砖、连续扶手、轻便家具等设计,特别是结合项目特点探索了色彩标识、照明改善、柔性隔断和折叠家具等特殊的适老化细部设计。

首先,针对项目服务功能较多、老年人不易识别的问题,在室内不同功能分区采用差异化的色彩,如餐厅采用黄色系、社区服务采用绿色系、卫生间和淋浴间采用紫色系,同时增大卫生间、取餐、推盘和呼梯按钮等标识的尺寸,引导老年人轻松识别与定位(图12)。

其次,因为仅2.8m的首层层高易致压抑感,所以天花选用漫反射较强的白色涂料,配合照明设计优化空间感受,营造高品质空间,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

第三,在卫生间设计中探索极小空间的适老化,如降低镜面高度并将盥洗台底部挑空,扩大走廊空间,便于轮椅老年人使用;厕位隔间采用柔性“门”,方便护理人员帮助老年人使用卫生间,并能及时发现危险情况。此外,日间照料中心尝试采用可折叠沙发床,避免了有限空间资源的浪费。

4.3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项目在室内设计中注重弱化机构感、营造居家感,探索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类建筑独有的空间气质。

首先,餐厅等主要活动空间采用开放形式,方便老年人之间、老年人与服务人员之间的视线互动,促进相互交流,提高安全感。开放式活动空间采用多元家具布置,形成起居室般的丰富感受,营造团圆、热闹、温馨的家庭氛围。

其次,在建筑外立面、内墙重点部位、扶手和家具中自然地运用灰砖与木材等老北京胡同中常见的材质,在玻璃隔断中用喷绘展现胡同街景,墙面装饰老北京绘画作品,以大量富有地域特征的亲切场景呼应原居养老的在地性,使老年人感到熟悉而温暖,对罹患认知症的老年人也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图13)。

此外,为了避免扶手、高服务台等装置所带来的医疗感和和机构感,设计中结合连续台面和花池设置“隐形”扶手,并通过降低服务台高度、采用开放台面等方式,尽力为老年人营造亲切宜人的居家氛围(图14)。

-05-

展望与建议

城市既有社区由于人口老龄化的紧迫性和建设条件的特殊性,是中国养老体系的“重中之难”,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中普遍存在“空间需求多而全”与“设施规模小而微”的突出矛盾,致使项目建设难度极大。笔者根据实践对未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对建筑师而言,应灵活应对困难,鼓励巧用地段条件、合并相关功能、增强空间开放性,复合利用有限的面积;应营造家庭氛围,鼓励突出设施的在地性和居家感,营造安全、舒适、温馨的建筑环境气质。

对管理者而言,应加强标准体系建设,研究针对改造项目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和规范,建立建筑环境的评价体系,科学引导设施建设;应加强关键部品研发,对卫生间等关键功能空间进行装配式、产业化技术推广,规避大量建设过程中反复出现设计失误的问题。

(0)

相关推荐